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

昭應回答:“大王,軍中杖刑,只是爲了處罰那些觸犯軍法不重亦不輕的將士。用特製的木杖爲工具,對受刑者進行擊打。”

“依照將士觸犯軍法的嚴重程度,分別予以二十杖到八十杖不等。”

“二十杖到八十杖不等?”熊槐聞言點了點頭,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沒有看到那部劇動不動就是一兩百杖的。

熊槐接着問道:“爲何是這種數目,其中可有什麼講究嗎?”

昭應再次答道:“回大王,低於二十杖的刑罰,軍中會採用鞭刑,因爲杖刑使人傷重,鞭刑造成的傷勢較輕,所有一旦軍中所觸犯的軍規較輕,一般會施行數量較多的鞭刑。”

“軍中一旦出現嚴重違背軍規的,按軍法,可殺之,自然就不必施行杖刑了。”

昭應想了想,繼續道:“而且在軍中,以處罰四十至六十杖居多。凡是超過六十杖的,如果不是身強體壯之輩,就極有可能出現殘疾,也有一定的可能會受不住刑罰,而被活活打死。”

熊槐聞言吸了一口冷氣,不到一百杖就有可能將人打死,那要是兩百杖下去,就是一頭牛也會被打死吧。

要是出現這種情況,那玩笑就開大了。

屈原見陳軫被昭應話嚇得冷汗直冒,出來詢問道:“將軍,平有疑問,還望將軍解惑。”

昭應向屈原拱手道:“請大夫指教。”

屈原向昭應拱手回禮,疑惑的道:“平曾經也在軍中呆過一段時間,時常聽到軍中處罰將士杖一百,杖兩百,敢問這是何故?”

聽到屈原的提問,其他大臣也將目光放在昭應身上,看他如何解釋。

屈原所說的處罰,他們也經常聽人提過。

熊槐聞言一愣,屈原的這種說法,前任也沒有聽說過。

而看羣臣的臉色,好像還真有這麼一回事。

難道昭應說謊了?

熊槐皺眉問道:“將軍,不知三閭大夫所言是否屬實,軍中真有這種刑罰?”

被楚王和羣臣關注,昭應絲毫不見擔憂,依舊冷靜道:“回大王,三閭大夫所言確有其事,軍中的確常有杖一百和杖兩百的刑罰。”

聽到昭應的回答,除來昭雎,其他人全都面露不解之色。

昭應沒有等其他出聲詢問,很快就自己解釋道:“大王,三閭大夫所言的杖刑,和剛剛微臣所說的杖刑是兩種不同的刑罰。”

“微臣所說的杖刑,是以樹幹製成的木杖爲刑具的杖刑,刑罰很重,容易出現死亡。而三閭大夫所言的杖刑,則是以荊條爲刑具的杖刑,刑罰較輕,受罰者不易出現死亡。這兩種刑罰雖然都叫做杖刑,但是卻不是同一種刑罰,前一種是杖刑,後一種是小杖刑。”

“小杖類似於鞭刑(皮鞭,不是兵器鞭),卻又比鞭刑嚴重,因爲荊條上有刺,所以小杖刑比鞭刑嚴重,而相較於杖刑卻很輕。所以軍中處以杖刑二十至四十杖,往往有小杖刑代替。”

昭應的解釋,讓熊槐想起了小學時所學的課文,廉頗和藺相如結交之初的負荊請罪,就是揹着荊條去請罪的。

難道現在流行用荊條?

聽到這裡,熊槐算是明白了,木杖打人傷筋動骨,一不留神就會死人(如果真要用木杖殺人,也許僅僅只是几杖的問題)。

荊條打人雖然表面上看血肉模糊,但只要處理得當,基本上不會有死亡威脅。

杖刑的目的只是爲了讓其他引以爲戒,讓其不再觸犯法律,真要殺人,可以直接死刑。

因此,那種大木板的杖刑,就是就跟杖刑的目的不相適宜的

熊槐看了看照應,然後又看了看陳軫,道:“客卿制定的刑罰,正和寡人之意。”

“但是對於荊條的選擇,必須要有一個限制,客卿其後進行規範。”

陳軫應道:“唯。”

肉刑的事情確認後,熊槐向在場的羣臣詢問道:“衆卿,我們派去秦國的使者逢侯醜傳回消息,張儀回到秦國後,從秦宮出來,就摔斷了腿,如今閉門謝客,不見使者。”

“寡人不擔心我們楚國,送巴王之弟回國的事情,出現意外和曲折。只擔心秦國與我們楚國的講和是沒有誠意的。如果秦國想要對我們楚國不利,不知諸卿認爲,我們楚國應該如何應對。”

哪怕楚國所要的土地不是對秦國很重要的商於之地,而是離秦國很遠的巴國,但是張儀依舊裝傷拖延時間。

這讓熊槐不得不遲疑,難道秦國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兵齊國,從始至終,秦國的目標就是楚國。

景鯉道:“大王無憂,如今我們楚國已經停止了針對巴國的軍事行動,漢中地區有將軍昭鼠防守,柱國景翠的大軍還在丹水休整,大將軍屈匄目前也在向柱國靠攏,楚國如今固若金湯,雖然攻打秦國,略有不足,但是要想防守,卻是足夠了。”

若是秦楚兩國的軍隊,在平原上廝殺,楚國依靠兵力優勢,還真不怕秦國。

但若是主動攻打秦國,楚國的劣勢明顯,去年柱國景翠圍攻秦國的於中,結果碰到一塊硬骨頭,圍攻許久,損失不小,卻勞而無功。

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

而楚國進攻秦國,能採用的策略,只有攻城一法,而且還是函谷關武關這樣的堅城,即便是用人去填,也未必能有效果。

昭雎接着補充道:“大王,正如令尹所說,如今我楚國在各地都有重兵防守,單論防守,足以應對秦國。但是,如果秦國想要圖謀楚國,必然會要求盟友韓國出兵,韓國痛恨秦國,卻更加仇視楚國,所以韓國出兵的可能性極高。因此我們不僅需要防守秦國,同樣也需要防守韓國。”

“對於韓國來說,因爲齊國的緣故,韓國小部分兵力駐紮在魏韓邊界,隨時支援和齊國對峙的魏國,以逼迫齊國撤軍。”

“而除了這一部分的兵力,韓國大部分的軍隊分成兩部,一部在宜陽防備秦國,一部在陽翟新鄭一帶。”

“一旦韓國答應秦國的請求,出兵攻打我們楚國,那麼韓國出兵的地方,極有可能是宜陽和陽翟兩地。”

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三百章 會盟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
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章 心傷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三百章 會盟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