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量子芯片樣品!

川海材料研究所,通過電梯,徐川和樊鵬越兩人一起來到了實驗室的地下負五層。

量子芯片的研究基地,便在這裡,這也是實驗室的最底層,深度達到了地下二十五米左右。

倒不是地面上沒有實驗室了,而是因爲量子芯片的研究涉及到了量子比特質量延長退相干時間的要求。

畢竟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對於構建量子計算機的量子芯片,外界的干擾真的太容易了。

所以目前研究量子芯片的研究機構,通常都會將實驗室設置在地下或者是有特殊抵擋輻射影響的環境中。

在地下寬敞明亮的實驗室中,徐川見到了量子芯片工程的總設計師,川海材料研究所從華科院那邊挖過來的一名頂尖技術大牛‘耿景龍’,一名正高級研究員。

“耿教授。”

看着面前帶着眼鏡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徐川笑着打了個招呼,兩人倒也不是第一次見面了,早在當初挖過來負責量子芯片工程研發的時候,他就見過對方。

“徐院士,您來了。”

看到徐川,耿景龍滿臉興奮的打了個招呼。

“嗯,聽說你這邊帶隊研究的量子芯片有重大突破,能介紹一下情況嗎?”徐川笑着開口道。

“當然,請隨我來。”

耿景龍興奮的點着頭,帶頭朝着實驗室的另一邊走去。

在實驗室的的另一端,有着各種各樣的儀器設備,沉積機、聚焦離子束設備、掃描探針顯微鏡高低溫磁電阻測試儀、以及原位冷凍乾燥機等等各種常見的實驗設備。

除此之外,實驗室中還有一臺特殊定製的納米編織器。

而目前川海材料研究所這邊的量子芯片,便是由這臺特殊定製的納米編織器所生產出來的!

從這臺特殊定製的納米編織器下面的一個小格子中,耿景龍取出了一枚四四方方量子芯片,像是捧着一顆珍貴的寶石一樣,走到了徐川的面前。

“徐院士,這個就是我們通過層迭編織技術完成的樣品,一號實驗產品。”

“以您完成的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統一框架理論中的拓撲超導體系理論爲基礎,通過不斷的嘗試,我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最適合構建‘馬約拉納零能模’進而編織成拓撲量子比特的材料!”

看着手中的芯片,耿景龍眼神中滿是驕傲的神色。

量子計算機的主流路線目前來說一共有四種,分別是超導量子計算、光量子計算、離子阱量子技術、拓撲量子計算。

超導量子計算和光量子計算技術是四條路線中最主流最成熟的兩條技術路線。

前者以超導電路中的宏觀量子態爲量子比特,具有高可編程性和通用性,是目前最接近實用化的路徑。

比如他們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和‘九章量子計算機’,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了全新一代的超導量子計算芯片‘柳木’都是走的超導量子計算路線。

而光量子計算則是一種利用光子作爲量子比特(qubit)載體,通過集成光路實現量子信息處理的前沿技術。

主要由高純度的單光子源、超低損耗的單光子線路及單光子探測器組成。

雖然說在這一塊的研究進度要弱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技術不少,但因爲光子之間相互作用弱、退相干時間長且易於操控等特點,它的未來前景廣闊。

更關鍵的是,與超導量子計算機等其他量子計算機必須在極低溫環境下運行不同,光量子計算機可以在接近室溫的環境下運行,這是一個極大的優點。

不過無論是超導量子計算機還是光量子計算機,都難以避開量子比特的退相干問題。

真正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另外兩條相對‘偏門’的路線,離子阱量子計算機技術與拓撲量子計算機。

但相對比前兩者來說,後兩者同樣有着自己的缺陷,且解決的難度更大。

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通過電磁場捕獲離子實現量子比特,具備高精度操控潛力,但擴展性受限。

擴展性受限也就意味着量子比特的數量遭到了限制,這對於需求計算力的計算機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缺陷。

至於拓撲量子計算機,則是基於拓撲物態的理論方案。

是的,在徐川完成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統一框架理論中的拓撲超導體系理論前,或者說,即便是在目前,除了他掌握了拓撲超導體系理論外,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和研究機構都沒有一份完整的理論。

因爲這份涉及到構建拓撲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儘管已經完成整整五年了,但一直都沒有正式的公開。

所以儘管理論上拓撲量子計算機抗噪能力很強,但實現它的技術難度反而是最大的,因爲理論都‘沒解決’。

不過對於川海材料研究所來說,有了徐川所完成的理論基礎,拓撲量子計算機纔是最合適也是最有希望的路線。

但即便是如此,從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項目立項到現在,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他們才最終找到了一份合適的材料,並且完成了量子芯片的研發。

從對方的手中接過了這枚‘厚厚的’量子芯片,徐川認真的打量了一下。

和傳統的硅基與碳基芯片相比,它的確可以稱得上‘很厚’了,外觀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概在五釐米左右,厚度目測應該快接近一釐米了。

整體外觀呈現出金紅色與銀白色交織,最引人矚目的應該就是量子芯片中央的接口了,它看上去有些像傳統的USB接口,不過徐川知道兩者的類型肯定不同。

一邊打量着手中的量子芯片,徐川一邊開口詢問道:“構建馬約拉納零能模的材料是什麼?”

“砷化銦和您研發出來的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兩者複合交織而成。”

聽到這個回答,徐川眼眸輕擡起,饒有興趣的看向耿景龍,開口道:“走的半導體-超導異質結構?”

耿景龍點了點頭,咧嘴笑道:“是的!”

“半導體的異質界面對這份材料性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砷化銦半導體和室溫超導材料接觸的時候,界面處的能帶彎曲情況極大地影響了接觸(電阻)的性質。”

“其肖特基勢壘會導致不同的電荷密度和電場分佈,控制了整個器件的電學性質和對外界調控的響應。”

“也正是因爲如此,它才能夠實現馬約拉納零能模和拓撲量子計算。”

徐川點了點頭,開口問道:“你們是怎麼解決無法對界面處能帶情況以及接觸實現介觀層面的調控這個問題的?”

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芯片研發進度他一直都有關注,也深入的瞭解過這方面的東西。

半導體-超導異質結構屬於拓撲量子計算機分類下的一種量子芯片,從物理學,或者說凝聚態物理的角度上來說,在這種超導體-半導體異質結中,兩種材料波函數的耦合同樣依賴於界面能帶性質。

因爲它決定了波函數的雜化程度以及雜化後的整體性能,比如誘導超導能隙大小、有效朗德g因子大小和自旋軌道耦合強度等。

但這方面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一直缺乏系統的實驗研究。

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拓撲超導體系理論一直沒構建起來。

而另一個問題便是無法對界面處能帶情況以及接觸實現介觀層面的調控了。

畢竟要實現穩定的馬約拉納零能模和拓撲量子計算,對器件質量要求特別高,器件加工工藝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超導-半導體的界面控制。

最早發現馬約拉納零能模跡象的複合量子器件,其製備涉及非原位的加工工藝(可稱爲第一代)。

它是先用刻蝕去除氧化層、而後進行金屬沉積。然而,這種方法往往會導致一個小而軟的誘導超導能隙,容易帶來準粒子中毒,影響拓撲保護和探測馬約拉納零能模。

隨後爲了誘導更好的超導能隙,催生了第二代製備工藝,包括分子束原位外延生長和結合氫清潔的特定shadow wall技術。

但兩者都不能與微加工光刻技術完全兼容,靈活度不夠。

因此研發馬約拉納零能模跡象的複合量子器件需開發一種兼容微加工光刻技術的通用方法。

即做到實現原子層銜接的高質量異質界面和能帶彎曲的調節,又足夠的靈活或者說批量工業化生產。

聽到這個問題,耿景龍笑着開口道:“這個問題是聯合華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趙建華研究員、潘東研究員一起完成的。”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接着道::“我們先通過實驗測量出了完整拓撲相圖,並且看到了可能與馬約拉納零能模的粒子-空穴對稱性相關的跡象。”

“然後將“馬約拉納島”嵌入到超導干涉環中,由超導電流讀出宇稱的信息,構築出拓撲量子比特提供了‘讀出方式’,繼而在這個基礎上通過超算搭建出器件加工互聯繫統,通過‘氬氣刻蝕’來確保精度。”

聞言,徐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川海材料研究所這邊的研究方式,或者說國內科研領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他的影響。

尤其是材料領域這一塊,以前的國內的材料研發通常主要依賴於經驗和實驗的“試錯法”。

這種方法雖然這種方法耗時長、效率低,但它幫助科學家積累了大量關於材料性能與行爲的基礎數據。

而且存在研發效率低、成本高等瓶頸問題,難以滿足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對新材料迭代發展的需求。

但不可否認的是,依賴實驗不斷試錯在一些不完全瞭解材料系統時進行初步探索,快速驗證實驗假設依舊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

不過他自己研究材料的方法和傳統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

拋開人工SEI膜技術不說,無論是碳納米材料還是超導材料,都是先完善好理論,然後通過計算材料學,比如數據驅動、高通量計算等方式從理論上縮小研發方向,再通過實驗來試錯。

這種做法能夠極大提高了材料發現的效率,減少了實驗和開發成本,特別適用於複雜材料體系的研究。

當然,缺陷也有,那就是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和高質量數據,模型的精度依賴於輸入數據的質量。

不過這一點在很早之前他就已經在準備了,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化學材料計算模型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早已經是龐大無比的資料庫了。

這種科研方式,也隨着他的名聲、超導材料、碳納米材料等一系列尖端產品的研發成功而影響了國內衆多的科研機構。

在徐川看來,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因爲傳統的靠運氣試錯的研究方式,的確有些落後了。

畢竟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研究的體系越來越複雜,傳統的解析推導方法已不敷應用,甚至無能爲力。

而計算材料科學是材料研究領域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的橋樑,不僅爲理論研究提供了新途徑,而且使實驗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低自由度體系轉變到多維自由度體系,從標量體系擴展到矢量、張量系統,從線性系統到非線性系統的研究都使解析方法失去了原有的威力。

因此,藉助於計算機進行計算與模擬恰恰成爲唯一可能的途徑。複雜性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計算材料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也是必然趨勢。

它對一些重要科學問題的圓滿解決,充分說明了計算材料科學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

簡單的瞭解了一下手中的這塊量子芯片後,徐川看向了負責量子芯片研發項目的耿景龍,問出了一個最爲關鍵的問題。

“這塊量子芯片的量子比特(Qubit)數量能夠達到多少?”

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627章 首航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202章 NS方程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4章 規劃未來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876章 S級項目!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21章 物競實驗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997章 老人的問題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283章 到手的國際專利!(求月票)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268章 大計劃!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70章 舊王退位,新王加冕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848章 室溫超導的機理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1062章 傭兵上帝武裝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1161章 到了該考慮結婚的年齡了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72章 德利涅的感慨與威騰的壞心思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1199章 金融市場,蹦了!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916章 雷神號!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253章 暗物質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1109章 費米實驗室的抗議第1133章 徐川:我有一個大計劃!第268章 大計劃!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
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1137章 隱約觸碰到的數學規律真理第627章 首航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202章 NS方程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4章 規劃未來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876章 S級項目!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21章 物競實驗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997章 老人的問題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283章 到手的國際專利!(求月票)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268章 大計劃!第1020章 從未見過的硅基蛋白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70章 舊王退位,新王加冕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848章 室溫超導的機理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第1062章 傭兵上帝武裝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1161章 到了該考慮結婚的年齡了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72章 德利涅的感慨與威騰的壞心思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1199章 金融市場,蹦了!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916章 雷神號!第1060章 你聽說過‘空天戰艦部隊’嗎?第253章 暗物質第1152章 遊戲封測‘文明重啓’第1109章 費米實驗室的抗議第1133章 徐川:我有一個大計劃!第268章 大計劃!第1058章 臭名昭著的環保組織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