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搶生意啦!

自從在六月份的載人登月競賽中,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登月失敗,NASA宇航局輸給星海研究院需要對手進行航天救援後,全米整個航天領域就陷入了低迷的氣氛中。

一個持續了大半個世紀的航天大國,在這一領域形成的驕傲是深入骨子裡面的。

但很顯然,在阿爾忒彌斯計劃開啓後,NASA當局並沒有做到所有人期盼的樣子。

別說是登陸火星了,就是登月他們都差點失敗。

如果沒有華國的星海號,他們的宇航員甚至都已經犧牲在月球上了。

雖然絕大部分的米國人都並不認爲華國在航天領域已經全面超越了他們,但至少,對方在航天領域已經追上來了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米國人自然也很難再激起對航天領域的激情和自豪。

可以說幾乎大部分的人都在網絡上怒罵NASA宇航局,認爲NASA拿着每年數百億的資金卻沒有任何的發展。

畢竟六十年代,米國便完成了土星五號的首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40噸,成功率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十三次執行任務十三次成功,百分百的成功率。

甚至,在上個世紀他們就將人送上了月球,甩開了全世界一大截。

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他們重返月球卻是差點失敗,可以說這幾乎重創了米國人在航天領域的信心和信念。

這一消極的情況,直到NASA宇航局兩天前重新發布了一則新聞發佈會纔有所緩解下來。

“SpaceXCrewDragon”號商用飛船將於一週後乘載一名前宇航員和三名遊客前往太空,開啓爲期二十四小時的太空旅行征途。

甚至在新聞發佈會上,NASA宇航局的局長比爾森還公開宣稱,太空旅行日後或將成爲NASA宇航局的常態化航天規劃。

這一消息,毫無疑問引起了衆多網友的注意和討論。

畢竟,在往常的歷史中,無論是載人航天還是載人登月,嚴格來說其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畢竟所有的宇航員幾乎全都是內部選拔的,並且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身體訓練和鍛鍊,才能登上航天器,去執行航天任務。

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在發射時帶來的巨大加速度,也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負荷。

而“SpaceXCrewDragon”號商用飛船則完全不同,它這一次的航天任務,除了一名前宇航員外,剩下的人都是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普通人。

儘管花費的資金依舊不俗,是普通人無法承受的費用,但至少在技術上,常態化的載人航天,普通人登上太空旅遊已經成爲了可能實現的方式。

至於費用,只能說每一項新技術的出現,一開始幾乎都會很貴。

就像手機電腦這些設備一樣,在上個世紀也是隻有政府或超級富豪才能使用的設備,而今天,不說人手一臺手機和電腦,亦也相差不遠了。

甚至對於不少人來說,人手兩臺或三臺甚至更多的手機電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這一條來自NASA宇航局的報道,頓時就在臉書、推特、博客等網站上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太空旅行?普通人也能進行嗎?】

【這也太酷太酷太酷了,如果我能乘坐宇宙飛船上天,那這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時刻了!】

【看樣子NASA並沒有讓我們徹底失望,是時候領先其他國家一步開啓真正的太空時代了!】

【“SpaceXCrewDragon”飛船不僅僅是一艘宇宙飛船!它更是人類的未來!因爲只有當一項技術可以像全體民衆普及開來的時候,纔是真正的發展!】

【但是六千五百萬米金好貴!這個價格恐怕它只能成爲富人們的玩具。】

【沒關係,任何新技術的出現都是昂貴的,但是我們可以等待不是嗎?只需要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時間,相信它能降低到每個人都能承受的地步。】

【聽說根據相對論,人在太空中旅行會使人年輕,因爲太空中的時間過得比地面上要慢!】

【希望能降價,如果能降低到十萬米金一次,我一定要上去一次!】

一石激起千層浪,北米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少的網友都被NASA正式開啓的‘太空旅行’計劃所激動到了。

普通人也可以前往太空,在數百數千公里,甚至是更遙遠的月球俯瞰地球,這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

熱議不僅僅是在外網平臺上,很快,在一些視頻博主、科技博主或者說別有用心的人的轉載下,太空旅行的發佈會很快就傳遞到了華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太空旅行?普通人不經過體能訓練也能上去嗎?真要可以的話就牛逼大發了!】

【不是說太空旅行這玩意對身體有很高的要求嗎?】

【是的,發射時超高的加速度絕大部分的人扛不住的,所以說米國在航天領域的實力還是強啊,載人登月的實行僅僅是追趕而已。】 【看了一下NASA的新聞發佈會,進行太空旅行的三個人中間裡面居然有位老爺子!!!希望我老了之後也能像他一樣有健康的身體和足夠的錢,我也想在有生之年上去看一眼!】

【牛逼,就不怕發射的時候米田都被壓出來嗎?】

【說出價格讓我死心!】

【六千五百萬米金一個人,按照目前的匯率來算,接近3個億。】

【惹不起惹不起,告辭!】

相對比外網的羣衆來說,國內的網友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太空旅行的價格上。

NASA宇航局這次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也算是給目前進行二十四小時太空旅行定了一個‘官方價’。

六千五百萬米金!

這一價格讓不少人咂舌,不愧是太空旅行,真的太瘋狂了!

正在網友們討論着這件事的時候,圍脖上,一條由一個叫做‘山川河海’,被圍脖官方認定爲‘可控核聚變之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各種頭銜的博主發出來的圖片,再度在網絡上掀起了驚天駭浪。

“太空之旅!”

“圖片.JPG、圖片.JPG、圖片.JPG、圖片.JPG”

《太空俯瞰圖》

圍脖的內容很簡單,就只有四個字,然後配有幾張圖片。

但關注到這一消息的網友們直接就徹底瘋狂了。

【臥槽!是川神!久違的川神!活着的川神!】

【第一!】

【媽耶,川神他老人家居然記起來他的圍脖賬號密碼了?】

【川神,川神,你談鋁朋友了嗎?我可以嗎?】

【等等,你們都不看看川神發了什麼的嗎?】

【臥槽?太空旅行?徐院士他去太空了?】

【牛逼!這是在星海號上面拍的照片吧?窗戶外就是地球麻麻?】

【懵,剛剛都還在討論NASA的太空旅行可以上普通人,航天技術牛逼,現在川神他老人家直接就跑上去了????】

【川神.他身體素質這麼好的嗎?能坐航天飛機去太空???】

【沒吧?搞科研的一般不都是弱不禁風嗎?】

【那就是技術突破了!我之前就聽說星海號航天飛機普通人也可以乘坐上天,現在看樣子應該是真的,而且技術肯定相當可靠,否則川神他不可能上去的。】

【嘶~,既然川神能上去,那我們肯定也能上去!普通人的太空旅行,不是夢了!】

網友們的討論還沒完,山川河海的圍脖賬號又發佈了一條新的信息。

“太空旅行,月球旅行,火星旅行了解一下?”

“不要六千五百萬,不要五千五百萬,只要一千九百九十八(萬),就能讓你體驗一次和做普通飛機沒什麼區別的‘太空旅行’!”

“有意圖者可在星海研究院官網提前進行報名!本院將進行篩選!”

“注:報名需成年且身體正常,沒有隱性疾病;並預交太空旅行費用!”

“一切解釋權歸星海研究院和本人所有,謝謝大家的關注!”

“圖片.JPG、圖片.JPG、圖片.JPG”

一小段的文字,配上幾張費薩爾親王和阿聯酋代表阿卜杜勒拉赫曼的太空照也配圖在了博文中。

圖片下,還有一小段文字。

“熱烈歡迎我們的第一次旅客,來自沙特阿拉伯的費薩爾親王、以及來自阿聯酋的艾哈邁德·阿卜杜勒拉赫曼王子!”

第896章 是時候收網了!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153章 前往LHC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8章 帶壞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1121章 無法解決的難題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65章 精衛隕石推進裝置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1154章 抹黑的輿論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935章 徐川:要不要出去裝個?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027章 從古至今都未變的追求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626章 星海號!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690章 搶生意啦!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478章 我們這是收了個什麼怪物當學生?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
第896章 是時候收網了!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1180章 最後的自由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153章 前往LHC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8章 帶壞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191章 大統一的時代!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1037章 隱藏在火星細菌基因結構中的秘密第1118章 如果蟲洞技術實現,您最想用它探索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1121章 無法解決的難題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65章 精衛隕石推進裝置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1154章 抹黑的輿論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538章 他的智慧,不僅僅是屬於他自己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935章 徐川:要不要出去裝個?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027章 從古至今都未變的追求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626章 星海號!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1194章 當一名學者活成了真理的化身!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690章 搶生意啦!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478章 我們這是收了個什麼怪物當學生?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1104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