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驚天血戰(三)

侯產兒的預料,周陽會把弩陣放到正面,左右兩翼州,住。一切如他所料,漢軍的陣勢正是如此夾排,正面除了弩陣以外。還有陌刀手。

陌刀手端着明晃晃的陌刀,列成陣勢,陌刀柱在地上。陌刀雖然沒有發威,可是,在陽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華,讓人心悸。

侯產兒瞳孔不由得一縮,大是驚異。他的眼光不錯,一瞧便知,如此沉重的陌刀重重劈下,那會是什麼結果?即使匈奴再勇悍,也是禁受不住,心中不住打鼓:“大匈奴的勇士能攻破嗎?”

轉念一想,這不是問題。他本來就沒有打算從正面強攻,因爲漢軍的弩陣在正面,他得避開,只需要派些兵力牽制住就行了。

侯產兒決心從後背對漢軍發起猛攻。一旦突入漢軍陣中,既破了弩陣。順帶還破了陌刀陣,這是一舉兩得之事,他當然不用擔心。

虎自圓睜,把漢軍的陣勢一看完。鬱悶得差點從馬背上一頭栽下來。不爲別的,是因爲他的想法不可能實現,漢軍沒有後背,他無法從後背攻擊漢軍。

一支軍隊,列成陣勢後,必然會有正面、兩翼和後背的區別。其中。後背是最弱的。除非列成圓陣。要是列成圓陣的話,又得處處受攻。匈奴進攻起來,更加方便。

漢軍並沒有列圓陣,列的是方陣。只要是方陣就有後背。漢軍並非沒有後背,而是漢軍緊挨着漢軍的寨柵列陣,守護漢軍後背的輕步兵離漢軍的營地壕溝不過三兩丈距離。

也就是說,漢軍的後背,就是漢軍的營地,侯產兒若要攻擊漢軍的後背,就得攻破漢軍的營地,那是不可能的,周陽不可能給他機會。即使侯產兒強攻漢軍營地,那得付出高昂的代價,還不一定能成功。

侯產兒滿打滿算,從漢軍最弱的後背發起強攻,到頭來,卻發現根本就行不通,他能不鬱悶嗎?

軍兒小陣,一定要列在進退自如的地方,漢軍如此列陣,違背了兵法。一旦戰事不利,漢軍很容易遭到匈奴的包圍,陷入走投無路的境地,會死傷慘重。

當年的長城大戰,匈奴不是給漢軍圍在匈奴的營地邊上麼?那一戰的結果,天下皆知,匈奴因此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周陽如此列陣,那是因爲周陽算準侯產兒會攻擊漢軍的後背。這並難料算,只需要換到侯產兒的角度去思考便成。漢軍的弩陣,是不可撼動的,在冷兵器時代,要想攻破弩陣,根本就不可能,侯產兒肯定不會從正面強攻漢軍弩陣。

正面不能進攻,那麼,侯產兒就只能從兩翼和後背來進攻了。兩翼有漢軍的騎兵守護,漢軍騎兵的戰力有多強悍,侯產兒肯定不會忘記。他也不會強攻。

那麼,只有後背最適後進攻。周陽完全可以抽調騎兵,甚至一部分強弩來防守後背。可是,那樣做的後果,就是減弱了弩陣和騎兵的威力。漢軍要防守的地方越多,兵力也就越分散,殺傷力會減弱。

與其如此,還不如利用營地來掩護漢軍的後背,把兵力盡可能集中。給匈奴以最大殺傷。

當然,這樣做的話,漢軍要冒極大的風險,那就是會給匈奴包圍。對於這點,周陽倒不擔心。若是漢軍不如此列陣,而是列在空曠之地的話,侯產兒擁有兵力優勢,還是可以包圍漢軍,那樣的話,漢軍是四面受敵。如今這般列陣,是三面受敵。漢軍的壓力反而減少。

至於會不會給匈奴圍殲的問題。周陽根本就不擔心。因爲漢軍手裡有無法破解的弩陣,實在是打不過了。完全可以用弩陣殺開一條血路。回到營地裡。

這僅僅是最壞最壞的情況。依漢軍如今的戰力。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算來算去,就這種列陣之法對漢軍最是有利。當日,周陽把想法一說,不僅李廣他們驚異,就是張闢繮也是驚訝得下巴差點砸腫了腳面。如此列陣,在戰爭史上並非沒有。而是很少很少,少得可以忽略。

細細一想,周陽這辦法着實妙。妙就妙在,漢軍的兵力可以更加集中,可以予匈奴更大的殺傷。同時。侯產兒沒法攻擊漢軍的後背,只有從兩翼與正面進攻,匈奴更形密集,更利於漢軍弩陣射殺,相信匈奴的傷亡會奇高。

想明其中關節,張闢疆他們大是贊同。

“這這這,”侯產兒喉頭咕咕作響,打量着漢軍的陣勢,有一種狗咬烏龜,無處下口的困惑。

周陽是神嗎?他怎麼就猜到我的心思,知道我要從後背猛攻呢?

仔細一想,這也不難,漢軍如此列陣,纔有最大的好處。漢軍有弩陣,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實在是不利,完全可以用弩陣殺開一條血路。回到營地。

再不濟,直接砍開塞柵,回到營的便是。至於壕溝中的障礙之物。根本就攔不住漢軍,不必用兵士的屍體來填,完全可以用戰馬來填。用戰馬填平壕溝,過去砍開營櫥,漢軍可以安然退入營中。

當然,這還要侯產兒能打得漢軍不得不如此做,可是,匈奴有這實

嗎?

“左谷蟊王,打嗎?”阿胡兒策馬來到身旁,驚疑不定的問道。

戰場上,變化總是比計劃快,這就是明證。一切都計當好”到頭來,卻發現行不瀝,他大匙毖侃,狠狠的撓了撓額頭,沉聲道:“能不打嗎?”

“左谷蟊王,我們可以退回營的堅守。要是擔心漢軍攻營的話,不如馬上撤退。”阿胡兒精明的一面表現出來了:“在大漠上縱橫馳騁。正是大匈奴所長,漢軍一定不能持久,我們先把漢軍拖累拖疲,再來大戰一場便是。”

不得不說,阿胡兒此計極是高明。匈奴生長在大漠上,在大漠上馳騁,匈奴閉着眼睛也能做到。若是匈奴不與漢軍硬碰,而是發揮其優勢纏鬥的話,漢軍還真沒辦法。

漢軍收了東胡,剿滅烏狂,得了不計其數的牛羊,後勤不是問題。問題是,這時一長,對漢軍不利,天知道景帝什麼時間駕崩。再說了,在大漠上時間一長。漢軍不一定能適應。水土不服,瘦病四起,都會削弱漢軍。

“這個”侯產兒當然明白此計的好處,不由得沉思起來:“大匈奴挾憤而來,誓欲報仇雪恨;若是不戰而退,大單于會如何想?大匈奴的勇士會如何想?”

這顧慮並非多餘,這些年來,匈奴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報仇雪恨,把漢軍誘入東胡腹地,正是報仇的良機,若是侯產兒不戰而退,這事說出去,他會給口水淹死。

取使軍臣單于信任他,不會治他的罪,可是,他自己心裡就好過嗎?

雖然說阿胡兒的意思是與漢軍纏頭,不正面硬碰,那也得打打才能撤了,幾經思慮,侯產兒下定決心道:“先打一仗再施??要是情形不利,我們立即北撤,與周陽捉迷藏。”

“既然左谷蠢王決定了,那就先打打看。

”阿胡兒也明白,侯產兒說得有理。這一仗。上自單于,下至尋常牧民,無不是在看着,不戰而退。必然是流言四起,罵聲一片。

“你率軍正面進攻,牽制漢軍。我率軍猛攻漢軍左翼。”侯產兒依然決定,不硬撼漢軍弩陣,這是明智的決定。

“大匈奴的勇士們:可惡的漢人殺戮大匈奴的勇士,燒燬大匈奴的草原,擄奪大匈奴的牛羊駿馬。這是奇恥大辱,數十年所未有!”侯產兒騎在烈陽駒上。揮着彎刀,大聲話:“大匈奴的勇士們,用你的弓箭,用你的彎刀,殺死可惡的漢人!讓漢人變成溫順的綿羊!”

這番話並不長,卻是激得匈奴熱血如沸,眼裡全是恨意。

數十年來,匈奴壓着漢朝打。打的漢朝無還手之力。自從數年前一戰,這一切都改變了,匈奴竟然給打得沒了脾性,談漢朝而色變。

匈奴無時無刻不在懷念他們過去的輝煌,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再次讓漢人變成溫順的綿羊。那樣的話。他們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漢人的茶葉、絲綢、瓷器。要多少有多少,漢朝又會成爲他們的倉庫,任由匈奴予取予求。

“烏特拉!”

匈奴揮着彎刀,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聲。

“烏特拉!”侯產兒手中的彎刀高高舉起,大聲怒吼。

“烏特拉!”

“烏特拉!”

一聲接一聲的萬歲聲,響徹天際。匈奴的血液在沸騰,激情在燃燒。聲音越來越響亮。

侯產兒手中的彎刀,猛然對着漢軍一揮,好似一道閃光掠過長空,耀眼奪目!

“隆隆!”

匈奴揮着彎刀,鋪天蓋地的衝了過來。

匈奴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前後相連,就象涌動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一眼望去,只見洶涌澎湃,聲勢驚天。

閃亮的彎刀。在日光下閃閃發光,這一刻,匈奴就象嗜血的野獸。對着漢軍,狠狠撲來。

侯產兒率領匈奴,直朝漢軍左側撲去。正面是牽制漢軍的,兩翼纔是重點,他所在的左翼,更是重中之重。

“烏特拉!”

匈奴的吼聲,好似驚濤駭浪。震得大地都在顫抖,急風驟雨般衝來。

與匈奴驚天的聲威正好相反。漢軍沒有吼戰號,只是靜靜的站着,彷彿殺氣沖天的匈奴不存在似的。

雲車上的周陽,手握令旗,打量着衝來的匈奴,眉頭一軒,大是震憾。當然,周陽震憾的並不是匈奴的殺氣,而是如此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數萬匈奴馳騁,戰號沖天。戰馬嘶鳴,煙塵蔽天,那是何等的波瀾壯闊,那是何等的震憾人心。

周陽手中的令旗重重揮下,漢軍的弩陣開始發威了。

“咻咻!”強勁的弩機聲響成一片,震得人耳鼓隱隱作疼,不計其數的弩矢出現在空中,好象萬千條毒蛇,對着匈奴撲去。

“啊啊!”

凡是給弩矢覆蓋的地方,匈奴必是爲之一空,在空中飛舞,慘時不斷。

雖然沒有了秦弩,弩陣的射程由一公里遠,縮短到一里左右。可是。弩陣的弩矢更形密集,弩矢在天空飛掠,密密麻麻,連陽光都透不過。匈奴要想不死傷慘重都不行。

匈奴這口怨氣憋了好幾年,雖然死傷慘重,仍是鼓起餘通,朝前衝殺。只是,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經受弩矢的洗禮,付出高昂的代價。

縱是如此,匈奴仍是在衝鋒,在怒吼。這與數年前大不相同,若是在以前,遭到如此沉重的打擊

匈奴不逃,正合周陽的意,周陽怕的就是匈奴逃走,指揮漢軍盡情的屠殺。

正面衝來的匈奴,一路衝下來。等到衝到陌刀陣前,早已是廖若晨星。所剩無幾了。結果是可想而知。他們給陌刀劈成了碎片。

反正正面是牽制,只要弩陣不對付兩翼的匈奴,便算達到目的。阿胡兒倒也不心疼,驅使匈奴前赴後續的衝了上去。

侯產兒率軍正衝間,不計其數的弩矢出現在空中,對着他率領的匈奴射來。

要着好象毒蛇一般掠來的弩矢。侯產兒不由得瞳孔一縮,周陽在左翼佈置了弩陣?

他猜對了,周陽把弩陣一分爲三。正面、左右兩翼都部署了。這就是周陽依靠寨柵列陣的好處,耍不然,弩陣就要一分爲四,那樣一來。弩矢就不會如這般密集。

爲了給匈奴以最大殺傷,在左右兩翼部署弩陣那是必然的,卻不能派陌刀,因爲那會阻擋漢軍騎兵的衝殺。

一轉念間,侯產兒也想明白了。就是他統領漢軍,也會在兩翼部署弩陣。有就有吧,沒什麼了不起的。侯產兒絲毫不懼,指揮匈奴衝了上去。

弩矢鋪天蓋地的射來,匈奴死傷無數,可是,在侯產兒的率領下。仍是在衝鋒。在經過弩矢的打擊後,匈奴衝近了不少。

就在這時,空中的弩矢更形密集了,因爲守護在左翼的漢軍騎兵發威了,在用手弩射殺。

手弩配合強弩,空中的弩矢就密集多了,密密麻麻的,就是蒼蠅都別想活命。在如此密集的弩矢射殺下,匈奴的代價出奇的高,好象堆好的稻草給人推倒一般,齊刷刷的倒在地上,地上多出一地的屍體。

匈奴臨死前的慘叫,戰馬的悲鳴聲。還有匈奴的萬歲聲,響成一片。

饒是如此,倖存的匈奴仍是在衝鋒。等他們衝到弓箭範圍時,彎弓搭箭,對着漢軍射去。匈奴雖然數年前吃了大敗仗,其箭術卻是一點也沒變弱,仍是那般嫺熟。箭矢如雨。對着漢軍當頭罩下。

遺憾的是,他們的箭矢射在漢軍身上,不過是一篷火星,根本就傷不了漢軍,而漢軍的弩矢卻能要他們的命。

“漢軍威武!”

到如今,侯產兒率領的匈奴,已經傷亡過半了,隊形亂了,正是擊潰的絕佳良權。防守左翼的衛青,哪會錯過這等良機,手中的環首刀一揮,大吼一聲殺,漢軍吼着戰號。好象餓狼一般對着匈奴衝去。

漢軍一邊衝鋒,一邊彎弓放箭。等到衝到近前,漢軍收了弓箭,抄起長矛,端着手中,對着匈奴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

匈奴端着木棒衝來,眼裡閃着嗜血的光芒。

前些日兩軍對衝的那一幕又出現了,兩軍就象飛速移動的兩座大山。快速接近,轟然相撞,綻放出無數的血花,一地的屍體,悲鳴的戰馬。

今天這一撞,與前些日那一撞又有所不同。當時,兩軍紛紛墜馬。而眼下,墜馬的多是匈奴,漢軍很少有墜馬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那是因爲前些日那一戰,漢軍兵力不佔優,在匈奴優勢兵力的衝擊下,想不墜馬都不行。而眼下,卻是漢軍佔優。匈奴經過遠程射殺後,死傷過半。列不成陣勢,面對強悍的漢軍,木棒自然是敵不過長矛了。

“砰砰!”

沉重的撞擊聲此起彼伏,被捅的匈奴紛紛墜馬,只轉瞬間,地上就多出了一地的屍體,身上插着長矛。長矛還在不住顫動,彷彿是毒蛇擺動的尾巴,在發出歡快的信息:多鮮活的血液!

生機未絕的匈奴在扭曲掙扎,受傷的匈奴在翻滾慘叫,戰馬的悲鳴,沖天的戰聳,匯鼻一首雄壯的戰地之歌!

經過弩陣的射殺後,匈奴已經陣形散亂,難以成陣,再給漢軍騎兵一通猛衝,更是亂上加亂,亂得一塌糊塗。就在這時,漢軍騎兵抽出環首刀,開始砍殺起來。

匈奴揮着彎刀相迎,在侯產兒的驅使下,不敢怯戰。可是,匈奴的刀法再好,遇到防護力驚人的漢軍,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不過片刻功夫,就是死傷無數。

在漢軍環首刀的打擊下,匈奴不得不潰退了。侯產兒揮着狼牙棒,在陣中奔馳來去,大吼大叫,要匈奴拼命。可是,兵敗如山倒,他哪裡約束得住。

望着象潮水一般衝來的漢軍騎兵。要是再不走,侯產兒就會陷入漢軍的重圍中,侯產兒不得不打馬而逃。

衛青指揮騎兵從後追殺,直到殺得匈奴七零八落,這才收兵回去,繼續防護漢軍的左翼。

守在此處,可以憑藉弩陣給匈奴以重大殺傷,比起追出去硬撼有利的多。

就在侯產兒潰退時,進攻漢軍右翼的匈奴也潰敗了。

至此,匈奴的第一輪攻勢,全部瓦解。

第一波攻勢瓦解之後,匈奴略事歇息,在侯產兒的指揮,對着漢軍又發起了進攻,結果是一般無二。仍是以潰退收場。(防:年底總是那麼忙,這陣子的事兒多,儘可能做到兩更,實在不行,就一更,忙完這陣子就好了。)(

第86章 落荒而逃第94章 血染長城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1章 萬衆矚目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章 霍去病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章 要變天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陌刀問世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章 定計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章 秦皇雄風第33章 御前對質第23章 無敵大軍第47章 少年天子第43章 氣象一新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5章 王對王第18章 各懷鬼胎第71章 暴打樑王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9章 完勝第6章 淑女阿嬌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5章 山雨欲來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77章 兩難處境第38章 宮中劇變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36章 調教阿嬌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6章 殺戮時刻第87章 百越收復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47章 少年天子第18章 阿嬌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章 獻上一計第58章 龍城!龍城!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8章 宮中劇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72章 兵發閩越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景帝下葬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5章 豪言壯語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7章 接納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04 單于復位第60章 怒火滔天第44章 景帝佈局第33章 陌刀問世第81章 《破龍城》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1章 高歌猛進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15章 滅門之禍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章 要變天了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9章 東方朔第76章 不戰而退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章 獻上一計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81章 《破龍城》
第86章 落荒而逃第94章 血染長城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1章 萬衆矚目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章 霍去病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4章 要變天了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1章 初戰告捷第33章 陌刀問世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章 定計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章 秦皇雄風第33章 御前對質第23章 無敵大軍第47章 少年天子第43章 氣象一新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3章 英雄末路第85章 王對王第18章 各懷鬼胎第71章 暴打樑王第61章 高歌猛進第79章 完勝第6章 淑女阿嬌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5章 山雨欲來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77章 兩難處境第38章 宮中劇變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36章 調教阿嬌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6章 殺戮時刻第87章 百越收復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47章 少年天子第18章 阿嬌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4章 獻上一計第58章 龍城!龍城!第94章 血染長城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38章 宮中劇變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72章 兵發閩越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景帝下葬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5章 豪言壯語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7章 接納第17章 升任校尉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04 單于復位第60章 怒火滔天第44章 景帝佈局第33章 陌刀問世第81章 《破龍城》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61章 高歌猛進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15章 滅門之禍第20章 待客之道第4章 要變天了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39章 東方朔第76章 不戰而退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章 獻上一計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81章 《破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