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緊鑼密鼓

刪錯所言並不是誇張!詞,景帝聽在耳裡,大是歡悅小凍以忻每笑起:“呵呵!”

景帝即位之初,漢朝雖然國力有所上升,稱得上是“燦爛文治”可是,內憂外患,匈奴橫行,攪得漢朝不寧。如今,漢朝局面大好,景帝當時想都不敢想,這都是因爲周陽的緣故,景帝打量着周陽,極是欣慰。

“周陽,你請得先生出山,立下大功,聯心甚慰!”景帝誇讚起周陽了。

“皇上過獎了!”周陽謙遜的道:“先生乃大才,如今正是對匈奴大舉用兵之際,若是先生不出山,豈不可惜?”

“呵呵!說得好!”景帝不住點頭,道:“先生,請坐!”扶着晃錯坐了下來。

景帝這是在盡師生之情,旯錯沒有推拒,坐了下來。景帝坐下來,招呼周陽和劉徹就坐:“周陽,墨家弟子,可是個個了得的工師算師,可惜,你沒有把他們請下山來。”

“父皇,兒臣正要向你稟報。”劉徹笑呵呵的接過話頭,道:“姐夫已經把墨家弟子請出山了,如今,他們都已經到了長安呢。”

“真的?”景帝的眼睛猛的睜大了,死盯着周陽,一副不信的樣兒。

景帝對周陽信任有加,敢頂着壓力命周陽爲帥,可以說,在漢朝最信任周陽的莫過於景帝了。可是,讓墨家弟子出山,實在是太難了,千難萬難,要景帝相信,還真不是一般的難。

景帝寧願相信周陽把匈奴給滅了,也不願相信此事。

“皇上,太子所言是真的!”晃錯笑着肯定一句,道:“要讓弟子們下山,就是我這個門主,也是做不到。除了留守的弟子外,悉數下讓了。數百年來,墨家弟子就沒有眼下這般齊出的事情。呵呵!”

“啪!”景帝重重拍在額頭上,仍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兒:“要不是你們如此篤定,聯真的難以相信。墨家弟子啊,那可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數百年來,就沒有下過山呀,多少能人終老神農大山中呀!”

墨家弟子都是人才,要是能大用於世間,影響之大,可想而知。他們寧願終老山中,不願出山,着實讓人惋惜,景帝感慨無已:“聯駕臨墨家總院,好話說盡,大義說完,聯都放下帝王之尊,懇求他們下山,他們都不肯。當時,聯是氣惱無已,真想把他們殺了,細細一想,這都是人才,殺了太可惜,這才容他們活到今日。要讓他們下山,比推開泰山還要難,周陽,你是怎麼做到的?”

周陽還沒有說話,劉徹很是興奮的把周陽折服墨家弟子的事情撫要一說,景帝驚詫得眼珠差點砸在地上,死死盯着周陽:“周陽,你竟然通工算之道?這,”

周陽能打仗,會做人,要是再通工算之道,那就是全才了。景帝相信周陽了得,就是沒有想到,周陽竟然是如此了得的人才,直接石化了。“皇上言重了,只是略知皮毛罷了。”周陽所知道的工算之道,在現代社會很尋常,可是,在漢朝那是驚人的天才了,這就是多了兩千年文明的效用。

“周陽會打仗,會工算之道,在歷史上有這樣的名將嗎?”景帝扳着手指着,擰着眉毛,思索起來。

“有一個!”晃錯接過話頭:“那就是前朝的名將蒙恬呀!”

“對!對!”景帝稱讚不已:“蒙恬爲秦軍制了不少裝備,修建長城,就是出於蒙恬之手呀。哦,蒙恬可是把匈奴打得大敗呀。”

後面的話沒有說,那就是蒙恬能擊敗匈奴,周陽定能更進一步,擊破匈奴。

景帝沒有說,晃錯、劉徹都明白,二人微笑不言。

“先生此次出山,不能再用本名,委屈先生了。”景帝明悟之人,歡喜勁頭一過,馬上就想到緊要處了。

晃錯若是再用以前的身份做事,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晃錯只能改頭換面了。

“先生大才,應當派以重任。

可是,先生的名號不能泄露,先生,你跟着張闢疆做事,可好?”張闢疆是知道旯錯的身份的,晃錯跟着他,是再好不過了。

“聽憑皇上處置。”晃錯也知道,他要麼跟隨周陽出征,要麼跟隨張闢疆,至於其他人,就會惹出事非來。

隨周陽出征,他倒是挺願意,只是他的年歲太大了,經不起鞍馬勞頓,跟着張闢疆做事,既能發揮他所長,又不暴露身份,一舉兩得。

“那好,傳張闢疆。”景帝衝門口吼一聲。

春陀在殿外應一聲,立即去辦理。沒多大功夫,張闢疆快步趕來,一進殿,看見晃錯,大是驚訝,愣怔了下,這才向景帝見禮道:“臣見過皇上。”

如今的張闢疆,朝服在身。威儀堂堂,極是不凡。

“坐下吧。”景帝一揮手,道:“先生此次出山,不再歸隱,聯是想,讓先生跟着你做事。你與先生極熟,跟着你,聯放心。”

“好啊!”張闢疆欣然領命,衝晃錯調侃起來:“我說穿青衣的,我歸隱你隱居,我入仕你出山,怎麼就甩不掉你呢?”

“那叫緣份!”晃錯呵呵暢笑,機智的回答。

看着兩人打趣,景帝、周陽、劉徹不禁莞爾。

墨家,鬼門,是戰國時代的兩大顯學,如今,他們湊到一塊了,實在是太難得了。就是兩派祖師墨子和鬼谷先生以從一湊到塊的經歷,兩派祖師是各執只且,各行其知舊們知道,他們的傳人在數百年之後竟然湊到一塊,不知道做何感想?

“你總得有個名號吧?我總不可能叫你穿青衣的?”張闢疆生性該諧,一本正經的事兒,卻給他說得不乏調侃之意。

“這個”晃錯微微一愣。他行走世間,人們總是稱他先生,而不名,他的真名真姓又不能公諸於衆,他還真沒想過。微一凝思,旯錯笑道:“就叫青衣人吧。”“青衣人?”景帝眉頭一挑,品味起。

“不如叫青衣居士。”周陽有些嫌棄衣人太土。

“青衣居士!”景帝擊掌讚道:“這個好!這個好!”

“的確是好!”張闢疆非常肯定。

“有勞大帥賜名號了。”晃錯對這個名號也是滿意。

“張闢疆,青衣居士出山,只是一樁,還有一件事,你得抓緊辦。”景帝眉頭舒開。眉毛根根向上翻,極是歡暢道:“墨家弟子悉數出山,願爲大漢效力!”

“什麼?”張闢疆的眼睛猛的瞪圓了,驚奇得差點跳起來。不能怪他大驚小怪,而是他深知要讓墨家弟子出山有多難:“他們什麼時間改性子了?”

“不是改性子。是敗於周陽之手,不得不出山。”景帝打量着周陽,笑得鼻子眼睛擠作一團,極是舒心。

“原來如此!”張闢疆恍然,又是驚愕的打量着周陽:“大帥,你竟然在工算之道上勝過墨家弟子,了得!了得!”大拇指差點把殿頂的斗拱戳破了。

張闢疆才智極爲了得,可是,他捫心自問,要在工算之道上勝過墨家弟子,他也做不到。周陽竟然勝過墨家弟子,讓墨家弟子心悅誠服,隨他下山,他是既驚詫,又佩服。

“二叔祖過獎了。”周陽謙遜的笑笑。

“墨家弟子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得使用好。”景帝眉頭一軒,大是欣慰道:“聯的意思,是讓他們來教人,有了他們,就能調教出一批技藝非凡的良工,算師。如此一來。大漢必將更加強盛。”

景帝不愧是明君,周陽還沒有進言,他就想到了,和周陽的想法不謀而合。

“皇上所言極是。”張闢疆深表贊同:“當今之世,要找到比墨家弟子更好的工師算師,恐怕也只有大帥一人了。大帥軍務纏身。無法調教人才,由墨家弟子來做,再好不其了。”

“那就好,這事你得抓鼻辦。”景帝撫着額頭,笑道:“先挑選一批聰慧之人,由墨家弟子調教起來。”

“諾!”張闢疆領命。

“父皇,姐夫這次去墨家總院,還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呢。

”劉徹笑着把周陽制軍糧一事說了。

“果真?”景帝和張闢疆同聲問出來。

要是真能製出長期保存的軍糧,對漢軍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漢軍就跟匈奴一樣,沒有後勤的約束,可以縱橫在大漠之上,跟影子一般,飄忽不定,對匈奴的威脅更大,擊破匈奴的成算大得多。

“雖然制了一些,可是,能保存多長時間,眼下還不知。”周陽笑着回答。

“制的什麼吃食?將士們喜歡嗎?拿些來,讓聯嚐嚐。”景帝很是興奮的道,聲音很高,有些尖細刺耳了。

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周陽是要把這事解決了,就是給漢朝減少了一個沉重的負擔,這比打大勝仗更讓景帝振奮。

勝仗固然讓人歡喜,可是,過了便完了。糧草問題一解決,可以用很久,漢軍可以打很多個勝仗,大勝仗!

劉徹興奮的站起身,跑出去,過了一會兒,他迴轉,抱了幾個盒子進來,放在短案上。

景帝迫不及待的抓起木盒,三兩下擰開,用鼻子一嗅,讚道:“好香!好香!”抓起一張煎餅,仔細一瞧,點評道:“色澤鮮豔,香味濃郁,不錯!什麼時間做的?”

“已經三天了。”到徹回答。

“三天了?”景帝的眼睛瞪得滾圓,大是興奮的道:“這跟網做出來沒差別嘛。就是宮中的食物,無論怎麼保存,哪怕用冰鎮,也不會如此新鮮。味道怎麼樣?”扯下一塊,塞進嘴裡,咀嚼起來,眼睛放光,暢笑道:“好吃!好吃!如此做,就不需要再有什麼肉乾,鍋盔的差別,省很多事。鬆軟可口,很香,將士們一定喜歡。”

張闢虐抓起一塊,品嚐之後,讚道:“果然是美食!將士們吃鍋盔,啃肉乾,又冷又硬。要是再喝冷水,那就一路冷到底了。遇到軍情緊急,不能生火做飯,數日冷食下來,人都會瘦一圈!從此以後,將士們不用再受那般苦了!”

打仗打的就是精氣神,打的就是力氣,要是吃不好,哪有精神打仗。這軍糧實是軍中頭等大事。

“這才三天,究竟能存放多久,眼下還未可知。”周陽笑道:“這要放一段時間才能知曉。”

“大帥,我如今對你是佩服無已!”張闢疆再次豎起大拇指:“雖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之言。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將軍並不多,大戰還沒有開始,你連這都想到了,這就是你打勝仗的原委所在!”

打仗就得準備萬全,這是周陽一直打勝仗的重要原因,張闢疆說到點子上了。

“三天了,還如此新鮮,鬆軟可,嘴生香,依聯看,保存十天半月不是問景帝姆線驕山毛人,深知十天半月,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那有多重要。兵貴神速,十天半月,足以讓漢軍在大漠上縱橫了。

“十天半月不是問題。”張闢疆贊同景帝的判斷,以一個兵家的眼光計算起來:“光是這就足以讓大漢支持十天半月,若是再對匈奴的營地動手,還會弄到不少牛羊。餅,加上牛羊,將士們在大漠上少則可以堅持二十餘日,甚至一個月。”

“一個月呀!”景帝、張闢疆、晃錯齊聲感慨起來。

在大漠上堅持一個月,這是以前漢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匈奴也不過如此。這對漢朝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僅此一法,足以頂得上十萬大軍。

“呵呵!”景帝振奮異常,道:“這盒子需要得多,可以先做起來了。聯是寧願爲大軍做盒子,不願發數十上百萬民夫去送糧。”

做盒子與發民夫送糧,哪個更加划算。不言自明的事悄,肯定願意做盒子了。

“皇上聖明!”張闢疆、旯錯、周陽齊聲頌揚。

按照周陽的想法,想測試出餅的保存期再來處理此事,景帝竟然走在頭裡了,現在就下令做盒子,周陽要不讚賞都不行。

接下來,衆人圍坐在一起,商議了一些細節。最終商定,這些盒子全部做成漆盒。漆盒比起普通木盒更加耐用,防水,易於保存。而漢朝流行的便是湊器,要做成漆盒,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事,當然派給了張闢繮和晃錯。

景帝把周陽、張闢疆、旯錯打量一陣,大是欣慰,這可是漢朝的最強組合了,就不信,破不了匈奴。

商議完後,周陽這纔出宮回府。近十天沒有回府了,不知南宮公主和張靈兒她們怎麼樣?周陽是歸心似箭,打馬直奔,很快就趕到破虜侯府。

值守的兵士一見周陽的面,忙迎過來見禮,周陽飛身下馬,手一揮,阻止他們施禮,把馬繮遞給他們,抱着鮮果,飛也似的衝進了府。

“啊!”周陽一頭扎進府裡,卻是給一聲清脆的尖叫聲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瞧,原來是衛子夫,兩人差點撞個滿懷。

衛子夫小嘴張開,吃驚的打量着周陽,剎那間,飛霞撲面,羞不可抑,衝周狙盈盈一福,見禮道:“見過大帥!民女告退!”

不等周陽說話,快步而去。身段婀娜。影姿優美,就象一道艦麗的風景線,從眼前消失。

周陽把目光從衛子夫身上收回,搖搖頭,有些莫名其妙:“她來做什備?。

這個問題,周狙無法回答了,抱着鮮果,快步進府而去。

“哎喲!”許茹焦急的聲音傳來:“兩個老祖宗呢,快別亂動,坐着。”

“阿母,坐着跟坐牢似的,走動走動,活絡一下呀。

。南宮公主脆脆的聲音響起。

“子夫妹妹走了?”張靈兒的聲音悅耳動聽。

“走了。”許茹的聲音再度響起,有些奇怪的道:“這個衛子夫怎麼了?這些天老是往我們府裡跑?說話吞吞吐吐的,好象有話要說,又不說,一點也不痛快!”

“阿母,你真是明白一世,糊塗一時呀,這種事,她好意思說出口嗎?。南宮公主笑呵呵的道。

“什麼事,不能說?”許茹仍是有些迷糊。

“南宮姐姐,阿母忙着照顧我們,沒空來想這些事兒,你就別逗她了。”張靈兒對許茹很好的,不忍心讓她犯難。

“阿母,說來說去,還不是你的好兒子惹的禍。”南宮公主調笑起來。

“我惹什麼禍了?”周陽抱着鮮果,大步而來,接過話頭。

“你聽見了?”張靈兒很是吃驚,眨着妙目看着周陽。

“故意聽的吧?”南宮公主挺着大肚子,笑盈盈的迎上來,促狹道:“不說婦人,你不現身。我們纔開個頭,你就來了,真是人心不足。

“這叫什麼話?。周陽辯解道:“你們背後說我壞笑,我就不能自辯幾句?以後少在背後說我的壞話!”眼睛一瞪,故作一副兇惡之態:“小心我收拾你們

“誰說你壞話了?”南宮公主和張靈兒齊聲抗議:“人家說的是事實嘛。你知不知道,你惹得子夫妹妹犯相思病呢?”

“子夫妹妹三天兩頭的往府裡跑,還就不是爲了打聽你有沒有回府張靈兒脆脆的說出原委。

“老實說,你是不是和子夫妹妹偷偷說情話,還摟摟抱抱的?”南宮公主俏臉微沉,雙手叉腰,一副逼問的樣兒,卻是緊抿着嘴脣,拼命忍着笑意。

“什麼亂七八糟的事兒,虧你們想得出來。”周陽把鮮果放在地上。

“啊!”許茹驚喜的尖叫聲響起:“我明白了!明白了!衛子夫,她是想嫁給陽兒!”

“她嫁給我?”衛子夫是很漂亮,看着很養眼,歌聲動聽,可是,周陽還真沒有動過什麼歪心思,乍聞是言。不由得愣住了。

“陽兒,你把她娶了,再給爲娘添倆孫子!”許茹驚喜無已,聲音又尖又細,說起了衛子夫的好處:“子夫姑娘身段兒好,腰兒細正是

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43章 氣象一新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47章 絕世之兵第9章 定計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章 急風驟雨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43章 秦朝遺民第40章 飛騎,出擊!第58章 束手無策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章 猗蘭殿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32章 天威震怒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02 平定西域第43章 氣象一新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2章 興師問罪第27章 惹大禍了第10章 千古一帝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3章 出擊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蠢蠢欲動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95章 漢家兒郎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3章 迎頭痛擊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69章 處處烽火第58章 束手無策第36章 調教阿嬌第14章 實力說話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1章 破敵之策第83章 收臺灣第74章 橫掃第3章 李陵第79章 完勝第53章 一個不留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8章 張騫出使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7章 接納第59章 千古秘事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3章 英雄末路第76章 血!血!血!(中)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48章 天賜良機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90章 景帝下葬第12章 一山二虎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8章 阿嬌第4章 獻上一計第37章 匈奴第10章 還我清白第45章 廢皇后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3章 魔鬼訓練第73章 屠殺,開始!第24章 就此了結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5章 箭術訓練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5章 王對王第57章 誓師北征第33章 賜官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35章 大展拳腳第47章 橫插一腳
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43章 氣象一新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47章 絕世之兵第9章 定計第86章 落荒而逃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章 急風驟雨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43章 秦朝遺民第40章 飛騎,出擊!第58章 束手無策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章 猗蘭殿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32章 天威震怒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02 平定西域第43章 氣象一新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2章 興師問罪第27章 惹大禍了第10章 千古一帝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23章 出擊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蠢蠢欲動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95章 漢家兒郎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3章 迎頭痛擊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69章 處處烽火第58章 束手無策第36章 調教阿嬌第14章 實力說話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1章 破敵之策第83章 收臺灣第74章 橫掃第3章 李陵第79章 完勝第53章 一個不留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8章 張騫出使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7章 接納第59章 千古秘事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13章 英雄末路第76章 血!血!血!(中)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48章 天賜良機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90章 景帝下葬第12章 一山二虎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49章 風暴之前第18章 阿嬌第4章 獻上一計第37章 匈奴第10章 還我清白第45章 廢皇后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3章 魔鬼訓練第73章 屠殺,開始!第24章 就此了結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5章 箭術訓練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5章 王對王第57章 誓師北征第33章 賜官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35章 大展拳腳第47章 橫插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