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張騫出使

幹掉羅馬帝國,就是從源頭上阻斷了隱患,不會再有兩千年後的屈辱歷史,這前景實在是太美妙了,周陽很是興奮,聲音有些高。

漢武帝、李廣、程不識他們不明白周陽興奮的原委,可是,他們也知道,若是能把羅馬帝國幹掉,對漢朝會帶來莫大的好處。別的不說,光是這人口、財富就會急劇增加。對這種美事,不會有人拒絕的。

最讓漢武帝他們歡喜的是,周陽是漢朝最有權威的將領,他有成算,這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個個裂着嘴大笑。

“皇上,此事固然是好事,可是,羅馬帝國離大漢太過遙遠,這風土人情,一定要查明。哪裡可以駐軍,哪裡可以籌集糧草,皆要做到心中有數。”張闢彊深通兵道之人,深知掌握這些情報對漢朝的重要‘性’。

“說得沒錯,這些事不能光聽馬胡說。”漢武帝打量着馬胡,眼裡‘露’出欣賞之‘色’:“馬胡固然熟悉沿途的情形,可是西域之西太過廣闊,光靠他一個人是不可能瞭解得很清楚的。大漢得派人去,把沿途的情形‘摸’清楚。”

“皇上,臣願往”一直沒有說話的張騫,上前一步,大聲請命。

“張騫,你去?”漢武帝有些意外,打量着這個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同伴。

“皇上,臣願去”張騫一臉的堅毅之‘色’:“若不明曉西方的情形,大軍西征,很可能遇到天大的麻煩。雖然西域以西,大漢少有人去,艱險異常,可是,臣願爲大漢灑一腔熱血”

他的聲音並不高,卻是字字透着堅毅,讓人不敢有絲毫置疑。

打量着年青的張騫,漢武帝眼裡熱淚滾來滾去,想說話,喉頭給什麼東西堵住了似的。

最驚訝的莫過於周陽了。張騫出使西域,開啓了絲綢之路,影響世界,長達兩千多年。張騫出使一事,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美談,倍受世人讚譽。

按理說,周陽來到漢朝,扇動蝴蝶翅膀,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張騫不用再出使了。要知道,張騫出使西域的初衷,並非是爲了開啓絲綢之路,而是這了改變漢朝的戰略態勢。漢武帝從胡商嘴裡知道,西域的大月氏與匈奴是死仇,大月氏王的頭顱成了單于的酒器,考慮到匈奴勢大,光靠漢朝,這會讓漢朝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所以決定派使臣出使西域,與大月氏結盟,共同對付匈奴。

在當時,西域是絕域,再加上去西域必然要經過匈奴國境,危險重重,沒有人願去。漢武帝就招帖告示,向全國招驀,張騫應驀,率領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踏上了去西域的道路。

這一去就是十幾年,經歷了千辛萬苦。途中,給匈奴抓住了,關押好幾年,再逃出去,接着出使西域。與張騫一道出發的那些人,回來的不過十幾個,餘者全部死於途中。

張騫之所以能活着回來,在於他有一個家人,是胡人出身,很是忠心。此人箭術非凡,每當張騫他們又飢又餓的時候,他就打些野味,張騫他們纔沒有餓死。

因爲周陽的到來,漢朝的戰略態勢大爲不同,根本不需要西域的配合,就把匈奴給擊破了,周陽原本以爲張騫出使不會再發生,沒想到,張騫請命了。

若漢武帝準了的話,張騫所面臨的困難,比起歷史上出使西域更大。在歷史上,雖有匈奴阻隔,畢竟西域離漢朝不算太遠,還能到達。漢朝要準備往羅馬打,那是在萬里之外,其艱難險阻可想而知,比起歷史上的出使更加困難

“張騫,你好樣的朕準了”漢武帝在張騫肩頭輕拍幾下,極是讚許:“不愧是朕的伴讀,有膽,有識”

“謝皇上誇獎”張騫大喜,一張嘴哪裡合得攏,彷彿他要面對的不是不測之淵,而是一條康莊大道似的。

周陽看在眼裡,大是讚許,怪不得歷史上的張騫能開啓絲綢之路,他有一顆堅毅的心正是因爲張騫有如此堅毅的心,才能克服千難萬險,開啓絲綢之路,名垂青史

“少年人吶銳氣正盛大有可爲”衆人不住讚揚。

衛綰最是歡喜,不住拈鬍鬚。作爲漢武帝和張騫的老師,還有比這更讓他歡喜的麼?

“皇上,張騫雖然堅毅,能吃苦。可是,臣以爲,此行應當再派一人協助張騫。”周陽出聲提醒漢武帝:“此去萬里之遙,多個副使可以做更多的事。”

“對對對”漢武帝不住贊同,眼睛在衆人中一掃,還沒有說話,就有人請命。

“皇上,臣願隨張騫前去”不是別人,正是聶壹。

“聶壹,你要去?”漢武帝有些意外:“你可是萬戶侯不在家裡過好日子了?”

萬戶侯,在漢朝是高高在上的貴族,多少人仰視,聶壹身爲萬戶侯,可以說功成名就了,用不着再去冒奇險,漢武帝雖然‘精’明過人,仍是很意外。

“皇上,臣願去”聶壹的聲音並不高,卻是透着不容置疑:“皇上,臣這萬戶侯,說來有些慚愧臣不能象飛將軍、程將軍他們一樣馳騁疆場之上,更不能象大帥那樣運籌幃幄,決勝千里,唯有探聽消息這一樣長處。若是此時不去,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錯失此等良機,豈不可惜?”

在以前,漢朝以擊破匈奴爲戰略任務,如今,匈奴已破,漢朝即將四境安寧,沒有什麼仗可打了。若不是漢武帝要解決羅馬帝國這個隱患,聶壹無所事事了。萬里之外用兵,華夏曆史上的第一遭,堪稱盛事,若是不參與其中,誰都會把腸子悔青。

“好朕準了”漢武帝大聲而言,不住擊掌,讚賞不已:“大漢不僅猛士如雲,更有你們這等謀國不顧身的壯士,大漢何愁不興?羅馬何愁不滅?”

“大漢萬歲”張騫、聶壹二人的舉動很是振奮人心,李廣他們齊聲歡呼。

聶壹的間諜才能舉世無雙,這在龍城大戰中就得到全面體現。他和張騫此去,一定會建功,周陽大是欣慰。

“你們先準備準備,和馬胡學些胡語,這出使才能方便。”漢武帝很是振奮的一晃拳頭。

“皇上,不用準備了。胡語嘛,臣還能對付。”聶壹笑着言道。

“你能說胡語?”不僅漢武帝驚訝,就是周陽也感到不可思議。

“皇上,要打探敵人的消息,就得不時換換樣子,在打探匈奴消息的這些年裡,臣有時也探作西域的胡商,學了些胡語。”聶壹老老實實的回答。

“馬胡,你考考聶壹。”漢武帝扭頭看着馬胡。

“你能說我們的語言?不會吧?”馬胡也是不信,質疑一完,就是一長串嘰哩咕嚕的話,很是饒口,讓人聽不明白。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聶壹想也沒有想,嘴裡冒出一長串古怪的話語,非常熟練,竟然不在馬胡之下。

“這不可能不可能”馬胡的眼睛睜得老大,難以置信的打量着聶壹,突然,一個健步上去,把聶壹擁在懷裡,大笑着向漢武帝道:“皇上,聶壹不是你們漢朝人,是在下的兄弟我們的話,他講得太好了”

“呵呵”沒有比馬胡的舉動對聶壹更好的認可了,衆人歡笑不已。

“張騫,那你就跟着聶壹,在路上邊走邊學。”真沒想到聶壹對胡語如此‘精’通,漢武帝欣慰不已:“再給你們挑選一批身強力壯、身手矯健、意志堅韌的兵士護衛你們。還要,這畫工是少不了的,要他們畫下沿途的山川地理,記下風土人情。”

“謝皇上”張騫和聶壹齊聲道謝。

“你們,也別閒着,跟馬胡好好學胡語。”漢武帝的目光從周陽、張闢彊、李廣他們身上掠過。未來大軍西征,這語言非常重要,事先學習有好處。

對這提議,衆人不會有異議,齊聲領命。

張騫和聶壹他們是說到就幹,準備完成後,不管年關將近,帶上人手就離開長安,向西域進發。

周陽他們就跟着馬胡學習胡語。馬胡到過的地方多,會的語言不少,羅馬語、亞細亞語,他都懂得不少,周陽聽在耳裡,撫着額頭,暗自想到,不知道英語在這時有沒有用處?說到英語,周陽還是過了六級的,雖然和專家級別有差距,至少也能應付,若是有用的話,這語言一關的難處就少多了。

“大帥,你想什麼呢?”馬胡坐到周陽對面,打量着周陽,大拇指一豎,讚道:“大帥,我給不少人講過胡語,就沒有你們領悟這麼快的了不得了不得”

周陽、張闢彊、申公、主父偃、李廣、程不識、衛青他們哪一個不是才智過人,記人極好之輩?語言這一關,當然難不住他們。

“馬胡,我給說一句話,你能不能聽懂?”周陽眼珠一轉,立時有了主意。

“大帥,你說,你說。”馬胡有些好奇:“你要說什麼話?西方的胡語,我也懂好幾種呢。”

“What??is??your??name?”周陽突然來了一句英語。

“你說什麼?大帥,你這話好怪”馬胡眨巴着眼睛,不明所以,不住搔額頭:“我懂好幾種胡語,就沒有聽過如此怪異的話。”

周陽搖搖頭,原來西方世界還沒有流行英語了。周陽的歷史不夠好,哪裡知道英語的起源,以及其普及歷史。

英語,是兩千年後才流行的語種,兩千年前的馬胡不懂也在情理中,周陽倒不驚奇。

“哦”就在周陽以爲此事結束了的時候,馬胡卻是突然身子前傾,一把抓住周陽肩頭,一雙眼睛瞪得比牛眼睛還要大,吃驚萬分的打量着周陽:“大帥,你會說日耳曼語?那可是野蠻人的話呢?”

“日耳曼語?野蠻人?”周陽的眼睛一下子變得不比馬胡的小,盯着馬胡。要不是證實馬胡是正常人,周陽一定會以爲馬胡脖子後面的筋沒搭對界。

英語,世界上最爲流行的語種,西方人的驕傲,西方人認爲這是他們文明的標誌。在馬胡嘴裡,這是野蠻人的語言,這太難以讓人置信了。若是在現代社會,有人如此說的話,一定會被口誅筆伐,會給口水淹死。

“大帥,你是怎麼會講的?”馬胡的驚奇之‘色’更濃,死盯着周陽:“我在羅馬,在奴隸市場上聽野蠻的日耳曼奴隸講過。就是這樣的哦,有些不對,好象發音不一樣。”

馬胡越說越糊塗,不住搔額頭,滿眼的‘迷’離之‘色’。

“日耳曼奴隸?”周陽只覺日耳曼這個詞很熟悉,似在哪裡聽過,不由得轉着眼珠,思索起來。這個詞太熟悉了,絕對聽過。

“啪”周陽重重一下拍在自己大‘腿’上,恍然大悟:“原來是元首的祖先沒搞錯吧,元首信奉血統純粹,日耳曼是最高貴的民族,其他民族只配做日耳曼人的奴僕,還爲此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元首太能扯了吧?若是他知道他的祖先在兩千年前,給人稱爲野蠻人,他會作何感想?”

周陽猛搖頭,否決了這想法,元首被追隨者贊爲“偉大人物”,他的知識必然極爲豐富,當然知道他的祖先在兩千年前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他那麼說,不過是鼓舞人心的籍口罷了。

“大帥,你沒見日耳曼奴隸,不知道他們有多野蠻。”馬胡的眼裡掠過一抹笑意,是嘲笑:“在你們眼裡,匈奴是野蠻人,是不開化民族。在羅馬人眼裡,日耳曼人同樣是未開化的野蠻人,他們的野蠻比起匈奴更勝一籌。這麼給你說吧,他們穿的是皮裘、樹衣,沒有製作衣衫的技藝,往往是袒‘胸’‘露’背,就是匈奴也有裘衣皮帽呢”

周陽把自身上的曲裾深衣看看,做工不錯,極‘精’致,比起匈奴的裘衣皮帽好得太多了。匈奴的衣衫比起日耳曼人大爲不如,是夠野蠻的。

“還有,日耳曼人的武器是什麼?沒法和匈奴比”馬胡是個健談之人,他的話匣子打開了,就是沒完沒了:“匈奴主要用的是彎刀、弓箭,日耳曼人也有刀箭,可是不多,更多的武器是石塊、木‘棒’,你說,他們是不是野蠻人?”

“是夠野蠻的”周陽不得不點頭贊同。馬胡沒必要誇大其詞,他的話八九不離十。

在兩千多年前的羅馬時期,羅馬帝國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北方的野蠻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就是現在德國人的祖先。在當時,被羅馬帝國視爲最爲野蠻的民族。事實上,日耳曼人在當時的確是野蠻人,他們和匈奴一樣,最善長破壞,卻不善長建設。

歐洲之所以陷入中世紀的黑暗,這和日耳曼人毀滅了羅馬文明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日耳曼人是跟在匈奴領袖阿提拉的後面進入意大利,毀滅羅馬文明的。

“在羅馬,可以看到很多野蠻人,不僅有日耳曼人,還有亞述人、還有亞細亞人、非洲的黑人,在這之外,還有高盧人。”馬胡的興致極高,扳着手指頭,一一道來,意味無窮。

“高盧人?”周陽的眼睛再次睜大了,這不是有“高盧雄‘雞’”之稱的法國麼?他們怎麼又成了野蠻人?周陽的興趣也來了,問道:“馬胡,說說高盧人。”

“大帥,你對高盧人感興趣?我就說。”馬胡健談之人,最愛說這些軼聞,眼睛放光,大聲道來:“這高盧人雖是野蠻人,比起日耳曼人稍好些。他們所在的地方,緊鄰羅馬帝國,處於羅馬帝國和日耳曼人之間。羅馬帝國屢次對高盧用兵,想征服高盧,都沒有成功,高盧人不是那麼好打。”

高盧?高盧不是愷撒征服的麼?這麼說來,愷撒還沒出生,還是沒有取得大權?周陽的歷史實在不夠好。

“馬胡,你聽過愷撒麼?”周陽眉頭一挑,還是決定問詢一下。

“愷撒?大帥,你知道愷撒家族?”馬胡的眼睛一翻,有些難以置信。

Wшw☢ ттκan☢ ¢ O

“我聽說過這個家族,就是不太明白,這個家族有沒有出現很了不起的人物?”周陽很技巧‘性’的問。

“這是個貴族家族,卻沒出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馬胡當然不知道周陽是現代人,在兩千多年後聽過愷撒的事蹟,老老實實的回答:“這個家族雖是沒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可是,他們‘挺’有手腕的。馬略,就是這個家族的‘女’婿。”

微一停頓,接着爲周陽講解:“在如今的羅馬,一共有四個人最有權勢,第一個是小西庇阿,他是名將,戰功昭著,倍受羅馬人尊敬。另外三個是後起之秀,是馬略、蘇拉、秦那。”

“蘇拉?秦那?”周陽的歷史不怎麼樣,卻是對愷撒的事蹟有不少了解,心頭猛的一跳:“就是說,如今的愷撒還沒有得勢?或沒有出生?”

蘇拉是愷撒的死對頭,他數次三番想‘弄’死愷撒,卻沒有成功。秦那,是愷撒的岳父。馬略是愷撒的姑父,愷撒之所以能在羅馬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兩人的勢力。

愷撒這些偉大的人物還沒有出現,羅馬還不是鐵板一塊,還沒有形成羅馬文明,正是滅亡羅馬的好時機,絕對不能錯過周陽狠狠一握拳,決心把這事做成

“大帥,你還沒說你是如何會日耳曼語的?”馬胡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聽人說的,就學了幾句。”周陽滿嘴胡縐,心裡卻是在想,英語怎麼和日耳曼語有關係?

周陽的歷史不夠好,要不然他一定會知道,在英國曆史上,多次遭到處敵入侵,多次亡國滅種。最近的一次亡國,就是日耳曼人的入侵,帶去了日耳曼語,經過演變,就是現在的英語。是以,英語和德語同屬日耳曼語系,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德語和英語在寫法上有些近似,卻是發音、意思不同,那是歷史演變的結果。

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7章 接納第99章 宣示兵威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71章 暴打樑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7章 長城放歌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1章 晴天霹靂第71章 天佑大漢第3章 李陵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章 豪門公子第71章 暴打樑王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5章 中華瑰寶第96章 驕人戰績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76章 血!血!血!(中)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1章 由不得你第17章 又見太子第40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1章 破擊匈奴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章 霍去病第61章 高歌猛進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57章 太后逼宮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8章 墨家下山第46章 烈烈英風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7章 接納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6章 直下南越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4章 凱歌不斷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5章 箭術訓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章 大義?親情?第62章 雷霆萬鈞第20章 龍城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1章 破擊匈奴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4章 以逸待勞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9章 中大獎了第37章 入宮見駕第24章 太子第4章 東胡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9章 處處烽火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52章 周陽補天
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40章 飛騎,出擊!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27章 接納第99章 宣示兵威第76章 末日降臨(五)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71章 暴打樑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5章 漢家兒郎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68章 一怒興師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6章 太后駕崩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7章 長城放歌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33章 墨家城堡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47章 絕世之兵第61章 晴天霹靂第71章 天佑大漢第3章 李陵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1章 豪門公子第71章 暴打樑王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5章 中華瑰寶第96章 驕人戰績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76章 血!血!血!(中)第32章 肩負重任第27章 惹大禍了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2章 留侯世家第21章 由不得你第17章 又見太子第40章 緊鑼密鼓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1章 破擊匈奴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2章 豐碩戰果第1章 霍去病第61章 高歌猛進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57章 太后逼宮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38章 墨家下山第46章 烈烈英風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7章 接納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6章 直下南越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4章 凱歌不斷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5章 箭術訓練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88章 曠世之戰(二)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章 大義?親情?第62章 雷霆萬鈞第20章 龍城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31章 破擊匈奴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14章 以逸待勞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9章 中大獎了第37章 入宮見駕第24章 太子第4章 東胡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35章 中華瑰寶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9章 處處烽火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52章 周陽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