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官吏考覈之間的各種貓膩
鄭秀才笑着對王師傅擺了擺手。
“王師傅,莫要如此客氣。”
“鄭某吃了你的酒菜,還收了你的燒雞,這總得讓你掙回票錢吧?”
“不然的話,以後若是再想佔你王師傅的便宜,那怕是就沒機會了哦。”
“這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鄭某還是知道的。”
王師傅聽到這,也是感慨着趕緊哈哈笑兩聲,拍着胸口表示以後有空了常聚。
但心裡卻在感嘆,這進了衙門以後,鄭秀才倒是學了不少爲人處世的本事啊。
看似玩笑一般的話,既拉近了某,還把氣氛也給搞熱了。
做到這些不難,可這麼輕描淡寫且絲滑的做到這一切,那可就不簡單了啊。
王師傅深深的看了鄭秀才一眼,卻發現,此時對方雖然臉上滿是笑意,可一雙眼睛裡頭,卻只有審視和冷靜。
王師傅當即心中一個激靈,而後舉起酒杯衝着對方遙遙一敬。
那邊的鄭秀才同樣也是被王師傅一驚,差點漏了餡,趕緊同樣舉起酒杯遙遙示意了一下。
二人這也算是心照不宣了。
都是心裡明白的聰明人,自然知道對方藏拙的道理。
那麼遇着這種事兒,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
“好了,諸位樂也樂完了,那鄭某可就得繼續給王師傅講東西了。”
“畢竟,這酒菜可都下肚了,這要是讓鄭某退貨,這鄭某今日回去這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鄭秀才這話,沒人接。
畢竟,他開玩笑自嘲沒關係,你要是接了這話頭,那就有點不識好歹了。
怎麼着?
你還真想讓人家退貨啊?
等到衆人安靜下來,鄭秀才這才繼續講道。
“提到方纔王師傅所問的官員和吏員的問題,那鄭某也不得不感嘆一句,這胡大老爺不愧是正正經經在官場打了個通關的人。”
“他這是吃過見過體會太深,才能琢磨出如此驚人的政策來。”
“華夏國的官吏政策,官和吏是完全分開的。”
“這一點是肯定的!”
“但,這個分開,可不是像咱們大明這般,當了吏員你家子子孫孫都要當吏員。”
“更不是像大明一樣,吏員就只能是吏員!”
“在華夏國,官和吏,都是要考的,不過吏員的要求低一些,考起來也容易一些,崗位也多一些就是了。”
“但吏員,工作滿三年以後,都可以繼續報考官員的。”
“也就是說,好比你王師傅,你現在只是個識字之人,你只能考吏員。”
“可你當了三年吏員之後,利用這三年時間不斷學習,然後你覺着自己本事夠了,那你就可以報名去考官員了。”
“只要當年有官員招考,那麼你去報名不僅不會被阻攔,還會優先錄用!”
“啊?優先錄用?這是爲何啊?鄭秀才!”
問出這話的,是坐在鄭秀才另一邊的一位酒友。
此人同樣也是街坊。
只不過面對這人,鄭秀才可就沒了剛纔面對王師傅那麼好的態度了。
“優先錄用不是正常的麼?”
“人當了三年吏員,那比起一般人,至少在辦事流程上都要熟悉不少吧?”
“這隻要考上了,那比起其他一同考上的,肯定是這人能更快的上手工作啊!”
“這難道還不夠?”
此言一出,那發問之人,立馬低頭不說話了。
得!
這理由還真就充足的很!
“鄭秀才,那既如此的話,爲何要做滿三年才能報考呢?”
“就不能第二年就報考?”
王師傅發問,那鄭秀才的態度立馬就不一樣了,至少這笑容立馬就堆起來了。
“哎喲,我的王師傅唉,你這是站在你這一方看,覺着爲難。”
“可你若是站在華夏國,站在那位胡大老爺一方看,那你想想就知道了啊。”
“若是剛進來就允許報考,那這人還有多少心思幹活?”
“那不得天天回家頭懸梁錐刺股?”
“那這是招個吏員還是招了個大爺呢?”
“關鍵是,人招來不僅不幹活,俸祿拿了不說還要回家讀書,這種情況下,你不定個三年時間,那不是鬧麼?!”
“王師傅,你捫心自問,若是讓你當上吏員了,要是不給你三年期限,你會不會立馬找個老師埋頭苦讀?”
王師傅苦笑着重重一點頭。
這沒什麼好遮掩的。
這本就是人之常情嘛!
見王師傅承認了,鄭秀才忽然嘿嘿一笑,衝着衆人挑了挑眉頭。
“而且,這裡頭還有其他一個意思,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
“啥?鄭秀才你不妨直說吧,咱們這些個大老粗哪裡比得上你啊!”
“對對對,鄭秀才,趕緊說,莫非要我等也給你弄點酒菜?”
鄭秀才一聽這話趕緊連連白首。
“不用不用,某這點都吃不完呢,哪裡還要?”
“鄭某啊,其實就是提醒你們注意一點。”
“那就是,允許報考吏員之人,不一定能報考官員;可能夠報考官員之人,那是絕對可以報考吏員的!”
“若是沒有這三年工作時間阻攔,你們說,會不會有一大堆跟鄭某一般的讀書人,先考個吏員混點俸祿、混點資歷,然後年年就去考去。”
“考上了自然萬事大吉,可這考不上,咱也不怕啊,咱有俸祿有工作啊,怕啥?”
“你們說,是不是這麼個理?”
得!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被幹沉默了。
原來還能這樣啊!
衆人有心說點什麼,可嘴都張到一半了,卻發現,這事兒貌似怪不得別人。
因爲大家都是去考試的。
你沒那本事考上,那就是考不上。
甚至這華夏國、這胡大老爺還給了另外的機會呢。
你完全可以先去當個吏員,然後一邊工作三年,一邊準備之後的考試嘛。
鄭秀才說到這兒,賤兮兮的再次透露了一個消息。
“諸位,說到這兒,鄭某還有一個消息!”
“只不過啊,這消息,不保準啊!”
“行了,鄭秀才,什麼保準不保準的,你先說說唄,反正我等就當熱鬧聽了。”
“嘿嘿,據說,聽好了,是據說啊,以後華夏國,只招收吏員不招官員了。”
“而這官員,只從吏員當中選拔考覈!”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