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

經過一個多月時間,京城這場痘症風波終於落下了帷幕。

可也正是因爲這場天花,讓楊憲意識到,有必要推動大明進行衛生改革了。

不然,這一次是天花,下一次還不知道會是什麼。

在楊憲看來,並非傳統中醫不行,而是傳統的中醫有很強的侷限性。

在中醫這個領域,非得有紮實的醫學積累,在名師指點下行醫多年,積攢下豐富的臨牀經驗,才能通過對患者望聞問切,給出比較準確的診斷。

但這樣主觀性實在太大,要靠大量的經驗和直覺來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這就造成醫者出師很困難。

甚至成名已久的兩個大夫,對同一個病人都可能給出不同的診斷。

而大部分大夫學藝不精,看病基本靠蒙,於是便出現了大量的誤診。

至於此時的西方醫學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是信馬由繮、草菅人命的代名詞,看看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診治過程就知道,簡直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楊憲推崇一直以來就是現代醫學,西醫代表不了現代醫學,從來就沒有中西醫之分,而只有傳統的舊醫學與現代新醫學之分。

楊憲將自己的想法和朱標講了,立馬得到了朱標的大力支持。

其他不說,眼下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在全國各州府設立牛痘接種站,對所有大明百姓進行牛痘的接種。

楊憲開口道:“可以將各州府惠民藥局進行改制,成立醫院,專門負責該地區百姓看病問診之事。”

“楊卿的提議自然是好的。”朱標皺了皺眉,接着開口道。“可朝廷怕是一時間找不到如此多的大夫。”

惠民藥局只是放藥的。

可真要按照楊憲的說法,改成醫院的話,大夫從哪裡找。

專業醫學人材,無論哪個時代都是稀缺的。

即便是到了後世,醫療仍舊是緊缺資源,醫院365天,每一天人數都是爆滿的。在我國醫療是最無法讓百姓感到滿意的。

楊憲點了點頭,開口道:“如果是按照如今大明的情況,醫生人數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纔要趁早培養醫學專業人才。”

朱標眼睛一亮,忽然想到了什麼,開口道:“楊卿你是要和之前建立師範學院、軍事學院一樣,建立一個專門培養醫生的學校?”

楊憲笑道:“沒錯,成立專門的醫學院迫在眉睫。醫學院和醫院既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又有明確的功能區別。前者是研究如何治病,培養醫護人員的地方,而後者是前者的用武之地,也是前者理論聯繫實際的場所。”

朱標聽後十分興奮,不過很快又是冷靜了下來,有些擔心道:“但凡是有名的神醫,都會敝帚自珍,挑選弟子的眼光也格外高,他們真的願意將自己一輩子的醫術無條件傳出去嗎?”

楊憲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和如今這些學校一樣,新成立的醫學院所傳授的醫學知識也將會是全新的,我會親自授課,力求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一批可以在學校任職授課的講師。”

聽楊憲願意親自傳授醫術,朱標自然再高興不過了。

要知道楊憲可是連天花都能治癒,說他的醫術是古今第一人都不爲過了。

他肯開班授課,恐怕過來聽課的大夫會把醫學院的教室給擠爆了不可。

“有楊卿這話,我就放心了。”朱標開口笑道。

楊憲接着開口說道:“醫學院和醫院都需要時間,可牛痘接種工作,臣認爲拖不得,因此各地牛痘接種站可以先成立起來。”

“至於牛痘接種人員,我認爲可以啓用那些年齡到了,將要出宮的宮女。這一次全京城百姓,牛痘接種工作開展如此順利,也正是因爲有她們的幫助。之後等到各州府醫院成立之後,這批人可以進入醫院成爲女護士,專門用以照顧病人。”

宮女與外頭人接觸,是大忌。

如果不是這一次天花之事,事情實在是太大了,想要在最短時間內消弭動亂,朱元璋當時也未必會接受楊憲的建議。

可這些宮女們在此次天花疫病中發揮的作用,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因爲照顧病人這事,女人要比男人們更細心,也更有耐心。

朱標沉吟了一會兒,開口道:“這事我會向父皇稟報的。”

在朱標看來,楊憲的這個建議對於這些適齡出宮的這些宮女來說,有可能是一個好的歸宿。

宮中不少宮女無家可歸,她們在宮中服侍一二十年,總不能臨老落個無依無靠的地步。

如今皇宮內不僅太監多,宮女也多,經歷過明末,許多宮女本身就是無父無母,孤苦無依的孤兒。

太監有時候是越老越好用,可宮女們不是。

因此年紀大的這些宮女真是不好安排。

雖說現在纔是洪武十二年,可有很多是在龍鳳年就已經在吳王府邸當差了的。

而且就算是洪武元年進宮的那一批,如今也已經二十五六了,差不多也是時候放出宮了。

也就是說,楊憲的提議甚至還幫皇宮解決了這一難題。

數日後。

朝廷通過報紙先是向全天下傳達了天花終於被攻克的大好消息,然後接着便是另一重磅消息,大明即將成立大明醫學院的事情,而負責開講的正是攻克了天花疫病的楊憲。

一時間全國轟動。

無數醫士動身前往京城,只會赴這一場醫學盛事。

會昌縣,益生堂藥鋪前。

一個少年揹着竹簍,一副將要出遠門的打扮。

“慕白,你真的要去京城?”一婦人抓着少年的手,臉上露出不捨的神情。

“孩子在追尋自己的理想,你一個婦人哭哭啼啼什麼。”這時一箇中年人從藥鋪裡走了出來,看了一眼婦人,皺眉道。

婦人埋怨道:“慕白又不是從你身上掉下來的,你當然不知道心疼,他從小到大從未出過遠門,現在又是要去京城這麼遠的地方。萬一在路上出了什麼事情,怎麼辦?”

“婦人之見,你以爲還是前元嗎,在路上會碰到山賊,如今火車是能夠直達京城的。”

中年男人轉身看着自己的兒子,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開口道:“兒子,儘管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如果不是因爲會昌縣的百姓還需要我照顧,我也一定會和你一起去的。”

這少年郎名叫蕭九賢,字慕白,出生在一個醫藥世家,其父親也就是眼前這個中年男人名叫蕭禮,是會昌縣當地有名的郎中。

其所開設的益生堂藥鋪遠近聞名,每天求醫者可以說是絡繹不絕,這也是爲什麼蕭禮說他離不開的原因。

而在如此在濃厚的醫學氛圍薰陶下,蕭九賢盡得父親真傳,9歲便會望聞問切,14歲已經博覽天下醫書,並幫助父親爲病人瞧病,其醫術之高明,就連其父親都驚歎不已。

蕭禮知道如今自己兒子的醫術已經遠遠超過他,他再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

蕭禮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在醫術之道上走得更遠,而不是像自己這樣終身困在這麼一個小地方,雖然在他看來也沒什麼不好就是了。因此在看到大明日報上刊登的消息後,對於蕭九賢的決定,身爲父親的蕭禮是第一個支持的。

能夠治好天花,其醫術可以說已經是古今第一人。

能夠在醫術第一人手底下學習的機會,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有的。

像蕭九賢這樣的情況,同一時間在大明各地上演。

“終於到京城了。”

“好大,好繁華啊。”

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哥,下了火車後,隨着一輛拉貨的馬車終於是到了京城。

小哥叫譚允賢,同樣是來京準備去醫學院求學的。

在遞交查驗了過所,進城後的他發出了先前的感慨。

就在這時,譚允賢忽然聽到了一聲叫喊從前頭傳來。

“娘,娘你怎麼了!”

“娘,你別嚇我啊?!”

譚允賢順着聲音望去,只見一個老婦人忽然跌倒在地,一個年輕人將她抱在懷裡,大聲呼喊着。

“小夥子,你快帶你娘去看大夫啊。”

“對對對,找大夫,找大夫”

聽到周邊人喊道,年輕小夥子終於回過神來,抱着老婦人就要往附近的醫館而去。

一聲大喝制止了他。

“不能動!”

只見循聲趕來的譚允賢擋在了小夥子面前,開口道:“你母親看樣子是中風了。”

“中風者大多是血脈不暢,淤血暴出所致,要是移動的話,很有可能會出事!”

“真的嗎?”

“那怎麼辦啊。”

年輕小夥子拉着譚允賢的手,大聲開口問道。

“你既然能夠看出我母親是中風,那麼一定能治這個病吧,我求你救救我母親,我求求你了”

譚允賢抽回自己的手,開口道:“我試一試。”

“來來來,你快給我母親看一看。”

譚允賢走到老婦人身前,仔細探查了一番,確定是中風後,開口道:“誰身上有縫衣服的針嗎?”

道路兩旁的一個路人聞言後,立馬跑到街邊的一家裁縫鋪子,借出一枚針,同時大聲喊道:“針來了!”

“娘,你堅持住啊!”年輕小夥子開口道。

譚允賢伸手接過針,十分果斷迅速在老婦人耳垂紮了一下,然後用雙手開始擠壓,瞬間就有暗紅色的血被擠出。

“這樣真的能行嗎?”年輕小夥子開口問道。

“應該可以的。”譚允賢一邊不斷擠壓,一邊開口回道。“等惡血擠出來之後,老夫人應該就沒事了。”

不僅僅是耳垂,譚允賢接着又在老婦人十根手指上也分別紮了一下,同時開口道:“你快來幫我一起擠,把烏血全部擠出來才行。”

“好好好!”

年輕小夥子連忙學着譚允賢擠壓的動作,開始做了起來。

沒過多久,老婦人果然有了反應,再度醒了過來。

“娘,你沒事吧。”年輕小夥子看着醒過來的母親,喜極而泣。

“你現在可以帶你母親去醫館了,接下來還是要好好調理休息。”譚允賢看着轉醒過來的老婦人,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口道。

“謝謝恩公,謝謝恩公!”年輕小夥子當即跪下來,朝着譚允賢磕了幾個響頭,之後便是攙扶自己母親往醫館方向走去。

一旁圍觀的路人,見到這一幕,也是紛紛讚歎道:“這位公子,你真是妙手回春啊。”

“十宣放血,確實可以治中風,兄臺這一手扎針手法老練,不知師從何人,我着實佩服。”就在這時,一個少年郎從人羣中走了出來,看着譚允賢開口道。

這少年郎正是一路從會昌縣趕到京城的蕭九賢,方纔在人羣中見到老婦人暈倒,他原本也想幫忙,可是在見到譚允賢出手後,這才收回了腳步。

見譚允賢轉頭看向自己,蕭九賢拱了拱手道:“在下蕭九賢,來自會昌縣,是一名醫者。”

“譚允賢。”譚允賢回禮道。

“蕭兄過獎了,我也只是略懂醫術。”

“譚兄過謙了,如此年紀,就能有這樣的醫術,如果都只是略懂的話,那麼這世上其他醫者怕是會汗顏。”蕭九賢開口道。

譚允賢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在楊國公面前,我這點微末醫術,怕是連略懂都稱不上,我說略懂其實已經是自誇了。”

提到楊憲,蕭九賢神情也是爲之一肅,開口道:“楊國公的醫術自然是舉世無雙,不,應該說是古往今來第一人。”

“是啊,楊國公是我這一輩子最佩服的人。”在說這句話時,譚允賢兩眼放着光。因爲楊憲在她心目中遠遠不知是醫術高超這一點而已。

“譚兄弟果然也是來京城醫學院求學來的。”蕭九賢開口道,這並不難猜,這個時間點醫術如此高超的年輕人出現在京城,那麼目的只有一個。

“蕭兄也是?”譚允賢開口問道。

蕭九賢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麼咱們就結伴而行吧。”

這是兩個未來大明醫學領軍人物的第一次相遇。

於此同時,皇宮這邊。

第35章 紅樓問世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43章 一日爲師(4k)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393章 家天下第390章 新大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166.第166章 草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69章 神算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52章第138章 殘次品第352章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6章 民風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8章 製鹽大業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84章 奶香炊餅184.第184章 北伐(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70章 且聽龍吟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74章 大功德第73章 說話!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41章 大丫頭啊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5章 四則運算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60章 君子如玉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52章 韭菜第104章 野望
第35章 紅樓問世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43章 一日爲師(4k)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393章 家天下第390章 新大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166.第166章 草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69章 神算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52章第138章 殘次品第352章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6章 民風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8章 製鹽大業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82章 臣不想找死,臣只想進諫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84章 奶香炊餅184.第184章 北伐(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70章 且聽龍吟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60章 並非“仁君”(4k)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難問(4k)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74章 大功德第73章 說話!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41章 大丫頭啊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章 開局一隻雞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5章 四則運算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60章 君子如玉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52章 韭菜第104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