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黑袍僧人(4k)

皇宮,太和殿。

朱標參加完宋濂的葬禮後回宮準備今日的議事,卻發現往日原本應該在批摺子的朱元璋今天卻是雙眼緊閉,躺在椅子“睡”過去了,那張臉顯得異常疲倦。

朱標看了一眼,擡手示意一旁的內侍官不要出聲打擾,然後他自己也放輕腳步,準備悄然退出去。

哪知這時朱元璋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回來了。”

朱標站住腳步,回頭看着不知何時已經醒過來的朱元璋,躬身行禮道:“是。”

“.怎麼樣?”朱元璋沉默了半天,開口問道。

“宋師已經安然下葬。”朱標回道。

朱元璋開口道:“.那就好,那就好。”

他和浙東四夫子,都有一個好的開始,可惜都沒能有好的結局。

想到自己和宋濂最後的場景,是一腳踹開他的畫面,然後再想起以前的過往點滴,朱元璋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宋濂可以說是一輩子都在堅定貫徹他的儒家之道。

因此如果要朱元璋舉出一個絕對不會背叛他的臣子,宋濂絕對榜上有名。

君臣相處幾十年,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陳說事情,質樸無隱,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問,他也一一回答,絕沒有半絲虛假。

有一次宋濂與客人飲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偵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問宋濂昨天飲酒沒有?座中的來客是誰?飯菜是什麼?宋濂都以實回答。朱元璋笑着說:“確實如此,你沒有欺騙我。”

宋濂給朱元璋的答覆是,人君就像是父親、像天一樣,爲人臣子是絕對不能對君上有任何隱瞞的。

這也是爲什麼當時朱元璋願意把朱標交給宋濂的原因,要知道朱標可是未來的皇帝。

在朱元璋心中,宋濂是可堪帝師的。

只可惜兩個人走着走着,最後還是分道揚鑣了。

這是道路的選擇,對事,不對人。

如果不是因爲如今是工業改革的關鍵節點,朱元璋必須樹立典型。

如果宋濂不是非要以這種反抗改革的方式自殺,他死後文正雖然得不到,可還是有希望能夠得到“文憲”的諡號。

歷史上能夠得到這一諡號的,也都不是庸人。

如今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朱元璋沒有給與追究他們宋家的責任,已經是開恩了。

“他家裡人怎麼樣。”朱元璋開口道。

朱標開口回道:“宋慎和我說,宋師在去世前一天,有去特意找過他,告誡他的原話是‘咱們宋家三代同朝爲官,陛下對咱們宋家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樣,要怎樣回報呢?只有做到誠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貢獻出萬分之一,你在內廷爲官,更要切記’。”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在他聽來,這像是宋濂說的話。

“宋濂的孫子宋慎,咱要是沒記錯的話,他如今是在殿廷儀禮司當差吧?”朱元璋開口問道。

ωwш _ttKan _c o

“是,如今職務是序班。”朱標開口回道。

“宋濂那兩個兒子,我知道是沒有什麼大才的,能在如今的位置做好就已經很好了。老大,你看看,這個楊慎如果真有才能的話,放在殿廷儀禮司就有些屈才了。”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開口道。

聽了朱元璋的話後,朱標眼裡露出喜色,躬身回道:“兒臣知道了。”

“父皇,老四那邊來了奏摺。”朱標從懷裡拿出一本奏摺,遞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打開一看,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開口:“這小子從小到大鼻子就靈,有什麼好吃的,總是瞞不過他。如今咱們大明神龍號剛通車,他就想着也打造一輛金陵直通北平的火車。”

朱標也跟着開口笑道:“老四這是向咱們要錢來了。”

這可不僅僅只是打造一輛火車這麼簡單,最爲關鍵的是要鋪設好鐵路,投入的費用都是天文數字。

雖說朝廷的最終目標,是要將整個大明都鋪設好鐵路,可先鋪哪裡,後鋪哪裡,這裡面可都有大學問。

相信要不了多久,等見識到西部經濟發展後,各地長官都會爭相向朝廷上奏摺,爭取鐵路早日落戶到自己家,就算是身在高麗的朱棡也同樣不例外,畢竟鴨綠江纔多寬。

恐怕也就只有遠在海外的朱樉,對此不感興趣了,此時的他還沉迷在他的風俗事業當中。

誰也想不到原本愛好基建的他,這纔沒過去幾年,就開始喜歡上了風俗產業。

而且騷就騷在,這傢伙真的把風俗產業,當成了一項偉大的事業在搞。

如今不僅僅只是在他自己的封地,他轄下的風俗店如今甚至已經開遍了整個東瀛。

朱元璋笑罵道:“修鐵路可以,不過老大你告訴他,讓他拿出點誠意來,朝廷如今可沒有這麼多錢了。”

“是,父皇。”

漠北,綏遠。

蒙王府。

書房內,除了王府的主人朱棣外,還有一個人,一個僧人。

一個身着黑衣,一臉富態,臉上帶着和藹可親的笑容,可那對三角眼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凌厲之意,卻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很奇妙。

就像是此刻他所坐的位置,一束陽光從窗外打進來,正好照到了他的半個身子。

一半身處在光明之中,一半身子在隱身於幽暗。

佛相與魔相交織在一起。

這也是爲什麼第一眼看過去,這個僧人會讓人感到矛盾的原因。

能夠單獨得到朱棣的召見,可見這個朱棣對這個僧人的信任。朱棣接到了來自自己大哥的回信,看完上面的內容後,擡起頭看着眼前的一個僧人,開口道:“道衍大師,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火車朝廷那邊免費贈送,但修建鐵路的錢,需要我們封地出一半的財政。”

眼前這個始終保持着慵懶無力,彷彿處於病態的黑衣僧人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和尚之一。

奇到歷史上甚至找不到第二個如他一樣的僧人,黑衣宰相姚廣孝。

《明史·姚廣孝傳》記載:嘗遊嵩山寺,相者袁珙見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也。”

姚廣孝本是佛門弟子,被袁珙形容爲妖僧,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而納之。

原時空他輔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被朱棣譽爲“靖難第一功臣”。他得到了無限的榮光,封榮國公,並配享太廟。

靖難之役的成功首先是建文帝君臣無能,再是朱棣的運氣,第三就是姚廣孝的謀劃。

即便剛愎自用的朱棣都認爲自己得天下的第一功臣就是姚廣孝,由此可見姚廣孝在靖難一役中發揮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朱棣對姚廣孝也十分信任,把最器重的嫡長孫、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交給他來培養。但姚廣孝拒絕了一切的待遇,統統不要。在功成名就後,這個公然造反“滿手鮮血的”的一個和尚最後居然要成佛了。

而這也造就了他的傳奇色彩。

即便如今大明歷史已然改變,可因緣際會下,這對原時空的君臣終究還是走到了一起。

這還要從幾年前說起。

朱棣就藩後,一直遵循楊憲的治蒙政策,治理效果也確實成績斐然。

有一日,一個黑袍僧人突然造訪蒙王府,說有治蒙的策略奉上。

這個黑袍僧人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在見到朱棣後,先是對楊憲的那些政策,一通大誇特誇,同時也是一針見血指出,這些政策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朱棣原本只是本着隨便見上一見的心思,可在聽到這裡之後,便是收拾起了輕視的心思。

而姚廣孝這時,也終於提出了自己的政策。

姚廣孝開口道:“貧僧以爲,王爺可以讓大明國內各大寺廟派遣僧侶,在草原各地聚集地建立寺廟。”

佛教本就是北元的國教,草原人信佛者衆。

在姚廣孝看來,這些僧人能成爲朝廷統治蒙古族人民的得力助手。

“大師,這麼做真的可以嗎?你們出家人不都是講究四大皆空的嗎,真能爲朝廷做事嗎?”對於姚廣孝的提議,朱棣還是覺得有些荒誕。

可姚廣孝卻是異常堅定地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就算四大皆空,但也至少是咱們大明的和尚。以楊國公的策略爲主,佛教教化爲輔,軟硬兼施,必定能夠快速同化北元。”

朱棣一開始只是打着試一試的心思,可沒想到最後取得的效果卻是異常的好。

一些地方甚至因爲寺廟的建立,而自發形成了城鎮,出現了“以廟興鎮”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漠北草原的城鎮化速度。

而且姚廣孝雖然是僧人,可他卻對朱棣鄭重交待,僧人在這片土地上只能起到教化人心、消解草原人戾氣的作用,一旦有寺廟僧侶越界,殺無赦。

還有就是世俗王權永遠要處在宗教之上,所有草原上的僧人都必須得到王府頒發的身份認證,才能在草原行走。

正是因爲姚廣孝是僧人,才能夠看到宗教的危害。一個政權如果到最後被宗教左右,那麼這個政權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即便苟存,也僅僅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傀儡而已。

自從這件事以後,朱棣便開始對姚廣孝愈發信任,如今可以說已經是王府第一幕僚。

時間回到現在。

姚廣孝在聽了朱棣的話後,笑着搖了搖頭,開口道:“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打得一手好算盤,一輛火車的造價與京城鋪設到漠北草原的地鐵造價,猶如蚍蜉與大樹的區別。更何況,這條鐵路絕大部分都還在中原。”

“大師的意思是讓我回絕此事?”朱棣開口道。

姚廣孝又搖了搖頭,開口道:“不,鐵路越早通,對王爺對咱們蒙古來說就越好。眼下大明西部的鐵路剛通,天下人還沒有真正見識到它的威力,要不了多久,恐怕大明各地長官都會爭着搶着要修建鐵路,真到了那個時候,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要更大。”

姚廣孝沉吟了片刻,開口道:“王爺可以給太子殿下回信,說咱們蒙古封地願意全額出資鐵路的修建費用。”

“全額?”朱棣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又重複了一遍。

要知道即便是出一半的錢,也不是什麼小數目,雖然沒有具體測算,可朱棣可以確定這個數字也足以影響整個封地小朝廷的財政運轉了。

更不用說全額出資了,王府內庫能不能拿出這麼多錢,還是問題。

蒙古這塊土地,先天條件就弱。

原本北元積累的那些金銀財寶,當時被楊憲一舉攻破北元王庭後,都全部帶回京城去了。

可以說,最初交到朱棣手中的就是一塊一窮二白的封地。

還是在楊憲的建議下,搞農場畜牧,這才讓蒙古有了穩定的財政收入。

只是這些錢基本只夠日常開銷,要知道這些年蒙古還有發展城鎮化的任務。

之後是靠着和楊憲合作的食品加工廠,靠着銷往江南各地的各種肉罐頭,這才讓蒙古富了起來。

如今好不容易,王府內庫了有了一點積蓄了,看來又要花光了。

姚廣孝笑着點了點頭,開口道:“王爺沒有聽錯,就是全額出資。只不過有一個條件,這條鐵路既然是咱們全額出資修建的,那麼經營使用權理應給我們,日後沿途各州府如果要用的話,都必須給我們上交費用。錢不夠的話,咱們可以直接向大明銀行借貸。”

聽了姚廣孝的話,朱棣眼睛一亮。

如此一來,眼下雖然是虧的,可長久來看可是大賺特賺。

等於是用全身家當去買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

姚廣孝話雖然這麼說,可心裡知道這個提議朝廷那邊必然不會答應。

果然在朱棣將這個方案寄給朝廷後,很快就是得到了答覆,還是蒙古這邊出一半資金,朝廷那邊出一半資金。這條修建的鐵路使用權還是在朝廷手裡,可日後產生的收益,封地內蒙和朝廷那邊五五分賬,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便可以直接簽署合約。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5章 四則運算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8章 殘次品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69章 神算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3.第271章 局中局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99章 仰望星空第134章 上山下鄉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99.第294章 外表溫文儒雅,內裡其實是個瘋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224.第223章 燒鵝第390章 新大陸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74章 大功德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88章 一退,一進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233.第231章 挖山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384章 知所戒懼,是爲善也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76章 金陵煙雨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67章 血戰第80章 可堪國師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34章 上山下鄉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8章 製鹽大業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224.第223章 燒鵝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
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報紙!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75章 有些相遇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55章 四則運算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246.第244章 我一生別無所好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8章 殘次品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69章 神算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3.第271章 局中局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193.第193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也(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99章 仰望星空第134章 上山下鄉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329章 自古天家無親情 新的酷刑(4k)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99.第294章 外表溫文儒雅,內裡其實是個瘋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30.第229章 給我打!往死裡打!224.第223章 燒鵝第390章 新大陸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74章 大功德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58.第256章 究竟誰在爲百姓做事第388章 一退,一進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233.第231章 挖山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384章 知所戒懼,是爲善也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376章 金陵煙雨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67章 血戰第80章 可堪國師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34章 上山下鄉290.第287章 向儒家開炮(4k)第81章 達摩克斯之劍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8章 製鹽大業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224.第223章 燒鵝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