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
“怎麼樣,我就說很輕鬆吧。”楊憲轉頭看着胡葉,開口笑道。
“楊大人,你力氣這麼大,當然輕鬆了。”
胡葉仍是不信,在她看來通過繩索將水從山底下直接拉上來,怕是幾頭牛一起拉才能做到吧。
她擡頭看着楊憲,臉上的表情就像是在看一個怪物,難怪他單手拎着裝滿水的水桶會這麼輕鬆,之前一路上山連一滴水都沒有灑出去。
“不信的話,你自己來試試。”楊憲有些無奈,開口道。
小姑娘胡葉將信將疑,走了過去,接過楊憲遞過來的把手,她下意識地拼盡全力轉圈,卻發現這把手像是抹了油一樣,輕輕一撥,就轉了一圈。
這.竟然這麼輕鬆?
她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又是努力轉了幾圈。
發現手中把手轉動,絲滑至極。
而且胡葉手中把手每轉動一小圈,身旁的水車就會跟着轉動,大概轉個幾十下,懸崖下裝了水的木框,就會被轉到了山上。
這簡直就是神蹟?!
“這是怎麼做到的?!”胡葉直到水被傳送上來後,仍然覺得有些不真實,整個人愣在那兒。
“都是滑輪組的功勞。”楊憲伸手指了指遠處,開口笑道。
簡單的高中物理,動滑輪力減半,行程加倍,齒輪變速行程縮短力要加大。滑輪組越多行程越長,簡單來說,就是在功恆定的情況下,用距離換力。
因此雖然麻煩一點,要多轉幾圈,可完全不費力。
比起直接人工跑到山下取水,浪費的這點時間,又算得了什麼。
況且後期,還能直接找一頭驢丟在這兒,讓它不停轉就是了。
到時候山上的水源,將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別說胡葉父女如今那四畝五分地了,就算是再多上十倍,也完全能夠滿足田地灌溉需求。
最困難的環節解決之後,剩下的就簡單了,通過水車將送上來的水,直接引到耕種的田畝中就是了。
這點並不複雜,明朝水車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楊憲帶來的施工團隊沒用多久時間,便是完成了。
胡葉父女就這樣看着水,通過一個個木製的方框,順着慣性,最後澆在了不遠處的耕地上。
在他們眼中,能夠做到這一切的楊憲,與神明也沒有兩樣。
胡老伯臉上滿是激動,他拉着自己的女兒胡葉,對着楊憲跪了下來,感激道。
“楊大人對於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起來吧,不用多禮了。”楊憲笑了笑,伸手將他們扶起,接着開口道。“我也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你們要是真想要感謝的話,那就去謝李進吧。”
胡葉父女則是表示,李進要謝,他楊憲更要謝。
又是一番千恩萬謝後。
楊憲看了一眼天色,差不多也是時候離開了。
楊憲站着山上懸崖旁,朝遠方望去,一條筆直的軌道上,一輛疾馳的列車正在朝着前方定遠駛去。 而這條軌道,將會一直通向朱元璋的老家,鳳陽。
單靠揚州如今的攤子,楊憲想要將軌道鋪往全國各地,不說人力、管理等一系列後續問題,單是財力也不足以支持。
即便如今楊憲的揚州已經可以說是富得流油了。
搞基建永遠是最費錢的。
拿後世國內修建高速公路爲例,通常來說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價在5000萬到1個億之間,而高速公路的建設距離(標段)一般會在100公里以內,這意味着你要拿100個億才能完成高速公路的建造。
從立項、審批、徵地、建設,整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少說也得三五年,遇山開山遇水架橋,順利的話七八年就可以通車然後坐着收錢了,不順利的話10年以上也有。
除了建造的費用,還少不了維護費用。粗略估算,100公里的高速公路每年維護費用在8000萬左右,含道路養護、機電維修、人員薪水、等等。五年一中修、十年一大修的成本另算。而大修的成本甚至可以佔到路面造價的三分之一。
那麼,這100公里每年的通行費能收多少錢呢?按5毛錢一公里的話,假設每天有5萬輛車通過,每輛車繳費50元,這樣算下來一年所賺的費用大概在9億。刨去每年8000萬維護費,大概是13年回本。可不要忘了,高速公路五年一中修,十年一大修。這13年時間,又要產生幾十億的成本。
也就是說即便高速公路收費已經如此高的情況下,回本仍舊遙遙無期。
一些地方甚至,還會出現連年虧損的情況。
軌道列車的修建成本自然無法與高速路相比,賺錢的能力同樣無法與之相比。
這個時候,就需要朝廷的支持。
只是如今,大明國庫真的太窮了。
雖然楊憲已經接連打下幾針強心劑,可想要讓其發揮效用,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如今只能是靜待時間。
楊憲原本也是這樣想的,可這天朱標突然跑過來說,要楊憲的列車局儘快打通通往北平的軌道。
經費花銷方面,朝廷會一力承擔。
有這樣的好事送上門,楊憲自然不會錯過。至於朝廷這筆錢從哪來,他一時間也沒去細究,只當是朝廷這些時日通過和西域售賣琉璃器所得。
至於爲什麼,朝廷這邊會急於修路。
爲的自然是打通,北地邊防的後勤運輸。
有了軌道列車存在,到時候北地邊軍將再無後顧之憂。
“北邊形勢又緊張起來了嗎?”楊憲開口問道。
要知道距離上一次打退犯邊的草原騎兵,這纔沒安穩兩年。
而這兩年通過羊毛貿易,按理來說草原那邊百姓們的生活也該是越來越好纔是,這個時間點,沒道理再尋釁大明國境。
朱標神色凝重,點了點頭,開口道:“楊卿,猜的沒錯。根據邊地的探子來報,王保保方面有動兵的跡象。我們這邊,必須早點做好準備。”
王保保?
楊憲點了點頭,看來北元那邊雖然已經沒落,可還是有有腦子的人在的。
知道再這樣發展下去,過個十幾二十年,到時候他們就算是想要反抗,怕是都沒有反抗的能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