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

面對朱標的問話,廖俊軍啞口無言。

朱標看着他,開口說道:“你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來替你回答。”

“若論打仗勇猛程度,湯叔叔不比宋國公差;

若論軍功,湯叔叔當年招降方國珍,活捉陳友定,功勞不輸衛國公;

若是論親疏關係的話,湯叔叔是跟我父皇不僅同鄉同村同裡,更是一條巷之裡光屁股玩到大的小夥伴。

湯叔叔還是我父皇反元的介紹人和領路人,當初就是他把我父皇召進反元起義軍的隊伍中。”

朱標沒說的,還有在朱元璋獨自領導一軍之初,威望不足時,更是是湯和最早作出表率,向朱元璋表示臣服。一個千戶給一個大頭兵牽馬執蹬。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湯叔叔都足以封一個公爵,可爲什麼到最後他心甘情願做一個侯,這些年來,我從未從湯叔叔嘴裡聽到過一絲抱怨。”朱標視線從廖俊軍身上移開,看着周圍那些淮西的老弟兄們,接着開口說道。“如果換做是你們,是不是早就鬧翻了天了。”

“湯叔叔爲什麼沒有這麼做,甚至沒有去問這一句爲什麼?”

“因爲湯叔叔把我們當成了自己人。”

大明開國的那一次封賞,最令人驚訝的就是湯和。

跟朱元璋極其親近,且軍中資歷最老的大將湯和,沒能受封公爵,最後只得了一個侯爵。

即便湯和的排名位居侯爵榜上第一,可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這依舊是委屈了這位開國元勳。

當時軍中很多人就很疑惑,爲什麼從始至終,作爲事件當事人的湯和本人從未說過一聲抱怨。

直到此時此刻,這些淮西老兵們才知道這其中原由。

湯和這時也終於明白,爲什麼這次平亂,朱標帶着他一起,而沒有帶徐達。

原來在這裡等着。

湯和轉頭看了朱標一眼,眼裡滿是讚賞。

他是看着朱標長大的,從懵懂的小孩,一路走到如今,成爲一個真正的王者。

如果說朱元璋是大明這片天下那輪當空的旭日的話,那麼朱標就是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陽。

湯和收回目光,看着眼前的淮西老兵們,大聲開口道:“弟兄們,你們從剛纔開始,就一直口口聲聲念着,陛下有沒有把你們當成自己人。我現在想反過來問你們一句,你們又有沒有將陛下當成是自己人。”

任何新朝新立的時候,論功行賞對於上位者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

偉人曾說過一句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即便是新中國建國之初,同樣也有一些同志認爲自己勞苦功高、資歷深厚,應該擁有更高的軍銜和榮譽。

明初的這些開國功臣們,覺悟再高也高不過後世開國的那些將領們。後世可是有許多名帥主動上書要求降級。

而在大明建國之初,要讓所有人都滿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時,跟湯和並列的侯爵還有二十七個,其中不少自持功高、桀驁不馴之輩。

這些人未必個個對爵位滿意,如果有人鬧騰起來,嚷嚷着爵位低了,朱元璋怎麼辦?

這纔剛開國,不可能就因此懲治功臣,又不能讓他們鬧騰。

朱元璋思來想去,想到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故意壓低湯和的爵位,只給他封一個侯。

用一個“一侯震羣侯”的辦法。

以壓低湯和的爵位來震懾其餘的功勞足夠,但沒能受封公爵的侯爵們。

湯和都只能封侯,排在他後面的將領們,再不滿意,也只能偃旗息鼓,他們再怎麼自持功高,也繞不過湯和不是?

壓一個湯和,就能解決所有元勳的牢騷。

湯和對此心中清楚,這是朱元璋視其爲嫡系、親信的做法。

以馮勝爲例,他犯的錯比湯和還多,可朱元璋爲啥不降低他的爵位?

原因很簡單,馮勝不是朱元璋起家時的嫡系,關係不如朱元璋和湯和那麼親厚,朱元璋不能委屈馮勝。

而馮勝和湯和的結局就有着天壤之別,湯和後來不但被補上了公爵的爵位,還得以善終,而馮勝被朱元璋賜死。

湯和一時的委屈,換來的是終身平安,而且後來也給他補償了一個公爵之位。

湯和可以說是大明開國功臣裡活得最明白的一個了,榮養故里,妻妾數百,善始善終。

面對湯和發自靈魂的這一聲質問。

在場所有淮西老兵們全都是羞愧地低下了腦袋。

湯帥爲了陛下,可是連公爵之位都可以放棄,他們如今這麼一點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

朱標看着衆人,大聲開口道:“各位弟兄們,你們年紀都長於我,都是我的長輩,都是爲朝廷,爲如今這個大明天下出過死力的人。”

“你們都是英雄,是大明的英雄,是全天下漢人的英雄!”

“我們也想給予你們更加優渥的待遇,不僅是你們,其他所有軍人都一樣。可如今朝廷真的拿不出這麼多錢了,這些年大明的變化,想必你們也能看見,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修鐵路,造戰船.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財。我可以和兄弟們坦言,如今朝廷已然處在舉債的地步。”

“就拿最近的變革來說,爲什麼朝廷寧可舉債也要推行全民教育,所圖所求,是想要讓所有在大明這片土地出生的孩子都能有學上,都能識字認字寫字,包括你們的孩子。”

言及於此,朱標深吸了一口氣,朝着所有淮西弟兄們,躬身而拜。

“爲了大明的萬千百姓,只能委屈弟兄們了!”

朱標這一番話,讓他們更加羞愧。

“不委屈!”

“爲了百姓,不委屈!”

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聲不委屈,其餘人也跟着喊了起來。

如山般的喊聲,在整個軍營校場上空迴盪。

這一聲不委屈,終於是把他們心中所有的委屈給喊了出來。

這些日子,這些淮西老兵們之所以會有情緒,就是因爲他們認爲朱元璋,認爲朝廷沒有把他們這些老兄弟當成自己人。

而朱標方纔那一番掏心掏肺的話,正好是在告訴他們,朱元璋之所以會這麼做,正是因爲把他們當成是自己人。

而且如果他們這麼做,能夠讓大明的百姓過得更好。

那,也算是值得了。

一場動亂,消弭於無形之中。

最後剩下的就是處理那些挑起此事的元兇了。

朱標一連開口唸出二三十個人的名字。

很快這些被唸到名字的百戶、千戶,全都被人制住,押到到校場中央。

包括帶頭的廖俊軍。

朱標看着他們,臉上滿是失望。

“你們僅僅爲了自己那一點私利,竟然利用這幫淮西的老弟兄們,煽動兵變?!”

“你們還是人嗎?”

“你們這麼做,無非就是爲了阻止軍隊改革。因爲只有這樣,你們百戶、千戶的頭銜才能世代保存,你們不僅僅是想自己吸兄弟們的血,而且還想讓你們的子子孫孫繼續吸這些普通士兵後人的血!”朱標看着右掖軍營那些沒有參與這場動亂,可卻在默默支持這場動亂的年輕的士兵們,大聲道。

“如果衛所制度不改,衛所屯田不增,我來告訴你們會有怎樣的後果。就拿廖俊軍舉例子,僅他一人,就有五個兒子。百年之後,一衛之內,人丁滋生,軍屯耕地定額,焉能供養的起如此數量膨脹的軍戶?”

“到時候,你們難道認爲他千戶廖俊軍的子孫,會跟着你們的子孫一起去吃糠咽菜嗎?!”

“他廖俊軍的子孫想要過的像個人,就必須得讓你們的子孫後代過得不像人!”

“而且這種關係,因爲衛所世襲,如同一道枷鎖套在你們的脖頸上,永生永世無法掙脫。”

“拯救你們的不是別人,正是你們口口聲聲要除掉的奸佞楊憲!”

“你們口中的奸臣楊憲,正是爲了你們的子孫後代,嘔心瀝血,不知道多少個夜晚沒睡,這才制定瞭如今的制度。”

朱標這一次是真的生氣了。

即便是有人侮辱他,他也不會如此生氣。

而將楊憲污衊爲奸臣,這是觸碰到朱標不可侵犯的禁區了。

那些新兵們在聽到朱標這一番話,也終於是幡然醒悟。

指望那些校官的子孫們跟他們吃一樣的東西?

做夢呢!

而意識到自己被利用的他們,則是將怒火全部發泄在那些百戶、千戶身上。

朱標冷冷看着這些人,開口道:“煽動作亂,視同謀反,殺無赦!”

這些作惡的首逆,就這樣在校場中央,當着十數萬軍士的面,就地處決!

刀光亮起,人頭落地。

殷紅滾燙的鮮血,灑在黃土地上。

殺伐果斷。

一旁的湯和看到這一幕,對於朱標除了欣賞,此時又多了幾分臣子對上位者的敬意。

光是仁慈,是做不好帝王的。

在湯和看來,朱標做得很好。

廖俊軍這時纔是真正絕望了,他大聲喊着:“太子殿下饒命,太子殿下饒命!”

“請您看在我義父廖永忠的份上,饒我一命。”

見朱標不爲所動。

廖俊軍繼續開口道:“我還知道其他更多的事情,我知道這件事背後真正的幕後指使。”

京城,皇宮。

軍機處。

朱元璋坐在一把躺椅上,閉目養神。

徐達坐在一旁陪着。

這場動亂其實剛開始就已經註定失敗,朱元璋並不擔心朱標他們無法平息動亂。

只是他臉色依舊不是很好看。

因爲這場動亂如果在如今這個軍隊變法的節骨眼,以武力鎮壓的方式結束的話,對於朝廷來說並沒有什麼益處。

一想到這,朱元璋就對幕後策劃這件事的人,恨得直咬牙。

該死!

就在這時,一個軍機處的吏員雙手捧着最新的軍情,踩着小碎步,快步來到屋外。

徐達見着起身,接過軍情。

“是老大那邊有消息了嗎?”躺在躺椅上,雙目緊閉的朱元璋忽然開口道。

“是,陛下。”徐達開口回道。

“天德,你來念。”

徐達那隻原本要將手中軍報遞出去的手,又收了回來,他打開一看,臉上立馬露出喜色。

“陛下,太子殿下不費一兵一卒,成功平息了此次動亂。帶頭蓄意煽動的幾名百戶、千戶已經伏誅,如今太子殿下正帶着掌握關鍵消息的首惡廖俊軍,在回京的路上。”

聽到這一消息後,朱元璋那是直接來了一個垂死病中驚坐起,伸手一把奪過徐達手中的軍報,看過之後,哈哈哈大笑起來。

“不愧是我的兒子,不愧是老大!”

朱元璋原本鬱結的心情一掃而空,大喜。

不過他和徐達一樣,此刻都十分好奇,朱標是如何做到這件事的。要知道就連徐達也自認爲無法做到,他能夠做的就是以雷霆手段,儘量減少對方傷亡。

這點軍報裡頭沒有說,看來只能等朱標回來之後再問了。

還有就是製造這件兵亂的元兇,罪大惡極!

“老大軍報裡提到的廖俊軍,就是廖永忠的義子吧。”朱元璋開口道。

“是。”徐達開口回道。

朱元璋擡了擡手,暗處錦衣衛授意,領命而去。

廖永忠,開國二十八侯爵,排第十六位。

可真要按功績算的話,他的位置遠遠不止於此,甚至可以夠得上公爵的邊。

大明開國武將,他起碼能夠排的進前十。

因此如果動他的話,造成的影響力要比朱亮祖要大得多。

而且廖永忠是實打實救過朱元璋性命的。

當年鄱陽湖一戰,要不是廖永忠拼死奮力殺敵的話,朱元璋已經死了。

徐達看着朱元璋,幾次欲言又止。

朱元璋看了徐達一眼,開口道:“天德,我知道你想要說什麼。”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接着開口說道:“其實之前,歐陽倫走私一案,除了朱亮祖外,廖永忠犯的事,也絕不比他小。”

“我當時已經饒過他一命了,要不然,他當時就該和朱亮祖一起被砍頭了。”

“這傢伙,哪裡都好,就壞在一點。”

“那就是太喜歡胡亂揣摩我的意思了,而且還每次都揣摩錯了!”

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99章 仰望星空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69章 神算198.第198章 父與子(4k)180.第180章 神機營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45章 田園之樂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88章 一退,一進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04章 野望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89章 吃糠拉稀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第388章 一退,一進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364章 航海王(4k)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108章 科舉改革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275.第273章 禮物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85章 揚州大開發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90章 新大陸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10章 驕兵悍將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102章 你是好人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26章 十三粒糧食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44章 腹黑第374章 菩薩慈悲,想要超度更多人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166.第166章 草原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4章 大功德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記紡織廠工作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84章 知所戒懼,是爲善也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26章 十三粒糧食223.第222章 開海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3.第222章 開海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132章 一路向南
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99章 仰望星空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69章 神算198.第198章 父與子(4k)180.第180章 神機營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45章 田園之樂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88章 一退,一進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第104章 野望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89章 吃糠拉稀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第388章 一退,一進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364章 航海王(4k)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108章 科舉改革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192.第192章 斬草除根(4k)第46章 上京,賣菜!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394章 沒有朱元璋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朱元璋(大結局)275.第273章 禮物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85章 揚州大開發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90章 新大陸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10章 驕兵悍將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102章 你是好人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26章 十三粒糧食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44章 腹黑第374章 菩薩慈悲,想要超度更多人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166.第166章 草原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74章 大功德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198.第198章 父與子(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記紡織廠工作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84章 知所戒懼,是爲善也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26章 十三粒糧食223.第222章 開海第385章 百官哭,總好過百姓苦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223.第222章 開海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132章 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