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

南明國就是那樣了,已經搖搖欲墜了,張強鬆了一口氣。

沒有南明國在背後搗亂,自己就可以全力應付大清和大金國了,大清和大金國張強權衡利弊,先拿那個開刀?

如果說要選擇,當然是大清國了,打掉了它,那麼滿清就滅亡了,雖然大金國其實也是大清國的延伸,是正統合法的滿洲女真人,可要論勢力實力,還是大清國比較龐大,厲害,人家那裡擁有完善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你別小看這個制度,在當時候,那可是非常先進的制度,這麼說吧,他同中央集權的歷代皇朝還不一樣,中央集權的歷代皇朝是一箇中心化的組織,一切的這個組織的勢力都需要向這個組織負責,歸這個組織調動,如果組織作出的決定是正確的,那麼所有勢力向他效忠,並且所取得的成果都是這個中心化組織的成果,貢獻和功績,這個中心化組織就越厲害,越讓人看得起,那麼它的能量和調動的實力就越多。

但如果這個中心化組織出問題了呢?

比如現在它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大清國,一個大金國,爲了爭奪這個合法性,繼承性,他們需要吞噬對方纔能取得繼續擁有這種權利和影響力的權利。

它的分裂使得這個中心化組織被削弱了,一分爲二了,它們能調動的實力和能量就下降了,如果分別面對另外一個敵人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憑着削弱的中心化組織作出反應,可如果他們不是同時面對一箇中心化組織的時候,另一個組織就有可能借助外力,攻擊第一個中心化組織的力量去對付第一個中心化組織,這就成了第一個中心化組織的掘墓者,無論哪個中心化組織勝出,另外一箇中心化組織都不可能擁有原先集中起來的中心化組織的能量和影響力了。

這對外力是好的,但對中心化組織是差的。

如今華夏軍和南明,其他反對大清,反對滿族人,女真人的勢力就是外力,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華夏軍相當的強大。

在幾乎吞併了鄭成功的勢力,收復寶島,削弱了南明國,南明國對華夏軍幾乎沒有影響或者無法撼動華夏軍的時候,華夏軍正憑着自己的強大實力對兩個被削弱的集團造成了泰山壓頂的強大壓力。

如今華夏軍滅亡大清可以說需要費上一點力,損失一些,但結局肯定是美好的,是勝利的。

不過張強考慮了半天,還是覺得應該先針對大金國,中華大地任何勢力到最後最軟弱的恰恰是那種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勢力,因爲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把自己的能利用的勢力和能量都限制住了,任何勢力和能量都需要向中心化組織請示,彙報,功勞是中心化組織的,苦勞和傷亡都是那些勢力的,這樣就容易形成其他勢力出工不出力,你不給我工資和獎賞,還想讓我賣命,功勞最後是你的,我哪有那麼愚蠢,我敷衍了事就行了。

相對來說打大金國就更好打了,大金國的中心化組織其實是一盤散沙,控制力沒有那麼大,而且他們拿出的獎賞和工資也不是那麼豐厚,正統性和合法性不像大清那麼高,大金就是一個合夥企業,大家都想從企業身上拿到利益,卻不想出力,大清是一個正統和發的正規公司,但制度僵硬,員工沒有積極性,可畢竟攤子大,擺在那裡,你要想要一口吞下,得費一些力氣。

就像國有工人,再怎麼說有了這個公司,我就有飯碗,你砸了我的飯碗,那麼我就跟你拼命,也許大家不是都如此,可總有一些忠臣良將,或者想要扭轉局面的能人,所以打大清不如打大金,大金一打就散,工人有的選擇,我可以去其他公司上班,反正在這裡也是各憑本事,不一定穩定。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清入主中原,很多大清人其實已經過慣了中原安定的生活,戰力不是那麼太強了,如果滅掉周圍的勢力,那麼大清其實很好打,而大金國所佔的山西陝西,甘陝都是一幫心思活絡的山野刁民,山西商人性質太強,戰力不強,但隨風倒,好辦,陝西地處貧瘠之地,民風強悍,不好征服,陝甘成分太複雜,受到外來宗教和野蠻人的侵襲太久,對中原的歸附之心不強,問題多多,打下來,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理才能讓他們融入華夏,如果打下大清再去打哪裡,就不太好辦了,很多事情和時間,精力都會被牽制在哪裡。

張強的野心不只是一個大明疆域,他還想恢復漢唐時期的疆域,將西域,以及西域以外的地方都漢化,在哪裡改善人們的生活,移民過去,駐防,防備來自阿拉伯世界的侵襲。

最主要的是要突入印度平原地區,兵臨印度洋,將華夏軍的疆域擴張到哪裡,建立一個強大的,疆域廣闊的帝國,到時候即使後代再敗家,也不過是我天朝那樣的情形,但會在哪裡留下漢人的影響力和漢人政權,給以後的印度,東南亞添麻煩。

主要是用哪裡的物資和資源填補天朝的不足,利用哪裡的地形和民族爲天朝築起一道屏障,讓英國人的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少一顆,或者少一些邊角,讓後世的大英帝國頭疼去吧。

最後就剩下一個雲貴和四山了,哪裡好辦,肯定會回到華夏懷抱的,哪裡人口缺乏,地形不好,但土地廣漠,移民過去,只要有漢人存在的地方,就不會丟掉,一定會回來的。

這時候,張強聽到有人叫自己,轉過頭去,親衛稟報,“大都督,鄭成功來訪,已經在府外等候一天了,是否傳召他進來?”

“嗯,讓他來吧,”鄭成功是來請罪的,張強知道,但他不知道鄭成功已經決定放棄同華夏軍爭奪寶島,返回大陸了,鄭成功知道即便他逃到南洋,以現在華夏軍的水師的能力也能追殺到南洋,所以他一定要來拜會張強。

張強對他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崇拜了,反而有些惡感,就像一條癩皮狗一樣,反覆的找麻煩,延遲華夏軍統一大明江山,要不是他,張強早就發動對大金國的攻勢了。

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
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