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

禪讓倒計時:三天。

文淵閣內九卿齊至,正上首的金椅上坐着朱元璋,下手邊添設了一把椅子,坐定了皇太子朱標。

今日這堂九卿會,議論的只有一件事。

新君登基之後的國號。

“翰林院、通政使司一共拿出了十六個國號的備選,選哪一個,諸卿都各自有什麼意見?”

朱元璋在上首位上垂問意見,御階下站定的陳雲甫卻在望着手裡那十六個年號後面的推薦人發呆。

這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格外顯眼。

方孝孺!

他是翰林學士,而他提出的年號則是:建文!

歷史真的已經被自己折騰的面目全非了。

但它卻似乎還在不停的折騰着,企圖盡到最大努力來實現自我修正。

“陛下,本朝是洪武,自元年北伐至今年平定西番蠻,收復甘西、青海,洪武一朝二十四年,就打了二十四年的仗,臣傾向於翰林學士方孝孺的年號,新朝應用建文。”

站出來說話的是任亨泰,作爲禮部尚書,這定年號的事,還真就應該是他第一個站出來說話。

“另外,衍聖公推薦的文熙也不錯。”

朱元璋沒吭聲,而是看向其他八人,最後將目光留在陳雲甫的身上。

“你們的意見呢?”

“戰爭,段時間內應該是不會打了,現在國朝處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後面幾十年內蓄國力、富強百姓纔是正途,所以,臣也附議任部堂的建議,用建文或者文熙比較合適。”

戶部尚書葛循以及工部尚書徐本相繼表態支持。

隨後兵部尚書齊德也坐不住的站出來,支持建文和文熙兩個年號。

“標兒,你覺得建文這個年號怎麼樣?”

朱標生性本就與朱元璋相迥,而且也確實不喜歡打仗帶來的生靈塗炭,建文這個年號很妥當。

本打算吐口支持,

餘光掃到了沉默的陳雲甫,便主動開口問道。

“陳柱國,你是九卿之首,你的意見呢?”

後者回過神來,拱手道。

“臣覺得,這十六個年號都不太妥當。”

霎時間,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陳雲甫。

都不妥當?

朱元璋也來了興致:“哦,看來咱們的大柱國眼光很挑剔啊,行,你說一個出來,朕聽聽怎麼樣。”

“永樂。”

“永樂?”

“對,永樂。”

陳雲甫作揖道:“承洪武之隆治,得享永世之樂平,臣薦永樂作爲新朝之年號。”

真,頭號馬屁精!

這一個年號真的是既捧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順帶着還寄語了新朝的美好未來。

再看老朱父子倆,哪個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這個年號確實是面子裡子都足分的很。

“標兒,到底還是你的潛邸之臣貼心啊。”朱元璋哈哈一笑,這次都懶得再去問其他人意見了,直接大手一揮:“好,那就按照陳卿的意見,新朝年號就定永樂吧。”

“吾皇聖明。”

九卿哪還有他言,齊頌聖明之後老實接受。

就這麼,剛打算進行自我修正的歷史線又硬生生被陳雲甫給拽了回來。

永樂從大明朝第三個年號變成了第二個,皇帝更是從朱棣變成了朱標。

至於將來朱老四還能不能當上皇帝,那就得看陳雲甫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既然年號已經確定了下來,那麼諸卿可以着手下去準備了,包括年曆、瓷窯的燒製、新幣的鑄造現在就可以開始更改了。”

朱元璋交代一聲,末了說道:“陳卿留一下。”

八人又齊刷刷看了陳雲甫一眼後,紛紛告退。

等到所有人全部離開之後,朱元璋纔開口言道。

“朕聽說,你現在忙着搗鼓什麼內閣?”

“啊,是,臣本打算新朝之後向太子爺彙報的,沒想到陛下倒是先知道了。”

“怎麼,怕朕知道了不同意?”朱元璋反問一句,而後繼續冷笑道:“朕還沒退位呢,你就想要擅權了?”

“臣若是打算擅權的話,就不會整這個內閣出來處處掣臣的肘了。”

陳雲甫坦然迴應道:“臣設置內閣的初心只是爲了遼東等各省事務,同時爲了不出擅權之臣,由內閣和五軍都督府一道合力,將地方各省軍政嚴格劃分開。

同時,臣十年便退,屆時內閣是散是留,都是太子爺說了算,和臣,還有什麼關係呢。”

“若是你十年之後樹大根深,不願意走呢?”

“臣可以立書證,十年後臣若是不願意走,甘領欺君之罪伏法,臣無兵權加身,怎麼敢行如此無智之舉。”

朱元璋哈哈一笑,指着陳雲甫道:“你就這話說到點子上了,沒有兵權,你啥也不是。聰明人啊,朕還聽說,你打算讓徐輝祖也入閣?”

“對,只有魏國公入閣,這內閣才能組起來,沒有魏國公,臣不放心、陛下心裡也不踏實。”

“光有一個徐輝祖不夠吧,說說看,你這第一任五人內閣,打算都有誰?”

陳雲甫思忖了一下,仰首問道朱元璋:“臣保薦誰,誰就能入嗎?”

“也不一定。”朱元璋玩笑道:“但是說不準朕同意呢?”

“臣、兵部尚書齊德、刑部尚書邵質、工部尚書徐本、魏國公徐輝祖。”

朱元璋聽的頻頻點頭,感嘆道:“你還挺懂平衡和識趣的,五個人裡面,除了邵質是你岳丈之外,其他三個人和你還真不怎麼走近,不過,讓你做內閣首輔,朕這心裡怎麼都不踏實,要不讓徐本來做吧,你做次輔怎麼樣?”

陳雲甫這時候是毫不退讓的拱手言道:“既如此, 那臣乾脆還是別入閣了,就守着都察院的一畝三分地老實待着。”

“哈哈哈哈。”朱元璋大笑起來,指着陳雲甫同朱標言道:“標兒,看來這陳雲甫確實是個純臣,他是明擺着伸手要權了,你說咱給不給他。”

朱標亦笑道:“雲甫還是很有能力的,他既然一心要做純臣,咱們總得給這個機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話,還是您教我的。”

“可惜咱說話不算咯。”

朱元璋擺手起身:“陳雲甫啊。”

“臣在。”

“禪讓大典之後,你找咱的標兒說吧,他同意比朕說話好用。”

找老大哥?

陳雲甫心裡最大的一塊石頭頓時落地。

“謝陛下!”

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請假說明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
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請假說明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