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

那李原名來到太子府後如何哭的肝腸寸斷就不提了,反正無論他是如何哭嚎最終都只能接受,黯然神傷的離開。

誰讓他這個污點確實存在呢。

丁憂守制期間近女色生孩子,真要上綱上線可就不只是一個丟官棄職了。

陳雲甫沒心情搭理他,打從太子府離開後就直奔邵質家,他得把這個好消息通知給自己這位準岳丈。

“刑部尚書?”

這四個大字扔出來,換誰聽誰不迷糊。

老邵做了幾十年的官此時此刻聽進耳朵裡也不由的迷糊了。

還是陳雲甫攔了一句。

“岳丈,是試尚書,還沒定下來呢。”

“沒區別、沒區別。”

可不就沒區別嗎,一般來講這種任命就是走個過場,幹個幾月,等到每年吏察的時候,只要沒什麼污點,吏部把名單往朱元璋御前一送這個試字也就拿下去了。

哦對,以後吏部的名單都往朱標那裡送。

還擔心有問題嗎?完全沒問題。

邵質好容易按捺下心中的激動,連喝下兩盞茶才呼出一口氣,看向對面而坐的陳雲甫言道:“賢婿啊,老夫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可就莫過於認識你了。”

“不敢不敢。”

“不是你的面子,太子爺怎麼會復啓老夫呢。”

邵質堅持道:“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啊。”

“這話應該對太子殿下說纔是。”陳雲甫言道:“岳丈,太子殿下對孩兒確實堪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如果不是太子殿下的賞識,哪還有孩兒的今天。”

一個刑部、一個鴻臚寺,陳雲甫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將來自己再去東閣上朝的時候,那些朝臣看自己會有多尊敬了。

洪武朝的朝堂上,一股新興的政治勢力已經誕生,以他陳雲甫爲核心的權黨。

陳黨?

想想,應該說是太子黨、東宮黨更貼切些。

“當初陛下擢你東閣大學士一職的時候,老夫就說過,這個職位你切莫小看他品軼低,但職卑權顯,你可是太子近臣,換言之就是將來九五的潛邸之臣,能與你相媲美的,只有那文淵閣大學士、華蓋殿大學士。”

邵質這麼說確實沒錯,大家同爲秘書,能和陳雲甫這位太子大秘放在一起比較的,可不就只有朱元璋的秘書了。

“岳丈當年可也做過華蓋殿大學士。”

“是啊,只可惜老夫自己無能,辜負了陛下的恩德。”

邵質搖頭嘆氣道:“朝堂之事,老夫處理的可不如雲甫你這般井井有條,所以不就被趕到都察院做右僉都御史了嗎。”

“也算升了官不是。”

“這叫發配邊疆纔對。”邵質知道陳雲甫這是在寬慰自己,心情還算不錯,自嘲道:“能做陛下的輔臣,老夫若是真有能力,哪至於今日還沾你的光復仕。

你看那宋訥因爲做了文淵閣大學士,如今朝堂之上,多少人爭相恐後的投其麾下,去歲底更是擢爲國子監祭酒,門生故吏一大羣咯。”

陳雲甫頻頻點頭。

做皇帝的秘書就這點佔巧,不用你說,自會有人蜂擁投奔。

“想想看,老夫也算是沾了當年做過一任華蓋殿大學士的光。”邵質又談笑道:“如果不是當年做過華蓋殿大學士,翁俊博案老夫辦的如此糟糕,這項上人頭恐怕早就不保了,陛下還是降了恩的。”

感謝了朱元璋一番後,邵質才重新把話題拉回來:“賢婿,

這一次太子殿下所爲,是爲了你日後不被朝堂之上的明槍暗箭所傷,因此你需牢記,日後定要以踏實做事爲主,切不可分心於爭權奪利。”

“是,孩兒自當牢記。”

陳雲甫點點頭,表態自己心中有數。

“此番變動之後,朝堂官員也就算知曉了你陳雲甫的厲害,他們不會再尋你麻煩,反而定會向你靠攏示好,甚至是投奔於你,越是這個時候你越要小心謹慎,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

邵質在向陳雲甫教授着他的爲官經驗, 後者正襟危坐不時點頭應下。

官場之上有句老話,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眼下雖然未必得道,但也有人已經因爲自己昇天而去,這一點對於那些蹣跚仕途、躊躇不可得志的官員來說是有致命吸引力的。

這些遊散於權力之外的官員們將會如同聞到腥味的貓,發情般的涌過來,料想將來自家門前,怕就要門庭若市了。

陳雲甫還真猜的一點錯沒有,在朱標取得朱元璋的批准後,吏部公文一出,朝野上下就沒有不驚呼的。

不過朱元璋會批准朱標的提請也很容易理解。

玩笑話說黃廷、邵質是陳黨之人,究其根腳其實都是太子黨。

因爲陳雲甫是太子黨。

所以朱標無論提名誰,朱元璋都會同意。

朝野內外都是朱標的嫡系纔好呢。

他也就不用這麼勞心費力了。

而除了朱元璋以外,所有人都意識到,陳雲甫雖然是後起之秀,但這波後浪來勢很兇猛,大有要把他們這些前浪全給拍死在沙灘之上的勢頭。

“這位大學士,惹不起啊。”

惹?

親近都來不及呢,誰還會傻到去惹陳雲甫的黴頭。

是李原名死的不夠慘還是黃廷調任鴻臚寺做一把手不夠爽?

兩相一比較,傻子也知道怎麼選。

就在這一片擾攘聲中,洪武十七年的時間快速流逝,幾乎是一覺醒來的感覺,金陵城裡裡外外討論的就只剩下一件事。

北伐!

“大學士,永昌侯來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請假說明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四百三十六章:侮辱英烈者,罪當斬之第三十五章:幕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六章:朱標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
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請假說明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四百三十六章:侮辱英烈者,罪當斬之第三十五章:幕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六章:朱標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