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

自家兒子在學校裡的事陳雲甫還不知道,或者說就算知道,陳雲甫現在也沒精力去關注。

北邊,忙的緊。

桑哥自打回了關西七衛後,就一直糾結猶豫着,到底是踏踏實實的應徵出兵北伐草原,還是顧念同族之情,造大明的反?

足足猶豫了幾個月,桑哥做了一個不能談對錯的決定。

那就是反!

這不是桑哥一個人的決定,而是關西七衛六個指揮使共同商議後的決定。

保全赤斤衛,正面和宋成開戰。

“果然不出大王所料,關西七衛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早在半年前就來到西安進行準備的藍玉只是冷笑,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地方,他喊上王弼和戴次申,圍着北疆的地圖調兵遣將。

“這半年,朝廷把給準備的都給咱們準備齊了,陝甘方面是宋成的十萬軍,東勝有十萬加上漠南諸部蒙古三萬人,太原和西安各十萬,整個北疆,咱們有足足四十多萬大軍。”

手握雄兵,藍玉那叫一個底氣十足、豪情萬丈。

“關西七衛大概也就是六七萬的叛黨,宋成應該能擺平掉,咱們現在的重心,還是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

王弼在旁邊跟上一句:“還是先把關西七衛給平了之後,咱們再北伐吧,不然萬一出了差池,這七部叛黨就有可能襲擾我軍後方。”

“那樣時間拖的太久。”

藍玉一手點在沙洲衛上,謂王弼兩人言道:“出沙洲往西北,是哈密國,背靠千里荒漠和亦力把裡,也就是東察合臺汗國,蒙七衛的叛黨只要一頭扎進亦力把裡,咱們追都不好追,剿滅一說要多少年才能實現。

宋成的任務也就是儘量將戰線往西擴,擠壓蒙七衛的空間,把戰場控制在祁連山之西即可,北伐草原纔是正事。”

王弼和戴次申彼此對視,都點點頭。

“一切聽憑藍帥吩咐。”

“好!”

藍玉起了調門:“那本帥就不客氣了,王弼。”

“末將在。”

“你速去太原,領兵出陰山北上,目標,土剌河。”

“是!”

“戴次申。”

“末將在。”

“你部出東勝衛北上,走應昌往臚駒河。”

二人擡首望向牆上地圖,頓時明白藍玉的意思,這是要左右鉗形進攻,完全吞掉整個韃靼部。

“那藍帥您呢。”

藍玉面容嚴肅的說道:“我?我去找瓦剌交下手,周興。”

多年來給藍玉當總兵官的周興站了出來。

“有瓦剌部最近的活動情報嗎。”

周興脫口而出道:“唐麓山,八個月前瓦剌部首領馬哈木在唐麓山擊潰了額勒伯克三部萬戶,佔領了也迭速爾下轄的乞兒及諸部。”

“唐麓山,唐麓山。”

藍玉迅速在地圖上尋找起來,隨後擰着眉頭說道:“八個月前?這中間還經歷了一次過冬,馬哈木絕對不敢貿然將自己的老營東移,也就是說,兩個月前,他的老營應該還在額爾齊斯河一帶。”

“兩個月,瓦剌部要是有動作的話,最多東移到鄂畢河同也速迭爾部形成對峙。”

一念至此,藍玉興奮擊節:“老子去抄他老營!”

帳內衆將齊齊驚愕。

十萬大軍竟然就想着深入瀚海,包抄瓦剌。

“只要穿越金山(阿爾泰山),本帥就能千里突襲,和你們二人形成三叉戟攻勢,將瓦剌、也速迭爾、韃靼三部之間的聯繫全數切斷,只要他們三部無法會師,必難逃被我大明全殲於草原的結局。”

藍玉信心十足的揮手道:“去吧。

王弼二人抱拳應下,轉身大步流星離開,只留下周興和藍玉之子藍彰還有些擔憂。

“藍帥。”周興小心翼翼的開口言道:“如此用兵,是不是太冒險了一些。”

“本帥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

藍玉自信甚至有些武斷的說道:“如今草原政權一分爲三,連年大打出手內耗嚴重,早已不復當年之實力,如今我軍興兵三十三萬北伐,草原震駭之下必尋求合作,若讓他們合兵一處,此仗就要打的曠日持久了。

而今入春,漠北失去了寒冬之庇護,正是我等立功的大好機會,不然一旦到了深秋時節,咱們就要趕在寒冬來臨之前撤回,明年再打。

如此年復一年,我軍拖到師老兵疲,而敵人卻有了修養生息的機會,北伐還能不能打贏可就不好說了。”

打仗,怎麼都是有風險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這種安排冒險是冒險了一點,但收穫同樣巨大,藍玉覺得值得一戰。

藍玉決心已定, 那就不是別人可以勸動的,周興作爲藍玉多年的副將助手,心裡更是清楚,點點頭不復多勸。

帥帳外的大纛旗獵獵作響起來。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藍彰唸叨了一句漢高祖劉邦的詩詞,耳邊便響起自己父親的聲音。

“我們要的不是威加海內,而是一澄寰宇。”藍玉大步走出帥帳,感受着西北大地所獨有的塞北風沙,胸膛彷佛有火在燒。

“咱們和草原來來回回打了幾千年,到今朝,該有一次了結了。”

“忽必烈曾經帶着草原滅了咱們的國,這個仇本帥一定要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國家報仇,一千年一萬年都不晚!

“這次北伐,大王和本帥說,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八鄰部、札剌亦兒兩部人畜不留,用來祭奠當年被伯顏屠城的常州。”

藍玉眺望着草原的方向,言道:“這就是我們爲什麼尊敬大王的原因,他不是一個冷血的人,雖然他平時不說,可在心裡,大王永遠記得我們民族所承受過的苦難,並且從未又一天忘記過這些歷史。

大王不是軍人出身,但他和我們這些當兵的一樣有着一腔熱血,這樣的君王,才值得追隨。”

八鄰部、札剌亦兒部是當年蒙元南征都元帥伯顏的家族和妻族,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犯下過罄竹難書的累累血債。

整個草原,哪一部投降都能活下來,唯獨這兩部。

絕不接受投降!

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
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四十五章:逆賊,不得好死!第五百四十二章:陳景和的成熟與狠辣第一百九十六章:二省悉平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