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

但若是真把朝鮮平定下來,那就相當於一口氣多出七八百萬丁口,加上遼東的地理優勢和廣袤疆域,百年後,遼州,有個兩三千萬人很難嗎。

寧爲雞頭不爲鳳尾,遼州的未來,是很值得投資下注的。

常茂忙着選拔人才統計名單,陳雲甫也沒閒着,開闢朝鮮戰場是大九州戰略邁出的第一步,既然第一步已經決意要踏出去,那麼後續所有的事就勢必要緊鑼密鼓的開始上馬啓動。

由此,陳雲甫先後到了國子監和翰林院。

“國朝的藏書一共有三萬九千餘本,可謂是涉及百家,編修教材的工程,很浩大啊。”

國子監丞黃觀陪同介紹:“這裡面,最少的類目是匠書,只有五十九本,最多的類目是文集,一共三千八百二十九本。”

聽到匠書只有五十九本,陳雲甫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心中不免嘆了口氣。

古人對奇技淫巧的成見,深植於心啊。

“等等,讓工部把這五十九本書帶走。”

“這些書留在國子監,本輔估計也沒多少人喜歡看,不要放在書庫裡蒙塵了,工部很快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學院,國朝將會大力發展工匠業。”

廣州市舶司復市之後,廣東招募了一百多個阿拉伯來的船工,停滯多年的造船業開始重新蓬勃發展,陳雲甫不能在造船業、航海業兩個領域落後太多。

畢竟,中國在這兩塊領域已經落後阿拉伯幾百年了。

四百多年前,阿拉伯人已經開始繞着歐洲、非洲沿海開始跑馬圈地,促進奴隸貿易繁榮至極,這是多好的機會。

大明只要把握的住,就必然能開闢大航海時代。

另外一點便是藏州也需要航海業的支持。

不然,大明的軍隊想要打到印度實在是太難。

至於印度的重要性還需要多說嗎。

大九州的偉大藍圖能不能成,印度連着安南、暹羅等諸國,最少起到一半的作用,甚至要比大明這個中州本土佔比還要重。

因此,隨着廣州市舶司的復市,陳雲甫也在大力支持廣東當局,引進大量的阿拉伯人技工人才,投身於造船、航海兩大領域。

專門的海事學院也會很快就會籌備成立。

想着想着,陳雲甫的思緒就不由的跑遠,黃觀在身邊看的真切,嘴裡的喋喋不休也就跟着停了下來。

好在陳雲甫很快回過神,同黃觀連着幾十名翰林學士尋了間明堂落座。

“本輔這次來,就是專程爲了國子監、翰林院合併的事,同時勞煩諸位編修新教材。”

“新教材要明確詳細的按照學科進行分類,各位都是大儒泰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比起本輔來那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這件事,還得仰仗諸位先生。”

衆人齊齊拱手口稱不敢。

“在新的學科中,儒學的地位不會變,依舊是作爲主學科之一,畢竟,儒學是咱們的根嘛。”

細心的人會發現,十幾年前的陳雲甫尚對儒學不屑一顧,如今卻有了很大變化。

不好說陳雲甫是真的改變了思想還是虛與委蛇的安撫,但這話,實打實是從陳雲甫嘴裡說出來的。

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在座衆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儒學呢就是國學,四書五經、經義子集都將歸類於國學系,餘下的,便是史學系、地理系、數學系,《食貨志》、《會典》、《會要》等涉及經濟、商業的書,要彙總編修,成立經濟學系。

通政使司把本輔這些年提到過的有關於經濟的一些講話和想法也都整理了出來, 大家可以放到一起比對一下,見縫插針嘛。

另外,律集類、刑學志類等歷朝歷代關於律法、案例的書整理在一起,做法律系教材。

《西山政訓》、《縣令到任須知》、《吏學指南》、《州縣提綱》等指導爲官施政類的書,包括通政使司這兩年整理出本輔早先提到過的《談爲官施政》,這類書整理在一起,做行政系教材。”

“另外,有關中醫類的書,無論是內科還是外科書,全部交由太醫院和外科院,屆時太醫院和外科院也會合並,會有專門的醫科院校。”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陳雲甫這也算是極其重視國家行將啓動的大教育計劃了。

指導綱領先確定下來,剩下的事,交給黃觀他們辦就好。

陳雲甫,打算動行北上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四百三十六章:侮辱英烈者,罪當斬之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六十二章:權力的盛宴:九州會!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實時情況通報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上架感言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
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四百三十六章:侮辱英烈者,罪當斬之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次以權謀私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三百一十五章:誰他孃的面子都不好使!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六十二章:權力的盛宴:九州會!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實時情況通報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三十五章:侮辱英烈罪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一百八十八章:見到你爹,我就娶你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上架感言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