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

文淵閣內一時間有些安靜。

百官的腦袋都泛着迷糊,剛纔還說着湖廣、貴州的事積弊日久,倉促間不可能辦好,議論着要不要把陳雲甫給從貴州撤回來,結果一轉臉,陳雲甫就來了奏疏。

說兩省平定了?

你當這是過家家呢!

要是那麼好平定的話,我們滿朝袞袞諸公想了小一年都沒想出個辦法,我們是吃乾飯的嗎?

什麼人啊都是。

說好的中國人不卷中國人呢。

你那麼猛,會顯得我們很弱雞的好不好。

朱標現在可沒有那麼多想法,他興奮的站起來,衝趙幹不停招手。

“快把奏疏給孤送上來,快把奏疏拿來。”

趙幹誒了一聲,三步並坐兩步蹬蹬跑上去,雙手恭敬的呈上這道奏疏,朱標搶過翻看。

許久,大聲稱歎。

“好一招二桃分永順、好一招四家分貴州、好一個陳雲甫!”

二桃分永順這個前文寫過了就不再贅述,那麼這個四家分貴州又是怎麼回事。

現在的貴州是三家土司坐大,分別是貴州安撫司和播州、都勻兩大宣慰使司,而陳雲甫要把熊仲也就是靈芸她爹的思州蠻也扶持成思州宣慰使司,使其恢復元氣,可以和以上三家分庭抗禮,這便是四家分貴州。

貴州的亂由來日久,陳雲甫也沒有本事說馬上就平定,畢竟貴州的情況和永順完全是不同的,永順那一招用不到貴州土司身上。

索性,陳雲甫乾脆再扶持一家出來。

土司和土司之間的感情本身就不融洽,矛盾一樣持續千年。

陳雲甫在通政使的位置上幹過幾年,中央藏書閣很多史獻他沒少看,歷史上貴州幾大土司之間互相爭鬥乃至大打出手、成規模的火併不在少數。

與其朝廷去打,逼的四家聯起手來跟朝廷作對,那不如讓他們自己先打着。

現在思州宣慰使司剛成立,加上之前被湯和、朱楨兩人差點滅族,

元氣最弱,如今獨成一脈勢必會遭到其他三家土司的進攻。

畢竟貴州就那麼大一點,原本三家現在四家分食,誰也不願意。

因此陳雲甫纔要大力的扶持熊氏一族。

三家變四家,打去吧。

貴州內部土司打的越兇,陳雲甫就能爲大明、爲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

從頭到尾,陳雲甫就沒想過用改土歸流的方式來治理這兩個地方。

因爲歷史的發展已經很明白的告訴了陳雲甫,改土歸流治標不治本。

剛用的時候能見到成效,可往往五到十年,土司又會反一次。

最顯著的個例,就是播州宣慰使司。

明朝改土歸流上百年曆史,到萬曆年,不還是爆發了明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土司叛亂,致有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播州之戰。

這一場仗,足足用了朝廷二十四萬大軍才平定!

那麼改土歸流的成效在哪呢。

既然註定是無用功,那麼陳雲甫想的,就是如何儘可能的多爭取些時間。

全國一盤棋,他要先把兩廣的宗族問題解決掉、把江西、湖廣、雲貴的問題解決掉,讓這幾個省的民生得到進步,國庫的收入得到增加,而後直接集結多省之力,強行拔除貴州土司這個梗在中央王朝喉頭長達上千年的刺。

只要有了錢糧和人手,陳雲甫就不信,幾十萬大軍護着幾省百八十萬調撥的移民開進貴州紮根築城,幾大土司還能有什麼生存空間。

逼也給他們逼死。

慢慢來,先把時間爭取到。

這就是陳雲甫這道奏疏裡的治理貴州問題中心綱領。

朱標大開眼界,由衷讚歎。

好一個陳雲甫啊。

看看手裡的奏疏,再看看階下站着的詹徽,朱標是越看越覺得後者礙眼了。

要不,給老詹挪個位置?

雖然詹徽沒什麼能力,爲人氣量又極其狹隘,可畢竟是九卿之一,還加着少保銜,朝中其父親詹同留下的門生故吏不少,沒有理由不太好動啊。

詹徽這裡也感受到了朱標那掃蕩的目光,背後冷汗涔涔的向外冒。

心裡一個勁罵着自己嘴賤。

這下好了,前腳剛給陳雲甫上眼藥,後腳就被打了臉。

這真是打臉不隔日,熟練拿捏了流量密碼啊。

“太子殿下。”

心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斃的詹徽連忙要開口自救,就被朱標開口打斷。

“詹師啊。”

這一聲詹師差點讓詹徽坐到地上,自打三年多前陳雲甫離京被貶去吳中,他再也沒聽到朱標這般稱呼,此刻復聽,心中直呼不妙。

“眼下湖廣、貴州已被陳雲甫平定,但孤心裡還是擔心,萬一日後復反可怎麼辦,所以孤打算,由你去接陳雲甫的班,保留兩省經略一職。

你呢近前監管,務必要確保兩省不再復反,爲國朝解決此癬疥之疾。”

完了。

詹徽頓時如遭雷擊。

這安排聽起來是讓他詹徽去兩省摘桃子,可實際上就是發配邊疆啊。

大亂已平,所有功勞都被陳雲甫給搶佔個一乾二淨,他現在去不過是拾人牙慧,更何況萬一兩省真個復反,那他詹徽首當其衝就是第一罪臣,丟官棄職還是輕的,一大意,腦袋都會掉。

而且怎麼看,兩省土司復反的可能性都不小。

畢竟千百年來大家都習慣了,隔三差五就收到此兩地作亂的消息。

朱標如此安排,這不純純害人嗎。

“殿下,臣、臣無能,只怕去了之後,反耽誤經略使留下的大好局面,給國朝造成難以挽回之損失。”

此時此刻,抱着狗命爲大的想法,詹徽慫了,他不想接也不敢接這份差事。

朱標頓時冷臉。

“詹師這是不打算爲國朝效力了嗎?”

“不、不,臣只是......”

“既然詹師去意已決,無心再爲國朝獻計效力,那孤也不好強留,只能灑淚揮別,準詹師致仕。”

詹徽退了一步,驚愕瞪眼。

我什麼時候說要致仕了?

更何況,你明明說的灑淚揮別可怎麼我感覺你再憋着笑呢。

“太子殿下仁義,既然詹少保執意致仕,那確實不好強留啊。”

刑部尚書邵質站了出來。

緊跟着, 兵部尚書俞綸、吏部左侍郎田士恭、鴻臚寺卿黃廷、通政使蔡瑄都紛紛出列把這事硬生生給鑿死。

戶部尚書葛循和工部尚書徐本對望一眼,也都站了出來。

至此九卿中五人都開了口。

詹徽麪皮猛烈抽搐一陣,心知木已成舟,不免心生悲涼之感,作揖下拜。

“臣,謝皇太子殿下準臣乞骸骨之恩。”

“詹師雖退,日後還望要多多回京來,孤想你啊。”

朱標說着思念的話,可眼裡的冷漠卻讓詹徽明白,他的仕途,完了!

便是想要復仕,恐怕希望也是渺茫。

步履蹣跚的走出文淵閣,詹徽再次回頭留戀一眼,仰天長嘆。

這大明朝的朝堂,屬於陳雲甫了!

(十更十更!開卷開卷!)

第十章:背刺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請假說明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十章:背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上架感言請假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實時情況彙報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
第十章:背刺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請假說明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十章:背刺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四百四十七章:雙標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上架感言請假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四百八十八章:不翼而飛的黃金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實時情況彙報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