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

“太師,您找我。”

嚴震直匆匆趕到文淵閣,一進來就說道:“您這纔剛從北地趕回來,理應多休息兩天,保重金體纔是。”

“震直啊,坐吧。”

陳雲甫擺擺手:“我還沒老到那種地步呢,再說一路上都在車輅裡躺坐着,也累不到,快坐吧,自己倒茶。”

“這兩年宮裡的侍應越來越少,冷冷清清的,不行的話過段時間,咱們從宮外僱一批人入宮來了。”

嚴震直笑笑應和兩聲,他也知道陳雲甫找自己來絕不可能是說這事的。

果然,又隨意掰扯兩句後,陳雲甫道明瞭正事。

“常茂那邊仗快打完了,現在人都在京畿道過年了,估計離着戰爭結束也就是今年的事,本輔找你來是想和你一起,咱們來算算這場仗,一共花了國庫多少銀子。”

正題來了。

嚴震直倒是一點也不意外,朝鮮戰爭到底花了多少銀子,他心裡自然是有筆賬的,這年前年後陳雲甫還沒回京之前,他這個中央銀行的一把手就已經和財政部做過了熙和二年的年終彙總,現在陳雲甫開口問,他是張嘴就來。

“不算戰後的撫卹銀,就先拿眼下的來說,下官給太師彙報一下。”

“軍需物資方面,朝廷前前後後一共向常帥輸送了軍糧一千一百萬石,其中包括常帥在朝鮮賑濟災民用掉的五百七十萬石和爲東南水師準備的一百五十萬石。”

“這筆糧食按市價,現在大概值四百三十萬兩。”

“再算上運輸這些糧食,前前後後八個月,朝廷一共徵調民夫一百三十萬人次,給付工錢共計兩百六十八萬七千三百兩。”

“軍備方面,各種軍需物資、兵器甲冑的花銷在一百三十萬兩。”

“八個月的戰時兵餉、斬俘賞錢現在統計的就已經達到了兩百八十萬兩,包括了第一批入朝作戰的二十萬大軍、守備八千橋的兩萬軍隊、後續入朝支援的五萬軍、東南水師十萬軍合併三十七萬部隊。”

“另外,王弼將軍指揮的五萬騎兵先後補充了自漠南和萬全兩個馬場支援的六萬匹戰馬,這可是個大開銷,一匹戰馬現在的市價大概接近六十兩,

六萬匹就是三百六十萬兩。”

“其他方面就沒什麼開支了,不算戰後傷亡撫卹銀,目前來說一共是一千四百六十八萬七千三百兩。”

嚴震直如數家珍般報出一筆筆開銷,最後看向陳雲甫道:“太師,就這些了。”

後者揚了一下眉頭。

“就這些?”

“就這些啊。”

“這還沒算傷亡撫卹銀呢。”

“軍部現在統計的數字,我軍陣亡將士一萬七千人,受傷者三萬有餘,撫卹大概需要多少錢。”

“按照最新的標準,陣亡的一次性發放二十年餉銀,受傷的發五年餉銀,眼下軍隊的餉銀標準是一年十兩,一萬七千名犧牲的兒郎就是三百四十萬,傷者則是一百五十萬兩,合併就是將近五百萬兩。”

陳雲甫點了點頭,嘆氣道:“青山處處埋忠骨啊。”

暫時擱下心頭的沉重,陳雲甫繼續說道:“還有沒有其他漏算的地方。”

嚴震直便認真道:“真沒了。”

“這個可以有。”

“這個,真沒有。”

“我說有。”

嚴震直就是再傻也懂陳雲甫什麼意思了,這筆賬怎麼都要算到常家頭上,你實打實的報數哪裡能行。

戰爭賬,不能算的那麼實誠。

“你是中央銀行的行長,專款專用,這筆戰爭國債發行換來的錢,是本輔交到你手上去花的,怎麼花錢都不會了嗎。”

嚴震直馬上說道:“爲了支持這場入朝作戰,下官特別向國防軍工建設學院撥款五、八百萬兩進行軍工科研立項。”

“這個藉口不行。”陳雲甫搖了搖頭說道:“吃相太難看了。”

見嚴震直腦子實在是不轉路,陳雲甫只好嘆氣,手把手的教道:“爲了打這場仗,朝廷是不是多年向遼東進行政策傾斜和資源扶持?”

“對啊。”

“那戰爭打完之後,遼東是不是劃給常家,建制遼州脫離中央了。”

“嗯。”

“那中央這麼多年來對遼東進行的資源扶持,包括中央各部司大筆銀子的投入,現在是不是要新遼州來償還。”

嚴震直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你讓各部司會同辦公司做個審計表出來,看看遼東到底應該還給中央多少錢,你這個央行行長就先調動戰爭國債款來替遼東把賬平了。”

嚴震直就問道:“那這錢,下官打給誰。”

“哪個部要,你就給誰啊。”陳雲甫理直氣壯的說道:“政務部要你就給政務部,財政部要你就給財政部,工部要的你給工部,讓他們把這筆賬審計過了之後,統一歸入國庫中。”

錢在賬上走一圈,重新回到國庫中,那不就是左手倒右手嗎。

不對,就這麼倒騰一圈的功夫,常茂或者說常家,豈不是就多了幾百萬,哦不對,應該是幾千萬兩的債務。

還能這麼玩?

嚴震直感覺自己幾十年來的經濟觀、政治觀此刻已經完全崩塌,苦笑了半天才點頭。

“下官,記下了。”

“把賬做明白點,咱們得服衆知道嗎。”

“是,太師放心吧。”

陳雲甫這才滿意點頭,又繼續交代道:“另外,除了把賬算明白之外,你還要替常茂準備一份還款計劃出來,他呀是個武夫,哪裡懂經濟賬,別沒個幾年就入不敷出的大搞財政赤字,弄的遼州內部烏煙瘴氣、百姓窮困潦倒,到時候咱們中央還得跟着操心。”

“恭聆太師示下。”現在嚴震直已經自知腦子完全跟不上陳雲甫,索性啥也不說,拿起紙筆就等着抄記。

陳雲甫也不藏着掖着,大談特談道:“爲了確保這筆債務能夠順利收回,你們央行可以考慮在遼州開一個分行,用於實地監管遼州財政和索取債務,同時指導遼州戰後的經濟恢復工作。”

這是打着要賬的名義,全盤接管遼州的財政權啊。

陳雲甫之前不是說不插手九州分封后的一切權力嗎。

是沒插手, 但要賬總天經地義吧。

你把賬還完,這邊中央銀行保管扭頭就走。

至於這筆賬到底什麼時候能還完、要還多少、怎麼還,那就得看中央銀行替你遼州準備的還款計劃怎麼做的了。

在分封鮮亮的外衣下,藏着的其實是一隻貪婪猙獰的吸血鬼。

陳雲甫說了一句非常意味深長的話。

“戰場的仗打完了,但另一個領域的仗纔剛剛開始。”

戰爭,從來不過是政治的延伸罷了。

制定戰略的初衷也是爲了服從政略大局。

現在戰略目標已經實現,那離着陳雲甫的政略目標成功,還遠嗎。

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
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八十二章:仕途之上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四百一十六章:幼年早慧的于謙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二百五十章:朕,已經很剋制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