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

既然到了河南,那麼有一個地方陳雲甫是要去的。

洛陽府汝陽縣羅家莊。

成耀不明白陳雲甫爲什麼要單獨來這麼一個地方,於是他私下裡一邊翻閱河南省志,一邊又不忘去問作爲陳雲甫秘書隨行而來,走哪都拎着個小盒子的楊士奇。

後者倒是痛快,將當年的事說了出來。

羅家莊當年的事楊士奇自然是沒有參與的,不過想做好一個秘書,領導的功課都背不好,那還做個屁啊。

通政使司裡有當年羅三虎等人作亂的留檔,自然也會註明此案由時任通政使的陳雲甫擔任欽差大臣督辦,楊士奇只要稍微注點意,自然全部諳熟於心。

有了楊士奇的提點,成耀這邊加上河南省志的補充,做起功課來自然也就方便許多,不用擔心萬一陳雲甫話起當年,他這邊無言以對。

站在羅家莊外,遙看着遠遠的裊裊炊煙,陳雲甫跺了跺腳下的土地,問話道。

“世東知道本輔爲什麼要來這嗎。”

“下官,略有耳聞。”成耀字斟句酌,謹慎言道:“當年就是在這裡,羅家莊有一個叫羅三虎的漢子,因爲不滿朝廷強行攤徵徭役的行爲,聚衆相抗,當時案子鬧得很大,這夥人甚至衝擊了縣衙。”

“是啊。”陳雲甫重重一嘆:“能不大嗎,殺了官差、私放官糧,說實話,本輔當初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以爲是下面的人誆騙呢。”

“事呢,是過去了不假,但咱們不能不吸取教訓。”

陳雲甫負手在這林間小道內走着,路雖然不平,還有些硌腳,可一大羣官員還是任勞任怨的陪着,生怕晚差了一步。

“羅三虎等人的案子給了我們一個什麼警示呢,那就是我們爲官施政不能粗暴,更不能爲了應付交差就搞強行攤派,不管不顧百姓們的實際民生,這樣的話,就很容易激化和造成巨大的矛盾衝突。”

成耀聽的連連點頭:“少師說的極是,下官等人平素裡確實在這點上過於懶散,在執行陛下和內閣的決策過程中急於求成,羅三虎一案的教訓,下官一定深刻反省,並且會要求全省的官員和下官等人一道學習,絕不會讓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光表態是沒有用的,要實幹不要口號。”陳雲甫切實道:“我們爲何要強調杜絕此類事件,須知一夫在囚、舉室廢業。

法不可輕枉,枉則毀一戶百姓數條人命。

更不得濫權,一夫被迫、舉室皇擾。其可氾濫而毀他鄰乎?”

成耀聽的認真,頻頻點頭接話言道:“少師說的,是《西山政訓》中的教誨,此文,下官亦曾有幸拜讀,深以爲然。”

聽到成耀也曾讀過《西山政訓》,陳雲甫很是欣慰的頷首:“汝既然也知《西山政訓》,想必也知道何謂爲官四勉、何謂去民十害。”

這是要考校自己了啊。

成耀連忙端肅神情,字字清晰對答如流。

“爲官四勉,首要自當律己以廉,有道是萬分廉潔僅爲小善,貪污受賄便爲大惡,如蒙不潔,縱有萬美不可自贖,故爲四勉之首,廉潔是爲官之本。

二勉者,撫民以仁,爲官施政當體會天地生萬物之心,永葆赤誠,不可殘苛不可忿疾,此爲以仁化民。

三勉者,存心以公,有道是公生明,爲官不公,是非易混,欲事而爲,不可得理。

四勉者,處事以勤,爲官不勤下必生弊,懶政多疵民多生害,不可不謹慎之。

少師,上則爲四勉。”

陳雲甫此刻非常滿意,心中卻又沒來由的升起一陣難言的感慨。

連老祖宗幾千年來都能總結出的爲官道理,可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有很多的官員做不到。

他們不知道嗎?

誰都知道。

知道也懂,就是做不到。

知意而行難,知道和做到的鴻溝確實是難以跨越。

陳雲甫突然發現,最適合大明或者說中國眼下國情和時代發展的,不是什麼跨越時空的高科技、後現代主義思想,因爲那些步子跨的太大,說扯着蛋可能都是一種謙虛,大胯都給磨沒了。

大明需要的,首先要把知道和做到儘量的統一。

也就是說,心學提及的知行合一,或許最適合大明這個封建王朝社會背景下的時代發展。

當我們都盡力去做正確的事,那麼任何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就一定會誕生。

前提是,我們要有決心,要有恆心,要有信心!

“咱們提到的四勉,總結來說就是四個詞,廉潔、奉公、寬仁、勤政。”

陳雲甫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豎起了四根手指,這一刻,全場獨楊士奇一個人連忙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和筆。

現在成耀等人可算是明白楊士奇拎着的小盒子是做什麼用的了,感情一直裝着筆墨紙硯。

要不說人家是首輔的秘書呢,知道隨時記下領導的真知灼見。

“這四點中的前兩點,本輔覺得沒有必要再怎麼去說了,因爲道理大家都懂,就只說說後兩點吧,何謂寬仁和勤政。”

成耀急的抓耳撓腮,看到楊士奇在那裡一個勁的埋頭苦記,他突然覺得自己就這麼光點頭好像確實有些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感覺,不太夠尊重啊。

好在楊士奇聰明,從自己隨身帶着的小盒子中又給成耀取了一套。

“常備的。”

成耀連忙接過,開始聚精會神等待陳雲甫接下來的講話。

“何謂寬仁,寬仁兩個字的字面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可具體如何去落實到行動上,讓行動和知道相統一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讓本輔說,這很簡單。

那就是儘量的去削減我們作爲官的官威、官架子,儘量的控制我們做官的脾氣,收斂我們作爲父母官的霸道,這就是寬仁。

民有訟而至官者,多以不忿之心而不得不訟至官府,民有怨,官府還要橫眉冷對,冷顏相待,甚至趕上縣令、知府什麼的脾氣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要打一頓殺威棒,久而久之,民還願意有事訟官嗎,他們不願意怎麼解決問題呢,靠自己。

或暴力襲殺、或私仇怨懟,無論哪一種,都極容易造成地方的混亂和對治安的破壞,因此,所謂的‘聖人不以聽訟爲雅,而已無訟爲貴’這種思想要今早的摒除出去, 百姓偶生齟齬,頗多嫌隙,告至官府怎麼能叫擾亂治安、又如何能叫破壞人倫綱常。

百姓無知因其從未讀書,故而很多事不知曉其中道理,無法自行協商解決,這便需要了官府、需要官吏來處理,若是什麼事老百姓們都能自己解決的話,那還需要我們這些做官的幹什麼呢?

對於百姓的無知行爲,我們應該以教育的方式來幫助百姓認知事物,而不是用恫嚇甚至大罵的行爲去嚇退百姓,那樣,百姓永遠無法認知到自己的無知到底出在哪裡,認知都沒有,又如何去做到呢。”

羅家莊外的小樹林中,陳雲甫的聲音在響徹着,一大羣官員靜靜聆聽。

而陳雲甫自己可能都忘了,就在他們背後不遠處的小河邊,一塊墓碑一個墳包正在那立着。

上刻着一行字。

‘慈母羅李氏、孝兒羅大牛之墓’

落款:

文淵閣大學士陳雲甫敬立!

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六章:朱標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
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六章:朱標第一百九十章:大方的經略使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三百二十三章:太宗文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三百零三章:明智的胡讓第二百四十六章:汝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