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

,最快更新大明太師最新章節!

承天門外百官齊聚,各自隨意攀談暢聊。

這不過是尋常的一天朝會,面上的一切都顯得如此波瀾無驚。

“吳中侯早啊。”

“吳中侯金安。”

當陳雲甫出現的時候,百官依舊和陳雲甫打着招呼,只是今天的前者顯得是如此心不在焉,面對這些招呼聲充耳不聞,只顧一個勁低頭看自己的靴面。

司禮官點起了名,排在第一位的韓國公李善長仍然是抱病不朝。

“樑國公藍玉。”

......

“樑國公藍玉!”

司禮官提了調門,武官班列交頭接耳。

藍玉呢?

“樑國公昨日突患急症,今日不朝了。”

陳雲甫這時候開了口:“病疏昨日送到了通政使司。”

司禮官不復再點,碼過藍玉繼續往下。

就這般,除了李善長和藍玉外,百官悉數到齊,等時辰一到,開始魚貫進入承天門,來到奉天殿候樂進入。

“聖駕到!”

西偏殿處的小太監一聲唱,朱元璋大踏步走了進來。

“臣等參見吾皇,聖躬萬福。”

百官躬身下腰,朱元璋來到金椅處站定,寶祥唱了一句拜,百官伏跪三叩首,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成!”

非大禮日,朝禮還算是比較簡單,當然跪還是要跪的,只有私下見君面禮的時候可以不用跪拜僅作揖,不懂的去看《大明會典卷四十四》,這裡不背書了。

只不過百官起身後都看向丹墀之上,那裡,怎麼沒有太子朱標的身影?

“今天,

有哪些人沒來上朝啊。”

聽到朱元璋開口詢問,司禮官跪于丹墀之下回道。

“韓國公、樑國公因病不朝。”

聽到有藍玉的名字,朱元璋眯起眼睛瞄了一眼陳雲甫,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哦了一聲,旋即揮袖。

身後寶祥立時明瞭,開口唱道。

“有事序奏、無事入班。”

百官站定了一陣寂靜後,詹徽站了出來,作揖。

“臣,有本啓奏。”

“奏來何事?”

“臣彈劾鄭國公常茂!”

就老實站在武官班列中的常茂猛然瞪大了眼睛。

好端端的,都察院彈劾自己幹什麼玩意。

整個五軍都督府一衆公侯亦是驚詫的看向詹徽。

素日常朝,武官們幾乎就是來充個人數,很少說話,都是文官們在表現,大家可謂是井水不犯河水,這詹徽身爲都察院左都御史,親自出面彈劾一位國公,想幹什麼?

想掀起文武黨爭嗎。

“你可知你彈劾的是誰?”

朱元璋冷哼一聲:“若是捕風捉影的事,朕要治你的罪。”

“臣豈敢以捕風捉影之事風訐一位國公。”詹徽不敢耽擱,取出奏本大聲讀道:“濠州府懷遠縣縣令匡圩奏劾,鄭國公於懷遠廣收賄田屬三千九百八十畝,變農爲奴者達六百七十餘人,橫行不法,恃強霸道,故奏劾於都察院,伏請陛下處置。”

百官一片譁然。

受賄、變農爲奴。

這可全是死罪。

“放屁!”

常茂大驚之下蹦了出來,指着詹徽切齒罵道:“老子幾年都不能回一次懷遠老家,怎麼可能受賄,又怎麼可能蓄奴,你想冤枉老子也換個辦法。”

“是不是冤枉,鄭國公心裡最清楚。”

詹徽冷笑,將手中彈劾奏疏送呈至朱元璋御前。

後者翻看兩眼,頓時勃然大怒。

“常茂,吳志是你什麼人!”

常茂眨了眨眼:“是臣的妹夫。”

“那你自己看吧。”朱元璋一把將這道奏疏扔到常茂腳邊,冰冷的聲音響起:“看完後,給朕一個答覆。”

常茂連忙撿起來看,這一看也是驚得連退數步。

隨後連忙反應過來,噗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頓首呼道。

“陛下,臣真的什麼都不知道,臣更沒想到臣的妹夫竟然敢瞞着臣私收賄田、在懷遠如此橫行枉法。”

“你不知道?”

朱元璋呵呵冷笑一聲:“那你妹夫具供卻是你在背後指使,沒有你撐腰,他敢這麼無法無天嗎!”

百官都紛紛議論,常茂急的都快哭了,他本就只是一介武夫嘴笨,現在自家親眷在懷遠老家橫行不法,證據確鑿一口咬定是他指使授意的,他就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

“廣收賄田、變民爲奴、恃強凌弱、殘害百姓,常茂啊常茂,你讓朕如何能饒的了你!”

朱元璋連拍金案,咆哮如雷。

“來人!”

幾名大漢將軍走了進來,抱拳。

“給朕將他的官袍褫去,打入詔獄,即着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會審,由左都御史詹徽任主審官,證據確鑿後,即刻問斬。”

衆皆譁然!

這就要殺一個國公?殺的還是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兒子。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常茂亦是嚇得哭出聲來,哪怕被幾個大漢將軍摁住也是不住的掙扎,說什麼也不願意就這麼被拖走。

一旦下了詔獄,那自己真的就死定了。

“陛下......”

有五軍府的武官想站出來求情,被朱元璋猛然喝住。

“誰敢替這個混賬求情,同罪!”

百官噤聲不敢言語,只有宋國公馮勝硬着頭皮出列道。

“陛下,這事其中必有冤情,鄭國公一直在朝忙於南征北戰,都未曾回過懷遠老家,怎麼會指使親眷犯下如此罪行呢。”

說完,馮勝便拜了下來,乞求朱元璋寬恕常茂。

後者不曾言語,只是冰冷的眼神盯住馮勝,許久後纔開口。

“馮勝,朕的話你聽不見還是聽不懂?”

“陛......”

“你是常茂的岳丈!”

朱元璋一指馮勝,厲聲喝道:“朕讓你們結姻親,是希望你們通力合作,爲國朝建功立業,而不是像今天這般,官官相護,草菅人命,朕說了,誰替他求情同罪。

來人,把馮勝也給朕壓入詔獄,若二人有所牽連,就一併斬了。”

這就,又搭進去一個國公?

而且更重要一點,馮勝纔剛剛爲大明收復遼東,是國朝的大功臣啊。

真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嗎?

這一刻,誰也不敢再爲兩人求情了,各自都恨不得將腦袋埋進胸膛裡。

奉天殿內的氣氛降至了冰點。

“都還有事嗎?”

朱元璋掃視一圈,最後看了一眼陳雲甫,起身甩袖:“沒事的話,退朝。”

說罷,邁步就走。

彷彿剛剛將兩個國公拿進詔獄的事對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百官魚貫離開,一出奉天殿後便議論紛紛,而五軍都督府的一衆公侯則是面色悽悽,今日朱元璋的做法讓他們各自都有一種脣亡齒寒的悲涼感。

無論馮勝還是常茂,都爲國朝立過大功啊。

怎麼就這麼被下了詔獄,行將丟掉性命。

“吳中侯,太子爺請您過去。”

承天門外,吉祥等到了陳雲甫,連忙上前言道。

陳雲甫知道,朱標這是想要救常茂,來找自己想辦法了。

呵呵。

辦法,誰有辦法啊。

陳雲甫仰天一嘆。

(

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章:姚廣孝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實時情況通報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
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二十章:他郭桓蹦躂不了多久!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藍玉、更惹不起的陳雲甫第一百五十三章:驚人的直覺和自救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一百七十九章:誕生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章:姚廣孝第四百六十一章:困惑的宋晟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實時情況通報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闈放榜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