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老朱來了

僧錄司給姚廣孝重新核發了一份僧碟,有了這道僧碟,姚廣孝便算是在天界寺有名有份的住了下來。

而這一住,就足足是一個多月。

和陳雲甫一間廂房。

兩個一老一少,歲數相差懸殊卻又同輩之人就這麼成了室友,倒也成了天界寺內一段談資。

不過陳雲甫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他每天該做的事情還是那些,就算多了些許和姚廣孝學習的時光。

學的都是些易經和陰陽學術。

說實話,陳雲甫是一點天賦都沒有。

才教了一個多月,姚廣孝就看了出來。

這咋教也教不上道啊。

“小僧愚昧,讓師兄勞心失望了。”

陳雲甫老實的站着認錯,可憐巴巴,心裡其實仍舊不已爲然。

學這種東西有什麼用?

難不成真能看透未來,話說回來,就算能看透又如何。

這天底下,又有誰敢說比他陳雲甫看的更透。

他都知道朱元璋啥時候駕崩!

還知道靖難之役。

那又怎麼樣。

不照樣得老實的看着這個國家或者說這方天地按照既定的歷史軌跡向前走嗎。

他又不是朱元璋,哪裡有資格去改變。

真要跑到朱元璋面前說,馬皇后和太子朱標即將前後薨天,要不了話音落下,整個天界寺上下連根草都活不下來。

佛祖的金身要是能動,都得連夜買張站票跑路。

姚廣孝剛打算再說兩句,猛聽到屋外腳步聲急促,遂緘口。

“道衍師叔、道明師叔。”

是慶池的聲音。

也不知是出了什麼事,這聲音很是急促。

陳雲甫轉身去開門,剛打算問出緣由,就看到慶池一臉的喜色。

“兩位師叔快快整理一二,出寺候駕。”

一句候駕,什麼都已說明白。

洪武大帝,朱元璋來了!

姚廣孝還好些,臉上雖也掠過三分緊張亢奮之色,但很快就褪去,忙去打水準備淨面,倒是陳雲甫,雖初來乍到之時就想過自己此生有可能會見一次老朱同志,卻沒想過這天來的那麼早又那麼突然。

不免激動的腿彎子都有些抽筋。

這可是憑藉一己之力生生實現開局一個碗、通關一個國的人物。

傳奇兩個字那是絕對配得上。

至於其他方面牛不牛,陳雲甫暫時還沒見到人,不做評價,安心等着。

兩人收拾一新後離開屋,匯入到如織的人潮中。

此時此刻,整個天界寺所有人都從各自居住的地方中出來,包括鐘山館的各國使節。

寺門大開着,幾個宗字輩的大師站在迎候的最前列,到底是得道高僧,看看人家這些位宗字輩的大師,一個個風輕雲淡的樣子,似乎早已是司空見慣。

也是,這天界寺朱元璋經常來,頻繁時一月都會來一次,似乎也確實沒有什麼好激動的地方。

就是見個面而已,老朱又不會和大傢伙聊天。

整個天界寺上下,夠資格能和老朱說上話的,也就宗遠這位主持一個人。

至於其他人,也就遠遠看着而已。

陳雲甫頂着日頭站了得有將近一個時辰,這六月三伏的天好懸沒給他曬中暑,環顧四周,很多小歲數的僧人與他一樣,都是滿臉的苦澀,反倒是如姚廣孝這般上了歲數的處之泰然。

迎御駕嘛,

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當陳雲甫不知啥時候才能熬出頭時,就聽得耳邊幾道炮響,繼後便是越加清晰的腳步踏地聲,目光盡出,數杆大纛旗的穗蕙冒了頭。

來了!

一馬當先完全展露出來的是大約四五十名英武不凡的大漢將軍,個個胸寬背闊、甲冑森嚴,看的陳雲甫心生敬意。

這麼熱的天,咋能受得了。

就衝這份能吃苦的精神,哪怕是封建朝代的軍人,都該受到尊敬啊。

繼騎手之後,便是浩蕩蕩的中軍,一輛通體丹朱色、由六馬並驅拉動的車輅緩緩駛來,周遭,簇擁着宮娥、內宦和儀鸞司禁軍組成的隊伍。

再兩側,便是親軍都督府約五百人的隊伍。

按照陳雲甫腦子裡的記憶,這次朱元璋來的規模,算是‘輕車簡從’了。

天子儀仗,宮人三千、禁軍兩萬算是正常配置。

幾百人的隊伍,不是輕車簡從是什麼。

宗遠第一個彎下腰。

“阿彌陀佛,恭迎陛下,聖躬安。”

隨着宗遠一聲唱,陳雲甫這才大夢初醒,忙跟着所有人一起見禮。

沾了自身僧人身份的光,鞠躬即可。

不似那些使臣、宮人禁軍還需下跪叩首。

天子駕輅緩緩而停,一名太監站了出來。

“免禮平身,皇爺請宗遠大師隨駕,餘者散了吧。”

白等半天, 連個面都看不到。

陳雲甫咂咂嘴,有些失落,不過想想倒也釋然。

要是那麼好見到,難免也太不拿皇帝當回事了。

民間坊傳,看聖顏一眼能多活三年。

雖然是扯淡了一點,但也能看出古代人對皇帝或者說君權的崇奉。

沒看到被點了名的宗遠此刻也無法繼續淡定。

“諸位各去忙碌、道誠,速速準備齋飯。”

“飯就不必了。”

那名大太監又說了一句:“皇爺此來只爲禮佛,禮畢便要回宮。”

陳雲甫跳了一下眉頭,心裡陡然想到一件事。

這可是皇帝,天底下最忙的人了,放着一大堆國家大事不處理,大老遠從皇宮跑過來就爲了禮佛?

非要找個原因出來的話,只能說明一件事。

會不會是,那位母儀天下的馬皇后,快不行了?

雖然對馬皇后在歷史上的具體薨天時間陳雲甫記不清楚,只知道是今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但他這具身體裡並沒有任何過於國喪的記憶,便說明此時馬皇后顯然還在世。

最多是鳳體已經很差了。

結合今日朱元璋跑來禮佛降香,看來是想求個心安。

念及此,陳雲甫難免有些心事忡忡,這幅神情自然是難逃身邊姚廣孝的一雙辣眼。

“道明,想什麼呢。”

“啊!沒什麼。”

對這話,姚廣孝顯然是不信,不過他沒有深問,只是仰頭,自顧自唸叨了一句。

“一切皆有定數,善哉、善哉。”

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六十章:殺!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實時情況彙報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五十四章:朝廷仁義!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
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六十章:殺!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大炮理論和步炮協同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實時情況彙報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五十四章:朝廷仁義!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三十六章:將軍威武!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