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

待在河南開完座談會後的第二天,陳雲甫就坐上了回京的馬車。

他太忙,不可能有太多的功夫全耽擱在河南。

當然,此番自己帶來的那個工作組並沒有跟隨陳雲甫回京,而是留在了河南繼續工作。

回京的只有陳雲甫和楊士奇兩人,以及沿途護送的金吾衛。

馬車由雙馬拉動,很是寬敞,坐下他們兩人倒是一點壓力也沒有。

關於駕輅的規格,大家所耳熟能詳的自然是‘天子駕駟’這句,不過這個禮法早就過時了,起碼到了宋明時期就已經沒有了這個要求。

朱元璋乘的駕輅是九匹馬,故而又叫九龍車,到了朱標這個皇太子這,便乘四馬。

現在老大哥繼位當了皇帝,自然也就繼承了朱元璋的九龍車,朱允炆坐上了四馬車。

陳雲甫這個內閣首輔大臣自然不敢也不可能同皇太子同格,故而只能再降一等,乘雙馬。

大明朝的王公一級的駕輅,都可乘雙馬駕輅。

雙馬駕輅的好處在於馬車可以打造的大一些,像陳雲甫,就完全可以在馬車內批閱奏疏、備點心茶水。

像九龍車那更是分成內外兩間,衛戍、秘書班子全都配齊,困了還有一張龍榻可以休息,簡直堪稱移動行轅。

“這兩日,明臺在河南的講話,門下都已經全數記了下來,回京後即刻着通政使司成文。”

馬車內,楊士奇一邊忙活着替陳雲甫添茶,一邊小心翼翼的奉承:“知易而行難,難在何處,難在沒有方向、難在人浮於事,而明臺的指示卻是高屋建瓴,直指本心,堪稱爲踐行爲官之道指明瞭方向,有了明臺的訓示,門下覺得日後就不會有知易行難了。”

陳雲甫本在看書,聞言擡頭望向楊士奇。

後者這馬屁拍的多少是有些肉麻了,不過卻也是給陳雲甫提了一個醒。

治理國家在於教育官員,教育官員在於改變官場幾千年來養成的錯誤風氣,想要改變風氣就要督促官員幹實事、肯幹事。

哪個能通過科舉入仕的官員都一肚子經史子集,大道理懂得比誰都多,可就是不願意去幹,沒有養成知行合一的習慣。

勸政類的典籍有很多,

大多是古人總結下來教育做官的,包括到了大明朝,朱元璋自己還親手編過一套《到任須知》,裡面羅列了能有三十七八項的內容,都是教育如何實幹的。

要不,自己就厚着臉皮把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先摘出一部分來,編一套爲官理政的書出來?

楊士奇見陳雲甫不說話,便只能自己順着話繼續言道。

“門下對明臺提出的知易行難是有切身體會的,故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此道理,從而踐行知行合一的標準。”

“如何一個切身體會法,說與本輔聽聽。”

聽楊士奇說他也有過知易行難的切身遭遇,陳雲甫的八卦心也不由的升起,開口詢問。

楊士奇囁嚅道:“門下還在江西老家的時候,曾喜歡上一個姑娘,那姑娘也喜歡門下,可我二人終未能成全美事,門下也不敢訴說衷腸。”

“是嗎?”陳雲甫這下更是來了興趣,楊士奇比自己還小個一兩歲,正是情竇初開的歲數,有一段風流韻事倒也不爲過。

“可是那姑娘家中雙親不願意?”

“那倒不是。”

“那是,汝高堂不同意這門親事?”

“也不是。”

陳雲甫奇了怪,更加好奇問道:“既然雙方高堂都願意,那姑娘對你也有情愫,還有誰不願意?”

“那姑娘的男人不願意。”

......

陳雲甫先是傻眼,而後略有些慍怒道:“士奇是在尋本輔的玩笑嗎?”

楊士奇慌忙起身作揖:“門下不敢,是門下沒有說清楚,那姑娘是個寡婦,他丈夫在與其成親當日便病故了,可聘禮已下、儀程已畢,那姑娘便坐定了人婦之名。

故而,即使門下和那姑娘後偶遇相識之後,彼此皆有情愫,也不可成,門下不忍其玷污貞潔之名,這才說,是其亡夫不願意。”

楊士奇年輕的時候還愛過寡婦呢?

感情這東西確實說不準,不過這當然不算什麼錯誤,又不是勾搭有婦之夫,通姦爲惡。

陳雲甫聽明白了,頷首:“本輔聽明白了。”

“之前明臺言及知易行難提出,心易成然跡難行,因爲跡會受到許多客觀事實的影響,下官深以爲然,下官明明有愛美之心,可受制於世俗的禮法卻不可行此事,恐傷其貞潔之名,從此背上不貞之婦的惡名。

若無此客觀影響,門下是一定會主動開言,以盼求成佳緣美事。”

又是一個受禮法所囿困的懵懂少年啊。

陳雲甫哈哈一笑,揮手言道:“本輔還當是什麼大事,禮法已修,果若相愛,自當成其美事,也算不失一段佳話。”

楊士奇不住道謝。

“行了,坐吧。”

現在誤會說開,陳雲甫也就示意那楊士奇落座,溫聲道:“本輔雖然強調知行合一,可這個知首先要做到純淨,不是說想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那就成了打着知行合一幌子而去縱惡爲兇,這其中的度,我們要謹慎把握。”

楊士奇似懂非懂的點頭道,可隨後又問道:“那到底要怎麼做,才叫做對的事呢,對和錯應該如何去評斷。”

“這很簡單。”陳雲甫舉了一個最簡單直觀的例子:“國家制定法律,就是爲了規範和約束百姓的行爲,用明文規定的方式來告訴百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要法無禁止皆可爲,而凡是觸犯法律的都叫錯。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我們做官,唯一的區別在於,我們除了要恪守法律之外,還要知道什麼叫法無授權不可行。

凡是朝廷和律法沒有授權我們做的事,我們便不可做,秉持着這顆心,我們也就可以做到在知對錯的基礎上使得跡與心合。”

“法無禁止皆可爲,法無授權不可行。”

楊士奇默默唸着這兩句話,而後便求學若渴的抄記起來,嘴裡還一個勁的說着。

“等此書成文,必定被爲官理政者奉爲圭臬。”

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上架感言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六十章:殺!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二百九十三章:抖機靈的楊士奇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
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上架感言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六十章:殺!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二百九十三章:抖機靈的楊士奇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