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

進到東閣內,陳雲甫二人自然也見到了坐在下手位的主標,下拜見禮。

“臣邵質(陳雲甫)參見吾皇、太子殿下金安。”

朱元璋高坐上手,沒有說免禮的話,而是衝寶祥遞了一個眼神,後者明白,下了御階搬了一個軟凳。

“小大師,皇爺賜你座呢。”

陳雲甫先是一愣,而後馬上頓首謝恩,站起身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邵質,乖乖坐下。

兩人同來覲見,但是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這其中的原因都清楚。

邵質只是戴罪立功之人,到現在小命還不知道能不能保的住,而陳雲甫則是因爲突破了翁俊博的口,屬有功之人,才落得一個賜座。

“說說吧,翁俊博都供出了哪些人。”

“是。”陳雲甫屁股還沒有焐熱就又站起身,微微欠下三分腰說道:“回陛下,具那翁俊博交代,自其洪武十年出任浙江右參議以來,至其洪武十五年被抓,經其手貪墨的糧賦就高達、高達六十萬石。”

說到這裡陳雲甫微微頓了一下,偷瞄一眼朱元璋的臉色,啥也看不出來就繼續稟報。

“在這持續五年的貪墨中,戶部左侍郎郭桓授意浙江清吏司郎中耿元亨與翁俊博勾結,同時原都察院右都御史、浙江布政使安然、現任浙江左布政使曹岱亦涉案其中,所有糧賦公文上的布政使司大印都是兩人蓋的。

另,翁俊博入獄以來,之所以可以持續接收到外界消息、傳遞消息,均爲刑部左侍郎楊汝賢替其運作。”

彙報完,陳雲甫將那翁俊博的供詞高舉過首,寶祥接過來小心翼翼放到朱元璋案首,小聲說了一句。

“皇爺息怒。”

朱元璋怒了嗎,怒了。

怒到已經開始微顫,好一陣後才壓下來心火,平靜道。

“朕,知道了。”

兩個中央侍郎、兩任浙江布政使,全爛掉了,朱元璋的心啊,此時可謂是拔涼拔涼的。

這種心痛,甚至要比損失了六十萬石糧賦還要更甚。

“這次你立了功,想要什麼封賞。”

朱元璋不想讓自己的憤怒在臣子面前表現出來,更不想當衆失態,所以他岔開話題,轉而問陳雲甫想要什麼獎勵。

後者哪裡好意思開口,故而言道:“翁俊博一案之所以能夠告破,全仰賴陛下運籌,如不然浙江不把翁俊博家人送來,翁俊博又怎麼會開口呢,臣不過是區區一文書,行本分之事,盡本分之責而已,還是邵侍郎審的好,讓那翁俊博心服口服具實坦白。”

跪在地上的邵質心裡熱乎啊,鼻子一燙差點哭出來。

好孩子,就衝這殿前求情的君子風範,你這姑爺我認定了。

朱元璋也沒想到,這個時候了陳雲甫還能想着讓功。

這破的可是國朝眼下第一大案,多大功績。

陳雲甫認下來,二十歲之前絕對能幹到御史級。

將來調動升遷人生可謂一片光明。

“既然你不要,那這份功,朕就不給了。”

朱元璋說完,俯視着陳雲甫,發現後者並無不捨懊悔的表情,反而像是鬆了口氣一般,心裡不禁更添三分讚許。

陳雲甫確實是鬆了口氣,這份功他拿不到也就意味着邵質活下來了。

而朱元璋心裡想的則是:這孩子,屬實是個好苗子。

一念至此,朱元璋便對寶祥說道:“着北鎮撫司立刻將郭桓、楊汝賢二人下入詔獄嚴加審訊,

此二人一案,你親自來做主審官。”

寶祥剛打算應下,突又見朱元璋點了陳雲甫的名字。

“你也去吧,做寶祥的副手,陪審二人。”

做寶祥的副手,陪審郭桓、楊汝賢?

什麼叫驚喜。

什麼叫她媽的驚喜!

這便是了。

不提楊汝賢、郭桓兩人可能會咬出哪些更大的人物,只說這兩人目前的級別,這便是遠超翁俊博的政治大案。

雖然陳雲甫只是副手,陪審官,但是誰都知道,這不還是主審嗎。

寶祥是御前司總管太監,他每天基本都要陪在朱元璋御前,能有多少功夫去辦案。

再者說,就算案子破了,功勞也都是陳雲甫的。

寶祥,畢竟是個太監,還是到頂的太監,要功勞有什麼用?

他都是御前司總管太監了,連毛驤都歸他管,還能往哪裡升。

總也不能封個公侯。

這是明初,不是魏忠賢的明末九千歲。

所以,這就是天賜的恩榮。

至於爲什麼不直接讓陳雲甫做主審官,這就看出朱元璋對陳雲甫的喜愛和照顧。

功勞可以給你,風頭就不要出了。

畢竟年歲還小,低調點好。

陳雲甫激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朱元璋的用心一點即透,他心裡和明鏡一樣,滿心對朱元璋的只有感恩。

如今的朱元璋與他而言,可謂是知遇之恩、提攜之恩、照拂之恩。

加上古代君父與臣子天然就存在的‘養育’之恩,說是再生父母都不爲過。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臣一定盡心盡力,將此案辦好、辦全!”

“嗯,你退下吧。”

朱元璋頷首,示意陳雲甫可以離開了,後者乖巧起身就要告退,猛想到還有那翁俊博一家子呢,又頓足,開口道。

“陛下,臣、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說。”

朱元璋對陳雲甫還是滿意的,所以語氣比較溫和,讓那一直跪在地上的邵質心裡全是羨慕。

陛下,俺老邵腿都快跪麻了。

“臣想替翁俊博求個情。”

陳雲甫硬着頭皮說道:“翁俊博其罪該死, 但他畢竟在這件事上......”

“翁俊博必須死。”

朱元璋打斷了陳雲甫的話頭,用不容商榷的語氣。

這下陳雲甫也不好繼續求情,退而求其次的說道:“是,那翁俊博一家,可否求陛下施恩。”

對翁俊博,陳雲甫能開這個口提出求情的話,已算是仁至義盡,本身陳雲甫也沒想過能救下翁俊博。

不過對翁俊博的三族親眷,既然許了翁俊博,陳雲甫當然要踐諾。

朱元璋沒給出明確的迴應殺與不殺,而是說了這麼一番話。

“翁俊博一家是被曹岱藏起來的對吧。”

“是。”

“曹岱爲什麼要把人交出來。”

陳雲甫老實道:“因爲曹岱認爲翁俊博已經死了,覺得再留着翁俊博家人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交了出來。”

朱元璋又言道:“那他也可以直接殺了,就地掩埋,誰又知道呢。”

“這不是陛下的聖旨在嗎。”陳雲甫笑着想捧一句,可旋即自己就愣住了。

聖旨、聖旨!

果然,就聽朱元璋冷哼一聲。

“那是因爲,朕要殺的人,只有朕能殺!”

“曹岱交人,是因爲他們相信朕的聖旨,相信翁俊博已經死了。”

“現在你求朕放翁俊博三族一條活路,那你把聖旨,當成什麼了!”

東閣內,朱元璋的氣勢瞬間拉滿,壓得陳雲甫滿頭大汗,噗通一聲就跪在了邵質身邊。

此可謂天恩似海,天威如獄。

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
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五百零六章:焦頭爛額的陳景和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四百二十五章:顧家與顧國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四百九十五章:廣東,沒錢了!第四百零二章:大刀闊斧動教育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零一章:來,孤拉你一把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四十二章:捕魚兒海大捷!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三十五章:赫赫大明,昭昭其烈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實時情況彙報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十章:背刺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