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向陽而生

對於胡鴻洙一家尋來南京的事,陳雲甫自然是最先知道的,將自己喬裝成商人後便直接尋了過來。

這也算是陳雲甫兩世爲人頭一回見親家了。

陳雲甫尷尬,胡鴻洙的父母同樣也尷尬。

在這個成親之前還需要三書六禮的年代,自己兒子惦記人家閨女,人家能沒把自家兒子的腿打斷,已經算是很開明瞭。

陳雲甫從客棧出來的時候,兄妹倆還守在門口沒走呢。

“爹......”

“走,回家。”

陳雲甫啥話也沒說,直接就登了車,等到進了車內纔開口。

“他們一家人回廣州了。”

“父王。”陳雅熙當時就要急,被陳雲甫狠狠瞪上一眼。

“你是嫁不出去還是咋着,小姑娘家的一點不懂什麼叫矜持,等明年伱從學校畢了業,愛上哪上哪,老子不管了。”

肉眼可見的,陳雅熙立馬高興起來。

這番作態看的陳雲甫一勁搖頭。

這邊的陳景和眼見着也心動起來,張口說道:“爹,那兒臣的親事。”

“我已經給你選好了。”

“憑什麼!”陳景和登時急了眼:“爹,妹妹的親事都能自己做主,怎麼到了我這,還玩包辦那...”

話都還沒說完就被陳景和自己生生嚥了下去。

因爲陳雲甫看了他一眼。

就這一眼,陳景和啥話也不敢說了。

陳雲甫確實給陳景和挑好了媳婦,家世更堪稱大明朝最頂流的那一層。

原駙馬都尉李琪的小閨女,換言之,也就是宛陵文襄王李善長的孫女。

兩家輩分平齊,歲數上也正好合適。

這時空因爲陳雲甫的原因,李善長沒有被誅滅九族,因此,也算是機緣巧合。

“人你爹我已經看過了,知書達理、落落大方,是良配。”

晚上吃罷飯,陳雲甫把陳景和喊進書房,交代道:“過些日子,我讓你楊叔父選個好日子,就把流程一走,把人家閨女聘過門來。”

陳景和垂着腦袋,興致不高的應了一聲:“是,都聽父王的。”

“怎麼,你不高興?”

“兒臣是不服。”

陳雲甫輕笑了一聲:“不服?爲什麼不服?”

“憑什麼妹妹就能自己擇遇良人,而兒臣只能娶一個從未見過的女人做妻子。”

“你們兄妹倆不同。”陳雲甫言道:“你妹妹只要過的開心就好,但你,要有責任。”

“選一個宜室宜家的賢妻,才能夠好的裨益你的事業,除非你想做承樂王,那孤不管你。”

一句承樂王讓陳景和立馬老實下來。

“時間不早了,抓緊回去休息吧。”

“是,兒臣告退,父王也多保重身體。”

看着書案上積案累牘的公文奏本,陳景和作揖告退。

他倒是有心想知道陳雲甫打算什麼時候讓他替着處理政務,可幾次話到嘴邊都沒敢問。

別整的好像自己多戀權一樣招人忌諱。

陳雲甫確實也忽略了這一點,在心裡,陳雲甫還拿陳景和當孩子呢。

十八九歲,不是孩子是什麼。

這麼想也沒錯,可着大明朝,也就自己一個穿越客,誰家孩子再如何早慧,也沒有十幾歲居中央而治國家的道理。

甘羅那種是時代背景造就的人才。

再說,老秦國纔多大點,一兩百萬的丁口還沒有後世一個縣級市多。

複雜性上就更遠遠不如了。

現在的大明朝也遠不如後世,但絕對遠超原時空的大明。

最具有差異代表性的一點。

傳統地主階級的逐漸消亡。

正如此刻陳雲甫正在審閱的奏本。

奏本是江西布政使湯文送上來的,說了最近發生在江西的一件要緊事。

擠兌。

江西曾經的十幾個大地主眼下正追在江西分行的屁股後面要錢呢。

要的什麼錢。

國債錢。

當年中央再推行兩冊合一、改革稅制的時候有條政策,就是朝廷願意出面贖買各省地主手中的土地發給租戶和佃戶,以國債的形式暫時賒欠地錢。

那麼多年過去,朝廷也一直在償還着這筆地債,只是還沒還完罷了。

眼下江西這一羣曾經的地主不願意等了,也不想再年年躺家裡吃朝廷的利息,拿着債券來到銀行進行兌現。

他們要現銀。

而要現銀的目的也很簡單。

做生意。

江西的地理位置還是很好的,南鄰廣東、東遏福建、浙江,北邊又是直隸,這種環境下,你讓江西曾經的大地主,如今手握雄厚財富的財主老爺們老老實實本本分分也不現實。

誰不想多賺點銀子啊。

受到閩粵兩省的影響,江西的財主也打算轉型當資本家了。

所以就有了這次擠兌實踐。

“江西如今仍賒欠地錢四千七百九十萬兩,江西分行存銀僅爲一千一百二十萬兩,缺口十分嚴重,若是全部兌付出去,恐引起百姓驚慌,一旦百姓取錢無銀,則失朝廷公信。”

陳雲甫捏着這道奏疏皺起眉頭,提起的筆也遲遲沒有落下批覆。

他發愁的自然不是三千多萬兩的缺口,這筆銀子,國庫隨時都能拿出來,讓夏元吉撥款就成。

陳雲甫愁的,是要不要開這個先河。

一旦江西開了提前兌付的口子,那其他的省很可能也會有樣學樣。

浙江、山東、湖廣的大地主可也是不少。

就算朝廷有錢來付,那全國範圍推行工商資本的時機能成熟嗎?

廣東頭上試點省的帽子可都還沒摘呢。

雖然糾結着,不過陳雲甫的心情還是很好。

傳統的舊地主已經開始積極進行思想轉變了, 這是好事。

從地主階級變身成爲資本階級是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

江西的擠兌事件從側面說明,大明眼下的社會進程在總體上是向前的,而不是停滯或者倒退。

若是從這一點上來看,自始皇帝郡縣制開始到如今,一千六百年的發展史幾無變化,尤其是唐代之後,宋元明早清都在唐代經制制度的盤子裡打圈圈,那就更沒必要了。

思索再三後,陳雲甫落了筆。

“擬先行兌付兩成,餘下欠款,後面四年內陸續給付,望江西布政使司多加用心,留意省內錢款流向。”

資本已經萌了丫,永遠都是向陽而生。

而新時代茁壯生長的枝葉,必然刺破腐朽黑暗的封建牢籠!

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四百一十四章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三章:來左春坊吧。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六章:朱標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請假說明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
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第四百一十四章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個筆桿子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三章:來左春坊吧。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六章:朱標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一十六章:回絕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十七章:打擊報復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二百三十七章:古今賢臣,無有媲雲甫者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請假說明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禍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