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安史之亂的潛在危機

當聽到蒲向東張嘴要廣東鐵軌一半的經營權時,伍士皐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傢伙瘋了。

三千萬兩白銀而已,廣東鐵軌一旦通軌,以廣東的經濟體量和發展速度,最多十年也能創造出不小於這個數字的經濟價值。

換言之,十年後的每一年,蒲向東都可以躺着從廣東身上吸走幾百萬兩的新鮮血液!

伍士皐就算再怎麼親近資本也知道,自己若是同意的話,那就是賣國!

“向東,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吧。”

端起茶杯遮住自己半張臉,伍士皐竭力控制自己的語氣保持住身爲一個政客的基本狀態。

wWW▪ тt kдn▪ c o 蒲向東笑道:“藩臺,我是一個商人,花出去的錢總得有回報不是。”

“經營權的事你就不要想了。”伍士皐直接拒絕道:“大王和你的書信裡,只說歡迎你來投資軌道,沒說要給你經營權的事。”

“藩臺的意思是連大王的話都不聽了?”

伍士皐直接笑了起來,擺手:“你不用給我扣這種抗命的大帽子,我伍士皐也不敢戴,要說大王明令同意,別說一半,全給你都成。

但大王沒說,我不能聽你一面之詞的揣度,二十年吧,二十年廣東軌道的所有收益都歸你,二十年後我們收回。

廣東的情況你瞭解,二十年,足夠你從這裡賺個盆滿鉢滿了,起碼,也有兩倍以上的回報。”

蒲向東直接搖頭:“二十年才兩倍的回報,每年的利潤都不到百分之五,這樣的生意,哪個商人會做。”

二十年,兩倍回報,乍一看這不是每年一成利嗎,但要是按照複合年比例計算的話,回報率確實也就百分之五左右。

“這種是長期穩定的回報,不可一概而論。”

“我要三十年。”

伍士皐直視蒲向東,笑了出來。

果然,後者之前提到的經營權不過是一個幌子,漫天要價的幌子罷了,目的僅僅是爲了後面的討價還價。

三千萬兩現白銀,廣東擠一擠也是能拿出來的,真正值錢的,是蒲向東那二十萬想怎麼用怎麼用的奴隸。

沒有工錢、不用在乎生死。

奴隸的效率是工人的一倍以上,成本僅爲工人的一成。

“行,三十年就三十年。”

伍士皐也懶得再去討價還價,非常爽快的點頭同意下來。

“至於說放開監管和投資這一塊,我們廣東一直都非常歡迎你們來,你們賺的越多,我們賺的也越多,合作共贏嘛,不用擔心。”

伍士皐起身相送蒲向東走到班房外,站立住用告誡的語氣說道:“不過事不過三,很多事見好就收吧,錢穩穩當當的賺,別總給我們廣東找麻煩。”

後者揚了一下眉頭,沒吭聲直接邁步離開。

就在送走蒲向東沒多久,陳嘉鼎便尋了過來,開門見山的問道。

“下官聽說蒲向東來廣東了,這傢伙無事不登三寶殿,他這次來,又惦記上什麼東西了?”

“鐵軌。”

陳嘉鼎剛接過茶杯,聞言顫了一下:“鐵軌?他想幹什麼。”

“給咱們廣東二十萬奴工、三千萬兩白銀,要鐵軌竣工後一半的經營權。”

“他孃的做夢!”陳嘉鼎直接破口罵了出來:“您沒同意吧。”

伍士皐微微蹙眉看了眼陳嘉鼎:“你覺得本官會同意?”

後者連忙致歉:“下官冒失,藩臺切莫掛懷。”

“把鐵軌的經營權讓給外夷,那不成賣國了,本官斷無同意的可能。”

伍士皐的話讓陳嘉鼎鬆出一口氣。

“不過,我同意把鐵軌未來三十年的收益給他。”

“三十年...”陳嘉鼎沉吟一陣,隨後又點了點頭:“這還算是合理。”

“工建司早就把鐵軌工程的一期草案給做出來了。”

伍士皐從自己巨大的辦公桌上找出一道題本放到陳嘉鼎的面前,趁着後者翻看的過程說道。

“一期上,廣州城內八條鐵軌,同時鋪設自廣州往東莞一條、廣州往新安一條,這兩個縣又同時要鋪設連接廣州港的鐵軌,預計十二條鐵軌的總長度將達到兩千六百里。

僅這一期工程所用原材料的價值就爲二百三十四萬兩,真等到鋪設下去的時候,不算人工也得將近四百萬兩。

想要鋪滿全省,連接咱們廣東各處,就要跟着修路的工程一起做,三千萬兩壓根不夠,咱們自己估摸着也得湊個兩三千萬出來。”

陳嘉鼎頻頻點頭,這筆經濟賬,他在心裡過一遍就能算出個大概,因此知道伍士皐的話毫無水分。

“本官想的,就是三到五年內把這項工程給完成,儘快讓咱們廣東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陳嘉鼎言道:“此事一成,藩臺可爲我廣東立下豐功偉績。”

“豐功偉績談不上,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份內之事罷了。”

伍士皐淺笑擺手,言道:“對了,那蒲向東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讓我們放開對他們阿拉伯商號的管制,聽他的意思,他們似乎打算加大來粵的經商貿易。”

“放開外資管制?”

陳嘉鼎又皺起了眉頭:“藩臺,這幾年來,咱們廣州城裡的阿拉伯人可是越來越多了,蒲耿壽的歷史前車之鑑......”

“此一時非彼一時。”伍士皐直接打斷道:“我大明不是趙宋,論國力,我大明之富早已遠邁唐宋,論國威,我大明更是無敵。

他蒲向東想做第二個蒲耿壽根本不可能,我們可以把他捧上天,翻掌就能把他拍死。”

陳嘉鼎點點頭,心裡卻是嘆氣。

希望如此吧。

如今的大明,從上到下似乎都被巨大的盛世所矇蔽,有些唐玄宗開元盛世時的味道,當然,大明早已比開元盛世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更讓陳嘉鼎心中擔憂的,就是陳雲甫會不會是第二個唐明皇?

就目前來看,陳雲甫對蒲向東所代表的阿拉伯資本太縱容了。

這和當年李隆基縱容安祿山何其相像!

那麼,蒲向東,會不會成爲第二個安祿山。

安史之亂,可絕不能發生第二次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十五章:幕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十章:背刺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三十四章:靖難!靖難!!(六)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上架感言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章:姚廣孝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十四章:團建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
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三十五章:幕第一十一章:蝴蝶效應第五百四十一章:金州女王,邵檸一世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十章:背刺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別,和未來相擁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子嗣興旺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三十四章:靖難!靖難!!(六)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風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上架感言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四十八章:找到了!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章:姚廣孝第一百三十章:步步殺機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十四章:團建第四百三十七章:疆域和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一百零八章:考慮一下廢徭役!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議,圖謀叛國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一十三章:大明的政治風口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