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

社集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三,上巳節。

曾點曾與孔子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說得就是上巳節的活動。

這一天花開正好,春風習習。

林延潮與文林社的社員一併至九仙山易園。

徐氏父子與家僕早就佈置了場地,除了幾人之外,還有百餘名讀書人也是慕名而來。

林延潮未至之前,衆讀書人們已都是一覽易園,還去了紅雨樓中借閱書籍,之後都深感林延潮選得這社集之地確實不錯啊!

這些讀書人裡大多是慕林延潮之名而來的讀書人,也有部分是社員邀來想要加入文林社的親朋好友,也有是爲了增長閱歷,或者是城裡參加雅集走穴,刷聲望的,不一而足。

到了社員抵達時,已是午後,衆人齊聚在易園一闊處,地上早已是鋪上葦蓆,衆人皆席地而坐。

林延潮到後,衆人都是起身作揖,林延潮亦是還以一揖,算是見過禮了。

社集需有一主持人,身爲社首的林延潮自需親自出場,而翁正春,陳材兩位社副,以及東道徐?都是列於席側就坐,以示不同。

但見林延潮說了幾句歡迎的開場白後道:“今日乃是我文林社第一次社集,我先約法三章,定下三條規矩,先與諸位在這裡道個清楚。”

衆人都是道:“林解元儘管道來,我等洗耳恭聽。”

林延潮目光掃視過衆人正色道:“其一,我文林社社集只爲切磋經義,揣摩八股而設,只講孔孟之書,五經之義,不談玄禪,不談老莊,不談書畫,不設筵席。不可飲酒,違者擯之。”

林延潮的話意思很明白,咱們就是來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的。想要來賞風吟月的就免了。

衆人聽了當下都是悄悄議論起來。

林延潮又道:“其二,我文林社雅集少談時政,少言官府之事,不許糾結社員,滋擾官府生事。違者擯之。”

原來林延潮定的是堅決不談,但經過社員商議,讀書人若完全不談時政是不可能,於是林延潮就改成,不許糾結社員,滋擾官府生事,怕的就是重蹈復社的覆轍。

“其三,雅集之事,定在半月一次,雖屬自願。但對東道不免打擾,下次雅集之時,諸位與集,錢財共籌,以作社集開銷,就暫定在一次三文,若是貧寒者,與社首,社副說明可以不納。”

三文錢可以買六塊饅頭,對大多數家境殷實的讀書人而言。絲毫不放在眼底,所以衆人都沒有異議。

當下林延潮道:“諸位對此三規有何異議?若有異議,可自去之!”

聽林延潮這麼說,下面的讀書人都沒有出聲。林延潮道:“既是如此。大家都認同了,在下身爲社首,指定三名社監來,若是與會社員,有任何違反以上三規者,皆是擯之!”

社監就是維護內部紀律的存在。

但在一般文社雅集裡。哪裡有這麼嚴苛,當下就有幾名士子道:“解元郎我等來此,不過是爲了無拘無束而來,無拘無束而去,若是定這麼多規矩,實在不適。”

林延潮道:“定下規矩,正是爲了讓諸位無拘無束,譬如社集中大部分士子都想專研經義,而汝卻突然與大家提及書畫,那麼敢問你是無拘無束,那麼其他人也無拘無束了嗎?”

聽林延潮這麼說,當下不少人皆是點頭道:“解元郎說得是。”

一旁陳材道:“文林社社集,並非是廣邀諸人,而是擇志同道合之士,道同則留,道不同則去。”

聽了陳材的話,於是兩名士子起身道:“此實不是我等參加社集本意,先行告退。”

林延潮道:“兩位去留自便!”

當下二人離去,但大部分人還是決定留下,也有些覺得先旁聽一二,若是不好,下次就不來了。

於是林延潮指定陳行貴,葉向高,張豪遠三人爲社監。這三人都是行事雷厲風行之人,由他們來監督,必是一絲不苟。

當下林延潮擇孟子一篇來講解,邊講邊與諸位道自己參加科舉時,寫八股時文的理解,治尚書的心得。衆人大部分都是爲了將來科試而來,聽了頓時都十分激動,這是什麼鄉試第一人的考試經驗,以及寫文章訣竅。

林延潮兩世爲人知道士子心底最想聽得是什麼,之前又輔導過陳行貴,黃碧友,張豪遠他們如何考上童生,這等開講說起來,再吸引人不過了。

林延潮講了一個時辰,衆士子們都是聽得意猶未盡,恨不得林延潮再講下去纔好。

不過林延潮確實講得疲倦了,下面就讓各位士子們自行討論,彼此切磋,消化方纔所得。

看得衆人都有不虛此行之感,林延潮不由點點頭,心道看來講學纔是王道啊。自己這是在複製當年顧憲成,領導東林黨的崛起路線。

不過當年顧憲成翰林身份削職返鄉,士子從四方皆慕名而來,故而他在東林講學佈道。而林延潮現在只是舉人,還無法媲美顧憲成,要講學是不現實,所以他折中將文林社,辦成了科舉補習班。

於是林延潮就成了補習天王了。

不過兩人的路線卻一樣,利用個人的魅力和號召力,拉攏一幫同道,召集弟子們,如此可以師徒,故舊的關係,從上而下制定規矩。當然顧憲成最大能量,還是他曾擔任過文選司郎中。

相對東林黨,讀書人自有成社的復社就不行了,無論是張溥、張採,還是後來的復社四公子,他們對其他分社社員都不具備領導地位,只是同盟關係,所以他們論影響力都不配與顧憲成相提並論。

復社從始至終只是一盤散沙,沒幹出什麼事來。

顧憲成一死,東林黨再也沒有這等有領袖號召力的人物,故而沒落,否則也不會連魏忠賢都鬥不過。當然顧憲成領導的東林黨,若鬥贏了魏忠賢,對大明王朝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多少力量辦多少事,現在林延潮沒有想得那麼遠,文林社,只是一個鄉黨而已。

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六章 離家求學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單章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
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六章 離家求學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單章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