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

在明朝科舉考試可謂極度嚴格。

制度一直以來是在進步的,科舉從糊名制,再到鎖院制,再到上一科科舉。

魏允貞上書彈劾首輔張四維,次輔申時行的兒子分別榜上有名,考中進士,認爲兩位首輔有徇私之舉。

魏允貞上疏後,被天子重責,李三才上疏爲魏允貞辯護,亦被重責,結果兩個人都被貶官。

但是去年天子又赦免了這二人,還提拔魏允貞爲右通政,這優厚是僅次於林延潮提爲侍講學士的。

同時此舉天子也是告訴在場內閣大學士,那就是你們爲相時,不許照顧家人。

這也就相當於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了,任何大臣在位時,他們的兒孫子侄不許上榜。

明朝科舉制度十分嚴格,明初時寒門弟子從民間選拔,後來有人統計,寒門讀書人(祖上三代沒人當官的)與官宦子弟在會試時的錄取率達到了一比一,甚至寒門讀書人更多一點。

但不知爲何到了明朝中後期,官宦子弟上榜的比率越來越高,到了後期甚至達到了二比一的地步。

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頭,就算有寒門子弟上榜,也多是如董其昌這樣官宦人家的伴讀,或者是哪位大員的門生。

於是各種黑幕說就出來了,因此魏允貞,李三才這上疏,從此開了大臣子弟不得中進士的先例。

到了林延潮這一次擔任會試主考官,看到在這戒備森嚴的考場,居然也有人手眼通天到給自己遞條子,連自己副主考都打了招呼了,那麼其他房官,其他的官員,甚至王錫爵有沒有人遞條子?

王錫爵應該不會。

王錫爵這人性子他是知道,不結黨,不徇私。

從這一點來說王錫爵可是大明朝那麼多內閣大學士裡難得的清流。

李植,江東之他們都是他的門生,一直想要王錫爵取代申時行爲首輔。但是王錫爵想也不想拒絕了,不是他與申時行關係多好,而是他認爲該怎麼辦事就怎麼辦事,甚至連自己最得意的門生李三才,也沒有給予照顧。

還有一條就是王錫爵的兒子王衡。王衡此人很有才華,屬於進士隨便考的那等。

但王錫爵在閣時,王衡空有一身才華,卻始終被王錫爵壓着不許他中進士。有了王錫爵以身作則,宰相兒子不能中進士這不成文的規矩,才真正固定下來。

也正因爲如此,王錫爵很得天子器重。

正是想到這一點,林延潮拿到這條子時,才下意識地沒有燒掉,先看看到底是何人給自己遞的。

於是答案出來了,給自己遞條子的人……哼,就是張鯨。

換了別人林延潮不會如此動怒,但這個人偏偏是張鯨。

張鯨是什麼人?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也就是令文官聞風喪膽的‘廠公’。

現在林延潮與張鯨還是‘政治盟友’,當初在歸德除掉趙家等等很多事上,都是林延潮託張鯨幫忙。

否則趙家那個通倭的大罪,也不是說判就判的。

當初張鯨幫了林延潮很多忙,現在到了還人情的時候了。當然自己若是王錫爵,沈鯉可以義正嚴辭拒絕張鯨,但偏偏自己不是。

林延潮轉念又想起,林烴離京時與自己說的一番話,不由躊躇。

他告訴林延潮,你也是寒門子弟出身,眼下自己過了這條橋,也應幫更多人過橋纔是。卻說林烴本來授官,但因聽說林庭機病重,又辭了返回福建老家去了。

世上大把人向上鑽營,但也有如自己老師這樣的人,對此不屑一顧。

林延潮推開窗看着天邊的明月陷入了沉思。

次日會試開考。

對於林延潮這考官而言,可以睡到第二日大早。但對考生而言,這日四更天他們就要抵達考場,然後他們要經歷極其嚴苛的搜檢。

考生們要被扒光衣服,所有攜帶用品都是仔細檢查。

因此本來可以一大早就要入場考試的,但因爲要防止考生舞弊,五六千名考生四更天到考場,一一搜檢過龍門後,能夠未時開考就已經不錯了。

當然搜檢的目的是爲了公正公平,但有一些人就是要爲了一己之私,破壞所謂的公平公正。

林延潮舉步走到至公堂時,王錫爵已是在此了。

至公堂上設有公座,面向考場,這時晝短夜長,林延潮抵達從內簾到至公堂時,還未天明,考生還在外頭準備入場。

所以林延潮來的並不晚,但王錫爵穿着閣臣的大紅蟒衣,精神抖擻地坐在公座上,顯然他已是來此許久了。

林延潮道:“不知中堂在此,學生晚了一步。”

王錫爵擺了擺手道:“無妨,僕上了年紀,故而起的早。”

說完王錫爵上下打量林延潮問道:“宗海似乎昨夜睡的不好,可是有什麼心事嗎?”

林延潮心底一動,張鯨給他的條子,他可是在袖中收着,若是在此將條子交給王錫爵,那麼一切之事就……

“學生……學生想着今日大考,心底擔憂,生怕考場上會有變故,辜負了陛下的信任,故而昨晚沒有休息好。”

王錫爵點點頭道:“宗海第一次衡文,難免有此憂慮,但只要問心無愧,即無需多慮。”

一句問心無愧不知爲何有些點中林延潮的心思。

林延潮躬身道:“學生多謝中堂提點。”

當下林延潮於公座就座。

至公堂面向整個考場,烏瓦爲頂白牆爲壁的考巷一排一排地鋪向遠方。

位於至公堂南面的考場正中央乃是一座三層小樓,這小樓就是明遠樓。

明遠樓與至公堂有一條道路連接,這明遠樓的意思,取自大學的一句話‘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

三層小樓裡底部四面是門,而二樓三樓則四面是窗,所有的考棚都是南北面嚮明遠樓,故而站在明遠樓上任何考生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在眼底。

外簾官裡的監試,提調,巡查官員在開考後就在明遠樓上巡查,也可以對考生髮號施令,白天舉旗,晚上點燈。

而在開考前三日,禮部會請僧道在明遠樓上設壇打醮三晝夜,還有官兵搖旗喊道,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此舉很玄學,意思也是告誡考生平日要行善積德,不然考場裡會有因果報應。

林延潮看着考場,心底感慨萬千,六年前自己也是在這萬千考棚中一間考試。

當時考棚還有部分是木瓦結構的,現在都已換成了磚石了,那麼當年那間山長林垠與自己一併考試的考棚今天早已是拆掉了吧。

想到這裡,林延潮生出惆悵來。

隨着號炮一響,考生入場。

監察官員也是陸續登上了明遠樓,而王錫爵,林延潮只需坐着,昨日擬定的考題,早就全部印製完畢,等待考生入場後,即行發放。

龍門前。

孫承宗,陶望齡,袁可立,楊道賓,袁宗道,林歆,陳應龍,陳一愚,林繼衡。

陶望齡,袁可立左右還有侯執躬,他是林延潮在歸德的門生,今年剛通過河南鄉試。

還有其他林學門生如於仕廉,周如砥,董懋策,黃輝等,他們有的是林延潮的門生,有的是陶望齡,郭正域的同鄉好友。

林延潮公務繁忙,不可能親自授徒,所以不少學生都是陶望齡代自己教授。所以陶望齡,事功學派裡的地位就相當於教授師,猶如王學裡王畿,錢洪德德地位。

除了陶望齡,在林學中與之相當的還有郭正域,林延潮去後,當初林學留在京裡的門生,都是郭正域代爲教授。

眼下他們聚集在龍門前,面色凝重,望着長長一列的考生。

“十年寒窗在此一朝。”一人捏緊了拳頭。

“只去金榜題名,光耀祖宗!”

“苦心人天不負。”

也有人看向陶望齡心道:“我等要是有陶兄的才學就好了!”

“是啊,這一次會試,他必是探囊取物。”

“他在先生門牆下最久,學問最好。”

“話不可這麼說,不要妄自菲薄。”

“正是,人人都有機會。”

陶望齡望着天邊的彤雲回過頭對衆人抱了抱拳然後道:“陶某在此祝諸位早登金榜,既不辜負了所學,也不弱了咱們林學的名頭。”

衆人一併齊笑道:“正是如此。”

“願與陶兄一併金鑾殿上面聖!”

“正是。”

長長的隊伍慢慢挪動着。

而崇文門客棧裡。

掌櫃對孫承宗道:“孫老爺不好意思,車都叫完了,估摸着你要自己走到貢院了?”

“什麼?”孫大器憤怒,爲何其他舉人都有車,偏偏自己沒有車。

掌櫃也有點不好意思,因爲本來是一輛車兩個考生坐的,但偏偏最後一輛車,那舉子不願與人同乘給了臨時給了掌櫃三倍錢,自己走了。

導致孫承宗沒有車坐。

看着重重的考箱,難道叫孫承宗雙手提着從崇文門走到貢院嗎?

孫承宗臉上抹過一絲怒色,正待這時一輛馬車停在了客棧前。

孫大器幾乎喜極而泣,這時候馬車上走下有一個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林府的展明。

展明下了馬車向孫承宗拱手道:“孫先生讓你久等了!”

孫承宗聞言一笑。

同時在貢院之中,林延潮此刻有了決定。

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九十一章 民心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十九章 買書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五百一十九 來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七十三章 講會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二十九章 送信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冬衣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
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九十一章 民心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十九章 買書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五百一十九 來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七十三章 講會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二十九章 送信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冬衣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