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

聽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林延潮赴完恩榮宴後就回了會館。

喝了陳濟川端來的醒酒湯後,林延潮沒有馬上睡覺,將恩榮宴上的事反思一番,恩榮宴開始自己表現還可以,但是幾杯黃湯下肚後,再被何洛書挑釁後,自己脾氣就爆發出來了。

醉酒雖有其因,但更重要是得志而傲心理爆發,自己本就有好戰鬥的性子,小時候與大娘一場罵戰,差點被鄉人譽爲洪塘罵神。

這個脾氣,以後入官後,一定要慎之戒之,能玩暗的,絕對不來明的。

於是林延潮將申時行那句‘人上之人,視人爲人,人下之人,視己爲人’的話抄寫起來放在案頭上。

以往自己讀書時,案頭上放得是林烴贈自己的那句‘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現在自己已非青衿士子,讀書作學問雖不可放下,但爲官入仕,就用申時行贈自己的話,來用作警醒自己。

做完這些事後,林延潮這纔回房合衣睡下,一覺到天亮。

恩榮宴後次日,林延潮率三百餘進士拜謁孔子廟,行釋菜禮,最後去碑林刻石留名。

國子監旁的孔廟碑林,被稱爲四大碑林之一,刻着元明兩朝數千名進士的名字。

每一塊碑上就刻着一榜進士的名字,巨大的石碑上留着是讀書人的榮耀。

“雁塔題名第一事!”

衆讀書人到了這一刻都是倍感高興,他們見證了歷史,也成爲了歷史。

林延潮穿着狀元的冠帶,也是遙想當年白居易年少中進士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來。

那麼自己是不是要寫‘孔廟碑林題名處,三百人中最少年’呢。

這時工部負責碑刻的官員笑着道:“狀元郎可知要添兩塊碑了?”

林延潮與衆進士們奇道:“爲何是兩塊碑?”

官員笑着道:“是這樣的,商文毅公三元及第後,景泰年間國子監在文廟外殿別立一碑,以彰其名。而狀元郎乃商文毅公後三元及第第二人,自也是別立一碑供萬世讀書人的瞻仰。”

衆進士聽了都是滿臉羨慕嫉妒。我等不過一碑上小小的名字罷了,你還可以三元及第獨立一碑。

林延潮謙虛道:“我豈敢與商文毅公並舉。”

然後一名禮部官員又拿着一張榜給林延潮道:“請狀元郎過目!”

但見榜上寫着‘萬曆庚辰科林延潮榜’幾個字,榜下則是密密麻麻的三百餘名進士的名字,官員笑着道:“這是要在禮部留檔的。”

看着榜上。這一行萬曆庚辰科林延潮榜的大字,這就是狀元的地位啊。

身爲狀元可以冠名金榜榜名,此外林延潮的福利,還有會試杏榜榜名,以及萬曆四年福建鄉試桂榜榜名。這就是‘名冠三榜’。

要完成名冠三榜這個成就,唯有三元及第纔可以。

當然這三榜的含金量,分量最重的還是殿試榜名,因爲進士題名碑上留的自是殿試排名。

國子監的官員當下呈筆讓林延潮撰寫碑文。

林延潮知自己今日已是大大出了風頭了,不可再專享其美,當下把這機會讓給了第二名蕭良有。

蕭良有欣然下筆。

但見碑文上寫下萬曆八年庚辰科,賜進士及第第一甲三名,林延潮,福州侯官縣;蕭良有,漢陽漢陽縣;張懋修。荊州江陵縣。

賜進士出身第二甲五十七名……

碑文寫好後,將會刻在碑上,百年之後,子孫後代來到孔廟,看進士題名碑時,手指到一個名字後就會激動道,你們你們看,這某某就是我的先人。

碑林刻名留下身後名,讀書人一輩子風光莫過於斯。

至此進士釋褐的儀式已完,衆進士們下面要準備去六部觀政。而林延潮則是要進翰林院了。

夜幕已降。

紫禁城的漏刻已是指到了亥時。

乾清宮內,御座之下仙鶴香爐的鶴嘴上吐着青煙。

侍候太監走來往香爐裡添了檀香。

而坐在御座上的天子正聚精會神地看明日常朝的奏摺副本。

在三楊當政時定下規矩,每次早朝只言八件事,且要奏事的大臣必須在前一日將副本送至內閣。內閣票擬後再送至御前披閱發落。

這樣的制度下,導致早朝越來越無聊,只是虛具形式而已。所以前任天子的前任嘉靖帝自大禮議後,就開始‘消極怠工’不去參加早朝,以至避居西苑幾十年不上朝。

嘉靖帝不去參加早朝,但不等於不辦事。權力一直抓在手中。

但這對於臣子而言,就是不滿,果斷的必須罵一罵,御史嘉靖帝就背上了一個荒政的名聲。

至於沖齡即位的小皇帝吸取祖宗的教訓,每日戰戰兢兢,在常朝前一晚上批閱奏章。

儘管每篇奏摺上,都有首輔張居正都已經在上票擬寫好了意見,不過小皇帝還是要認認真真地讀完,如果是奏事奏疏,在後面認認真真用硃筆寫上‘知道了’。

而若是要天子意見的辦事奏疏,小皇帝就根據票擬上意見寫上‘如擬’兩個字就好。

奏疏上第一本《再乞休致疏》,正是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寫的,這已是他第二次上書請求致仕了。

二月時,張居正已是上了一本《歸政乞休疏》。

張居正在這奏疏裡寫到,

……以致心血耗損,筋力虺隤,外若勉強支持,中實衰憊已甚。

然後張居正意思天子,請求歸還大政,自己致仕回家。

此奏章小皇帝之前已與馮保與兩宮太后商議過,然後立即下旨挽留,並照例賜予衣食給張居正。

下面又是幾封奏事奏疏,小皇帝看了下,最後兩封奏疏很有意思。

一封是《彈劾翰林何洛書疏》,還有一封《彈劾新科狀元林延潮疏》。

這兩封奏疏是放在一併的,顯然是有關聯的。

小皇帝心想這林延潮狀元才當了一日,就被御史彈劾,這也是創造記錄了吧。

小皇帝先拿起彈劾林延潮的奏疏看了,裡面疏彈劾林延潮與何檢討在恩榮宴上爭執失儀之事,言林延潮身爲狀元與翰林爭吵,有失體統。

小皇帝本以爲什麼事,看了不由拍着桌子笑了起來自顧道,有意思,有意思。

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五百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三章 能否讀書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封推感言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一百章 出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
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五百七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三章 能否讀書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封推感言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一百章 出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