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

會試是二月二十九放榜,而殿試是定在三月十五日,望日這一天。

此刻臨近殿試只差不過兩日。

林延潮經過上一次差點被帶走的經歷,現在在會館裡哪也不去,只是靜待的殿試一日。

眼下他在屋裡練字。

要知道在殿試中,考生一手好字也是很重要的。

因爲殿試沒有采用糊名,謄寫的制度,考生的每張卷子都是直面考官的,若是能寫一筆好字,無疑能讓讀卷官心情舒暢,給考生大大加分。

當然這也就是爲何正德時臺閣體那麼流行的緣故,而到了嘉靖年間,復古之風大炙,書法也隨着文章一併師法漢唐,顏體柳體又重新成爲主流。

林延潮從讀書第一日起,就學顏體,磨練書法至今。

當然林延潮現在練字,不是臨陣磨槍,而是通過練字來靜心,排解一下情緒。

這幾日自己不免憂心忡忡,自己通過張簡修給張居正遞話,意思已是很明白了,張居正會如何想,如何迴應,自己拿捏不準。

自己與張簡修說的很明白,我對張居正的態度,至少不會是敵人。

當然張簡修也對自己提出招攬。

林延潮知道若是自己答允了,那麼殿試三鼎甲,必有自己一席之地。但是若是拒絕了那就懸了。

林延潮心底作出利弊分析,自己答允,殿試成爲三鼎甲,甚至狀元,完成連中三元的偉業,可是從此也就被視爲張居正一黨的人。

當張黨的人,固然這兩年很風光。但歷史上張居正倒臺後,這些人都是通通被清算的,政治上站錯隊的下場是很悲催的。到時候別說自己區區一個狀元。就算內閣大佬都用沒用,別想全身而退。

身爲穿越者最大的福利。就是能把握歷史的走向,省去無用功,故而自己絕對不能投靠張居正。

不投靠,不等於要反對。但別人不這麼看,特別是張居正看來,自己老師一家與張居正不睦,很容易讓張居正以爲自己不是他一邊的,甚至反對他的。

故而張居正很可能在殿試上給自己一個低的名次。這時任何處在林延潮位置的人。就覺得張居正這是打壓自己,這不公平。

但從張居正角度看來,誰到了他的位置都會這麼做的。

殿試上雖說是天子說的算,但真正的決定權還在張居正手裡。拿不準張居正的態度,林延潮故而纔會憂慮,畢竟自己對這樣大佬心底揣摩不透,他如何反應,自己料不到。

但不加入張居正一黨是他的底線,就算自己不是穿越者,他也不會選擇張居正來當自己的波ss的。

林延潮明白自己。做事時,會玩弄一些權謀,爲了達到目的。會使用一些手段。

而張居正也是如此,排除異己,喜歡玩弄權術和手段,這是官員公認的。

區別在林延潮這點權術手段,在張居正這等久歷宦海幾十年的官僚看來,都是當初他玩剩下的。

林延潮就算要經過二十年,官場上的歷練,以及打怪升級,也不一定能達到張居正的水平。

既是達不到張居正的水平。那自己在張居正那班門弄斧,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有意思嗎?

另外他與張居正都是追求事功的人。

張居正個人能力很強。個性也很強,容不得別人對他有一絲反對和質疑(禁燬書院的例子。御史科道連屁都不敢放)。

林延潮若給張居正當小弟,少不了要忍氣吞聲。林延潮是低調,但要這麼俯首貼耳,他是辦不到的。

對張居正而言,官員聽話好用,能執行他的命令比個人能力更重要。

至於申時行就不一樣了,老申是那等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官員,待到國家有事時,要用人時候,林延潮這樣肯勇於任事,志在事功的官員,就是他所需要的。

任事時申時行大概會給你一個方向性建議,但不會在條條框框上約束你,林延潮就可以在此一掌拳腳。

所以林延潮可以與申時行搭,不可以與張居正搭。

對於林延潮而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事功的方向。至於官位越高,權利越大,那麼事功的成就也就越大。

若是追求官位的升遷,迷失於權力之中,最後爲了權勢,而忘記年少時立下的志向,那就是忘了初心。

失去了初心,那麼就算最後官居一品,人生也是失敗。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故而明朝那麼多大儒,別人只記住了王陽明。

至於治國,平天下,大明唯有一相,那就是張居正,其餘幾百個首輔,閣老,誰記住了?

當然拋去事功,能醒掌天下權,誰能不愛?

若是林延潮殿試上,能入頭甲,甚至狀元,成爲大明朝第一個連中三元,又是如此年輕的狀元,那麼將快速積攢聲望,將自己推至一個極好的地位。

有了名望,很多事就容易水到渠成,對於事功也就更便利。

想到這裡,林延潮心緒不能寧,不由手中的筆一抖,墨汁沾到了紙上,一副字就這麼毀了。

看到寫到一半的裴將軍貼,林延潮不由感嘆,自己還是修養不夠,做不到君子坦蛋蛋,小人藏激激的地步啊!

殿試前,也不用讀書了,索性就在房內練字了,將心平靜下來,否則再胡思亂想下去,不上考場,自己心態都失衡了。林延潮如此想到,然後又拿了一紙繼續寫裴將軍帖。

入陣破驕奴,威聲雄震天。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林延潮想到當初林誠義教自己學書法時說道,學書法當先學古人風骨。

自己學顏體,心中當有顏真卿那股錚錚鐵骨之氣。

是啊,人不求人一般高,自己何必去求張居正。我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就算一時沒有狀元又如何。

想到這裡,林延潮心緒不由平靜下來。

不知不覺間的筆下越寫越是舒展,連光陰流逝也是忘卻。

只見額上汗水顆顆滾落,屋內只有筆尖划動紙張的聲音。

兩日光陰就在林延潮的臨帖中渡過,不知不覺終於來到殿試一日。

單章兼請假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答書友問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六十章 官吏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
單章兼請假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答書友問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六十章 官吏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