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

學生時代,大部分人都作過考試時間不夠,然後被嚇醒的夢。⊙,

這個夢不可怕,最可怕是,醒來以後發覺,這真的不是一個夢,然後當場吐血。

皇極殿之外,天色已暗,馬上就要入夜,這時候大部分考生已是在寫第二篇了,而且快寫完了,但林延潮卻一個字沒有動。

這樣的體驗着實太糟糕了。

這時候執事官已是開始分燭了,幾名考生自信地擺了擺手,看來是不等天黑就要謄正完畢交卷了。

林延潮看了一眼,就斂下心神,開始讀第二道題。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看了這一題,林延潮不由佩服,這題目出的實在是妙啊!

完敗林延潮見過所有策問題目,與會試時‘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換了一般的考生,連這題說的什麼意思都不明白,但就算看的明白,能答得好的更難,而放在別有用心的人,一看有種細思恐極之感。

這一題說的是什麼意思?

裴度何人,李唐名相,具體事蹟不多說。

這題目正出自新唐書裴度傳。

背景是唐時爲了肘制相權,令宰相奏國家大事,要金吾密奏天子,不可以私下議事。裴度爲宰相時,唐朝中央附近藩鎮林立,

裴度認爲要剷除藩鎮,於是請天子允許宰相,可於私第裡,招天下英豪詢問籌策,與朝臣商議朝政。天子允許。之後裴度剷除藩鎮,成爲李唐一代名相。

這段故事放在當時確實是佳話。但到了眼下卻很微妙了。

這道題考的是什麼,乃將君權下授相權。

這道題目,是不是很誅心?

林延潮揣測殿裡大部分考生,他們會怎麼答?恐怕這一場裡捧張居正臭腳的人會有很多吧。

張居正曾有一句名言,吾非相,乃攝也。

這也就是張居正敢說此話。換了大明其他任何一位首輔,敢這麼說,都要被拉出午門,彈jj彈到死。

大明朝政治和諧時,天子掌‘批紅’,內閣掌‘票擬’,六部尚書掌‘辦事權’,各司其職。

換句話說,這就是中國版的三泉分立啊。

批紅權等於決定權。票擬等於議事權,六部尚書行駛是行政權。這個構想脫胎於三省六部制,但在權力制衡上更進步了。

然後張居正說,吾非相,乃攝也。

就是要以相權代行君權,你這是要有幾個意思?

不過張居正這麼說,很多讀書人也十分贊成。咱們大明就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們一直實行的是虛君政治。

皇帝你只要蓋個章就好了。天下事交給咱們讀書人來辦就好了。什麼你不信任,咱們自小四書五經白讀的?你要相信咱們的節操嘛。

裴度當時要君權下授相權。是爲了對付藩鎮,而張居正要君權下授,是爲了變法。

沒錯,古今變法之事,一定要大權獨攬。張居正通過在殿試上考這道題,就是想讓自己攝政更名正言順一點。讓士子爲自己鼓吹來製作輿論,這也是他一貫的手腕。

所以策問這第二道題纔是重點,士子爲了殿試裡有個好名次,必是在文章裡捧張居正的。

但是林延潮卻不能這麼寫啊!這殿試文章,將來關係到自己的政治立場。

林延潮不是張居正的人。自己的座師是申時行。

申時行是什麼人,除了內閣大佬外,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帝師。沒錯,他是教導過萬曆皇帝的,史書上說,萬曆皇帝對他這位老師十分信任,要不然怎麼當了十年首輔。

所以申時行是一個‘保皇黨’,那麼想也不用想,自己將來也是保皇派。

因此在會試時,自己在策問中,支持張居正變法,自成格局,不必如王安石那般託古言制,丟掉那張皮,殿試第一道題,林延潮也可以替張居正洗白,雖沒有內聖,但也可以外王,先聖不是外王先決之路。

但是你第二道題,你說要以相權代行君權,那就不行!

立場問題上,不能含糊。

林延潮毫不猶豫下筆就寫。

王者承天意以從事。

天以天下授堯舜,堯舜受命於天而王天下。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夫聖王未嘗不待賢臣已成其功業。

通篇說下來,君權天授,賢君有賢臣輔之。堯有四臣宰,舜有臣五人,都天下大治(託名古人是必要的套路)。

正如天子要承天意行事,那麼宰輔也要受命於天子行事。大意如此,然後長篇大論。

林延潮言辭也不鋒芒畢露,罵相權竊君權,那肯定是找掛科的,但通篇上提倡權操於天子,相權來自與君權所授,這你不能說我有錯。

這時候皇極殿外光線已暗。

日已是西垂,落入西山後,天邊浮出晚霞。

堂上張懋修,蕭良有,顧憲成,劉廷蘭,黃克纘等人都已是將卷子寫完交到了受卷官那。

雖說殿試沒有謄寫,但還是有糊名的。受卷官一拿到卷子,就先行彌封。

堂內數位讀卷官,有的已是拿着考生彌封好的文章,迫不及待地先讀了起來。

隨着考場上的考生一一離去,剩下的考生也是在最後謄寫文章。殿試裡給考生兩支燭,不過有不少士子就沒有用的。

待他們寫完文章交給受卷官後,步履輕鬆地走出殿外,在殿門外碰見相熟之人,還傳來一兩聲低低的笑聲,笑聲裡聽出擺脫壓抑後的舒暢。

至於其他考生,也多是不急不忙的謄寫,陸續皇極殿上的位置一個個的空了。

考生從殿上交卷離去,但林延潮對此恍然未聞。

此刻寫出合乎當權者的文章,已是林延潮次一層的追求了,此時此刻的他,只想寫出心底的好文章,只是在有些字眼上作了淡化處理。

林延潮全神貫注地寫着,不知不覺間眼前突然一暗,原來第一支蠟燭不知什麼時候暗了。

林延潮不急不忙,拿過第二支蠟燭來,此刻皇極殿內,大部分位置都空了,唯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考生仍在做題。

殿裡燭光星星點點,這一刻多麼似曾相識,讓林延潮想起了,當初在濂江書院的二梅書屋時,自己秉燭夜讀的一刻。

那時也是大部分同窗都離開了,在書屋裡,唯有自己和幾個人同窗支着蠟燭,猶自在讀四書五經。

寒窗十載就是爲了今日這一刻,這也是自己讀書生涯的終點了。

看着殿上的燭光,林延潮有些恍惚,這時纔想起現在不是想這麼多的時候。

林延潮第二題寫的已是差不多了,當下點上蠟燭繼續寫。由於之前第一道題花了太多功夫思考,現在對林延潮而言時間不充裕了,第二道題寫完後看來沒有辦法修改稿子了,只有直接謄寫至正捲上了。

索性一邊謄正,一邊修改,只要自己有整篇文章架構在腦海裡,如此就不怕謄寫時出錯。

林延潮手腕懸於捲上,運筆如飛,一個字一個字在筆下現出。既是正卷,要求每一個字必須寫得工整美觀,而且林延潮還需在正捲上完成修稿,難度還是不小。

但林延潮此刻心底無比沉靜。

無論是四周陸續起身交卷的考生,還是幾位身爲閣老尚書的讀卷官走考場上巡視,都不能干擾此時此刻他的心境。

多年讀書養氣,令林延潮有了一種遇大事能有靜氣的涵養。

此刻張居正從外間走至皇極殿來,皇極殿旁有一暖閣。

方纔他剛與天子在暖閣裡奏請了編輯歷朝寶訓,實錄之事。現在張居正目光在皇極殿上一掃而過。

但見殿上已是空曠,考生卻寥寥無幾,只有十七八人在那秉筆直寫。

到了這一刻,考生都是額上冒汗,露出焦急之色。張居正知道越是到最後,心底就越亂,寫出來的文章就越差。

不過衆考生中唯有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坐在殿角,不過十**歲的樣子,雖仍在寫卷,但背心卻是挺得筆直,懸腕運筆透着一股從容不迫的味道。

“元輔大人!”

申時行見張居正行了禮。

張居正將目光收回道:“今日殿試試兩道題頗緊嗎?”

申時行笑着道:“尚好,不過就是寬限都兩日,也是會有人寫不完的。”

張居正沉吟道:“士子畢生之業,在殿試一舉。若是考生未畢,不用催逼,且容至四更好了。”

申時行道:“是。”

於是申時行轉過頭將張居正的話一說,這十七八個考生都是神情一鬆。

林延潮擡起頭,但見在殿旁宮燈之下,一名五十餘的官員站在那,此刻面有美髯,身材頎長,若不說年歲,乃是一個翩翩美男子。

見對方正盯着自己看,林延潮停筆拱手,然後又垂下頭繼續寫文。

對方則是捏須笑了笑。

林延潮繼續從容不迫的寫卷,待第二支燭暗之前,將兩篇策問盡數寫完。

看着已是大功告成的試卷,林延潮不由一笑,當下拾卷而起,來到受卷官前道:“學生寫完了。”

交卷之後,林延潮走出皇極殿,不由心情舒暢。

看着殿外月明星稀,他不由心道,這紫禁城的月色,真是好啊!

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
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