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誰取葉赫

“玄菟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雲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丸都,佇觀妖氛滅。”

“你又寫詩?”

“這可不是我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遼城望月》,這首詩就是在這遼陽城寫的。”

“難怪,我就說怎麼還有‘駐蹕’這樣的詞。”黃芷汀踩着雪,笑吟吟地道:“不過,他說的妖氛應該是高麗吧?高麗現在不是朝鮮麼,你要滅了朝鮮?”

高務實搖了搖頭:“昔日妖氛自然是高麗,然今日妖氛卻另有其人,我好端端的,滅朝鮮作甚?好歹也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不徵之國。”

但“不徵之國”卻說服不了黃芷汀,她搖頭輕笑:“不徵之國?安南也是不徵之國呀,我瞧着你出兵安南之時也沒考慮這個。”

高務實道:“中國徵四方,皆出師有名,安南之事你是知道的,若非其行刺之舉敗露,我何有之徵?”

黃芷汀笑道:“安南是咎由自取,這我自然知道,不過你說中國徵四方,皆師出有名,我倒是不太清楚,就說朝鮮,或者說高麗吧,難道當年都是師出有名的?”

“有的,太祖皇帝有過統計。”高務實道:“昔日太祖皇帝善待高麗,然彼時高麗仍然不肯完全斷絕與北元的關係,不僅如此,還擅殺明使,刺探軍情,因此太祖皇帝曾下旨責問,你可知太祖皇帝怎麼說?”

黃芷汀搖了搖頭,好奇地問:“怎麼說?”

“朕觀高麗之於中國,自漢至今,其國君臣,多不懷思,但廣詐交而構禍。在昔漢時,高氏失爵,光武復其王號,旋即寇邊,大爲漢兵所敗。唐有天下,亦嘗賜封,隨復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絕。迨宋之興,王氏當國,逼於契丹、女真,甘爲奴虜。元世祖入中原,當救本國於垂王,而乃妄懷疑二,盜殺信使,屢降屢敗,是以數遭兵禍。今王顓被弒,奸臣竊命,將欲爲之,首構讎怨於我。

……朕觀此奸之量,必恃滄海以環疆,負重山固險,意在逞兇頑以跳梁,視我朝調兵如漢唐。且漢唐之將,長騎射,短舟楫,故涉海艱辛,兵行委曲。朕自平華夏,攘胡虜,水陸通徵,騎射舟師諸將豈比漢唐之爲。”

黃芷汀恍然道:“太祖皇帝此說,是恃水師之力,認爲若徵高麗,必不如漢唐之費力。不過,這似乎也不能說明徵高麗完全師出有名。”

“我尚未說完。”高務實道:“太祖又說:高麗隔大海,限鴨綠,始古自爲聲教。然數被中國累朝征伐者,蓋爲所生鸒端。

朕觀累朝征伐高麗者:漢伐四次,爲其數寇邊境,故減之。魏伐二次,爲其陰懷二心,與吳通好,故屠其所都。隋伐二次,爲其寇遼西,闕蕃禮,故討降之。唐伐四次,爲其弒君並兄弟爭立,故平其它,置爲九都督府。遼伐四次,爲其弒君並反覆寇亂,故焚其宮室,斬亂臣康兆等數萬人。元伐五次,爲其納逋逃,殺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興師往討,其王竄耽羅,捕殺之。原其釁端,皆高麗自取之也,非中國帝王好吞併而欲土地者也。”

黃芷汀愕然道:“高麗竟然被打了這麼多次?”

高務實笑道:“所以現在老實了啊。”

黃芷汀道:“看來這個不徵之國,也就是說說而已,真要是主動求死,朝廷該徵還是會徵,是這個意思吧?”

高務實沉吟了一下,道:“太祖的原話是這樣: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爲不祥。彼即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他頓了一頓,解釋道:“也就是說,太祖的本意是,不可自恃中國富強,貪圖一時之戰功而無故興兵伐之,但若是這些不徵之國主動擾邊,則錯在彼方,我討之伐之,便非‘無故’,乃是師出有名也。”

黃芷汀道:“知道了。不過你說今日朝鮮老實,而遼東之妖氛另有其人……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

“你以爲呢?”高務實反問道。

“我哪裡知道遼東的事?”黃芷汀搖頭道:“不過,蒙古剛剛犯邊遼南,你也因爲遼南之戰高升巡撫,想必你說的是蒙古?”

高務實搖頭道:“暫時來看是蒙古,但將來或許會是女真。”

“女真?”黃芷汀詫異道:“我聽說女真人分了好多個部落,每家的兵力幾乎都不足一萬,甚至能有三千便是大部落了,你覺得女真人也能成爲‘妖氛’?”

高務實道:“女真驍勇,不遜於狼兵。芷汀,你想象一下,如果有六七萬狼兵在手,還穿了漢軍的盔甲,拿了漢軍的兵器,其將領也頗知戰陣,這樣的敵人,稱得上妖氛嗎?”

黃芷汀沉吟一下,道:“遼東有多少漢軍?”

高務實道:“在冊十七八萬,刨除缺員之後可能不到這個數,而其中可以野戰的部分或許只有五萬左右,這五萬裡面大概有近四萬都是寧遠伯李成樑的家丁。”

“我聽說你和寧遠伯關係很差?”黃芷汀一聽這個兵力情況,頓時有些緊張起來,問道:“你要不要從安南調些兵來?安南兩大警備軍(升龍、金港)有兵八萬,聽說現在還在搞那個‘預備役’,我覺得你就算把整個金港警備軍全部抽調北上遼東,也是沒有關係的。”

高務實擺手道:“不用。”

“不用?”黃芷汀有些着急,道:“萬一蒙古人瘋了,非要要找你報一箭之仇,那李成樑又和你關係不睦,一旦坐守廣寧不動,你在遼陽豈不是危險之極?”

高務實道:“第一,蒙古人今年損失很大,短期內沒有大舉興兵的能力;第二,你知道圖們前次來遼南爲何只帶了八千人?因爲帶多了他也不敢,土默特徹辰汗把漢那吉是我安答,圖們若大舉南下,我有把握說服把漢那吉出兵直接佔了圖們老巢,到時候再配合大寧的戚南塘,圖們連察罕浩特都保不住。”

“哦?”黃芷汀看來有些意外,說明她對北邊的局勢的確談不上很瞭解。

高務實又道:“再說,即便我要加強遼東,也不需要從安南調兵。我在大明的家丁還多呢,只是……不好都調來遼東罷了。”

高務實的確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他目前的問題在於不敢調。

遼東的情況,此前早已說過,有其獨特性,巡撫、總兵乃至總督分駐三處,如果單以地理位置而言,遼河以東的廣大地區全是巡撫“直轄”着,總兵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管遼西防務,而總督就更不用說了,遠在京師附近的密雲。

這樣一來,如果高務實要調動大量家丁來遼東,肯定會主要佈置在蓋州、海州、遼陽、瀋陽和開原這一線,而這一線都是遼河以東,且恰好隔斷了遼西和遼東。如此,在朝廷眼裡就很危險了——有割據一方之勢!

以高務實之謹慎,即便他覺得按歷史上朱翊鈞在這些問題上的“大度”,可能未見得會有別的想法,但朱翊鈞不多想,不代表沒人多想,要是三天兩頭有人就此上疏彈劾,他高務實豈不是整天只剩下上疏自辯、上疏請辭這兩件事好做了?

所以,就算高務實能輕易調動幾萬家丁來遼東,他也不會去做。再說,調動幾萬家丁來遼東,本身也是一件虧本買賣。

這些家丁分散在各地時,本身就各有任務、各有營生——騎丁負責塞外的運輸護送,步丁負責國內的運輸護送,而各種護礦隊、護廠隊更不必說,屬於“企業駐軍”性質——因此養起來基本上不虧本。

但如果這些人被全部調來遼東,那就不同了,首先是加重遼東的糧食負擔,這一點不用解釋;其次他們在遼東沒有什麼事做,只能坐吃山空,也加重京華的負擔。

安南的八萬警備軍之所以可以養,那是因爲京華在安南的特殊地位使然,兩大警備軍相當於安南的“御林軍”,京華本身只負責提供武器裝備,平時的養兵是安南都統司出錢的。

當然,這個賬走得很神奇,安南都統司是把錢先給京華,然後京華自行負責發餉。

很顯然,高務實是要避免兩大警備軍認不清形勢,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的兵。

這時候黃芷汀突然問道:“你在遼東預計還要呆多久?”

高務實一怔,搖頭道:“這倒不好說,我估計至少三年應該要做滿。”

按照大明的習慣,以及高拱當年的考課法,任職三年會有一個大考,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三年算是一個任期。

“我……我要是來遼東,是不是也能帶一些家丁?”黃芷汀低着頭問道。

高務實稍稍一怔,繼而笑起來:“你身份特殊,不管你在安南擔任什麼職務,在大明朝廷眼裡,你都是朝廷的土司。既是土司,你的狼兵就都算作是跟其他將領的隨任家丁一般,你自己去了哪裡,當然也能帶着他們去哪裡。”

“海東的兵力很充足,到時候我可以調幾千狼兵來遼東。”黃芷汀說道。

但高務實卻搖了搖頭:“你調狼兵來遼東,和我調升龍、金港警備軍來遼東有什麼區別?我調過來,還可以把他們當做撫標,朝廷得給我發一部分錢糧,你調過來的話,你又不在遼東任職,朝廷可不會給狼兵們發餉,到時候虧也虧死了。”

黃芷汀道:“可狼兵本來就不發餉啊,不僅我們土司是不給狼兵發餉的,我們帶着狼兵隨朝廷出征,朝廷也不發餉的,只管吃飯。你要是不管飯,那也沒關係,安南今年豐收,海東不缺糧,我自己能養活這些人,你只要出船運糧就行了。”

高務實打趣道:“芷汀,你這個思維可要不得。”

“怎麼?”黃芷汀有些莫名其妙。

高務實笑道:“等你嫁給我,你浪費的錢糧就是我浪費的錢糧,你得精打細算才行啊。”

黃芷汀被他說得一時語塞,臉色也有些紅,好半晌才道:“那怎麼辦……我,我是覺得你這樣不安全。我聽你之前所說,你能用的那幾個人,現在都還在遼南,就算遼陽有事能夠調過來,也就兩千多不到三千人,再加上你自己的撫標三千,這也就五六千人。”

高務實道:“曹簠手裡還剩五千多家丁,我估計他會想法子補足原先的六千之數,我這不就有一萬多家丁可用了麼?”

“我還是覺得不夠。”黃芷汀搖頭道:“李成樑既然不可靠,就要做最壞的估算,就好像遼南之戰一樣,萬一又出現一次他按兵不動的情況,那怎麼辦?你說圖們近期內沒有餘力出動,這可能不假,但昨天你不是還收到消息,說原先炒花部的煖兔跟女真葉赫部攪和在了一起嗎?這個葉赫部好像挺厲害的,打得哈達部完全抵擋不住,要是將來葉赫爲禍,你就只有這一萬多人可用……”

葉赫的確是女真強部,尤其是在清佳砮、楊吉砮兩兄弟手中這些年,葉赫的實力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目前可能已經有八千左右的兵力,算是雄極一時,比此時的努爾哈赤那是強大太多太多了——眼下的努爾哈赤就算拿下圖倫城,順便又把薩爾滸城也給陰了,但實際兵力也就五六百,盔甲大概一百多副,跟葉赫比,那是完全沒得比,只有被碾壓的份。

如果葉赫再搞定哈達,他家的兵力完全有可能突破一萬。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話雖然肯定是有誇大的,但就算黃芷汀也聽過,所以還是不能不防。

不過高務實卻擺了擺手,道:“葉赫兩兄弟的事你不必擔心,我已經有了準備,很快就會處理他們……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黃芷汀詫異道:“你要征討葉赫?”

高務實搖頭笑道:“不是征討,這次是智取,而且……還不是由我來取。”

----------

感謝書友“sugarsugar”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30章 立威(中)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90章 去遼陽第141章 沒轍了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30章 立威(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84章 變色龍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89章 封賞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289章 封賞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30章 故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22章 覆滅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
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30章 立威(中)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90章 去遼陽第141章 沒轍了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30章 立威(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84章 變色龍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89章 封賞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289章 封賞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30章 故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122章 覆滅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