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

北岸的圖們大汗開始“轉進”,南岸的炒花臺吉卻是想轉進也轉進不了,他陷入了苦戰。

由於登陸的地點是遼河幾字灣的中心,實際上等同於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炒花部想要轉進就只能繼續往南打,否則的話……除非他想去和京華炮船在遼河裡頭見了真章。

這種明顯是要喂王八的路子,炒花臺吉當然不肯走。

所以在發現水陸兩路均被伏擊的第一時間,炒花臺吉很明智的選擇了直接打穿明軍,衝出幾字灣再說的決斷。

理論上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斷,因爲除此之外,其他的辦法只有更糟糕。

唯有一個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明軍方面費了如此大的工夫才完成這次半渡而擊,又豈能讓炒花部如願以償打破他們的包圍?

高務實在判斷出蒙古方面打算在韓家灣登陸的時候,就當着諸將的面說過:“圖們、炒花二賊,此番自蹈死地也。”

因爲四面包圍通常都是最難的,一支沒有退路的隊伍,要麼直接投降,要麼破釜沉舟,而四面包圍的情況下,對方如果朝一個方向發動決死突圍,則包圍者除非在一個單獨方向上也擁有數倍於敵的實力,否則多半都會頂不住,被人打破包圍逃走,並且自身還會承受巨大的損失,這也是爲何兵書中經常都提到要圍三缺一的原因。

給人一線生機,以免對方決死一戰,對方突圍之後,己方再慢慢追殺也不遲。

但明軍和蒙古人打仗,圍三缺一就不太靠譜,因爲你放他走很容易,可再想追殺他那就幾乎是在做夢了,或許只有當初的馬芳所部和如今的李成樑部能夠辦到,即便此時此刻的高務實都不行,因爲他現在手裡的騎兵也不算多。

但在一個並不算大的半島之上堵死蒙古人,這就容易了太多。

以重兵封死幾字灣的下部,把幾字縮緊變成口字,只要下面那一橫夠硬,炒花就只能被困死。

那麼,明軍有重兵麼?

有。

從得知圖們、炒花聯軍南下的消息開始直到現在,前前後後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也是圖們、炒花實在等不及要南渡的主因之一。

而在這大半個月時間裡,高務實一邊在遼河上演虛虛實實的戲碼,用以堵住蒙古人南下的道路,一邊在後方抽調兵力,加強到韓家灣附近待命,最後甚至還把馬棟及其麾下那一千馬芳當年親自帶出來的騎兵家丁調來,就是爲了讓這“重兵”名副其實。

高務實一貫更長於戰略,自問算不上什麼戰術高手,他的作戰思想很多都是從毛選上學來的,那套書裡頭有不知道多少篇都是當年紅太祖寫給一線部隊看的,其中高務實能夠粗淺學到的部分裡頭,他覺得最方便使用的就是八個大字:集中兵力,先打弱敵!

爲什麼高務實非要整出一個半渡而擊,然後主要打掉登陸部分,而且給馬棟下達的命令裡頭還限死了登陸部分的兵力?

因爲高務實覺得,太少了打起來沒意義,打不疼圖們和炒花,而太多了的話,又怕吃不下,搞不好反而崩壞了牙口。

七八千,就是他覺得能夠吃下的最高限度了。

因爲他在韓家灣附近調集了五六千家丁,以及兩萬左右的衛所兵!

家丁部分,除了他自己在三岔河碼頭留下了兩百人之外,高家家丁一共近兩千人,全部派往了韓家灣,去掉那支三岔河水寨常駐的三百“兩棲部隊”,還有約一千六百人左右投入了這次伏擊圍殲戰。

另外再加上馬棟、麻承恩、張萬邦手底下的家丁,加起來也是將近兩千,餘外還有蒲元毅等遼東本地各級將領,也各有家丁數百或數十人不等,湊一湊就是五六千了。

⊙ тTk an⊙ ¢ o

至於衛所兵,反正遼南這邊平時也沒多少防禦任務,光是抽調人力並不困難,往常遼南兵打仗不積極的原因多種多種,其中很關鍵的是,遼南的兵馬因爲打仗比其他地區要少,本身在遼東這地方就屬於弱兵,被抽調的時候一般就不會被當做主力使用,而不當做主力使用,自然糧餉、補給、裝備、待遇各個方面也就都很糟糕。

然而遼南因爲戰事少,經濟情況相對來說又偏偏略好於遼東其他地區,這麼一來,那點補給和賞賜就更不被遼南兵看在眼裡。

後世有一位馬爸爸說過,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錢沒給夠,這個道理放在此時的遼東也是相通的。

平日裡對於徵調愛理不理的遼南四衛,這一次出兵算是很積極了,不僅僅是因爲高務實剛剛拿下李如桂,給了各指揮使一個極大的震懾,還因爲高務實開價高。

出兵開拔賞銀,每人每月二兩,先發一個月,而且直到回衛才做最終結算;

戰事賞銀,凡發生戰鬥而未逃者,無論是否有功,賞銀二兩;

斬首敵寇者,在朝廷給賞的基礎上,每人再給五兩每顆;

出征期間,保證三餐之中必有一頓肉食(這對高家家丁來說小兒科,但對衛所兵而言近乎做夢,不過這裡的肉食實際上是以魚爲主——船隊這段時間開展的副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福利待遇上的優待,比如參戰士卒的家庭成員,可以優先參加高務實建設遼南計劃中的某些項目等等。

總而言之一句話,高務實除了沒敢把自家家丁實行了多年的撫卹制度照搬過來之外,多重優待加成之下的本次出兵士卒,已經稱得上享受了“準家丁級”待遇。

錢給夠了,事就好辦。

這些衛所兵的技戰術水平可能一時不會有什麼顯著提升,但參戰熱情的提升那絕對是肉眼可見的。

用最先抵達韓家灣附近開始挖工事的海州衛指揮使蒲元毅的話說,那就是:“去他大爺的,要不是這批假丘八連個端槍的姿勢都不標準,爺還真以爲帶着幾千家丁出征了,一個個急得嗷嗷叫,只盼着開戰?爺可真是活見鬼了!”

由於崔夫人勸蒲元毅的話被蒲指揮聽進了心裡,所以這次出兵,海州衛是下了血本的,除了一線的幾處堡壘部分不敢抽調人馬,蒲元毅幾乎把海州衛裡頭在冊且拿得動鋤頭的傢伙全給拉了出來,明明海州衛在冊人數都不到七千(按理說明軍一衛5600人,但實際上根據所守位置不同,少很多、多很多的都有),但蒲元毅卻竟然生生帶了八千衛所兵出來!

以至於麻承恩帶着家丁與復州衛趕到韓家灣的時候,蒲元毅居然拍着胸脯跟他說:“麻兄,大家都是兵憲手底下混吃食的,都是自己人,所以你的防線工事不用擔心,兄弟我已經幫你修好了!”

麻承恩愣了一愣,接着一邊表示感激,一邊暗暗嘀咕:你真的不是看上兵憲給修工事派賞的那兩千兩銀子了?

正是因爲兵力和士氣都得到了保障,高務實才敢以五六千家丁加上兩萬衛所兵來封鎖渡河登陸遭到包圍的炒花部。

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04章 京營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96章 地雷陣第154章 糾結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
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04章 京營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96章 地雷陣第154章 糾結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09章 安陽之行(四)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