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

與想象中邊軍的半乞丐狀完全不同,戚家軍軍容齊整,盔明甲亮,雖然戚繼光本次是打着巡視防務的名頭前來,只帶了五百火槍騎兵,也沒有在進入開平鎮時擺出閱兵或者作戰時的整齊軍陣,但南軍戰士們那股昂揚的氣勢,甚至讓高務實回想起自己當年觀看國慶閱兵時子弟兵們的精神氣來。

這就是成於嘉靖時期,縱橫水陸南北,在三代帝王手中大放異彩,被稱之爲的戚家軍麼?

站在城樓上,看着從遠處一路行來的戚家軍,高務實一時竟然有些恍惚。

歷史上的嘉隆萬三代帝王,嘉靖被認爲昏君暴君,隆慶被看做庸碌之主,而萬曆就更慘了,直接被強行帶上了一個“明實亡於萬曆”的大帽子。似乎在這些人評價嘉隆萬三帝的時候,都直接忽視了嘉隆萬大改革之下民間百姓的生活日益變好,以及在這三朝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名臣名將和他們做成的事業。

尤其是隆萬時期,古人自己都看做煌煌盛世,也不知道怎麼,到後世居然被反過來說成明亡的前兆了。

也不必舉那些過於生僻的例子,只看馮夢龍在《警世通言》裡怎麼形容隆萬時期的大明:

“掃蕩殘胡立帝畿,龍翔鳳舞勢崔嵬;左環滄海天一帶,右擁太行山萬圍。戈戟九邊雄絕塞,衣冠萬國仰垂衣;太平人樂華胥世,永永金甌共日輝。

這首詩,單誇我朝燕京建都之盛……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

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

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哱承恩、播州楊應龍。

平秀吉侵犯朝鮮,哱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

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

當然,也總有人不信中國人自己的記載,而信之於所謂外國學者,認爲他們的記載才值得信任。

好吧,先不爭辯這個,就依這些人的說法,來看看外國人怎麼記載的隆萬時期。

《利馬竇書信集·四、利氏致西班牙稅務司司長羅曼先生書,一五八四年(萬曆十二年)九月撰於肇慶》:

“中國土地的肥沃、美麗,富有和中國人的智識與能力,真是卓越異常,太高太大了。如把他詳細寫出,那就需要幾大冊。”

“在中國,人們雖儉於消費,但穿絲綢很是普遍的。此外也有麻類及其他東西製成的衣服,也是我們一般所沒有的,他們用高粱與米釀成的各種酒類;因此,即使很窮的人,買五毛錢的酒,也可足一天之用,而不習於喝水。”——這裡的“五毛錢”,大概是利瑪竇自己的換算。

你看,在外國學者看來,大明萬曆年間,民間居然富裕到以喝酒代替喝水的程度了,倘若飯都吃不飽,而是“吃糠喝稀”,至於以酒代水這麼誇張麼?

這還不算完,且看接下來利瑪竇的表述:

“特別要提到的,麥子與稻米以及其他蔬菜,產量遠超過西班牙,這是我親眼見到的……這方面歸功於照顧與播種的得法和土地的耕耘良好的關係,他們耕種似乎比我們更好。”

“中國天生好奇與樂觀,它整個看來象一座大花園,並有無可形容的寧靜與安詳。……總之,水陸兩路,任人自取,好象一個大威尼斯。”

“整個中國就象是由一位數學家所策劃,是用圓規所測定,各村各鎮有其位,……因爲小農莊與小城市,既是如此衆多,我可以說全中國就象一個無比大的城市。”

“人們都說,他們可與羅馬人的工程相比美。這些少許我所見到的真是太美了,街道修得筆直,鋪地磚,牌坊處處有,比羅馬城還多;由於這些牌坊,使城市變得更加莊嚴,顯出國家治理得好,工程偉大,其上鑲有大理石的碑文,刻上精美文字,似乎比我們的要好得多。”

“中國土地是很清潔健康的,記得在那裡沒有發生過瘟疫和傳染病,所以充滿各處的是白髮老人,雖然這事我們可以歸功給良好的政府……整年有舞蹈和音樂、還有作樂的處所、釣魚的池塘,和其他消遣的處所等。”

“農夫皆備有一兩件好看的衣服,以便見官員或朋友、或接客時用;平常都收藏起來。若沒有好看的衣服,就不便接客或晉見官員。……一般老百姓與貴族的服飾又不一樣,但外觀都很好看,頭髮上有許多飾物。”

“……我向閣下供認,我要敘述的事,若不是我親眼見過,無法使人置信:一路港口連續,若是去廣東,再去別的市場,連里斯本及威尼斯二大港口都沒有如此大的裝運吞吐量,在這裡,一言以蔽之,可以買到任何人所想要的東西。一些鄰國如日本、交趾支那、暹羅、馬六甲、爪哇、摩鹿加及其他無不來中國貿易。”

“這不能不算是一個最幸福的土地,物產豐富,盛產各種金銀與各種寶石,河流縱橫,湖泊密佈、果樹百花到處都有;所以這土地上的人既不相信,也不希望伊甸園,他們視自己現世所有的土地就是人間天堂了。”

正走神間,高務實忽然發現自己的手臂被人碰了碰,他這纔回過神來,便聽見高陌小聲提醒道:“大少爺,前面那穿大紅紵絲蟒袍的,應該就是戚南塘戚總戎。”

高務實凝神望去,只見一名身材高大,步履沉穩而又頗快的紅袍大將正朝自己這邊走來,他的身邊原有幾名將校跟隨,這時也被他擺手留在了後方。

高務實這時穿着一身青色的文官常服,胸前是白鷳補子——這是按照他“假侍讀學士”的從五品身份給出的標準。早前說過,這裡的“假”,意思是“代理”或者“暫時”,雖然皇帝明確表示過高務實不論品級,但翰林院自己也是要面子的,你都假侍讀學士了,相當於是代理着翰林院第二第三的職務,如果連個補子都沒混上,你高某人不嫌丟人,我翰林院還嫌丟人呢。

而戚繼光身上穿的蟒袍,按理說屬於超品,論級別比高務實這個假五品,實際不入流的高了十萬八千里。

然而,戚繼光大步流星走上前來,高務實剛往前一迎,都還沒來得及拱手,戚繼光已經遠遠地站定,高舉起手,一揖到底:“薊鎮總兵官戚某,見過高侍讀。”

高務實本來堆了一臉的笑容,見了這一幕,直接僵住。

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235章 臨別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212章 誤解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16章 推辭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94章 無間道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30章 立威(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56章 棘手第225章 三策(中)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238章 暗流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30章 立威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47章 不與聞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08章 隱情(中)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90章 去遼陽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64章 聯名信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87章 “生意”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
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235章 臨別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212章 誤解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16章 推辭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94章 無間道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30章 立威(中)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56章 棘手第225章 三策(中)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238章 暗流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30章 立威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47章 不與聞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08章 隱情(中)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90章 去遼陽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64章 聯名信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87章 “生意”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