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

“求利者好分辨,求名者卻又有分別,有人求的是當時之名,有人求的是萬世之名。”

隆慶帝的這句話,讓年幼的太子有些難以理解。看着兒子一臉疑惑,朱載垕也覺得,自己可能說得太深奧,兒子還小,怎麼可能理解?

於是想了一想,他決定舉例,便道:“乖兒,你或許不知道,當年爹爹還是裕王的時候,因爲嚴世藩……總之裕王府越來越窮,僅靠朝廷給的俸祿勉強度日。但其實皇室例有恩賜,只是我卻拿不到。當時,高先生放下身份和心氣,爲爹爹奔走往復,甚至親自上門,言辭卑切的懇求嚴世藩,爹爹纔拿到那點可憐巴巴的例賜。乖兒,你要知道,高先生是滿腹經綸的棟樑之才,這樣形同乞丐,爲爹爹不辭勞苦、不辭折節,爹爹如何能不感念其恩?”

朱翊鈞吃了一驚:“恩?不是功?”

“是恩,也是功。”朱載垕正色道:“高先生爲我老師,傳道、受業、解惑,此其正職,他悉心教導,即功也。可爲我犧牲如此之多,卻只能以‘恩’視之。”

朱翊鈞略微遲疑了一下,猶豫道:“可爹爹說,高先生也有私心。”

“高先生的私心,豈非正合我意?”隆慶笑道:“方纔不是說了,高先生的目標是管仲樂毅,而爹爹又深知他的才具和魄力,我便讓他放手施爲,又能如何?他想要的是中興大明,爹爹這個皇帝難道反而不想?”

“可是,兒子聽說前年徐階把高閣老轟走了,前不久爹爹才起復他,那又是爲什麼呢?”朱翊鈞奇怪地問道。

聽到這話,隆慶皇帝朱載垕沉默了下來,目光一時有些失神,喃喃地道:“有時候,做大事總要有些犧牲,但其實真正肯爲你犧牲的人,其實並不多。”

他想起剛登基沒多久,就因爲所謂貪財、好色以及看似百事不管,有事皆問內閣的“怠政”,一位以剛直著稱的老臣就怒而評價他:“自從開天闢地,就沒見過這麼吊兒郎當還可能開創盛世的皇帝!”

如此怒吼一般的斥責,他朱載垕卻並不介意,他有自己的爲君之道,他相信自己能夠開創一個盛世,能夠創造一箇中興。

其實天下很多官員都知道,他早年很苦、很窩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見慣了民生疾苦,體會過官場炎涼。這堂帝王必修課,他比好多皇帝都懂得早、懂得深。

而且,嘉靖對他雖刻薄,卻仍是拿他當接班人培養的,爲他配備的老師高拱、張居正等人哪個不是斑斑大才?

即使君臨天下後,當年的辛酸艱苦,他也不曾遺忘。有一次批奏摺,他看到有地方官請求表彰孝子,就憶起了與母親的往事,當場潸然淚下。這滿是淚的記憶中種着他一直恪守的理想,正如他在此次高拱起復之後對高拱的感嘆:我登基以來遇到過很多難事,但不曾忘記的是登基詔書上的那八個字――“通變合宜,通弘新化!”

事實證明,他兌現了這個銘記終生的承諾。而他的手段就是兩個成語:知人善任,外柔內剛。這簡單的八個字正是他隆慶天子的執政方針。

他朱載垕之所以“又懶又傻”,是因爲他認爲,大明毛病雖多,但病根就一個――吏治。這個觀點若是高務實在此,可能並不完全贊同,但卻是朱載垕所堅持的觀點。

而朱載垕又認爲,在吏治之中,最觸目驚心的正是不斷加劇的貪腐。

以往偷偷摸摸的腐敗行爲,比如行賄、受賄、貪污公款,這時都成了檯面上的規矩。至於前輩教後輩貪、領導帶下屬學壞,更是司空見慣。高先生曾對他說:“是以貪風牢不可破”,他同意高先生的話。官場風氣更是墮落得沒有了下限,曾有大臣評價說,逢迎拍馬成了謙虛、人浮於事成了敦厚,民間的形容更尖刻:“公室之豺狼,私門之鷹犬。”

其實類似的問題,六十年後的崇禎也遇到了。但朱載垕的認識顯然比崇禎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他公開表示:“四方萬國,豈朕一人所能遍查”,要求羣策羣力,依法治國!

但要做到這個,就和捕鳥道理類似,不但要張好網,關鍵是要布好餌料,把香味放出去。他的“又懶又傻”,就是在刮香風。在歌舞昇平中,朱載垕的第一張“大網”――京察,開始了。

京察在此時已流於形式,對官員的考覈基本都是走過場,常是權錢開道,誰有錢。有權就能留下。長期以來,好官越考越少,貪腐分子卻越來越多。所以對於這次京察,大家都很放鬆,以爲依然是走過場。他們沒料到的是,朱載垕整頓吏治的突破口就是這次只針對京官的“京察”。

隆慶元年正月,炸雷似的京察結果公佈:大批京官被罷黜,甚至以往有都察院保護、從來惹不起的言官們,這次竟有一多半落馬。

如此兇悍的京察有着幾十年未見的嚴厲,因爲其主持者是時任吏部尚書楊博。這位能臣資歷老、脾氣倔,原本協同京察的都察院也被他掛起來當了擺設。

不過,楊博反貪也沒忘鄉黨,身爲山西人,他竟連一個山西人都沒抓,“熱愛家鄉”到如此明目張膽,讓京城一片譁然。

果然,結果公佈沒多久,吏科給事中胡應嘉就憤怒上書,強烈抨擊楊博在京察中包庇老鄉的可恥行爲。類似這樣的事,在歷次京察中都很常見,絕大多數的皇帝從不當回事,尤其是極少處置罵人的言官。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正忙着選秀女、玩珠寶、入洞房的朱載垕聽說楊博捱罵了,竟氣呼呼地寫了一份詔書給內閣,說這個叫胡應嘉的言官實在不像話,你們內閣商量下,給這傢伙一個教訓!

詔書發到內閣,也是一片譁然,但朱載垕等的就是這一幕。他要以這一份詔書做引線,引出那股潛藏在大明看似雄壯身軀下的病症——不作爲!

而患“不作爲”病的人,正是以首輔徐階爲首。

隆慶遍觀身邊親信大臣,張居正是徐階弟子,陳以勤公允而不敢爲人先,殷士儋與張居正是同年,也同樣是徐階的弟子……

朱載垕只能推出高拱來和徐階鬥這一場法!

結果所有人都知道了:“滿朝倒拱”,高拱連上二十多道奏疏請辭,歸鄉致仕。

徐階似乎大獲全勝,但朱載垕卻在背後冷笑。

真正的輸家其實正是徐階:他這一脈的人馬完全暴露在了皇帝眼前,且他這次幹得太過分,惹了衆怒——高拱是走了,可“高黨”又不會瞬間星流雲散!

於是,徐階吃驚地發現,自己的好些打手不是被整,就是罷官,內閣的其他幾位同僚也都開始對他陽奉陰違……就這麼憋屈了幾個月,到隆慶二年,徐階終於發現,這可能是皇帝在悄悄整他,於是打了辭職報告看看情形。

情形當然非常不妙,因爲隆慶天子御筆硃批:您老回家去吧,慢走不送。

徐階和高拱掐架時,之所以最開始是高拱走人,原因也正在於此:國家積弊叢生,但新帝剛剛登基,卻更要以穩定爲第一要務,所以既要讓徐階暴露實力,又暫時需要徐階這樣的“甘草閣老”保證朝局穩定;直到該深入整風了,隆慶帝自然不會忘記那位他心目中真正可以宰執天下的老師!

於是,高拱王者歸來。

爲保證整頓成功,朱載垕還打破舊制度,讓老師高拱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兼任吏部尚書,行政和人事一把抓。

面對皇帝學生幾乎毫無保留的信任,高拱當然不會含糊,這也是此前高務實勸他更大力度開海等事之時,高拱反覆表示不是他不想辦,而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原因所在。

隆慶天子搖了搖頭,讓自己從沉思中擺脫出來,很有些莫名其妙的笑了一笑,對朱翊鈞道:“這個原因,爹爹下次再教你,今天爹爹要先問你另一個問題:如果這些勳貴子弟不能長期陪你,爹爹給你找一個文官子弟來陪你如何?”

朱翊鈞反問道:“誰家子弟?”

“高先生那位侄兒。”隆慶微笑道:“你賞賜還說跟他相談甚歡呢。”

“是他?”朱翊鈞眼前一亮:“兒子覺得他還不錯。”

朱載垕點點頭,若有所指地道:“那接下來,爹爹就再頂幾天,讓外頭鬧得更大一些,然後……就得看你那位小夥伴的表現了。”

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18章 鎮暹羅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35章 密奏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57章 支持(4更)第022章 天壽山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95章 破虜(中)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11章 目標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27章 倒潘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08章 隱情(下)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
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18章 鎮暹羅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35章 密奏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57章 支持(4更)第022章 天壽山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95章 破虜(中)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11章 目標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27章 倒潘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08章 隱情(下)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