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

高務實仍然規規矩矩磕了個頭:“謝陛下。”然後才一本正經地站起身來。雖說皇帝與高拱足夠親近,但並不代表高務實就不需要講究禮節,作爲曾經在縣委一秘位置上混飯數年的一根老油條,禮多人不怪這句話也算他的信條之一。至於磕頭,他早幾年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心理障礙——其實是被逼無奈,只好阿Q似的對自己說:反正都是跪古人,不知道多少代的祖宗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果然,隆慶笑道:“高家門風嚴謹,朕算是見識了。”然後又對高拱道:“我聽說先生帶了侄兒同來,已經吩咐下去,叫太子來陪……呃,來陪小高卿家說話了。”

高拱還好,只是拱手謝過皇帝,高務實卻是又吃了一大驚,暗道:“看來我還是小看了三伯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啊,就我現在這麼個小屁孩,僅僅因爲是‘高先生的侄兒’,皇帝竟然把太子叫來跟我作陪?這可真是世界觀都被顛覆了……”想了想還是客氣了一句:“小子微末白身,豈敢勞動太子殿下?”

隆慶笑呵呵地擺手道:“無妨,太子自讀書以來,因着宮裡規矩,連他弟弟都難得見上一面,我瞧他平日也是悶得慌。你們兩個年歲相差彷彿,想來倒能玩到一塊的。馮保,你帶小高卿家去偏殿稍候,再派人去催一催太子。”

馮保趕忙應了,客客氣氣將高務實領走。隆慶則滿面春風地拉着高拱的手進了正殿。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高拱那邊君臣師生的敘舊暫不去說,這邊高務實隨馮保走進一處偏殿,馮保引他在外堂坐了,便道:“小爺方纔應是在貴妃娘娘那兒,咱家估摸時辰,這會兒想是也快到了,小高先生還請稍事休息,咱家去接小爺來。”

小爺,毫無疑問說的是太子,明朝宮裡的宦官宮女對太子有“小爺”這麼個稱呼,跟這個類比的還有稱呼皇帝作“皇爺”、“萬歲爺爺”之類,反倒是後世影視劇中常用的“萬歲爺”比較少見——當然影視劇中的謬誤太多,像這種已經是小意思了。

高務實聽他語氣客氣得幾乎都稱得上恭敬了,不禁也有些飄飄然。不過人家現在怎麼着也是管着東廠和御馬監【注:御馬監不是管馬而是管軍權。】的,屬於特務機構和京城軍權兩手都抓、兩手都硬的實權派大太監,放眼內廷,應該算是第二號人物,自己這種白身小屁孩不過是仗着三伯的威風,還是不要狐假虎威的好,於是連忙站起來像模像樣的拱手一禮:“小子何德何能,當得廠公如此客氣。”

馮保連忙擺手笑道:“誒,小高先生哪裡話,以新鄭高氏家學淵源,若干年後小高先生還怕不是內閣重臣?咱家只是個伺候皇爺的下人,就當是提前恭敬着,那也不算什麼……”

高務實一聽他這麼說,心中便道:“好機會!”忙道:“廠公這話小子可不敢苟同——未免太過謙了!便是我家三伯平日裡提起廠公,也是交口稱讚,直誇廠公是如今內廷中儒宦之翹楚,若非……啊,早想推薦廠公更進一步呀!”

馮保一開始聽他說高拱在家稱讚自己,心中還不禁冷笑,暗道:“高肅卿要真會誇我,我馮某人何至於至今沒有掌印?”結果一聽後來那個“若非”,心頭不禁猛跳:“難道這裡頭還有什麼隱情?高拱……是因爲有別的原因纔沒有推薦我?”

但這話卻不方便直接開口問,尤其是對方雖然看起來足夠聰明,舉止儀態也成熟得不像是個幾歲的小孩子,但畢竟自己與他只是頭一回見面,萬一對方不過是家教嚴格,所以禮數週全,其實心智仍不過普通小孩兒呢?要是把某些話傳了出去,那就十分不美了。

馮保這樣一想,也就不打算抓着這件事窮追不捨,眼珠一轉,裝作萬分高興的樣子大笑一聲,嘴裡越發客氣:“誒誒,小高先生可莫要誇了,咱家雖然自問讀書還算用心,但在高閣老這輪皓月面前,咱家這點能耐,怕是米粒之光都算不上,哪裡敢當這個儒字?”

高務實正要順勢再給馮保一頂高帽,卻聽見一個稚嫩的童音傳來:“大伴你什麼時候讀書用心了?明明我讀書的時候,你在旁邊看着看着就瞌睡……”

說這話的人不用多想,只能是當今太子、將來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了。

高務實見馮保臉色尷尬,但目光中卻閃過一絲陰霾,心中不由一動,但他卻裝作毫無察覺的樣子轉頭朝門口看去。只見一個與他自己差不多身高,脣紅齒白的童子笑嘻嘻地走了進來。

他身穿硃紅底色常服,頭上戴一頂圓圓的小黑帽,遮住那光光的腦袋——明代兒童有剃髮習俗,皇室子女也不例外。皇宮中設有專門的篦頭房,通常有近侍十餘員,專門負責爲皇子女請發、留髮、入囊、整容(整理儀容)之事。凡皇子、皇女誕生,到滿月剪胎髮,百日命名後,便按期剃髮,謂之“請發”。至少在這一點上,皇子女們和民間的兒童沒什麼不一樣,都是要將頭髮全部剃掉,一根不留,“如佛子焉”的。

太子殿下現在頭上戴的這頂玄青縐紗製作的六瓣有頂圓帽,名曰“爪拉帽”。一般來講,男童到十多歲時開始留髮,留髮一年後,又選擇吉日“入囊”,即將頭髮總束於腦後,納於特製的囊中,垂在身後。囊寬二寸許,長尺餘,冬天用玄色紵絲製作,夏天用玄色紗。一般而言,直到皇子選婚納妃時,才擇吉行冠禮,以示成人。

不過,皇子們如果受封爲太子或者諸王后,都會由朝廷賞賜冠服,如冕服、皮弁服、常服以及嘉靖時期創制的保和冠服等。高務實略有些奇怪的是,眼下太子雖然年幼,但的確是已經受封了太子的,爲何還是這身打扮,就有些讓人意外了。想想大概是因爲之前皇帝沒料到高拱會把自己帶進來,所以未曾提前知會太子,而太子平時在宮中也可能很隨意,並沒有穿得太“麻煩”的緣故。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高務實也懶得深究,他只是略略看了太子一眼,從長相來說,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當然也沒有什麼突兀的地方,脣紅齒白的一張小臉有點嬰兒肥,圓圓的,站在看小孩子的角度,倒是挺可愛。

他知道皇室子弟對於一些禮節很是敏感,也不敢多耽誤,就上前見禮:“小民高務實,見過太子殿下。”他沒有跪下磕頭,而是深深一揖——這符合他官宦世家讀書人的出身,畢竟太子雖然理論上已經是“君”,但畢竟只是儲君,不用也不適合與面對皇帝時一模一樣。

“免禮。”聽太子的語氣,這句話說得很隨意。

不過高務實倒也不敢太隨意,仍然把這個揖禮行完才直起身子——他跟這位小爺可不熟。

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251章 取勃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44章 內因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02章 利用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70章 西北望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31章 急,不急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15章 切蛋糕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32章 遇刺!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
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251章 取勃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144章 內因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02章 利用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70章 西北望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31章 急,不急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15章 切蛋糕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32章 遇刺!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