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

江寧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等待蘇天成的命令,就可以出發了。

此次出動的江寧營將士,一共是五萬人,其中兩萬人進攻臺灣,三萬人進攻蒙古部落,五萬人全部乘坐戰船和巡邏船等,到臺灣的不用說,進攻蒙古部落的,乘坐戰船編隊,直接抵達錦州,接着從義州方向,進入到蒙古,率先對喀爾喀部落進行打擊,身在安寧堡的孫元坤,直接進入河套地區,指揮和協調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征伐蒙古的其他部落,三路大軍計劃在征伐一段時間之後,最終聯合攻擊科爾沁部落,爭取在半年的時間之內,徹底平復蒙古的諸多部落。

冬季征伐,對於進攻臺灣的江寧營將士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大事情,南方的氣候不是很冷,對於征伐沒有多大的影響,可蒙古就不一樣了,氣候寒冷,要是遇見風雪天氣,還要注意防寒,弄不好征伐還沒有開始,自身就造成重大損失了,所以說,征伐蒙古部落的戰鬥,其實就是用銀子拼出來的,必須要保證將士的吃穿。

大的戰役行動是決定了,可落實到具體的細節方面,還是有不少事情的,當然,這樣規模的征伐,不可能讓你來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征伐的過程之中,總是會遇見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需要臨時應對,也沒有誰能夠預料到所有的意外。

這一次的征伐,蘇天成很清楚,過程一定是殘酷的,特別是在草原的征伐,草原的部落習慣於遷徙,隨着季節的變遷。到水草豐茂的地方去,具體的駐紮地不是那麼的固定,而且在草原上的征伐,不比在關內,甚至不同於遼東,蒙古部落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你需要派出大量的斥候,掌握數不清的情報,甚至連蒙古部落遷移的路線,都要摸得清清楚楚,這樣纔有可能與部落的主力展開決戰。

此外還有如何應對俘虜等問題,蒙古部落彪悍,相互廝殺的時候,下手是不會留情的,曾經有過一些傳聞。部落戰敗之後,女人被劫掠了,男人的身高超過了車輪,一律都被斬殺了,這是要斷掉人家部落延續的脈絡,讓整個的部落徹底的消失,能夠在廝殺之中保住性命的,除開女人。就是嬰兒了,這也是因爲蒙古部落生活的環境艱苦。人口增長很慢,特別是健壯的男人,是部落裡面的主要力量,因爲艱苦的條件,很多的嬰兒都夭折了。

蘇天成是相信這些傳聞的,蒙古部落的生活。首先是流動性很大,重點依靠放牧維持生存,幾乎沒有誰耕種土地,這方面是遠遠比不上內地,其次是醫療條件極其的落後。生病之後,若是不能夠依靠自身的體質扛過來,往往意味着死亡,如此的條件之下,能夠長大的青壯,都會成爲部落驍勇的軍士。

商討蒙古征伐的過程之中,有兩方面的意見,一個意見是打敗了某個部落之後,必須快刀斬亂麻,不能夠留下絲毫的後患,言下之意也就是要剿滅整個的部落,不論男女,當然也有柔和一些的意見,那就是留下女人和孩子,將這些女人和孩子交給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或者是乾脆帶回關內,但這種意見,基礎還是滅掉整個的部落。

這種目的是能夠達到的,也是因爲蒙古的條件惡劣,個人不依靠部落,是無法生存的,必須要依靠部落才能夠活下去,蒙古的部落都是生活在一起的,雖然分佈的地方大,但基本都集中在一個區域之內,只要是包圍了這個區域,部落的人基本不可能逃走的。

第二個意見是按照江寧營一貫的習慣,征戰廝殺主要還是軍隊之間的較量,不應該牽涉到無辜,不能夠大開殺戒,不能夠滅掉人家的部落,這樣的殺伐太過於血腥。

討論的過程中,意見基本集中在第一種,必須要滅掉整個的部落,蘇天成本來是有些奇怪的,但堅持這種意見的軍官,說出來了理由,蒙古部落的生存能力和報復心都是很重的,不可能感化,留下了部落的小孩子,就等於是爲自己留下了仇人,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以前有過不少的教訓的。

如何的征伐蒙古,採取什麼樣的作戰方式,蘇天成思考了足足兩天的時間,江寧營征伐蒙古部落,重點依靠的是火器,也就是炮兵營和神機營,不管部落的遷移速度多快,不可能快過火器,這種戰鬥,本來就不存在平等,江寧營基本是勝券在握,只要不出現特殊的意外情況,征伐的過程,比如牽涉到如何面對負隅頑抗的部落。

蘇天成可不是慈悲之人,痛打落水狗的道理,他是明白的,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是很明確的道理,戰爭就是戰爭,不能夠有婦人之仁,若是心智不堅定,吃虧的就是將士了。甚至可能牽涉到整個戰役的勝敗。

但若是大開殺戒,也是說不過去的,滅掉人家的部落,當然是最爲簡單的事情,可這是違揹人類的本性的,蘇天成記得,按照歷史的發展,大清國在征服了大明朝之後,在南方就是大開殺戒的,凡是不服從大清國領導的,一律都是不留情的斬殺。

可惜歷史上的評價,也不好說,之後出現的康乾盛世,也是因爲少了很多抵抗的力量,滿清統一了思想,所以才能夠快速發展起來的。

因爲不能夠統一意見,所以說,商討的過程不止一天,這件事情是不能夠小看的,這牽涉到整個的戰役進程,包括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征伐思路,也是要統一的。

江寧營參與的征伐不少了,包括剿滅流寇等戰役,但蘇天成一直的觀點,都是斬殺軍官,對於一般的軍士,不會趕盡殺絕,也不會如此的大開殺戒,可這一次,他有些猶豫了。

穿越的蘇天成,知道的教訓是很多的,有些時候,征伐的過程中,懷柔的政策是會害苦自己的,蘇天成記得有一個故事,也是在一次戰鬥中,軍隊進入了一個村子,村子裡剩下的都是婦孺老弱,軍隊立即展開了救濟,誰知道這些女人和小孩都拿起了武器,給予了軍隊重大的損失,甚至連指揮官都被槍殺了,後來這支軍隊違背了上級的規定,一怒之下剿滅了這個村子,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全部都殺了。

在征服復州和宣州等地的過程中,江寧營採取了懷柔的政策,沒有牽涉到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可是問題也是不少的,那段時間,情報不斷的泄露出去,渠清澤的意思,不清查復州和宣州等地的漢人,但滿人是不能夠容忍的,這些滿人,短時間之內,是不會臣服大明的,後來進行的宣州戰役,要不是蘇天成謹慎,讓遼東的江寧營將士乘坐戰船,直接從海山抵達宣州,說不定這樣的絕密消息也透露出去了。

不過趕盡殺絕的辦法,蘇天成是不會採納的。

穿越的蘇天成,和其他人的認識是有所不同的,在他的內心裡面,蒙古和後金,都是屬於大明的,用通俗的話語來說,都是中國人,這算是內部的事宜,不能夠趕盡殺絕,特別是面對蒙古部落的時候,更不能夠採取滅絕部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最終的意見,還是蘇天成拍板的。

蘇天成認爲,軍隊之間的較量,不能夠突破底線,不能夠對婦孺老弱開刀,要是突破了這樣的底線,那是很可怕的事情,之後就很有可能形成大規模的殺戮,特別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更是需要控制,一旦放開了,草原血流成河,人跡皆無,對於草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而且那是會寫進歷史之中的。

至於說征伐之中,可能會遇見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對待,總體的原則,征伐是軍隊的事宜,一旦蒙古部落投降了,就要停止殺戮,絕不能夠有滅掉整個部落的想法,至於說後遺症的事宜,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不可能通過一次的戰鬥,就完全的征服蒙古部落,還是需要經過後續的建設事宜,來真正的統治蒙古部落。

蘇天成的這個思路,通過也是不簡單的,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至於說江寧營,那是沒有多大問題的,這麼多年來,江寧營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征伐的,所以說,爲了落實這個征伐的思路,蘇天成經過了認真的考慮,決定讓閻應元趕赴安寧堡,與孫元坤一道進入河套地區,要求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必須要按照要求來征伐。

當然,蘇天成很清楚,征伐臺灣的時間不能夠太長,自己還是要進入到草原去的,有些戰鬥,自己要親自指揮,有些突發的事情,可能需要自己來拍板,還有最爲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後金韃子是不是會參與到草原的戰鬥之中,會參與到哪種程度,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的應對等等。(未完待續)

第75章 小王爺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1章 遊歷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648章 夜襲(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883章 對決(5)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76章 分析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884章 對決(6)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80章 對決(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50章 面聖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12章 失意人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821章 廷議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68章 血戰(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58章 籌謀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24章 準備(3)第767章 波動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11章 江寧營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823章 準備(2)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75章 計中計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225章 贖身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01章 軍心第492章 宿命論(1)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06章 募捐(2)第793章 都不笨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228章 信守諾言
第75章 小王爺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51章 遊歷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648章 夜襲(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883章 對決(5)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76章 分析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884章 對決(6)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80章 對決(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50章 面聖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12章 失意人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35章 蠢笨如豬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821章 廷議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68章 血戰(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58章 籌謀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24章 準備(3)第767章 波動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11章 江寧營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823章 準備(2)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75章 計中計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225章 贖身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01章 軍心第492章 宿命論(1)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06章 募捐(2)第793章 都不笨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228章 信守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