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預料之中(1)

考驗一個王朝是不是堅固,最大的着眼點就是朝廷的命令是不是能夠順利執行,或者說是皇上的聖旨是不是能夠不折不扣的執行,若是下面都有陽奉陰違的味道,或者說乾脆不執行聖旨了,那麼這個王朝就有可能出現巨大的危險了,或者說這個王朝還需要花費巨大的氣力來整頓官吏,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出現一個王朝初期建立的時候,或者是王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剛剛成立的王朝,根基還不是很穩固,朝廷的命令不一定能夠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成立不久的大晉王朝,統領的地域是非常遼闊的,王朝的京城在北方,南方廣大的地區,依舊是相對富庶的地方,故而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的任務,落實的任務也是在南方。

一切的籌備事宜都到位之後,朝廷派出了多路官吏,趕赴各省去指導,其中江蘇省、浙江省、應天府等地,成爲了最爲重要的地方,這個時代,廣東廣西等地,並非是富庶之地,相對條件還要差一些。

楊嗣昌趕赴應天府指導創辦銀行的事宜,朱審烜留在京城,重點督辦北方的工作。

蘇天浩與宋思軍各司其職,重點負責落實具體的事宜,兩人的重心暫時都放在了京城,若是能夠在京城順利鋪開了,開頭就非常順利了。

其實蘇天成是看好京城的,原因很簡單,京城是政治文化中心,並非是商貿中心,在京城裡面的有錢人。絕大部分都是官吏,以及與官吏有關係的親眷等等,這些官吏,是絕對要服從朝廷的號令的,剛剛成立不久的大晉王朝,好比是初升的太陽。衆人都是齊心協力,想着開創一番盛世,這個時候,朝廷的所有決定,都能夠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的。

京城的銀行,按照計劃,在六月初五正式開始營業。

也是這一日,官吏的俸祿開始以紙幣的形式發放。

爲了這一天的到來,大晉朝廷的官吏。忙得團團轉,特別是丞相與戶部的官吏,幾乎沒有休沐的時間,可不管怎麼說,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辰時,位於原來東廠所在地的大晉銀行正式開始營業。

京城裡面再一次出現了盛況,士紳富戶與老百姓早就聽說銀行成立的事情了,皇上關於銀行作用的解釋。也流傳到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今日銀行正式成立營業。如此重大的事宜,衆人肯定是需要來看看瞧瞧的,至於說不是往銀行裡面存金銀珠寶,還要看看情況。

裝修一新的大門正式打開,大廳裡面的模樣完全改變了,迎面就是一排櫃檯。櫃檯後面坐着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員,每個人的左首放着算盤,右首的位置放着紙筆墨硯,最令人注意的是中間擺放的一種形狀特殊的紙片,據說這個紙片。就是憑證,也就是誰將金銀珠寶存入到銀行裡面,拿到的就是這等的紙片。

有關這種紙片的傳說,早就在京城裡面流傳開了,據說這個紙片,非常的神奇,任何人都是造不出來的,只有位於皇城之內的武英殿裡面的匠人才有這等的本事,而且這個紙片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製作出來的,好多人忙碌,才完成這樣的一張紙片。

這個時候的人,還不明白流水作業的概念,這其實是蘇天成提出來的建議,銀行儲蓄的存單,一律統一定製,一張存單需要經過多人操作,每人完成一個部分,而且存單糅合了專門的防僞標識。

第一個進入銀行存黃金白銀的,自然是皇后娘娘朱審馨了。

皇后娘娘掌管後宮,據說皇上非常的節儉,皇宮裡面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機構,以前的內廷被完全撤銷了,皇宮內部的事物,都是皇后娘娘直接管着了。

好幾個大箱子被擡進來了。

馬上就有銀行的官吏,給皇后娘娘行跪拜禮之後,打開箱子,開始檢驗裡面的金銀珠寶,更有官吏拿着算盤和紙筆,在一邊開始登記。

半個時辰之後,好幾張紙片就填好了,加蓋了專門的印信之後,官吏恭恭敬敬的遞給了皇后娘娘身邊的宮女。

皇后娘娘在銀行裡面存儲金銀珠寶的時候,其餘的官吏是不敢打擾的,一直等到皇后娘娘辦理完畢了,離開銀行回到皇宮去了,諸多的官吏開始依次進入銀行裡面,存儲早就準備好的金銀珠寶。

從辰時一直到戌時,銀行裡面的官吏,幾乎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其中就包括了蘇天浩與宋思軍,蘇天浩本來是負責發行紙幣的,不過這麼長時間的琢磨,他非常清楚,發行紙幣與銀行有着莫大的關係,故而也到銀行來,一方面是指導,一方面也是掌握情況。

第一天的時間過去,一切暫時顯得平靜,主要是官員來到銀行存儲金銀珠寶,幾乎沒有看到什麼士紳富戶以及老百姓。

蘇天浩和宋思軍暗暗有着着急,若是這件事情,僅僅是官吏參與,恐怕是難以維持的。

亥時,皇上在乾清宮笑了,囑託衆人不必着急。

其實蘇天成早就派出了諸多的皇宮護衛,化裝成爲尋常的百姓,在銀行外面以及京城的各個角落,到處去打探情報。

反饋回來的情況是非常好的,其實老百姓的認識是非常淳樸的,皇后娘娘和朝廷裡面官員都去銀行存放金銀珠寶了,那銀行肯定是能夠保證的,信譽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士紳富戶的認識相對保守一些,但議論之中,一方面體現出來了對銀行正面的認識,另外一方面也隱隱有些擔心,正所謂越是有錢人,想的越是多一些,至於說商賈,基本是贊成的,他們長期經商,更加容易弄明白銀行的作用。

還有一種值得慶賀的情況,那就是民間的議論,已經將擁有銀行的存摺紙片作爲一種尊貴的象徵了,想想皇后娘娘擁有這樣的紙片,尋常百姓只要到銀行去存金銀珠寶,一樣能夠拿到這樣的紙片,若是在以前的大明朝,怎麼可能有這等的事情出現。

第一天的時間,之所以沒有其他人進入到銀行裡面,這也是因爲民間的習慣,大家都認爲,不能夠和官吏來爭的,這樣的習慣保持了千年。這也就預示着,一旦官吏在銀行存儲金銀珠寶的勢頭下去了,大量的士紳富戶、商賈和百姓,就會開始進入銀行了。

蘇天成沒有到銀行去,避免出現安全保衛過於嚴密的情況,其實銀行本來就是面向大衆的,若是守衛的過於的嚴密了,反而會影響到存儲業務的。

蘇天成沒有親自說,渠清澤將所有探聽到的情況,給衆多的文武大臣做出來了說明。

這一下乾清宮裡面沸騰了,朱審烜等人沒有想到,銀行在百姓之中的反應會那麼好,這預示着接下來的日子,銀行要開始忙碌了,畢竟京城裡面的官吏不是很多,只是佔據了一小部分,主要還是士紳富戶、商賈和百姓。

其實皇上已經解釋過了,銀行主要是能夠吸納民間的金銀珠寶,這樣纔有可能真正的壯大起來的,否則僅僅依靠官吏來支撐,肯定無法維持下去的。

宋思軍和蘇天浩兩人是最爲激動的。

這麼長時間的籌備,他們當然想着能夠做到最好,可是這樣新出現的事物,老百姓是不是能夠接受,是不是能夠在最初開辦銀行的時候,大量的人去存儲金銀珠寶,讓銀行做到最好,他們是沒有把握的,現在情況很清楚了,看來銀行在京城肯定是能夠火起來了,兩人也有些愧疚,想不到觀察民意這等重要的事情,都沒有想到去安排,還是皇上專門安排了人員,到老百姓中間去打探情況。

當然,真正艱鉅的任務還在後面,皇上說了,京城肯定會成爲商賈非常集中的地方,甚至諸多藩屬國以及西域各國,也會到這裡來交易的,故而京城裡面很多大的商賈,都需要資金方面的支持,到了那個時候,就是銀行真正開始發揮巨大作用的時候。

故而宋思軍和蘇天浩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金銀珠寶總是存在銀行裡面是不行的。

有一件絕密的事情,知道的人是極少的,那就是銀行一旦存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朝廷肯定會從中借用的,包括今後的征伐等等,都是需要從銀行來挪用錢財的,這種挪用,不一定是直接挪用金銀珠寶了,挪用的是統一發行的紙幣,但紙幣的數量的多少,也必須用銀行裡面的金銀珠寶數量作爲參考,無限制的發行紙幣肯定是不行的。

從這個層面來說,銀行開始吸納民間的金銀珠寶,僅僅是開始了第一步,後面的任務更加的艱鉅,只有讓銀行正常的運轉了,開始盈利了,能夠真正起到穩定時局的作用了,那個時候纔有可能真正的鬆一口氣。

作爲大晉銀行首任的行長,宋思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白頭髮,但這段時間,竟然出現了很多的白頭髮。(未完待續。。)

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91章 慘敗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793章 都不笨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2章 青樓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29章 忠告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7章 血戰(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83章 廷辯(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98章 內訌(3)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56章 出發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90章 大場景第846章 慘敗(4)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6章 擴軍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6章 眼藥水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74章 海戰(4)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21章 佈置第1122章 熱鍋(2)第752章 大度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23章 唐海泰第675章 計中計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09章 刺激(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46章 夜襲(1)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
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91章 慘敗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793章 都不笨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2章 青樓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29章 忠告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7章 血戰(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83章 廷辯(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98章 內訌(3)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56章 出發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90章 大場景第846章 慘敗(4)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6章 擴軍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6章 眼藥水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74章 海戰(4)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21章 佈置第1122章 熱鍋(2)第752章 大度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23章 唐海泰第675章 計中計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09章 刺激(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46章 夜襲(1)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