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

濟爾哈朗攻城也是很謹慎的,長期在瀋陽,長期在皇太極的身邊,濟爾哈朗對江寧營的戰鬥力是完全認可的,他沒有代善和多爾袞等人那麼自高自大,他相信的是事實,不管如何說江寧營,至少江寧營真正的給大清國的勇士造成了麻煩,這是大明邊軍和衛所軍隊都沒有做到的,就憑着這一點,也不能夠小覷江寧營。

濟爾哈朗的進攻,雷聲大雨點小,戰鼓隆隆響,但攻城的將士不多,人員分的很是稀疏,這就令火炮的作用大打折扣了,駐守城池的馬祥麟,氣的眼睛冒火,可也沒有好的辦法,按照他的脾氣,早就帶着將士衝出去了,不過蘇天成和孫傳庭的命令都是非常明確的,無論什麼情況下,都必須要堅守城池,濟爾哈朗不撤走,那就固守城池,與之周旋。

這個時候,馬祥麟也開始佩服濟爾哈朗了,認爲濟爾哈朗知道江寧營火炮的威力,不會唐突的發動進攻。

將士開始攻城的時候,濟爾哈朗的一半心思,還在代善那邊,他在計算時間,按照自己的行軍速度,代善應該到了宣州了,從宣州北門發動進攻了,如今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分出一部分去阻擊代善了,這個時候,戰鬥也應該打響了,不管江寧營軍士如何的佈置,人數上面的劣勢實實在在,代善是穩操勝券的,一旦代善的大軍攻破了江寧營軍士的圍堵,兩路大軍開始進攻宣州的時候,就是發力的時候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進攻,無非是擺擺樣子,試一試江寧營的深淺。

中軍帳,濟爾哈朗和范文程都在裡面,沙盤擺在中間,兩人的交談,並非是如何的進攻。多半牽涉到了代善。

“範大人,你認爲禮親王的大軍,是不是應該和阻擊的江寧營軍士交手了啊。”

“王爺,奴才以爲,禮親王應該和江寧營軍士交手了,奴才以爲,禮親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江寧營軍士的人數不足,這是最大的缺陷,若是奴才來指揮這場戰鬥,一定會要求所有的軍士固守城池,如此的分兵,實在是敗筆。阻擊的力量不足,守城的力量也有缺陷,奴才斷定,江寧營這一次必然是完敗。”

濟爾哈朗點點頭,臉上沒有什麼笑容,關鍵是斥候稟報的消息,須彌島方向。尚無多少的動靜,斥候不敢過於的接近阻擊的江寧營軍士,免得被發現了,那個時候,想要逃跑的機會就渺茫了。

“範大人說的是啊,不過我有些奇怪啊,爲什麼進攻還沒有開始啊,斥候帶來的消息。那邊依舊是風平浪靜,難道禮親王的大軍還在路上嗎。”

范文程看着沙盤,好一會纔開口。

“王爺,從平壤到宣州,進入到須彌島方向,想要進攻宣州,一共有三條道路。其中沿着須彌島海邊的道路,這是不存在選擇的,另外兩條道路,一條是沿着華莊這條道路。這是大路,客商百姓大都是選擇走這條道路的,奴才以爲,禮親王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皇上曾經特意強調,明軍的火炮犀利,這條道路平坦,火炮能夠發揮巨大的威力,禮親王一定會考慮到明軍的火炮,另外就是一線天這條道路了,這條道路,基本都是山路,在崇山峻嶺之中,禮親王選擇走這條道路,能夠很好的避開明軍的火炮,只不過行軍的速度慢一些的,有所得必有所失,禮親王選擇了這條道路,速度肯定慢很多,加之天氣酷熱,大軍就更加的慢一些。”

濟爾哈朗的眉頭依舊皺着,他知道,這是范文程安慰他的話語,其實兩人在路上就分析過了,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就算是選擇走一線天,也應該到達宣州了,就算是大軍尚未到達,按說代善也應該安排斥候前來通報信息的,這樣雙方都能夠了解對方的行軍速度,到了什麼地方,在展開進攻的時候,相互可以協助。可到了現在,自己已經對宣州展開進攻,代善的大軍依舊沒有消息,難道說路上因爲什麼事情耽誤了。

濟爾哈朗想不明白,斥候時刻盯着須彌島的方向,沒有進攻的跡象,若真的是行軍速度的問題,這個時候,代善也應該派出斥候來稟報消息,告知耽誤了行軍。

攻城的戰鬥,一直都在進行着,濟爾哈朗沒有打算真正的進攻,將士來來回回的衝鋒,好比是演戲,一旦江寧營軍士開始反擊,攻城的軍士如同潮水一般的往後退。

時間長了,馬祥麟也無所謂了,叫將士注意休息,不管後金韃子的戰鼓如何的擂的響,只要後金韃子沒有靠近城牆,沒有真正開始進攻,就不要去管他們,人家願意跑來跑去的,管那麼多幹什麼啊,這個時候,就算是發射火炮,恐怕第一發炮彈落地,攻城的後金韃子就跑的乾乾淨淨了。

一個時辰過去了,攻城的和守城的,都沒有什麼傷亡,雙方彷彿有着默契,都沒有打算認真的進攻。

馬祥麟漸漸的有些着急了,他覺得老是這樣耗下去,太沒有意思了,要麼就好好的幹一下,這樣耗着是什麼意思啊,其實馬祥麟不知道分析,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濟爾哈朗也在思考,也在等待,總攻的時間還沒有到的,馬祥麟應該是高興的,這表示濟爾哈朗還不知道代善的情況,不知道代善的正紅旗大軍,已經被江寧營包圍,時時刻刻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時間慢慢過去,濟爾哈朗索性停止了進攻,命令大軍原地待命。

從午時開始的進攻,持續了接近兩個時辰,雙方几乎沒有真正交手,斥候傳來的情報,須彌島方向,依舊沒有動靜,這個時候,濟爾哈朗還是有些擔憂了,他熟悉代善,更清楚代善在接受軍令之後的表現,要說拖延行程,或者說故意拖延,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怎麼說,代善的大局觀念是很強的,就算是上次兒子嶽託被江寧營生擒,被大明朝廷斬殺了,代善還是沒有多少的怨言,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來,皇太極派遣代善到朝鮮去,這明顯就是貶斥的意思,代善愉快的接受了任務,到令皇太極於心不忍了。

除非是代善遇見了什麼麻煩,可究竟是什麼麻煩,濟爾哈朗想不到,從平壤到宣州,這一路上,不可能有什麼危險,自己帶領大軍,從瀋陽來到宣州,恐怕還要小心,代善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接近酉時了,濟爾哈朗有些坐不住了,在中軍帳裡面來來回回走動。

一邊的范文程,皺着眉頭,也沒有開口說話,出現這樣的情況,范文程也不知道說什麼了,他無法做出來準確的分析了。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過來了。

中軍帳的附近,是不準騎馬的,就算是斥候,在距離中軍帳五百米開外,也要下馬跑步過來稟報,但這一次的馬蹄聲,顯然是在中軍帳外面停下來了。

外面傳來了親兵的叱喝聲,濟爾哈朗懶得朝外面看,剛纔攻打宣州,將士心裡憋了一股氣,沒有能夠好好的進攻,很快就收兵了,誰知道是不是有軍官內心不愉快,在軍營裡面打馬狂奔,一不小心過來了。

親兵帶着斥候進來的時候,濟爾哈朗的臉色有些變化了。

進來的斥候,是正紅旗的斥候,濟爾哈朗等了好長時間,終於有消息了,這種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但從進來的斥候臉色和身上的穿着來看,情況非常不妙。

進來的幾個斥候,臉色蒼白,好幾個斥候的軍服上面,都有血跡,難道說是和阻擊的江寧營將士發火了火拼。

濟爾哈朗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幾個斥候都跪下了。

“王爺,救救我家旗主,慢了就來不及了。。。”

“咣噹。。。”

濟爾哈朗手裡的茶杯調到了地上,摔碎了,這句話太突然了,他沒有一點思想準備。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斥候,臉色變得有些猙獰了。

“快說,是什麼情況。”

“王爺,大軍朝着一線天的方向前進,在距離此地二十餘里的一處山谷,遭遇了明軍的伏擊,大軍損失慘重,我家旗主組織將士,拼死突圍,無奈明軍的火炮犀利,大軍被圍困在山谷之中,前進後退都有困難,我家旗主命令我等冒死突圍,懇請王爺救援,奉旗主之命,衝出來的一千多弟兄,就剩下我們幾個了。。。”

濟爾哈朗身後的范文程忽的站起來了,快步走到了前面。

“我問你,進攻禮親王的明軍有多少,是不是江寧營。”

“是江寧營,密密麻麻的,不少於兩萬人啊,王爺,求您救救我家旗主,晚了就來不及了啊,王爺,求求您了。。。”

范文程使了一個眼色,旁邊的親兵迅速將幾個斥候架出去了。

濟爾哈朗的臉色變得鐵青,他一直都在注意阻擊的江寧營軍士,一直都沒有動靜,怎麼突然出現了兩萬以上的江寧營軍士了,這些人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爲什麼情報裡面沒有反映出來,若是代善遭遇瞭如此多的明軍的伏擊,下一步,恐怕就輪到自己了。

第824章 準備(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8章 落地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2章 善後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34章 證據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65章 現實第204章 敵情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94章 整合(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669章 心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18章 挑撥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490章 近憂第1184章 行動(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48章 夜襲(3)第653章 預判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05章 放心了第653章 預判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67章 波動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5章 問責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29章 救贖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82章 家信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190章 稱帝(2)第993章 整合(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9章 廟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879章 對決(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09章 刺激(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
第824章 準備(3)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8章 落地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2章 善後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34章 證據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65章 現實第204章 敵情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94章 整合(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669章 心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18章 挑撥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490章 近憂第1184章 行動(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48章 夜襲(3)第653章 預判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05章 放心了第653章 預判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67章 波動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5章 問責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29章 救贖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82章 家信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190章 稱帝(2)第993章 整合(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9章 廟會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879章 對決(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09章 刺激(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