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早有預備

皇太極的臉色很不好看。

大殿裡面,衆多的文武大臣都沒有說話,就連一貫囂張的多爾袞、阿濟格等人,也是老老實實的,情報網傳來的消息,令皇太極有了雪崩的感覺。

從父漢手裡接過了擔子,皇太極的想法就是統一中原,因爲自己的族落是最優秀的民族,內心深處,皇太極清楚,漢文化有着不可比擬的優勢,大清很多的制度都是學習大明的,不過大明的衰敗,從萬曆年間就開始了,眼看着大廈將傾,卻不料這幾年來,出現了那麼多的變故,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核心人物蘇天成。

皇太極從來沒有將大明的流寇放在眼裡,這些流寇,沒有明確的目標,打家劫舍,簡直就是烏合之衆,就算是能夠統一中原,他也沒有打算招募這些流寇,一定會採取格殺勿論的態度,但流寇的存在,對大清是有着很大好處的。

派去協助的五百人,是正黃旗下的精銳,身經百戰,以一當十,想不到這五百人,全軍覆沒了,沒有逃出來一個人,想到這裡,皇太極有些不寒而慄,他認定了,蘇天成將是大清和他最大的對手,若是大清國面臨什麼劫難,一定與這個蘇天成有關。

將士早就準備好了,按照皇太極先前的想法,待到江寧營和流寇出現僵持的局面,自己親率大軍入關,直逼北京城,這樣令北京城裡的那個崇禎皇帝手忙腳亂,慌亂之下要求各地勤王,江寧營必然沒有精力去剿滅流寇了。至於說流寇能否取得勝利,打一開始,皇太極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江寧營敗在流寇的手裡,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如今需要做出來決策了,大軍究竟動不動,如果要動。往哪個方向動,是入關作戰,還是進入蒙古,平息蒙古部落的亂局。

江寧營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剿滅了九萬流寇,這種驚人的戰績,令皇太極感覺到了。不管做出來什麼選擇,都是有危險的。

“你們都說說,大軍該如何行動啊。”

大殿裡面的文武大臣,都是大清國的精銳,這些人撐起了大清國的江山。

“皇上,臣弟覺得。還是直搗黃龍,我八旗大軍從大同入關,威逼大明京城。”

“皇上,臣弟附議,臣弟一直都等着這樣的機會,報仇雪恨。”

多爾袞和阿濟格兩人先後表態,其餘的文武大臣。基本都是贊成這個意見的,不管怎麼說,十萬八旗大軍入關,大明還沒有那支軍隊能夠抗衡,哪怕是如日中天的江寧營,也不要想着能夠吞下八旗十萬大軍,說不定自己就撐死了。

老成持重的代善沒有說話。

范文程也沒有說話。

皇太極注意到了代善和范文程的態度,他不會要求范文程發言。范文程畢竟是漢臣,在多爾袞、阿濟格等人面前,是不好出樣反駁的,范文程曾經被多爾袞欺負,結果也就是不了了之,皇太極只能夠安慰范文程,不可能嚴懲多爾袞。多爾袞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

至於說代善沒有說話,可能是考慮到出征有些不妥,但也想不到反駁的理由,索性不發言。皇太極很瞭解自己的這個二哥。

皇太極沒有表態。

衆人散了之後,多爾袞和阿濟格留下來了,兩人見到皇太極沒有表態,很想再次進言。

皇太極明白兩人的意思。

“十二弟,十四弟,你們都不要說了,朕知道你們的意思,事關重大,還是讓朕考慮一年,你們先退下去吧。”

范文程進來之後,正準備行禮,皇太極開口了。

“文程,這不是在大殿之上,你不必多禮,朕說過多次了,私下的場合,不必那麼拘謹,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接受這些禮遇是應該的,朕不是北京城裡的那個崇禎,不需要那麼多的三拜九叩。”

皇太極說出來這些話,表面上是撫慰范文程,但長期在皇太極身邊的范文程卻是明白的,皇太極心裡想着事情,否則不會說這麼多。

“皇上,奴才在大殿之上的時候,一直都沒有發言,其實奴才是有話說的。”

“朕知道你有話說,朕很矛盾啊,大軍早就準備好了,可眼下的局勢,實在有些複雜。”

“皇上,奴才想到這些了,大軍準備了這麼長的時間,若是沒有行動,恐怕會引發一些埋怨的,不過奴才還是要說,大軍出征,需要謹慎。”

“這是必須的,文程,將你的想法全部都說出來吧。”

“皇上需要一統四海,我大清國日漸強盛,雖說大明朝有恢復的跡象,但憑着一個蘇天成,難以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奴才以爲,暫時避其鋒芒,靜觀其變,是最好的選擇,大明朝有一些不好的習慣,特別是功高震主這一點,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蘇天成帶領的江寧營,立下太多的功勞了,奴才以爲,遲早是會引起大明皇帝疑心的,大明出現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嗯,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朕看,這個蘇天成很是年輕啊,不到三十歲,若是朕老是這樣等下去,恐怕不妥。”

“奴才以爲,還是採取雙管齊下的戰略,一方面我大清厲兵秣馬,埋頭建設,另外一個方面,想辦法離間蘇天成和明朝皇帝之間的關係,奴才前段時間專門研究過,蘇天成喜歡做一些變革,這些變革牽涉到了很多權貴的利益,可以說大明的權貴,對蘇天成是有着很大意見的,奴才以爲可以在這些方面做文章,水滴石穿。”

“這件事情,還是你去做,朕還是那句話,不要怕花錢,錢可以掙,只要能夠動搖蘇天成的地位,就是花光了我大清的銀子,也是值得的。”

“至於說大軍是否行動的事宜,奴才的認爲,暫時不要入關,最好是深入大漠,再一次的懾服蒙古諸多的部落,若是蒙古部落徹底亂起來了,或者諸多的部落都投靠大明朝了,對我大清是非常不利的。”

皇太極搖搖頭。

“文程,道理是如此,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朕必須要考慮到諸多方面,就說征伐蒙古,曠日持久,不是短時間的事情,若是遼東出現什麼變故,朕就鞭長莫及了,江寧營剿滅了流寇,士氣正旺,若是突然開赴遼東,朕措手不及。”

“奴才以爲,江寧營暫時不會對我大清構成威脅,從兵力上來說,我大清八旗軍,超過二十萬人了,明年之後,可以達到三十萬人,蒙古八旗,雖然有些殘缺了,若是皇上徵召,依舊能夠湊到五萬以上軍士,加上漢軍,四十萬人是沒有問題的,如此多的兵馬,想那蘇天成是知曉的,我大清國含辛茹苦這麼多年,有了雄厚的基礎,也不是蘇天成和江寧營隨意可以威脅到的。”

皇太極頻頻點頭。

“文程說的好啊,朕考慮一下,看來有必要深入蒙古了。”

很快,代善來了。

代善的意見,與范文程的意見,基本一致,認爲入關不合適,江寧營基本剿滅了流寇,大明軍隊士氣正旺,這個時候選擇入關,肯定是不合適的,且不說遭遇到頑強的抵抗,如果在大明境內,遭遇江寧營,那是很危險的事情。

兩相比較,進入蒙古,平息蒙古的動亂,是很有必要的。

代善還提出來了,暫時不要動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大清國在市場上,能夠採購到不少的火器,這些火器是很寶貴的,如果說互市關閉了,一方面大清國難以採購到急需的物資,另外一個方面,蒙古部落必然出現極大的不滿意。

代善提出來,大清國完全可以採取徵收的方式,從互市上面得到好處,再次征服蒙古諸多部落之後,要求他們將互市交易得到的物資,進貢一部分給大清國,這樣大清國通過此等方式,也能夠得到補充的。

皇太極聽得兩眼冒光,想不到代善能夠提出來如此好的建議。

和代善交談的過程中,皇太極終於下定了決心,準備帶領八旗子弟親征蒙古了,至於說朝廷裡面的事情,由代善負責,皇太極對於這位二哥是非常放心的,代善沒有野心。

范文程匆匆進來的時候,皇太極和代善還沒有結束交談。

“皇上,有來自大明的情報。”

聽到有情報了,皇太極顧不上許多,站起身來,拿過了信函。

打開信函之後,皇太極仔細看起來。

很快,代善和范文程發現,皇太極的臉色發白,拳頭捏的很緊。

皇太極看完之後,長嘆一聲,坐在了椅子上面。

代善和范文程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哥,文程,朕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蘇天成出任了薊遼督師,帶領江寧營進駐遼東了,江寧營軍士已經朝着遼東開拔了,這個時候,朕還敢帶大軍區征伐蒙古嗎。”

屋裡死一般的安靜,沒有誰說話了。

蘇天成親自帶領江寧營,進駐遼東,這肯定要引發大清的高度關注,這個時候,若是皇上帶領大軍征伐蒙古,會出現什麼事情,若是蘇天成偵查到這樣的消息,帶領江寧營軍士,突然進入大清國征伐,會引發大禍。

第818章 挑撥第844章 慘敗(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698章 大遷移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18章 秦淮河(2)第482章 大禮第11章 收拾你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866章 兩重天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2章 眉姑娘第809章 前兆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章 交易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66章 迅雷(1)第1013章 誤判?(2)第93章 新科會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684章 都會算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47章 榮耀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21章 廷議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21章 聖旨下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325章 功敗垂成(1)
第818章 挑撥第844章 慘敗(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698章 大遷移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18章 秦淮河(2)第482章 大禮第11章 收拾你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866章 兩重天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2章 眉姑娘第809章 前兆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章 交易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166章 迅雷(1)第1013章 誤判?(2)第93章 新科會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684章 都會算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47章 榮耀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21章 廷議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21章 聖旨下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325章 功敗垂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