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大比武(1)

崇禎七年三月二十日。

江寧營的大比武開始了,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比武。

在大明朝的歷史上,軍官曆來都是世襲制的,一般情況下,軍官家庭和軍戶家庭,是有着嚴格區別的,軍官家庭,如無特殊情況可世代爲官,終生享受恩科優給,士兵家庭只能夠世代爲兵,有軍功得到擢升的鳳毛麟角。

大比武大練兵,這不是江寧營的創立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非常重視軍隊的建設,他爲軍隊建設欽定了四十字方針:神威精勇猛,強壯毅英雄,克勝兼超傑,奇功奮銳鋒,智謀宣妙略,剛烈效忠誠,果敢能安定,揚名顯大勳。這四十字的方針,重點突出了勇猛、果敢、剛毅、效忠的治軍原則。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經歷了無數的搏殺,對軍隊的作用,是非常清楚的,早在洪武六年,就命令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聯合制定了大練兵的管理辦法,每年都要進行大比武,比武不合格的軍官和軍士,都要接受相應的懲罰。

可惜到了明朝中葉,這種大比武的制度,形同虛設,早就沒有執行了。

軍士能夠被提拔爲軍官,唯有建立戰功一條道路,例如說戚家軍,就有不少的普通軍士,因爲立下了戰功,升任爲千戶、副千戶的。

江寧營的做法不同了,通過大比武的形式,直接提拔爲低級軍官。這是第一次。

江寧營的這次大比武,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鎮守太監秦三德、守備勳臣張泰寧、應天府府尹王道直,以及應天府府丞何耀武、通判馬家淦,南京兩大營參將以上軍官,都前來參觀了。

接受到特殊邀請的,還有中興學社的孫承宗、劉宗周、黃道周和鹿善繼等人。

江寧縣縣丞、主薄等官員,悉數到了江寧營。

範景文身爲江寧營指揮使,理所當然的主持了開幕式。

操場上,兩萬江寧營將士。整齊的排列,包括江寧營副指揮使孫傳庭,都是站在最前面的,所有人都身着戰袍,看上去器宇軒昂。

江寧營的不少將士,畢竟是經歷過戰火的洗禮,身上透露出來的那股氣勢。很是駭人,衆多前來參觀的人,臉上露出了驚駭的神情,這樣的氣勢,他們很久沒有看見過了。

受到最大震撼的,還是南京兩大營的軍官。

江寧營威名遠揚。但兩大營的軍官,是有些不服氣的,他們認爲,江寧營將士不過是運氣好,加之待遇到位了。將士能夠吃飽穿暖,能夠養活家人。一門心思在戰場上拼命,若是自己帶着的軍士,也能夠有着充足的軍餉,照樣能夠做到。

看見眼前的江寧營將士,兩大營的軍官沉默了。

軍人的氣質,不是隨便能夠擺出來的,有些東西可以作假,有些東西是不能夠作假的。

就說江寧營將士的站姿,就不是兩大營軍士可以做到的,挺胸收腹、兩眼直視前方,站在原地如同釘子一樣,不管是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動不動,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想要長時間的堅持,沒有刻苦的磨練,沒有嚴格的軍紀,是做不到的。

已經半個時辰過去了,兩萬將士,保持着一個姿勢,整齊的站立。

再說江寧營將士的眼神、身上透露出來的氣質,有着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泰山壓頂都不在乎。

可以想象,若是有人要求這些將士衝鋒,他們絕對不會皺眉頭,義無反顧。

這已經是一支勁旅了。

兩大營的軍官,還是見過一些世面的,絕不是某些人理解的草包,他們也曾經被抽調到北方去迎戰流寇,也親自訓練過軍士。

開幕式定於辰時。

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天色就是陰沉的,春雨貴如油,正是農忙的季節,如果能夠下一場透雨,是好事情,但對於準備開戰大比武的江寧營將士來說,還是有些麻煩的。

卯時三刻,雨點開始落下來了。

站在操場上的軍士,依舊保持隊形。

雨很快大起來了,雨滴漸漸連成線了。

操場正前方,臨時搭建起來的木臺,範景文等人,都是站在木臺上面的。

文官和武將不同,下雨了,他們的第一感覺,是不是要避雨,就是兩大營的軍官,也想着能夠找地方躲雨的,春末夏初,氣候還是有些冷的,淋雨的滋味不好受。

木臺的上面,有遮蓋的棚子,也就是說,站在木臺的中間位置,是不會淋到雨的。

但站在前面和後面,就不一定了。

範景文需要主持開幕式,他站在前面,任憑雨水淋溼官服,沒有動,也沒有躲雨。

蘇天成站在範景文的左邊,照樣沒有躲雨,不過,他考慮到,孫承宗、劉宗周、黃道周和鹿善繼四人,年紀大一些,不能夠和年輕人比較,還是要站在木臺的中間位置,至於說兩大營的軍官,包括江寧縣的官員,不應該有什麼特殊的。

蘇天成給藍橋正使了眼色。

藍橋正當然明白,趕忙走到了孫承宗等人的面前,低聲說着什麼。

想不到,孫承宗毫不客氣的拒絕站在木臺的中間,他嘴裡說着,既然到江寧營來參觀大比武,就要遵守規矩,沒有什麼特殊化。

言下之意,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都能夠淋雨,自己也必須要堅持。

孫承宗這樣說了,其餘人更不用說了,大家都自覺的站到了前面,木臺的中間,倒是沒有什麼人了。

開幕式很簡單,範景文主持,孫傳庭宣佈大比武的規則制度,蘇天成宣佈軍官的選拔措施。

雨越來越大,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老天彷彿是在和江寧營做對,操場裡面,漸漸的出現了霧氣,大雨伴隨着大風,四散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水圈。

這一幕,與當年戚家軍到北邊邊塞的一幕,是極其相似的。

如此的大雨,對身體還是有傷害的,孫承宗等人,畢竟年紀大了,長時間淋雨,要是感冒或者是傷風了,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蘇天成和藍橋正兩人,不斷的勸說,孫承宗等人,才勉強同意,站到了木臺的中間。

蘇天成也給範景文提了一下,是不是到木臺中間去躲雨,範景文沒有說話,用手指了指站在操場中間的將士,蘇天成馬上閉嘴,不說話了。

這場雨很是蹊蹺,開幕式結束的時候,雨停了。

而且,太陽出來了。

有關大比武的規矩,江寧營的將士,都是知道的,舉行這個儀式,是因爲範景文等人,高度重視江寧營,若是依照蘇天成的意思,不需要這樣的開幕式的。

開幕式之後,第一個項目,兩萬江寧營將士,列隊經過主席臺,接受檢閱。

這個程序,是蘇天成設計的,其實,隊列的訓練,已經成爲江寧營基礎的訓練課程了。

孫元坤等人,曾經對隊列訓練不理解,認爲沒有多大的作用,他們的理由,難道上戰場了,還要排好隊列嗎。但蘇天成還是堅持,江寧營必須要進行隊列的訓練。

蘇天成記得,不管是哪一國的軍隊,都是要搞好隊列訓練的,究其原因,隊列訓練,能夠嚴肅軍紀,增加軍隊的凝聚力,鼓舞士氣,更能夠最直觀的展現出來軍隊的威武雄壯。

果然,隨着孫傳庭命令的發出來,兩萬將士迅速開始排好隊列,依次開始通過木臺的下方。步兵營、執法營、神機營、健銳營皆爲步卒,走在前面,驍騎營、前鋒營和親兵營走在後面,都是騎兵。

隊列的氣勢,確實不一般。

兩萬將士,組成了一百個方陣,依次通過木臺,接受檢閱。

通過木臺前方的時候,方陣的將士,在軍官的指揮下,齊呼口號:大明威武。

木臺上的所有人,都站到了前面,他們被這種聲勢震撼了,就算是範景文,也沒有想到,江寧營居然有着如此整齊的方陣,這是新鮮玩意,從來沒有見過,不過,每一個方陣從臺下走過,嘴裡喊着口號的時候,範景文都感覺到熱血沸騰。

他看了看蘇天成,不知道這個年輕人,頭腦裡面,究竟裝了多少東西,居然想出來了這樣的訓練辦法,可別說,這還真的令人激動。

至於說兩大營的軍官,此刻是目瞪口呆,他們在軍隊裡面,幾乎是混了一輩子了,從來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氣勢,這是一種說不清楚的衝動,看着這樣的軍隊,你能夠感覺到驕傲。

一百個方陣通過了木臺,已經是辰時三刻。

包括開幕式,整個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時辰了。

記下來,軍士可以準備一刻鐘的時間,馬上開始大比武。

執法營已經開始忙碌了,他們沒有時間休息。

孫承宗走到了蘇天成的身邊。

“蘇大人,江寧營氣勢非凡啊,老夫都感覺到熱血沸騰了,若是年輕一些,恨不得也下去跟着一起走啊。”

範景文站在旁邊,臉上帶着笑容。

“蘇大人,今日的安排,的確是不錯的,我看,這等的方式,可以推廣啊。”

第1082章 暗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73章 海戰(3)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60章 剿匪(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98章 燧發槍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8章 落地第645章 部署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52章 北平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283章 太子第371章 探究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65章 苦嶺關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210章 廷議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0章 剿匪(2)第630章 山海關第71章 鹿鳴宴第7章 馬市驚魂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91章 偶遇(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7章 歸屬第126章 眼藥水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34章 證據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884章 對決(6)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章 殺良冒功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13章 羣英會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58章 花絮第1238章 變故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8章 後續第705章 放心了第413章 羣英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
第1082章 暗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73章 海戰(3)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60章 剿匪(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98章 燧發槍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8章 落地第645章 部署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52章 北平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283章 太子第371章 探究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65章 苦嶺關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210章 廷議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0章 剿匪(2)第630章 山海關第71章 鹿鳴宴第7章 馬市驚魂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91章 偶遇(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7章 歸屬第126章 眼藥水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34章 證據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884章 對決(6)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章 殺良冒功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13章 羣英會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58章 花絮第1238章 變故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8章 後續第705章 放心了第413章 羣英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