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雙管齊下

做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但絕不意味着,只能夠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做,那樣的情況,蘇天成這個知縣,不要想着有出頭之日。

比如說這掙銀子和官田的事情,他就必須要同時動手,任何的一件事情,都不能夠拉下。當然,準備最爲充分的,還是掙銀子的事情,接近一個月時間,計劃的差不多了。

至於說官田的事情,只要皇上沒有表示反對,他就準備開始協調了,無非是花些銀子,就算是腐敗一回,賄賂兩大營的軍官,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能夠達到目的就行。

渠清澤來到了三堂。

大凡有貴客,或者是重大機密的事情,或者是一些隱秘的官司,纔會到三堂來商議的。

渠清澤當然知道目的,這次是一次大動作,可以說,這個動作成功了,將一舉改變目前的情況,若干年之內,江寧縣不用擔心缺銀子,前提是,皇上不要眼紅。

“老哥,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全部都查清楚了,回來的時間,是明日子時,也就是六月初十,包括所有的線路,押送的人員,全部都弄清楚了,你放心,兄弟們做這點事情,不會有絲毫的差池。”

“那就好,我就開始佈置了。”

渠清澤點點頭。

蘇天成對着身邊的王大治開口了,叫王大治去請孫元坤、劉實亮、羅昌三人,馬上到縣衙的三堂來,至於說蘇平陽、蘇俊和馬華彪,已經等候在三堂外面了。

衆人很快到齊,看着嚴肅的蘇天成,知道有大事情了。

“據查,江寧縣十七家鹽商,居然和後金勾結,走私販賣私鹽,包括鐵器兵器,這等同於造反,縣衙若是不能夠查處,肯定是失職,江寧縣鹽商,以匡思明爲首,多年以來,販運私鹽,貪贓枉法,已經是惡貫滿盈,這一次,縣衙要徹底剿滅之。明日子時,鹽商的鹽丁隊伍,將回到江寧縣,他們已經和後金交易完畢,攜帶金銀,回來了,渠大人還查到了,他們居然攜帶着後金將領寫下的書信,所以,巡檢司的軍士,要全力以赴,徹底擊潰鹽丁,繳獲所有證據,同時,查抄匡思明府邸,所有財物,全部充公。”

屋裡異常安靜,沒有人想到,蘇天成有着如此巨大的動作。

誰都知道,鹽商富可敵國,普通的粗鹽,一斤就是五錢銀子,至於說精鹽,一斤就是一兩銀子,還有所謂的青鹽,一兩銀子,僅僅能夠買到一兩,青鹽都是大戶人家,用來漱口的,效果很好,尋常百姓,根本不敢問津。

這是暴利行業,江寧縣的鹽商,幾乎壟斷了南直隸的食鹽交易,而且,打通了前往朵甘都司的運輸線,在那裡交易食鹽,是用黃金計算的,價格無法估計。

江寧縣的鹽商,財大氣粗的同時,也有着通天的關係。

他們與朝廷的內閣大臣,包括六部高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南京六部、都察院、應天府的聯繫,更是緊密,這樣的一層關係網,沒有誰敢輕易動的。

鹽商自身有鹽丁隊伍,這些鹽丁,戰鬥力甚至強於朝廷軍隊,江寧縣十七家鹽商,鹽丁隊伍,超過萬人了。

這些情況,朝廷是知道的,但人家銀子供奉足了,上面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有人過問,想不到,蘇天成敢於在太歲頭上動土了。

孫元坤等人,曾經是朝廷武官,就是在峨眉山多年,也知道鹽商的勢力,是非同一般的,看見蘇天成這樣說,孫元坤忍不住開口了。

“大人,鹽商勢力非同一般,若是不能夠計劃周密,恐怕會出事情啊。”

“呵呵,孫大人儘管放心,我以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顯示我等的膽量,雖然說鹽商勢力強大,但我們是代表朝廷,難道他們敢公開造反嗎,他們敢和巡檢司的軍士廝殺嗎,只要我們掌握了證據,就不怕他們,就是他有着通天的關係,我也要他的項上人頭。”

蘇天成這樣說了,沒有人繼續說話了。

“渠大人,你來說說具體的安排。”

渠清澤看了看蘇天成,點點頭。

“大人與我商議好久了,這件事情,已經佈置一個月時間了,大人剛剛到縣衙的時候,就做出來了佈置,所有情況,我都調查清楚了。有關的安排佈置,分爲三塊。”

“第一塊,剿滅鹽丁隊伍,這次參與販運的鹽丁隊伍,有一千五百人,明日子時,他們從縣城東南方向的子午谷經過,我們在子午谷設防,一舉拿下鹽丁,計劃動用兩千巡檢司軍士,請孫大人直接指揮,不能夠有絲毫失誤,務必全殲,不準走漏一人,大人的意思,斬殺首惡,其餘鹽丁,只要願意投降縣衙,可以招撫。”

“第二塊,包圍匡思明的府邸,明日子時,巡檢司派出五百軍士,包圍匡思明府邸,不準走漏一人,請劉大人指揮,等候孫大人的消息,等到孫大人拿到了證據巡檢司軍士會和之後,查抄匡思明府邸。”

“第三塊,監視其餘鹽商府邸,明日子時,請羅大人帶領五百軍士,監視其餘十六家鹽商,開始查抄匡思明府邸的時候,抓獲其餘鹽商,押解到縣衙。”

“除開軍士行動的這三塊,縣衙也需要全面動起來。”

“戶房蘇司吏,準備好賬冊,查抄匡思明府邸,所有的財物、糧食、食鹽等等,都要登記造冊,而且要直接運送到縣衙府庫,這個任務很重,必須不折不扣完成。”

“刑房蘇司吏,準備好審訊事宜,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審訊匡思明等人,拿到實實在在的證據,讓他們沒有翻身的餘地,必須要辦成鐵案,我有幾個朋友,會協助蘇司吏一併辦理的,他們掌握了不少的證據。”

“兵房馬司吏,指揮縣衙兩百餘名衙役,注意維持好縣城的秩序,不能夠出現混亂的局面,查抄匡思明府邸,肯定會引發轟動,衙役要做好解釋,必要的時候,請馬司吏自行決斷,匡思明等人,在江寧縣勢力深厚,恐怕有些不肖之徒,想着渾水摸魚的,遇見做的過分的,可以直接斬殺。”

“我居中協調,明日子時隨孫大人一同行動,蘇大人坐鎮縣衙。。。”

蘇天成皺着眉頭,明明商議好的事情,渠清澤臨時改變了,他是要跟隨孫元坤到子午谷去的,縣裡的一塊,渠清澤負責協調,渠清澤已經聯繫南京錦衣衛的部分軍士,配合行動的,在行動的時候,縣衙是不可能知曉應天府、南京六部、鎮守太監以及守備司的情況的,這些情況,只能夠是通過渠清澤來了解。

“渠大人,已經安排了,諸位按照要求做好,只是有一條,這子午谷的事情,還是我隨着去,渠大人協調縣裡的一切事宜。”

“大人,不可,俗話說的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主帥是不能夠親臨戰場的,萬一出現什麼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渠清澤剛剛說完,孫元坤馬上開口了。

“渠大人說的是,主帥不可輕易涉險,大人不能夠跟隨到子午谷去,否則,下官內心是有牽掛的,不能夠全力以赴。”

其餘諸人,紛紛開口了,都是反對蘇天成親臨子午谷的。

看見這樣的情形,蘇天成無奈,只好點頭答應了。

“好了,就這樣安排,具體的事宜,請渠大人全權負責,具體行動,分爲兩塊,軍士行動一塊,孫大人具體負責,查抄府邸、緝拿審訊一塊,戶房蘇司吏具體負責,這次的行動,非同一般,我等一定要齊心協力,現在是酉時,還有三個時辰,所有準備工作,全面鋪開,拜託諸位了。”

說完,蘇天成站起身來來,抱拳給衆人行禮了。

大家趕忙還禮,渠清澤既然是總負責,代表衆人開口了。

“大人放心,在縣衙等候好消息,我等萬死不辭,一定會完勝的。”

接下來,就是蘇天成和每人單獨的交談了,這種交談,是一種形式,一種表態。

當然,在蘇天成看來,這絕不是形式。

有些問題,他早就想到了,匡思明身爲江寧縣鹽商之首,富可敵國,家中的財富,恐怕是天文數字,要是全部都登記造冊了,皇上知道了,全部都要去了,他就白忙活了,這是肯定會發生的情況,皇上窮瘋了,有這樣的銀子,喉嚨裡面,都會伸出手來。

所以,他要安排蘇平陽,登記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隱瞞下來一些金銀,至少爲縣衙留下一百萬兩的銀子以上。

至於說蘇俊那裡,更爲關鍵,必須讓匡思明認罪,當然,有錦衣衛協助,匡思明死定了,可蘇天成還有其他的想法,到時候,他會單獨見一見匡思明的。

一番交談之後,時間過去了半個時辰。

縣衙和巡檢司陡然緊張起來了。

蘇天成沒有通知盧天明和劉仲基,這件事情,他們暫時不參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盧天明在江寧縣這麼多年,與這些鹽商,肯定是有聯繫的,至於說劉仲基,尚有一定的書生氣,不一定能夠接受這樣的事情。

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882章 對決(4)第123章 唐海泰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179章 幫倒忙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81章 對決(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2章 眉姑娘第790章 偶遇1第1101章 帝心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0章 殿試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章 發榜(1)第1078章 補償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91章 慘敗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467章 敗退第17章 窮則思變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1章 收拾你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59章 剿匪(1)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95章 問責第824章 準備(3)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04章 隱患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44章 松山第1274章 奧妙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7章 秦淮河(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8章 江湖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449章 尚方寶劍
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882章 對決(4)第123章 唐海泰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179章 幫倒忙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81章 對決(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22章 眉姑娘第790章 偶遇1第1101章 帝心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0章 殿試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69章 發榜(1)第1078章 補償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91章 慘敗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467章 敗退第17章 窮則思變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1章 收拾你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59章 剿匪(1)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95章 問責第824章 準備(3)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04章 隱患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644章 松山第1274章 奧妙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7章 秦淮河(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8章 江湖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449章 尚方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