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注重規矩

(感謝jesonshers、john01b的打賞,感謝he20hattie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感謝書友130906184930931投出了更新票,謝謝了。)

禮部侍郎方逢年和太子詹事姚明恭跟隨太子出征,名義上是督促太子不能夠荒廢了學業,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觀察衆人對太子的態度,規矩是不能夠亂的,要嚴格遵守。

蘇天成請太子總理剿滅流寇的戰事,其實就是拉虎皮做大旗,一方面有了太子殿下的督陣,沒有誰敢小視了,另外一個方面,剿滅流寇的最大功勞,就是太子殿下的,自己也能夠收斂一些光芒,少引發一些猜忌了。

讓太子殿下體察民情,感受戰爭的殘酷,這是少不了的,基於這個基礎,太子的行動不能夠受到太多的限制,如果依舊是龜縮在城池裡面,不能夠上戰場去看看,那這一趟出來,就沒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說,在注重規矩的基礎上,還是要讓太子真正得到歷練。

想想幾百年之後,十歲的小孩子,揹着書包上學,除開感慨學習的艱苦,其餘事情是不需要考慮的,無憂無慮,可惜太子不行,必須要想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這是很痛苦的事情,過早的失去了童年樂趣,太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打小就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基本沒有什麼同伴,一言一行都是要注意的。

這一路上,蘇天成都注意到了,太子的童真依舊存在,但接人待物很是老練。掩蓋了天真,顯示過早的成熟。

“天子殿下,臣有一些想法,想着事先說出來,免得後面壞了規矩。”

“蘇大人請說。”

這個時候,就是太子朱慈烺坐在上首了。蘇天成已經站到了洪承疇等人的身邊。

“姚大人、方大人、姚指揮同知,三位追隨太子,參與剿滅流寇的戰事,本官非常欽佩,一路上,姚大人和方大人都是兢兢業業,時刻關注太子的學業,本官看在眼裡,不過太子殿下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剿滅流寇,這學業不可能如同平日一般,估計時間上面是有所耽誤的,本官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二位大人要求的時間去滿足。”

“本官還有一個想法,太子殿下離開了京城,來到地方上了,恐怕要接觸諸多的實際情況,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書本上的理論,也是從實踐中間得來的。故而太子殿下可能要四處走走看看,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本官都是要陪同太子殿下的。”

“太子殿下的安全是最爲重要的,這方面主要是姚指揮同知負責,五百錦衣衛兄弟。時刻警惕,若是出現任何的意外,我等都是無法交差的,不過這裡面就有些矛盾的事情了,若是太子殿下每次出巡。五百錦衣衛兄弟都跟隨,隊伍龐大,太子殿下難以看見什麼,而且也容易引發諸多的關注,若是遇見流寇大軍,或者是不要命的土匪,可能就麻煩了,可太子殿下也不能夠總是不出去看看的。”

“姚指揮同知,本官有一個建議,錦衣衛五百兄弟之中,抽調出來一百精銳,時刻陪同在太子殿下左右,餘下四百人,化妝在四周搞好警衛工作,聲勢不要鬧得太大,此外,江寧營所轄親兵營,負責太子殿下的安全,從中抽調一百最爲精銳的將士,陪同在太子殿下左右,此事請洪指揮使親自安排,本官的建議,讓劉鐵漢負責這件事情。”

“戰事一旦展開,突發情況層出不窮,危險時刻存在,故而本官在這裡作出要求,親兵營必須絕對保證太子殿下的安全,若是遭遇到大規模的流寇,哪怕是遭遇覆滅的危險,也不準退卻,必須護衛太子殿下安然無恙,若是有臨陣逃脫者,不僅僅要懲罰本人,還要牽連到家人。”

“從明日開始,大軍就要開拔,進入四川了,這裡的地形,諸位都見到了,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流寇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他們熟悉了周圍的一切,但江寧營將士,還有些陌生,故而斥候營要搞好偵查,確保最大的安全。”

“江寧營分爲前軍和中軍,太子殿下坐鎮中軍,行軍開始之後,行程加快,戰機稍縱即逝,故而請太子殿下也要克服一些困難。”

“太子殿下是臣等的依靠,坐鎮指揮,給予了衆多將士最大的鼓勵,臣相信,江寧營一定能夠士氣高揚,讓我們去打勝仗,去徹底剿滅流寇。”

。。。

大家聽得都很仔細,蘇天成說完之後,朱慈烺開口了。

“蘇大人,吾不想受到那麼多的優待,父皇告誡過,行軍打戰,軍令是第一位的,吾也要遵守軍令,絕不敢有特殊的,一切都按照蘇大人的安排行事。”

“太子殿下體恤,臣感激不盡,臣的意思,從明日行軍開始,太子殿下和衆多的將士,俱爲一體了,將士一定會拼力護衛太子殿下的安全的。”

“秦公公,本官有一件事情,想着請公公操勞。”

因爲遭遇了蘇天成的批評,秦三德還是有些不爽的,剛纔留下來,看到蘇天成安排了半天,好像沒有自己什麼事情,秦三德有些不高興了,臉上也沒有什麼表情,想不到蘇天成突然開口了,秦三德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哦,大人有和安排,奴婢聽着。”

“公公熟悉宮裡的諸多事宜,本官想着,這段時間,想着請公公陪同在太子殿下左右,太子殿下的起居飲食,還是需要悉心照料的,這些情況,諸位都不是很熟悉的,皇上和皇后娘娘想着磨礪太子殿下,不準太子殿下有特殊,可我等還是要注意的,還請公公多操心啊。”

秦三德的臉上,馬上出現親切的笑容了。

“大人安排,奴婢一定做好的,一定做好的。”

陪在太子的身邊,對於太監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情,太子的年紀不大,對於身邊的人,有着自然親切的感覺,只要將太子侍候好了,留下深刻的印象,將來的好處是不用說的。秦三德沒有想到,蘇天成居然將這等的美麗差交給他,當然是求之不得了。

江寧營的地位特殊了,身爲監軍,秦三德不可能像在南直隸那樣,想着控制軍隊,不要說蘇天成和洪承疇不會同意,就是皇上也不會同意,江寧營是需要打戰的,不能夠控制軍隊,也就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軍事上的指揮,秦三德一竅不通,不可能出主意,親自參與搏殺,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能夠陪在太子身邊,可謂發揮最大作用了。

京城。

孫承宗和劉宗周、黃道周在一起。

蘇天成陪着太子殿下出發好幾天了,三人終於有機會聚在一起了。

“劉大人,黃大人,本官覺得,坤元思慮深遠啊。”

“是啊,下官本來也有些擔心的,江寧營如此驍勇,坤元在陝西的時候,推行了諸多的改革,處境有些困難了,若是有人居心叵測,在皇上耳邊詆譭,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事情,如今太子殿下總理剿滅流寇事宜,這是最好的安排了。”

“劉大人說的是啊,本官都沒有想到這樣的計謀啊,坤元真的是不簡單,本官都想着,努力支撐一段時間,多活幾年,穩住朝廷,爲坤元鋪好路。”

“下官也有這等的想法,下官預計,剿滅流寇,恐怕需要半年以上時間,流寇不會坐以待斃的,消息很快就要傳出去,下官還有些擔心,遼東也傳來了消息,後金蠢蠢欲動,估計是看着江寧營去剿滅流寇,他們也要插一手了。”

“嗯,本官也有些擔心,黃大人,你是怎麼看的。”

黃道周一直沒有開口,孫承宗點名了,他思索片刻。

“下官以爲,遼東必須要全面加強戒備,必須要穩住局面,後金一定是知道的,江寧營剿滅流寇之後,就要直接面對他們了,故而後金絕不想流寇被剿滅,若是我大明內憂外患,這纔是他們最好的機會啊。”

孫承宗點點頭,站起身來了。

“本官看也是這樣,有必要提醒一下坤元,告訴他相關的局勢,可剿滅流寇的事宜,也不能夠過於着急,否則適得其反,就不好辦了,劉大人,你親自起草一份信函,將我等的意思說進去,重點是提醒一下坤元,本官相信,坤元一定能夠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的。”

“大人,下官建議,是不是讓榆林營加強戒備,若是山海關、大同一帶吃緊,可以調動榆林營,寧夏、榆林一帶,尚有一萬江寧營將士,邊關的安全,問題不是很大,加之互市已經牽涉到蒙古各部落的利益,他們不敢輕易進攻的。”

“嗯,給盧象升也寫一封信,告訴他注意一下,可惜啊,大同的邊軍,戰鬥力還是孱弱了一些,難以擔當大任啊。”

孫承宗是強烈支持太子出征的,他完全明白蘇天成的意思,也爲蘇天成提出來這樣辦法叫絕,一方面能夠加強與太子之間的關係,另外一個方面,也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禍患,剿滅流寇是遲早的事情,這樣巨大的功勞,放到了太子的頭上,蘇天成能夠避免太多的麻煩,只是這樣一來,後面和後金的直接對抗,估計太子也要隨軍了。(未完待續。。)

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995章 整合(3)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76章 啓動第551章 辯解第88章 拜訪第160章 剿匪(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13章 誤判?(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772章 海戰(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36章 大調整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14章 在路上(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6章 禮儀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09章 前兆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65章 劉鐵漢第1101章 帝心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97章 開花彈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083章 廷辯(1)第69章 發榜(1)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282章 後宮第994章 整合(2)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
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995章 整合(3)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76章 啓動第551章 辯解第88章 拜訪第160章 剿匪(2)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13章 誤判?(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772章 海戰(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36章 大調整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14章 在路上(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06章 禮儀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09章 前兆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65章 劉鐵漢第1101章 帝心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97章 開花彈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083章 廷辯(1)第69章 發榜(1)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282章 後宮第994章 整合(2)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