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

濟爾哈朗已經抵達宣州城郊,這裡距離宣州城只有二十餘里了,一路上,他非常注意,特別是在進入鐵山的時候,他一直都擔心遭遇了江寧營的埋伏,包括范文程,也是這樣的認識,認爲大清國的勇士,與江寧營的軍士可能在鐵山有着一場不小的戰鬥,鐵山是宣州的屏障,但奇怪的是,江寧營在鐵山沒有駐紮軍隊,大軍很順利的經過了鐵山。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濟爾哈朗不明白,范文程也不是很明白,分析來分析去,兩人認爲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代善帶領正紅旗的將士,對宣州城發動了進攻,或者在宣州境內某處,與江寧營將士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導致江寧營軍士無法在鐵山展開伏擊。

到了這個時候,濟爾哈朗不能夠繼續謹慎了,若是代善與駐守宣州的江寧營將士已經開始交手了,自己就要加快速度,不管是從正面打擊江寧營,還是進行策應,都要儘快發動進攻了,否則等到正紅旗損失太大,這樣的責任,自己是無法承擔的。

斥候一路偵查,稟報宣州城周圍非常安靜,從一些百姓那裡打聽到的消息,江寧營軍士依舊駐紮在宣州城內,沒有什麼戰鬥。出現這樣的情況,令濟爾哈朗陷入了苦思之中,他真的不明白了,難道說前面佈置有什麼陷阱嗎,代善的正紅旗將士,究竟到什麼地方了。

濟爾哈朗其實是有些惱火的,按照正常的情況,他早就準備對宣州發動進攻了,皇太極要求他進攻宣州,本意就是要剿滅宣州的江寧營,派出了正紅旗和鑲藍旗,動用了這麼大的力量,而且要求多鐸帶領鑲白旗將士,拖住復州的江寧營軍士。可見皇太極是下定了決心的。濟爾哈朗知道皇太極的內心是非常窩火的,在遼東取得了那麼大的勝利,正當攻破山海關,徹底改變遼東的局面,甚至可以進攻大明的京師,入主中原了,機會就在眼前,偏偏這個時候,蘇天成帶領江寧營,攻佔了宣州和復州。威脅到了大清國的都城,若是不能夠回師,明軍拼命守住了關寧錦防線,這邊蘇天成率領江寧營。直接攻打瀋陽,大清國就危險了,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不得不回到瀋陽,結束對遼東的進攻。

按照皇太極的這種想法,濟爾哈朗與范文程商議之後。認爲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宣州,不管是不是能夠全殲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至少能夠馬上回師與多鐸會合,到時候十萬大軍。不管駐守復州的江寧營如何的無敵,三萬軍士,絕對不可能與十萬大軍抗衡。

濟爾哈朗甚至準備給代善寫信了,建議正紅旗和鑲藍旗的將士會合,共同攻打宣州,駐守宣州的只有兩萬江寧營軍士,無論戰鬥力如何的強悍,都不可能與兩旗的將士抗衡。

若是這樣的計劃實現了。那麼大清國的將士佔據了絕度的優勢。就算是宣州的江寧營軍士,放棄了宣州鐵山等地,與復州的江寧營軍士聯合。也不過五萬人,依舊是絕對的劣勢。

可惜濟爾哈朗的這個計劃無法實現,這都是因爲代善的固執,論戰功,濟爾哈朗不可能與濟爾哈朗比較,畢竟濟爾哈朗年紀大了,參加了很多關鍵性的戰鬥,有些時候,甚至代表先皇努爾哈赤指揮作戰,不要說濟爾哈朗,就算是多爾袞和多鐸、阿濟格等人,都不能夠和代善比較的,也是因爲這種資格上面的關係,濟爾哈朗很是注意,這次只能夠按照代善的想法來進行,不過一路上,他與范文程也詳細商議了,只要代善的正紅旗軍士發動了進攻,不管處於什麼情況下,鑲藍旗的將士都是要參與到戰鬥之中去的。

斥候頻繁的奏報消息,一些消息零零碎碎的,都不能夠肯定,有斥候稟報,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有部分撤出了宣州城,守住了須彌島的方向,這個消息,濟爾哈朗和范文程都認爲是準確的,畢竟代善的正紅旗將士,就是從須彌島方向進攻宣州的。

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范文程提出了建議,一方面要求斥候去證實這個消息,一方面建議濟爾哈朗可以在這個時候,攻打宣州城了,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在這個時候分兵,無疑是犯了兵家大忌,兵力顯得嚴重不足了,阻擋代善的正紅旗將士,至少需要一萬人,那麼駐守宣州的就只有一萬人了,這樣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了,就算是提前發動了進攻,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到時候,代善與阻擊的江寧營軍士交手,兩邊的進攻可以相互呼應。

濟爾哈朗認爲這個意見是非常正確的,要求大軍加快了步伐,不管沿途發生了什麼事情,直指宣州,沿途騷擾的小股軍隊,都不要理睬。

大軍突然加快了行軍步伐,一股殺氣意見完全顯露出來了。

駐守宣州城的孫傳庭,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江寧營千戶以上的軍官,悉數在孫傳庭臨時住宿的府邸集中了。

“諸位兄弟,斥候來報,濟爾哈朗帶領的鑲藍旗韃子,距離宣州城只有二十里了,蘇大人下達的命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死死的纏住濟爾哈朗,不准他前進一步,不准他去救援代善,我可以告訴諸位,今日蘇大人帶領兄弟,開始圍殲代善和正紅旗的韃子了,所以說,我們的重點不是駐守宣州城,守住城池沒有多大的作用,但我們也必須要守住城池,我們的重點是和濟爾哈朗面對面廝殺,阻止他去救援,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我們將與後金韃子拼搏,死死的拖住他們,城內只有我們一萬兄弟,馬祥麟,這裡你負責指揮,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夠丟掉城池,這也是蘇大人的要求,我們不能夠讓宣州城內的百姓失望,我指揮另外的一萬兄弟,阻擊濟爾哈朗增援代善。”

馬祥麟有些不情願,其實孫傳庭這樣的安排,他一直都是有些意見的,因爲孫傳庭是全面負責指揮兩萬江寧營將士的,這樣的阻擊任務,應該是他帶隊去完成,阻擊的任務無疑危險很多的,可惜江寧營的傳統就是這樣,越是危險的任務,越是主帥上陣,譬如說剿滅代善正紅旗韃子的任務,蘇天成和洪承疇都去了。

到了這個時候,馬祥麟不可能提出來什麼意見了,一切都決定下來了,最好的做法就是按照要求去做,不過孫傳庭帶領一萬將士,迎戰濟爾哈朗的兩萬後金韃子,這裡面還是存在太大的危險,馬祥麟認爲,自己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

“大人,下官覺得,代善的正紅旗將士被圍困,這個消息,濟爾哈朗很快就能夠知曉,遭遇進攻的代善,恐怕會想到通知濟爾哈朗去援救的,蘇大人的命令,要求我們死死拖住濟爾哈朗,阻止濟爾哈朗去增援,若是濟爾哈朗不知道代善被圍殲的事宜,肯定是直接進攻宣州城池的,那樣的情況是好事情,一萬將士守住宣州城,綽綽有餘,若是濟爾哈朗突然不進攻宣州城了,轉頭朝着須彌島的方向而去,那就說明濟爾哈朗接到消息了,這個時候,下官就應該率領守城的將士,增援大人了,全力堵住濟爾哈朗。”

孫傳庭點點頭。

“不錯,這個建議很好,濟爾哈朗若是進攻宣州,那肯定是好事情,這說明濟爾哈朗尚不知道代善被圍殲的消息,我也考慮過了,一旦濟爾哈朗得知代善被圍殲的消息,肯定是拼命前去救援的,那個時候,一萬將士阻攔濟爾哈朗,可能真的是有些吃不消的,很好,馬將軍的建議不錯,你帶着將士守住城池,若是濟爾哈朗一味攻城,你死死守住就是了,若是濟爾哈朗的大軍忽然撤走了,你留下少量的將士守住城池,帶領其餘將士尾隨濟爾哈朗,你我前後夾擊濟爾哈朗,讓濟爾哈朗的大軍動彈不得。”

一切都是那麼的合適。

七月五日,巳時,濟爾哈朗率領大軍抵達了宣州城外。

馬祥麟看着黑壓壓的後金韃子,內心是高興的,儘管說濟爾哈朗馬上就要攻城了,不過這是好事情,無非是自己帶領兄弟們拼命抵抗就是了,有了火炮的震懾,守住城池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濟爾哈朗沒有馬上展開進攻,他還在等候斥候的消息,看看是不是有部分的江寧營軍士出城了,守住了須彌島的方向,若是這個消息得到了證實,他不會猶豫,馬上就要發動進攻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城牆上面的馬祥麟有些奇怪了,不知道後金韃子究竟在幹什麼,爲什麼還沒有發動進攻,難道說濟爾哈朗有所察覺了嗎。

馬祥麟的擔心是多餘的。

濟爾哈朗得知了斥候稟報的準確消息,駐守宣州城池的江寧營軍士,的確分出了部分的軍士,往須彌島方向而去了。

濟爾哈朗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殘酷的攻城戰鬥開始了。。。

第646章 夜襲(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190章 稱帝(2)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79 天降神兵(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82章 屠城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17章 爭執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68章 敵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80章 暗戰(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22章 準備(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94章 邀請函第653章 預判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18章 秦淮河(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8章 威信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36章 擴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82章 後宮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56章 出發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492章 宿命論(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866章 兩重天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章 馬市賣馬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0章 先手第67章 歸屬第824章 準備(3)第240章 故人來(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419章 賀瘋子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880章 對決(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65章 劉鐵漢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16章 理還亂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211章 江寧營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68章 血戰(2)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66章 迅雷(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13章 誤判?(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
第646章 夜襲(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190章 稱帝(2)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79 天降神兵(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82章 屠城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17章 爭執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68章 敵情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080章 暗戰(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22章 準備(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794章 邀請函第653章 預判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18章 秦淮河(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38章 威信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36章 擴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82章 後宮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56章 出發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492章 宿命論(1)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866章 兩重天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5章 馬市賣馬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0章 先手第67章 歸屬第824章 準備(3)第240章 故人來(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419章 賀瘋子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880章 對決(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65章 劉鐵漢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16章 理還亂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211章 江寧營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68章 血戰(2)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66章 迅雷(1)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13章 誤判?(2)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