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

瀋陽。

皇太極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濟爾哈朗、豪格、阿濟格等人,臉上出現了憤憤不平的神情,范文程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爭論已經持續了好一會了,皇太極做事情,有着這樣的習慣,大家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儘管說出來,不需要憋在心裡,說出來了,心裡總是舒暢一些的,這個時候,皇太極就在聽大家的意見,準確的說,是聽衆人發脾氣。

他已經下旨,命令多爾袞和代善都回到瀋陽,這表示大清國的這次進攻,徹底結束了,雖說多爾袞在登州和萊州,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可就這樣撤回來,還是不舒服的,多爾袞完全可以進入北直隸,甚至是未必大明朝的京師,劫掠更多的財富,更令大家不能夠理解的是,爲什麼不死守黑山,令明軍輕易就突破了黑山,這是不能夠忍受的,後金的勇士,什麼時候在明軍的面前示弱過的。

皇太極有着充足的準備,聽衆人發牢騷,臉上是微笑的神情,看樣子就是胸有成竹的。

時間過去了一個時辰了,衆人終於說完了,也提出來建議了,不過,這些建議,頂多就是發發牢騷罷了,皇上的聖旨已經下去了,代善和多爾袞也是要撤兵回來的,黑山那邊,八旗軍沒有做什麼抵抗,也就是人員方面,沒有多少的損失,關鍵是多爾袞那邊傳來了消息,劫掠的白銀摺合達到了三百萬兩以上,糧食超過三十萬石,這是巨大的收穫了,以至於濟爾哈朗都感覺到有些眼紅了。

不管怎麼說,這一次出兵登州和萊州,大清國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教訓了大明,劫掠了糧草和白銀。有了這樣的成績,大家還能夠多說什麼呢,以至於爭論到後面,有些人承認這次的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收兵也是可以的。

皇太極一直都沒有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是很壓迫人的,想到前不久,皇太極纔剛剛說出來,要求某些人要擔心,不要在外面亂說,所以大傢伙也是有些後怕的。儘管說你的身份不一般了,但若是惹惱了皇上,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

大清國最大的優點,就是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了,或者是有些什麼不同的看法了,可以在大殿之上提出來,可以擺出來觀點。甚至可以爭論,這些皇上都是允許的,甚至有些時候,鼓勵這樣做,這也是能夠正確決策的重要一步。

看見衆人都不說話了,皇太極終於開口了。

“你們的意見,朕都知道了,朕也清楚你們想到的是什麼。你們想到的是我大清國的顏面,想要的是我大清國必須要所向披靡,儘管是血流滿面,但依舊是不能夠後退和屈服的,你們有這樣的想法,朕不怪你們,但朕還是要提醒你們。朕不管你們內心有着什麼樣的算盤,但時時刻刻要把我大清國放在第一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樣簡單的道理。你們必須要明白,不管是父皇,還是朕,每一次的征伐和廝殺,都是爲着我大清國的未來考慮的,遼東的情況,朕不想多說,你們都是知道的,此等情況下,需要做些什麼事情,想必你們偶爾也是考慮過的,這一次,朕已經做出來決定了,二哥和十四弟必須要馬上撤回瀋陽,這是不容置疑的,也不需要討論的,至於說下一步該做些什麼,你們大可提出自己的看法。”

散朝之後,范文程留下來了。

這一次范文程出的主意,皇太極非常的滿意,而且在朝廷上面辯論的過程中,不少人都承認,這一次的戰鬥,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清國的戰船開始發揮作用,得到了第一次的訓練,劫掠了大批的糧食和錢財,基本毀掉了登州和萊州,這樣的成績說說不掉的,至於說主動撤出黑山城池,沒有造成軍士的損失,這是一種戰術上面的安排,並非是害怕明軍,有一點大家慢慢的明白了,廝殺的目的在於,獲得實質性的好處,爲了面子去廝殺,不是明智的行爲。

這樣的觀念,范文程是一直堅持的,每次說到征伐的時候,都要考慮最終的目的,不會盲目的提出來作戰的目標,也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支撐下,大清國每次的征伐,基本都得到了好處,崇德元年的失敗,皇太極實際上也是在思考的,那個時候,大清國剛剛建立,從炫耀的角度出發,給予大明一定的教訓,結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程啊,朕這兩天仔細思索了,覺得你提出來的建議是可行的,日後你還是多多提出來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啊。”

“皇上,奴才一定盡心竭力,絕不敢藏私的。”

“對了,上次你沒有說完,好像還有什麼後續的動作,朕想着聽一聽。”

“奴才正想着給皇上稟報的,奴才以爲,這一局的棋,還沒有走完,還有最爲關鍵的一步,若是能夠發揮出來作用,就是皇上的福氣,我大清國的福氣了。”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知道,范文程的心思縝密,這樣說,肯定是有很好的想法了,步步爲營是范文程擅長的東西。

“皇上,蘇天成攻擊黑山,這件事情,不可能隱瞞的,如今,蘇天成輕易就攻下了城池,接下來的行動,他會非常的爲難,若是繼續進攻,不是他的初衷,加之睿親王和禮親王分別退兵了,蘇天成沒有繼續進攻的理由了,佔據黑山,明軍還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是做不到的,可就這樣撤走,需要理由,明明是大好形勢下,爲什麼無緣無故就撤走了。”

皇太極頻頻點頭,同樣想到了一些什麼。

“若是大明朝廷知曉了這樣的事情,一定是催促蘇天成繼續進攻的,最好是能夠攻打瀋陽,可惜蘇天成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奴才早就分析過了,蘇天成攻打黑山,確實是非常明智的,他傳遞給皇上一個信號,那就是睿親王若是繼續進攻,明軍將不惜一切代價,攻打黑山,進而攻打瀋陽,雙方魚死網破。”

“可蘇天成的這種想法,是不能夠透露出去的,也是無法和衆人商議的,大明朝廷裡面的那些官員,奴才是知道的,他們都是讀書人,想到的都是氣節,他們不熟悉邊關的事物,不知道征伐的艱難,評論起來卻頭頭是道,似乎自己帶兵征戰,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別人都是蠢貨和草包,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些人,纔是我大清國的機會。”

“大明朝廷裡面,羨慕嫉妒蘇天成的人,一定是不少的,可蘇天成拿下黑山城池之後,卻不發動進攻了,這必然會引發那些大臣的質疑,甚至會說蘇天成懷有異心,此等的情況下,皇上不妨點一把火,專門寫出來書信,故意讓大明朝廷發現。”

“書信的內容也是很簡單的,不要說其他的,就說和蘇天成議和的事情,只要這份書信到了大明朝廷,一定會掀起軒然大波的,蘇天成是有苦難言,根本不好做出來解釋的,只要大明朝廷裡面,反對的人多了,那個崇禎皇帝,怕也難以護住蘇天成的。”

皇太極聽了范文程的計謀,擡頭哈哈大笑了。

“好啊,這個計謀不錯,可惜大明朝廷啊,養了一大幫的廢物,這些就知道嫉妒賢能,時時刻刻想到自身的利益,朕看蘇天成如此的年輕,肯定是遭遇衆人猜忌的,不管這次的計謀是否成功,朕都要給你記功啊。”

“皇上,奴才不敢,奴才還是有些擔憂的。”

“有什麼擔憂的地方,儘管說出來。”

“奴才斗膽了,奴才估計,禮親王和睿親王回來之後,肯定是不滿的,禮親王帶領大軍,深入蒙古,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睿親王在登州和萊州的勢頭正盛,還能夠取得更多的勝利,偏偏這個時候,皇上下旨了。。。”

“你的想法,朕清楚,商議大軍作戰的事宜,鄭親王不知道,你卻是清楚的,二哥和十四弟回來之後,恐怕政親王會有所牢騷的,這些事情不算什麼,有朕給你做主,哼,你不要以爲二哥到蒙古去了,沒有能夠廝殺,會有什麼不高興的地方,他在蒙古獲得的財富,恐怕不差於十四弟的,這些情況,朕都是知曉的,他們回來之後,朕會專門和他們交談的。”

停頓了一下,皇太極再次開口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大清國和大明,恐怕鮮有廝殺了,你要重點考慮,如何讓我大清國的漢人才俊,爲我大清效力,若是有可能,能夠吸收到大明的才俊,也是好的,接下來的較量,就在於實力上面的比對了,大明雖然地大物博,不過崇禎需要考慮的事情也是更多的,至少有那麼多的人需要養活啊。”

“朕考慮過了,如有必要,繼續進行科舉考試,吸納人才,這是今後最爲關鍵的任務,朕的身邊,多一些文程這樣的才俊,我大清國將更加的強盛啊。”

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92章 會試第181章 幕僚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36章 大調整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97章 開花彈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章 馬市驚魂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76章 啓動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46章 慘敗(4)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166章 迅雷(1)第202章 商議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30章 山海關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98章 內訌(3)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614章 剪不斷第1054章 遼東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14章 傷情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204章 敵情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92章 偶遇(3)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30章 山海關第368章 碰撞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40章 故人來(2)第136章 大調整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42章 人市第65章 現實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90章 稱帝(2)第912章 失意人
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92章 會試第181章 幕僚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36章 大調整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97章 開花彈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章 馬市驚魂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76章 啓動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46章 慘敗(4)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166章 迅雷(1)第202章 商議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30章 山海關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498章 內訌(3)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614章 剪不斷第1054章 遼東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14章 傷情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204章 敵情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92章 偶遇(3)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630章 山海關第368章 碰撞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40章 故人來(2)第136章 大調整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42章 人市第65章 現實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90章 稱帝(2)第912章 失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