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禮儀

蘇天浩已經等候在客棧門口了。

自己的弟弟,會試會元,殿試榜眼,他清楚,自己已經沒有比較的可能性了,就是在國子監讀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了。不過蘇天成身爲榜眼,他也是榮耀的,而且,今日傳臚大典之後,蘇家的門第,徹底改變了。

先前跨馬遊街的時候,他一直都在旁邊看着,狀元、榜眼和探花三人,比較起來,還是蘇天成最爲耀眼,可也最爲低調。他身邊的人議論的時候,大都說到了《木蘭花令》、《蝶戀花》和《長相思》三首詩詞,看着如此年輕的榜眼,寫出來這麼優秀的詩句,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參加殿試之後三甲進士、同進士,這幾天的時間,是很忙碌的,傳臚大典之後,所有進士和同進士,要到禮部鴻臚寺去,學習相關的禮儀,後日到紫禁城去,拜見皇上,參加恩榮宴,至於說頭甲三人,恩榮宴之前,吏部就要授官了。

蘇天成肯定是入翰林了,這是不用懷疑的。

“三弟,恭喜你啊,傳臚大典已經結束了,是不是要再次給父母報告喜訊了,我本來想着,安排人回去報信的。”

“大哥儘管安排就是了,過幾日,我就要回到家裡去了,蘇二童、蘇俊和王大治,也要跟隨我一併回家,吏部授官在後日,按說是有一個月左右的假期的。”

“確實要回去一趟,父母不知道多高興啊。”

兄弟兩人進入客棧之後,客棧的掌櫃,早就準備好了宴席。

掌櫃的專門到房間,請榜眼到雅間,這可真的是高升客棧的榮耀,這裡住了會試會元、殿試榜眼。

還在吃飯的過程中,吏部的吏員來了,通知蘇天成,翌日上午辰時,直接到紫禁城外東直門,有人帶着進入禮部的鴻臚寺,學習相關的禮儀。

吃飯之後,蘇天成很早就休息了,一天的傳臚大典下來,還是有些勞累的。

他一直在等候羅昌的消息,可這些日子過去,羅昌一直都沒有回到京城,也可能是回到平陽府城,有什麼事情耽誤了。

翌日,蘇天成趕到紫禁城外東直門的時候,發現絕大部分的三甲進士都到了。

隊伍分的很明確,頭甲的三人在最前面,成爲衆人關注的目標,二甲的進士大多聚在一起,至於三甲的同進士,隊伍是最爲龐大的,分爲了好幾個人羣,正在議論什麼。

蘇天成隱隱聽到有人在評論《長相思》等詩句,他有些頭皮發麻。

“蘇兄,昨日在下到客棧去找你,聽客棧掌櫃說,你已經休息了。”

“吳兄真的是客氣啊,昨日有些累了,所以很早就歇息了。”

“佩服佩服啊,在下昨日很是激動,好長時間,都沒有歇息的,想不到蘇兄這樣淡定,在下自愧不如啊。”

蘇天成看着吳偉業,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其實這裡面的奧妙,他已經看出來了,吳偉業對陳於泰,顯然是興趣不大,就是在跨馬遊街的時候,也一直是靠近自己這邊的,從吳偉業臉上的表情來看,應該自己是殿試狀元的。

陳於泰站在最前面,有些鶴立雞羣的意思,好在他過了而立之年,應對如此的場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陳於泰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寫出來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明日覲見皇上的時候,要代表衆人大聲朗誦的。

和吳偉業說了兩句話之後,蘇天成主動走到了陳於泰的身邊。

“恭喜陳兄啊。”

“蘇兄客氣了,在下不過是僥倖,這狀元,本應是蘇兄纔對啊。”

“陳兄萬萬不能這麼說,在下是心服口服的,日後還要多向陳兄學習的。”

蘇天成暗暗踢了一下身邊的吳偉業,他已經感覺到,吳偉業準備說些什麼了,殿試的名次已經確定了,說什麼都沒有作用了,不如爽快的承認現實。再說了,逞一時快,接下了怨仇,那也太不划算了。

陳於泰確實有些羞愧。

他這個狀元,名不副實,有暗箱操作的成分了,要不是周延儒,他恐怕難以進入頭甲,更不要說頭甲一名的狀元了。殿試之前的拜訪和交易,還有族兄陳於廷的幫助,這些都是決定性的因素了。

至於說他和周延儒之間的姻親關係,衆人皆知。

也是蘇天成太出色了,特別是那三首的詩詞,冠蓋京華,加之是會試會元,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殿試狀元,非蘇天成莫屬。

昨日傳臚大典上面,周延儒宣佈黃榜,唱到他是頭甲狀元的時候,衆多的貢生裡面,分明有了輕微的質疑聲,讀書人可不會管那麼多的。

畢竟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了,經歷也不少了,陳於泰無所謂,只要是成爲了狀元,其他的事情,不算什麼的。

他想不到的是,蘇天成居然這樣的謙遜,絲毫看不出來有什麼不滿。

看探花吳偉業的神態,都是有些不服的,顯然是替蘇天成感覺到不服。

蘇天成才十九歲啊,有着如此的城府,真的是不簡單了,這一刻,陳於泰甚至覺得,雖然自己是狀元,有着如此深厚的背景,但從前途來說,肯定是比不過蘇天成的。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他已經從周延儒、陳於廷那裡知道了不少,這個蘇天成,肯定會成爲自己最大的對手了。

辰時一刻,衆人在禮部官員帶領下,進入了東直門,直接到禮部鴻臚寺去了。

這學習禮儀的過程,是蘇天成沒有想到的。

首先是鴻臚寺卿授課,鴻臚寺卿是正四品的官員,鴻臚寺的最高負責人,也是朝廷禮儀方面的權威,他授課的內容,重點就是針對翌日即將舉行的覲見儀式了。

鴻臚寺卿授課的過程中,鴻臚寺的鳴贊、序班在一邊,按照授課的內容,坐着示範。

鴻臚寺有九名鳴贊,四十八名序班,鳴贊和序班,都是從九品的官員,不少的禮儀,都是他們具體做的,動作很是熟練。

這樣的授課,也是很有意思的。

鴻臚寺卿授課完畢,接着是鴻臚寺左少卿和右少卿授課,兩人說到的禮儀,就廣泛一些了,包括進入翰林院,以及外放爲官之後,要注意哪些禮儀等等。

官場是一個特殊的地方,一切都要按照規矩來,見到了上級官員,應該如何的行禮,面對下級官吏,要注意一些什麼,都是要清楚的,萬萬不能夠亂了規矩的。

當然了,授課是授課,具體該怎麼做,還是在自身的。

這就好比是幾百年之後,老師上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能不能做到,還是在學生自身的。

看着鴻臚寺鳴贊和序班,不斷做着各種各樣標準的動作,看看身邊一些的進士和同進士,忍不住準備做着同樣的動作,蘇天成感覺到有些好笑,想想幾百年之後,步入官場,很多的禮儀,都是需要自己去領會的,絕對不會有人這樣給你示範,要求你怎麼做的。

當然了,鴻臚寺授課的內容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禮儀,那就是外交禮儀。

午時,鴻臚寺安排了生活,當然不能夠喝酒。

“蘇兄,在下發現,你對這些禮儀,好像都很熟悉啊。”

“吳兄爲什麼這麼說啊。”

“大家都在學習,比劃着做動作,在下看,你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動作,一直都是看着,再說了,昨日的傳臚大典,在下就發現了,那麼大的場合,你完全能夠適應,在下可是惶惶然,手都不知道該怎麼放了。”

蘇天成有些汗顏,想不到這吳偉業,一直都是注意自己的,難道說着就是所謂的粉絲嗎。

“也不是這樣,在下只是默默牢記,到時候,跟着陳兄做動作就是了,鴻臚寺說到了這麼多的禮儀,短時間之內,怎麼可能都清楚啊,關鍵就是明日的覲見了,不能夠出醜,至於說後面的事情,到時候再說啊。”

“哎呀,醍醐灌頂啊,在下還正在着急,這麼多的禮儀,一時間記不住,怎麼是好,難不成日後向他人學習啊,這學習總是慢慢來啊,一蹴而就不可能啊,還是蘇兄厲害,在下今後就跟隨蘇兄學習了。”

“吳兄萬萬不要這樣說,吳兄年長,明白的事情多,在下還要向吳兄多請教啊。”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暗自有些叫苦。

若是真的安排到翰林院了,這個吳偉業,一定是時時刻刻和自己在一起的,被陳於泰看見了,有什麼感想啊,說不定惹出一些事情來了。

不要以爲翰林院是以學術爲主的部門了,這麼多年的演變,翰林院已經成爲了人才聚集地,能夠進入翰林院的進士,沒有糊塗蛋,大家在翰林院裡面,慢慢就分出來了關係的親疏,形成了小團體,日後離開翰林院,到六部或者是外放,就是所謂的同盟了。

當然了,從如今的影響來說,東林黨還是最大的。

只不過自己與東林黨,沒有絲毫的瓜葛的,不僅沒有瓜葛,說不定不長時間以後,還會產生一些衝突的。

第66章 鄉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45章 慘敗(3)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00章 殿試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5章 馬市賣馬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65章 劉鐵漢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5章 小王爺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01章 軍心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57章 遇匪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014章 誤判?(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23章 行刺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5章 租子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21章 熱鍋(1)第791章 偶遇(2)第123章 唐海泰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05章 募捐(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68章 敵情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121章 熱鍋(1)
第66章 鄉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45章 慘敗(3)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00章 殿試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5章 馬市賣馬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65章 劉鐵漢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5章 小王爺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01章 軍心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57章 遇匪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014章 誤判?(3)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23章 行刺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5章 租子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21章 熱鍋(1)第791章 偶遇(2)第123章 唐海泰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405章 募捐(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268章 敵情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121章 熱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