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

九月十八日,孫元坤帶着第一批的軍士,到達了平陽府城。

這一批軍士,一共六百人。

蘇天成高興的差點不能夠自持了,孫元坤帶來的,是一支標準的騎兵,而且坐騎,一律都是河曲馬。

河曲馬出產於四川、青海一代,比蒙古馬更加的高大。

只有朝廷的精銳騎兵,才能夠配備河曲馬的。

這些軍士,全部都安排在蘇家新購買的府邸裡面,碩大的後花園,改爲了馬場。

九月二十日,劉實亮帶着第二批的軍士趕到了,一共是一千四百人。

九月二十一日,羅昌帶着第三批的軍士趕到了,一共是一千人。

蘇天成有些奇怪,按說這三千軍士,年紀都應該不小了,已經過去九年時間,就是當初的小夥子,也應該成爲中年人了,但軍隊裡面,有不少年輕的軍士,看不見年紀大的軍士,中年人佔據大部分。

孫元坤做出瞭解釋,原來,好一些年輕人,都是之後加入進來的,雖然他們在峨眉山深處,但同樣是軍事化管理,依舊實行軍戶制度,父親年紀大了,兒子接着頂替。

這些年以來,孫元坤絲毫沒有放鬆訓練,只不過因爲生活困難,駿馬少了很多,要知道,當初的三千親兵,人人都是騎着戰馬的,這麼多年下來,賣掉了好多的戰馬,也通過交換的手段,得到了一批河曲馬。

三千軍士集聚在新買來的府邸裡面,稍微有些擁擠,但問題不是太大。

幾天時間下來,蘇天成聽孫元坤說了不少的情況,他給予的那些黃金,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四川也遭遇了災害,他們的糧食,明顯不足了,這些黃金,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峨眉山裡面的家眷,維持一年左右的時間,沒有任何問題了。

孫元坤邀請蘇天成,檢閱軍隊,當然,他們現在的身份,是蘇府的護院。

蘇天成帶着熊子健、孫元坤、劉實亮和羅昌等人,到郊外去看了,見到了修建起來的院牆,衆人很是吃驚,蘇天成解釋,這裡就是軍士臨時訓練的地方。

孫元坤等人,大爲吃驚,他們沒有預料到,蘇天成居然有這樣的安排。

依照他們的想法,蘇天成不過是讀書人,沒有在戰場搏殺,不可能清楚軍人的作風,也不知道軍隊的要求,衆人既然跟隨在蘇天成的身邊了,也只能夠是慢慢熟悉,一些不習慣的地方,慢慢的克服。

九月二十五日。

三千軍士,加上蘇府的兩百護院,全部都在郊外集中了。

這一天,蘇天成要檢閱,要講話。

院子裡的空地上面,臨時搭建了一個木臺。

三千兩百名護院,整齊的站在空地上,六百匹河曲馬,也顯得很是文靜。

看着三千二百名護院,蘇天成心潮澎湃,有了這三千二百多護院,他已經有了充足的信心,這是發展的第一步,而且是可喜的第一步,改變歷史、展現抱負,希望寄託在這關鍵的第一步了。

戰場上,刀劍無情,不管怎麼小心,都避免不了傷亡,要打造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依靠的是軍魂,所以,他要提出來明確的要求了。

看着站的異常整齊的軍士,蘇天成雙手抱拳,彎腰鞠躬,給操場上的所有軍士行禮。

“我要感謝兄弟們,讓我看見了自信,看見了榮譽,我們是蘇府護院,更是一支軍隊,軍隊最爲重要的是什麼,是軍魂,是戰無不勝的信念,我們都害怕挫折,害怕死亡,可當我們的家園遭遇侵擾,當我們的親人遭遇屠戮,當我們的家人遭遇凌辱,我們需要做什麼,就是拿起我們手裡的大刀長矛,毫不客氣的砍向對方的頭顱。”

“我們的軍魂,表現在什麼地方,表現在打造我們自己,成爲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讓我們的對手發抖、顫慄,讓他們跪在我們的面前求饒,我們如今有了三千多弟兄,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展壯大的。”

“諸位兄弟,我們情同手足,俱爲一體,戰場上,刀劍無情,我們會受傷,會殘廢,甚至會失去一些兄弟,但我要大家記住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我們一同保衛家園,更會一同出去征戰,就要一同回來,我們不拋棄任何的一個兄弟,不管是遇見如何困難的情況,我們不放棄每一個兄弟,不管是他活着或者是捐軀了,這是我們的誓言,也是我們這支戰無不勝的軍隊的誓言。”

“我們所有的兄弟,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每一次的血與火的洗禮,我特別強調,兄弟之間的信任,是最爲主要的,任何的芥蒂,都會導致最爲致命的後果,所以說,不管你們在平日有着什麼樣的恩怨情仇,但在戰場上,你們就是兄弟,是親兄弟,相互的協助和關照,是最爲重要的。”

“古人說得好啊,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可見用兵之重要,一支軍隊,究竟需要一些什麼東西,我認爲,軍人以氣爲先,在戰場上,體現出來捨我其誰的氣勢,戰無不勝的氣質,讓我們的對手害怕顫抖的氣質,有了這樣的氣勢,我們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兄弟之間的合作,關乎生死,我等要做到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若是我們做到了這樣,我們必將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勝利之師。”

“戰場上,刀劍無情,總是會有死傷的,若是有兄弟不幸陣亡了,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替他們養老送終,你的家人遭遇困難了,我當傾盡全力幫助,今日,我們明確一條規矩,任何一次的廝殺和征戰之前,所有將士,都寫下一份字據,明確說出來,有哪些未了的心願,需要兄弟們幫助你做些什麼事情,這份字據,好好保管,陣亡將士的心願,我等共同幫助他來完成。”

。。。。。。

看着羣情激昂的軍士,看着紅光滿面的熊子健、孫元坤、劉實亮、羅昌、王大治和馬華彪等人,蘇天成感慨萬千。

如果渠清澤說的情況真的發生了,那麼,眼前的這些兄弟,就要剿滅流寇,實際上就是剿滅農民起義軍,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歷朝歷代,農民都是最苦的,不到迫不得已,不會造反,陝西山東河南等地的災荒,讓農民沒有糧食吃,走投無路了,加之官府的腐敗貪污,根本不將農民的困苦放在眼裡,人家是要活命,不得不造反。

蘇天成的內心裡面,還是有着一絲愧疚的感覺的,沒有飯吃、活活等死的情況,落到自己的頭上,一樣是要造反的。

可農民起義,最終都陷入了怪圈中間,這場崇禎元年開始的農民起義,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些變質了,闖王高迎祥和闖將李自成,包括張獻忠等人,已經是朝着權力奔去了,他們想到的不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問題,不是讓農民能夠吃飽穿暖,而是想着自身的享受,包括內部的爭權奪利,最終吃虧的,還是農民。

很多的時候,農民起義軍建立起來的政權,甚至還不如封建王朝的政權。

這是歷史的侷限,歷史發展過程中間,一直都沒有能夠走出來的怪圈。

蘇天成有着一些把握,逐步的解決這些問題,但他需要權力,需要穩定。

“誓死效忠少爺,誓死效忠大明。。。”

馬華彪帶頭喊出來了口號,緊接着,衆人都跟着吼出來了,聲音震耳欲聾,有着足夠的氣勢。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乖乖,首先效忠我蘇天成,接着纔是朝廷,馬華彪夠聰明的,這意思是很明顯了,如果我蘇天成和朝廷發生衝突了,這些將士,首先還是保護我的。

軍隊有軍隊的要求,軍令如山倒,不管遇見了什麼樣的情況,只要是下達了命令,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不皺眉頭的衝上去,扎死寨、打硬仗的軍隊,纔是合格的軍隊。

更加吃驚的是孫元坤和熊子健等人,他們本來就是軍人,對軍隊的一切規矩,都是熟悉的,蘇天成說出來的話語,讓他們震驚,這是一種全新的觀念,蘇天成是書生,爲什麼會懂得這些,難道真的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嗎。

蘇天成提出來的所有要求,根本不是針對護院說的,而是對軍人說的。

不拋棄、不放棄六個字,沉甸甸的,真的要做到,不是容易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衆人改變了以前的想法了。

當初在太原的時候,孫元坤還是有些擔心的,儘管說老夫人有了吩咐,熊子健也跟隨蘇天成了,可今後的發展,究竟如何,說不清楚。

蘇天成的這一番話,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軍人就是埋骨沙場的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不知道有多少軍人,葬送在宵小之輩的手裡,若是能夠跟隨一位忠肝義膽的領袖,建立不世功勳,那就是最大的榮耀了

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88章 行動(5)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76章 分析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53章 吳三桂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705章 放心了第846章 慘敗(4)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0章 先手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68章 血戰(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04章 隱患第792章 偶遇(3)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91章 偶遇(2)第1251章 崩潰第51章 遊歷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94章 整合(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30章 連環計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792章 偶遇(3)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04章 平衡術第845章 慘敗(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66章 兩重天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78章 補償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45章 部署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419章 賀瘋子第774章 海戰(4)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92章 偶遇(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248章 生死考驗(3)
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88章 行動(5)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676章 分析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53章 吳三桂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705章 放心了第846章 慘敗(4)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0章 先手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68章 血戰(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04章 隱患第792章 偶遇(3)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91章 偶遇(2)第1251章 崩潰第51章 遊歷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94章 整合(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30章 連環計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792章 偶遇(3)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04章 平衡術第845章 慘敗(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66章 兩重天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78章 補償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45章 部署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419章 賀瘋子第774章 海戰(4)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92章 偶遇(3)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248章 生死考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