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

法哈德·帕夏大駭!

奧斯曼人有神,東南軍則有領袖,兩邊對比,東南軍的領袖更實在。

他率軍打仗,長勝不敗的光環籠罩之下,跟着他總能贏,以致於他的軍隊對他信奉無比,

他爲軍隊提供了良好的訓練、裝備、薪水還有長期的規劃以及帶給了軍人自信、自豪、自強,好處是實實在在的,可以拿到手,更可以預期。

象戴維先生就能夠預見到自己成爲國公爺!

其他人一個樣,將軍們個個都是雄心勃勃,想的是日月東昇掛印封侯,青史留名,士兵們則盤算着更實在的榮譽、獎金和勳田,只要努力,就能到手。

東南軍要精神有精神,講物質有物質!

奧斯曼人長期圍攻開羅新城,損兵折將,士氣低落,更糟糕的是他們的火藥與箭矢都接近枯竭,如果東南軍與他們肉搏,奧斯曼人還可以打一打,現在則根本不是對手!

法哈德·帕夏悔恨不已,打到現在,他哪還不知道他已經落入了華人的圈套中,爲了誘他與朝廷上當,華人不惜成本重建了一座開羅新城,致使奧斯曼人把力量損耗在堅城下!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奧斯曼人盲目自信,認爲自家是陸戰頭等英雄,天下無國可比,甚至華人建造開羅新城也增加了他們的狂妄自大,認爲華人是怕了他們,陸戰不敢戰,只好建城來應戰。

沒想到華人大軍到來是如此之多,火力如此犀利,致使已軍大敗在即!

如若戰敗,還有何面目迴歸伊斯坦布爾,且朝廷也根本不會容忍他這個敗軍之將!

罷了,罷了!

法哈德·帕夏率領麾下八千精兵直闖東南軍大陣,他認準東南軍金旗所在,他要弒王!

衝啊!

這個老將率領的軍隊衝前,立即與東南軍打成一團。

看到此情此景,其餘的奧斯曼人臉上露出了絲絲羞愧,有的人返身作戰,更多的人則溜之大吉!

他們其實並不畏戰,奈何與東南軍打仗實在太憋屈了,還沒挨近就給東南軍的火槍大炮和炸彈打得身殘魂傷,當雙方接戰時,東南軍就是前排刺殺,後排開槍,朝奧斯曼人後面不停扔炸彈。

這根本不是勇士的戰鬥,奧斯曼人經常沒見到敵人就被打死了,而且他們的子彈有毒,小小的一顆子彈打進身體,卻疼得傷者慘嚎連天,難以抑制,而且死得也多,明明沒中要害的,卻一命嗚呼。

由於愚昧,他們還不知曉東南軍鉛彈原理,鉛比較軟,擊中入體時會把所有的動能都釋放開來,令到彈頭嚴重發生形變乃到破裂,導致人體組織出現喇叭形空腔,創傷面積是彈丸截面積的上百倍,加上對血管系統的的巨大壓力和鉛彈本身有毒。

打着打着,不但沒有戰果,死得越來越多,還死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奧斯曼人越來越喪氣,越來越不想戰,逃跑的人越來越多,最終象滾雪球般,部隊崩潰了。

法哈德·帕夏逆流而上,率領他的的大股馬兵如同洪流一般斜斜地猛衝對面中路,但見到前方密集火槍陣凸了出來,前排長槍的槍刺寒光照人,後排長槍自則自前排伸出來,還有許多人準備着噴子與火銃,排得密密麻麻像是刺蝟一般。

每個東南軍都堅定無比,誓死保衛領袖的決心毋庸置疑。

開玩笑,法哈德·帕夏想殺他們的運財星,想讓大夥兒無法花差花差,豈能容忍!

到了今時今日,東南軍上上下下都很清楚,只要這位老大在,大家要什麼有什麼,

奧斯曼軍隊突上前,不顧對方的槍彈阻擊,黑壓壓一片,象潮水一般緩慢地向前蔓延。

一百五十步,法哈德·帕夏大喝道:“殺!”立刻策馬向前衝刺。

火槍轟擊,奧斯曼軍隊的損失並不大,他們的裝備很好,普遍帶甲,衝在前面的部隊裝甲能夠抵抗鉛彈的侵襲。

很快就接近一起,殺聲盈天,奧斯曼人意志堅定,死戰不退。

戰陣之上,塵埃籠罩在半空,在風中如烏雲一般席捲盤旋。一股股的鐵騎在茫茫人海中涌動、好像洪水四面橫流,這是奧斯曼人在垂死掙扎;右面大片卻是亂作一團,四下刀槍翻飛,彷彿鬧市上一般雜亂,一面高高豎立的旗幟緩緩傾倒。

中軍位置較高,法哈德·帕夏恰好扭頭望見右翼那面大纛倒下,只覺得眼前一黑,心口一痛!

加齊完了!

右翼主將加齊,與法哈德·帕夏關係莫逆,用法哈德·帕夏的話來說:“我水平有限,得坐高位,全憑衆人幫助!”

幫助他的人,有以前提撥過他的上級,還有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譬如加齊,與他長期在歐洲前線作戰,兩人配合默契,有超過二十多年的交情。

加齊本已退役,在伊斯坦布爾有房產,生活過得舒適,這次應老友之召重新出山,沒想到居然戰死在開羅郊外!

正所謂壞人也有幾個好朋友,加齊既去,讓法哈德·帕夏痛徹心寰,只覺得眼前陣陣發黑,他牙齒用力一咬舌尖,這才清醒過來,大呼道:“孩子們跟我衝!”

這位白髮蒼蒼老將,率軍直衝東南軍大陣,一層一層地往裡殺!

他的部下雖少,卻很堅定,緊緊地追隨着法哈德·帕夏衝鋒,而且用生命保護着他,只是他們難有寸進,因爲東南軍的大將顏田擋住了他們。

顏田乃領袖家族中人,如曹操之曹仁、夏侯惇之輩,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擋住了法哈德·帕夏進攻的腳步,法哈德·帕夏不斷地呼喚勇士們突擊,但顏田軍槍彈俱下,奧斯曼人死傷累累,屍體堆積過人高,鮮血如泉水流下,積聚成潭!

“爲領袖而戰!”

“東南軍必勝!”

“打完此仗吃晚飯!!、”華人齊呼如天崩地裂一般,槍發如雨,攻勢有如排山倒海,奧斯曼人全線潰敗,大量的軍隊向西退去,已是徹底地散了隊列,成片成羣的人奔跑而逃,地面上全是混亂奔走的人,漫山遍野地看去彷彿受了驚嚇散開的蟻羣一般。

東南軍在後面追逐亡北,射殺逃兵,許多奧斯曼人背後中彈倒下,死得忒不光彩。

唯一象樣的奧斯曼孤軍是進攻東南軍中軍的法哈德·帕夏部,則被東南軍團團圍住,向着包圍圈內槍彈俱下!

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548節 在天津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74節不用擔心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34節販奴船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60節輕取敵船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69節落子(四)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
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548節 在天津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247節到呂宋之劫持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097節 攻城戰五之味臭聲悅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852節 兩老賊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74節不用擔心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868節 上風?下風?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914節 錫蘭海戰之勢不可擋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34節販奴船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60節輕取敵船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169節落子(四)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239節 至暗時期(一)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