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到呂宋之陳府家事

“你說什麼?”陳玉成扭頭看着眼前的這個婦人。

他在王城區的工作完成,放工回家,就聽到一個消息,讓他吃驚不已。

他那十八歲的DD,陳玉誠,準備跟隨這次到來的商船船隊到臺灣去,報讀東南海軍學院!

陳玉成乃陳廣勝正妻所生,陳玉真是庶出,但陳玉成和他DD就二兄弟,關係非常好。

陳玉真母親哭哭啼啼來找陳玉成,要他出面阻止DD別胡來。

“父親怎麼說?”陳玉成問道。

“老爺說由他去吧!”陳玉真母親號哭道:“他要是有什麼三長二短的,我可怎麼辦!”

舊社會的妾侍地位低下,萬一老爺故去,正妻甚至可以把老爺的妾侍給賣掉!

母憑子貴,有陳玉真在,誰都不敢動他的母親,她自然不想他有什麼意外。

而陳玉成也捨不得讓他一個遠遠外出求學,而且就讀的是海軍!

海上討生活,陳玉成是過來人,知道是怎麼一個回事,風浪莫測,誰都難保平安。

他把小媽給勸走,然後到陳玉真的房間前,打門,陳玉真開了門。

陳玉真身材比陳玉成還高,體格健壯如牛,皮膚稍黑,他與其兄不同,其兄習文,他則習武,拜過多位師傅,手上有點功夫。

“玉真,聽說你要參加東南府的海軍?”陳玉成問道。

“哥,是的!”陳玉真轉過身去,不耐煩地道:“如果你是來勸我的話,你就不必多說了,我意已決!”

不待陳玉成說什麼,陳玉真就一股腦兒地倒水出來:“我結婚了,老婆剛生了男孩,對家族盡了義務!”

“我不想再做白人的奴隸,我不想看他們的眼色,我不想交四倍的稅收,我……我受夠了!”他氣呼呼地對陳玉成道:“不僅是我,還有林安康、陳虎、張思傑,我們約定一起走,去臺灣,參軍!”

他雙眸發光,陳玉成知道他提到的名字都是他的小夥伴們,也是呂宋華商上層階級的孩子。

於是陳玉成道:“我不是來勸你的,我是來給你支招的!”

“什麼?”陳玉真轉身回來面對他,吃驚地問。

“你們去到臺灣,參加考試,萬一考不上呢?”陳玉成說道:“想不想肯定被錄取呢?”

“哦,哥,你有什麼高招?你快說嘛。”陳玉真着急地問道。

“你去和林安康、陳虎、張思傑他們說說,要他們去鼓動家長,給東南艦隊捐錢!”

“捐錢?”

“對,捐錢,這就是贊助費,給了一筆巨大的贊助費,誰都會給你們另眼相看!”陳玉成接下去說道:“父輩們給你們鋪出一條路來,接下來就靠你們的努力了!”

“至於原因,就是一句‘雞蛋別放在一個籃子裡’,對長輩們說,他們會懂的!”

“我們這一邊,我去找父親大人說的,你放心好了!”陳玉成拍拍DD的肩膀道:“這麼壯實,將來一定出人投地,我等着看你駕馭着戰艦回來看望父親與兄長!”

陳玉真感動地道:“哥,你對我真好!”

“一世人兩兄弟,我不對你好,還會對誰好!努力吧!”

“是,謝謝哥!”

……

陳玉成說做就做,去見了父親,把他的想法對陳廣勝一說,陳廣勝非常欣慰地道:“昨天我說你毛躁,今天看來,你想法很好啊!”

“雞蛋別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籃子,也要看是什麼樣的籃子!”陳廣勝油然地道:“你父親也不是幹吃飯了,找了許多人,再三問過東南府的情況,他們的首領顏常武非常的年輕,但是極其有爲!東南府在他的治理下好生興旺!他們在軍艦上寫的東西,不算過分!“

陳廣勝沒去東南軍艦上參觀,但情況瞭如指掌。

“這個籃子,絕對值得放雞蛋!”陳廣勝斬釘截鐵地道。

”薑還是老的辣!所以父親才說由他去吧!“陳玉成輕輕地道。

”對!我八歲就上船討生活,你十歲就開始跑船,他現在十八歲了,還沒參加過一次遠航!我們把他護得好好的,不見得是好事!

所謂富貴險中求,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好在他也有了孩子,你等他出發後,多多關心弟妹和你的侄子,待遇必須豐厚!“陳廣勝交代兒子道。

”是的,父親!”

“至於我,就爲他賣個老臉吧!”陳廣勝呵呵笑道。

……

陳廣勝秘密串聯中,有他出面,那是無往而不利。

……

監視東南三艦的土著們睜大了眼睛,試圖找到馬尼拉華商勾結東南海軍的證據,好將華商入罪,卻一無所獲。

但顯然,他們的智商太差,不會數數,沒發現軍艦上去買菜的十多個官兵中回來時多了一個……

艦長艙裡,洪熙官接見了穿着小兵裝束陳廣勝管家,他給特使帶來了馬尼拉華商上層的信息。

整個華商階層,願意爲東南府的大業而捐助一百萬西班牙銀元!(價值六十萬兩銀子,亦即四條三級戰列艦)

他們表示以後再作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承諾在東南軍府有需要和有必要的時候,他們會起來響應!(這話含蓄,很中國化的語言)

再有一件小事:馬尼拉華商上層的孩子們想去東南府報讀海軍學院,想請洪特使關照一下!

……

洪熙官代表東南府衷心感謝馬尼拉華商階層的贊助,對華商們報效之心大表讚揚,相信雙方合作,將來呂宋的前景必定美好。

至於孩子們想去就讀軍校,小事一樁,包在他身上。

給名單來,所有人全部免試入學!

不過洪熙官還是醜話說在前面,軍校有淘汰率,進軍校就不是誰能說得算,得看錶現,一旦不及格,退學也是沒辦法的,畢竟軍隊需要的是能夠上陣,能夠打贏的軍官。

但洪熙官又說就算軍校讀不下去,還可以就讀新開設的行政學院,從政也是一件好事。

因此華商們爲孩子們鋪出了一條好路,起碼有兩次機會。

雙方都很滿意,約定就銀元交割和孩子們出發去臺灣事宜作進一步的協商。

……

等管家離開後,洪熙官、顏彰和郝思忠三位特使之間發生了不大不小的爭執。

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337節 茶事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239節文趙氏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556節 彼伏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822節 船不夠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節火併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231節 一念之差
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1200節 回來就開心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02節張龔氏(一)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337節 茶事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239節文趙氏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556節 彼伏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822節 船不夠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3節火併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716節 《中俄向陽村條約》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231節 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