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節 榨三鍋油

阿米爾·汗縱馬狂奔,跑到馬尾巴都直了,他把城池拱手相讓!

他的那些精銳兵馬,跟隨他狂逃,頭也不回。

東南軍殺入城內,恍然大悟,對方沒作備戰!

他們的城防徹底荒廢,處處漏風,根本守不得。

他們的軍隊已成俘虜,三鍋連跑都不跑,老老實實地呆着,束手就擒,華人沒開殺戒,他們有軍紀約束,畢竟是媽祖娘娘治下的部隊,不會濫殺無辜。

華人忙着向前推進以至於來不及管理三鍋俘虜,在這樣的情況下,三鍋們把武器丟下,原地待命,這種良好的合作態度,讓一些東南軍軍官“於心不忍”,安排了二百人負責管理二萬多人的俘虜。

經過清點,三鍋被大象踩死了三十四人,被傷及百數人,被亂槍打死百多人,死傷不到五百人,再無傷亡,就這樣地敗下陣去!

而東南軍齊裝滿員,無一陣亡,只有個別士兵扭到了腿什麼的。

東南軍進入達卡!

由於華人軍行神速,城裡根本沒作撤離,給卡博特縱兵大搶達卡,挨家挨戶地搜索,窮人家裡也不放過!

他富有經驗,知道三鍋有“藏富於民”的習慣,再窮的人家也有一些首飾,哪怕是劣質首飾---三鍋女子出嫁必須有陪嫁,否則丈夫有權把她燒死!

螞蟻雖小也是肉,千里爲官只爲財,既然雙方開戰,我們不殺人已經對得起他們,他們給錢贖命是應該的。

這是神的旨意,這樣的解釋,三鍋們居然認同!

除了首飾,還把三鍋家裡的牲畜除掉神牛不搶之外,一搶而空,用來打牙祭。

東南軍進入三鍋地區,嚴格三條軍紀。

頭條是不亂殺人,這麼“可愛的”三鍋我們是捨不得殺他們的;

第二條則是不拆廟,不拆三鍋大神廟,三鍋們口口相傳,甚至有華人對他們的神廟恭敬有加的傳說,此乃P話,只要他們的神像是金銀銅的,統統擡走,倒是那些泥塑土製的神像逃過一劫;

第三條軍紀就是不殺神牛,吃牛肉屬於東南軍的食譜,由於土澳大陸及各大海島的開發,華人養三牛極多,哪三牛?就是幹活的役牛,做肉吃的肉牛和奶牛,吃牛肉不是難事,尤其是海軍常吃牛肉(他們的伙食費高),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倒是吃得少一些。

此地滿是神牛,要不是有軍紀約束,只怕那些牛統統成神了。

滿城搶掠,達卡城裡的富人區,那些達官貴人和富商大賈的家庭更是不容錯過。

例如建於1644年的巴拉·卡特拉宮,該宮系莫臥兒帝國沙賈汗大帝之子沙舒賈所建,用以安寓東方國家隊商及接待高官之用,爲一四邊環抱的方形建築,內裡式樣精美,有大量的金銀器皿,被一搶而空!

卡博特去作過客的總督府更被大搶特搶,象被剝了層皮般的悽慘,華人從總督府的庫房那裡掠取了五噸的上等香料!

當軍人們打開城裡有名的大富翁辛格老爺府第庫房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裡面充滿了財富,包括了一根根的金條,大塊大塊的銀錠,成箱的珍珠還有寶石,單是從他家裡擡出來的財富就價值一百萬銀元!

辛格老爺是個皇商,一家三代人負責爲莫臥兒皇室採買物資而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他們又沒有什麼投資渠道,財富堆在家中,被華人給搬空了。

城裡著名的溼婆大神廟,丟失了上千尊的鍍金銅製神像,運送它們的車子把牛和驢都給壓壞了。

官兵們把各種珍寶搶個精光,用布袋和水衣裝,運回駐地。

別小看達卡城,蘊藏着大量的財富,從鑲滿寶石的神像到民衆手裡的銀鐲子,仔細地蒐集一下,達到了三百萬銀元!

後來卡博特回旭日城述職時,他得意洋洋地炫耀道:“在我的腳下有富裕的城市,在我們手中有強大的軍隊,在我一個人的面前打開了充滿了金條銀錠、珍珠寶石的寶庫。我統共取了30萬銀元,諸位先生,直到現在,我還奇怪自己爲什麼那麼客氣呢?”

聽取他彙報的軍部高官們向他致以熱烈的慶賀!

東南軍領袖顏常武行先軍政治,軍隊的待遇非常好,軍人的關餉包括工資加獎金,工資按月發定數,但是給的很高,一個在崗的艦隊司令可能一年掙上萬銀元的工資,而當時普通民衆的年收入不過是100銀元。

獎金根據戰利品而發,軍隊明文規定,一半戰利品歸軍隊,另一半則歸官兵,譬如艦長,作爲繳獲戰利品的直接當事人,分四分之一。艦隊司令,作爲艦長的上一級領導,領導有方,得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剩下的由其他將士瓜分。

即使這樣,一般而言,艦長們抓只敵對的商船就可以吃好喝好好一陣子了,商船、商船上的貨物都可以賣掉,而且,商船上的人員,可以賣錢的哦,整條船都不會浪費!

陸地進攻,只要可能,也同樣分肥。

進攻城市,爲什麼那幫兔崽子這麼遵守軍紀?

他們怕因爲違反軍紀而被剝奪獎金!

少用肉刑,先扣獎金,要是犯了嚴重過錯,那就麻煩大了,獎金扣光光。

卡博特把達卡城搶個精光,再獲利回吐,城市貧民們興高采烈到街上去,他們手裡拿着各種器皿、布袋,原本卡博特下令放糧。

他得到達卡糧庫,看不起那裡的粗糧,搬也搬不走,也不想毀壞糧食,乾脆給民衆們放糧,民衆象過節日一般地上前領糧,還向華人鞠躬致謝!

當華軍退出城市時,沒有遭受任何的襲擊!

卡博特玩快閃,打下達卡城,搶了之後立即撤退,返回加爾各答,如此阿米爾·汗兵不刃血回到達卡。

自然地,在向德里城的報告上他寫道:“……我軍遭遇東南國軍隊優勢兵力的進攻,達卡失守,但在我軍堅持不懈的作戰下,華軍敗退,我軍勝利收復達卡……”

阿米爾·汗的手段高明,鬧出了這檔事居然沒有去職,還做着他的總督。

但是加爾各答的華人委實讓他頭痛,哪怕是他們退回加爾各答後,後患不小---華人強搶了加爾各答的二十萬畝土地!

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839節 剃鬚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95節天才助我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31節 謠言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45節 抓壯丁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69節無農不穩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0節修路風波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090節 夜襲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950節 一賠十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859節 吃得好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
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858節 敵我兩方動態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839節 剃鬚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95節天才助我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31節 謠言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045節 抓壯丁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69節無農不穩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10節修路風波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090節 夜襲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950節 一賠十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859節 吃得好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