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

有一次他與諸華人同僚閒聊,無意中說起他的恐慌,他擔心他的神被廣東人吃掉了,結果一個廣東人就告訴他大可不必爲此而擔憂。

“我們廣東人肯定沒有吃過你們的神,否則中國的歷史上一定會有烹飪方法和口感、功效留下來,包括用什麼湯料來堡湯,是否上火還是降火,而沒有的話,就肯定沒吃過你們的神!”

廣東人是這麼說的,蘇上尉以之爲然!

開路是件辛苦的活兒,而東南軍開路的速度以一天2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他們三班倒,日夜不停,燈火不斷。

砍伐樹木,去除阻路的大石,平整土地,有的地方坡度高,騎兵要下馬牽馬而行;路上不時遇到的河流,淺的直接渡過,深的就要搭橋了。

搭橋?

東南軍有工程兵,立即調來五百軍,負責伐木搭橋,明顯是熟路子,勘探、伐木、修整、合併等等做得又快又好,不久,一座簡易橋就搭好了!

反正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道路不斷地向北延伸。

這動靜瞞不過人,站在蘭卡斯城堡城牆上的莫臥兒大將蘇雷什放下了瞭望的望遠鏡,不由得臉色鐵青!

他容易嘛?好不容易說服大王子以蘭卡斯城堡爲支撐點力拒東南軍,沒想到對方一個繞道,就讓堅固的城防無用,可憐軍人們爲了加強城防火力,在他的嚴令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拖着千斤的大炮好不容易到達城堡上的炮位---這對於他們很不容易,畢竟他們不是實肝的民族,只不過打上幾炮就變沒用了,太可惜了。

莫臥兒軍隊沒有行軍炮,所用的火炮笨重無比,機動力很弱,拖着大炮行動,一天走不到十里地。

還有在此地屯積的軍力、軍火,統統都要轉移陣地,一想到要與東南軍正面硬剛,蘇雷什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他雖然驍勇,也知道東南軍的軍力強大,手下的阿三根本不是對手。

他後面的兵將們見他站立呆呆出神,以爲他在思忖破敵良策,孰料蘇雷什在想着那個口信,東南軍錫克第一軍團的軍團長辛伯派人送來的口信,要他陣前反戈一擊!

倒戈?

若是莫臥兒帝國強盛之時,這是想都不要想的,但現在有一個強大的東南國,蘇雷什心中活泛起來。

辛伯說東南國人行事之風與錫克人頗有相似之處,相信大家在一起能夠融洽。

一個明顯的相同,就是華人與錫克人都沒有乞丐!

兩族講究勞動致富,要族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勞動。

講求信譽,錫克人不說假話,東南國華人受到法律與道德制約,也不賣假貨。

錫克人勇武、而東南國這些年來攻城略地,打遍亞洲和非洲,武力值自不用說。

錫克人反對阿三的種姓制度,講究人人平等,東南國也一樣,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僅是鞠躬而已,已經廢除跪禮,有一個王室,但王室高高在上,與民衆關係不大。

說起來錫克人有反對異族統治的傳統,與莫臥兒帝國、阿三都打得個落花流水,強大的武力不曾讓他們高傲的頭顱低下,但東南國在印度大陸海邊建立據點後,來東南軍投奔入伍的錫克人絡繹不絕,當東南軍說限額不收了,錫克人都很失望!

相比於莫臥兒帝國、阿三,華人相當尊重各個民族---一個簡單的例子,東南軍從不克扣錫克軍人的糧餉,而莫臥兒帝國的軍官喝兵血非常正常,阿三的婆羅門與剎帝利看不起人,唯有華人道德最好!

東南軍錫克第一軍團的軍團長辛伯在東南軍初到時就早早跟隨,南征北戰,參加的戰鬥不計其數,升任軍團長,深受重用。

東南軍旗下的皇協軍中有印度各種族軍團,兵制爲一班十人,五班爲一排,三排爲一連,五百人爲一營,四營爲一個聯隊,三個聯隊爲一個軍團。

印度種族繁多,本來打亂後組建隊伍最能控制,但是種族習性都是南轅北轍,尿不到一壺,東南軍不得不按民族組建軍隊,規定了在地方上最大的單位是聯隊,只有出動大戰時才組建軍團,建有軍團單位,現有三個,辛伯是其中之一,威望最高,他寫信給蘇雷什,勸降他,只要歸降,則高官厚祿必有。

在信中辛伯表明東南國纔是王道樂土,加入東南軍得到尊重,一展所長。

蘇雷什心動了,關鍵在於沙賈汗太過暴虐,蘇雷什要是兵敗,就必死無疑!

以前的統兵大將都畏懼沙賈汗,在戰敗後他們自我了結,可是蘇雷什不想死,不想爲一個異族皇帝而死!

印度的種族矛盾由來已久,種族第一,國家第二,蘇雷什不覺得自己有負沙賈汗。

退一步而言,真要是敵人進攻蘭卡斯城堡,被攻破了,蘇雷什無話可說,認賭服輸,然而東南軍沒攻打蘭卡斯城堡,繞道而過,讓蘇雷什負責,蘇雷什不甘心。

他打定了主意,並不出動人馬,轉身吩咐道:“卡明斯!”

“在!”麾下的一位統兵將軍,也是錫克人的卡明斯出列道。

此人與蘇雷什同族,也是他的心腹。

“你率你的本部兵馬三千立即去巡察後方,通知後方作好準備,一旦發現敵人蹤跡,火速騎傳來報,我們立即發兵相援!”蘇雷什指示道。

這是穩妥的計劃,卡明斯領命而出。

不過,在他出動時,路上有人追上他,正是蘇雷什的家人,悄悄地通知了一個消息,卡明斯面現驚異之色,連連點頭。

他這是受命秘密派人去德里接出大夥兒的家人,以免受到莫臥兒人的挾制。

同時,卡明斯駐軍於要道上,控制消息。

蘇雷什欲反,卡明斯照單全收,毫不猶豫執行命令。

同時,蘇雷什指派將軍巴強領兵五千準備出了蘭卡斯城堡,一旦東南軍退兵過入別道,他就要尾隨東南軍而行,伺機進攻。

其實蘇雷什是調虎離山---巴強是堅定的莫臥兒擁躉,讓他去送死再好不過,省得將來礙手礙腳的。

在蘇雷什看來,誰與東南軍硬戰,誰就是有病!

贏不了的!

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379節 帶路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744節 爲何反?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68節落子(三)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904節 開心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440節 鞭刑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112節 呸!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43節遇敵必戰!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9節搶上風口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365節 血崗!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
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379節 帶路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738節 瘋狂的顏常武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744節 爲何反?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168節落子(三)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605節 好客的內賈比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203節 鑫方盛人力資源市場來由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904節 開心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440節 鞭刑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112節 呸!第925節 華人很強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43節遇敵必戰!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9節搶上風口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365節 血崗!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